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6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油茶两个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林萍 周长富 +1 位作者 姚小华 曹永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3-751,共9页
[目地]研究普通油茶油脂成分形成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2条普通油茶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Cofad6和Cofad2-2,并对这两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进行比较,对其基因表达量与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 [目地]研究普通油茶油脂成分形成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2条普通油茶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Cofad6和Cofad2-2,并对这两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进行比较,对其基因表达量与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Cofad6基因c DNA编码区全长1 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Cofad2-2基因c DNA编码区全长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经比对,Co FAD6蛋白与其余物种FAD6蛋白有65.7%83.68%的氨基酸同源,Co FAD2-2与浙江红花油茶FAD2-2蛋白有99.22%的氨基酸同源,与其余物种的蛋白质78.59%81.72%同源。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Co FAD6和Co FAD2-2均具有一个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域,属于脂酰-Co A去饱和酶基因家族;两者均为跨膜蛋白,且Co FAD2-2具有定位于内质网的保守模序。定量PCR检测发现,在普通油茶‘长林4号’无性系未成熟种子中,Cofad6表达量随着种子发育先升高后降低,而Cofad2-2基因随着种子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与种子油脂中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与油酸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推测Cofad2-2基因是调控普通油茶种子油脂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关键基因之一,该研究为普通油茶油脂改良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12脂肪酸基因 表达模式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35、乳酸脱氢酶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20例中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宁 匡歆 赫宁宁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35、乳酸脱氢酶(LDH)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临床意义,为探究MDS的潜在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8例M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根据指南在医...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35、乳酸脱氢酶(LDH)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临床意义,为探究MDS的潜在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8例M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根据指南在医院接受个体化治疗,于治疗6个月疗程时评估病人治疗效果,分为治疗失败组(n=28)和治疗有效组(n=92)。于治疗前检测研究相关指标[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IL-35、LDH]并统计病人临床资料,分析血清IL-35、LDH与MDS病人治疗效果的关系,并检验IL-35、LDH联合预测MDS病人治疗失败的最佳阈值。结果128例MDS病人随访期间共剔除8例,120例MDS病人,治疗6个疗程时,治疗失败占23.33%(28/120),治疗有效组占76.67%(92/120);治疗失败组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RSS-R)均高于治疗有效组,较高危病人占比多于治疗有效组(P<0.05);治疗失败组全血ANC,血浆Hb、PLT低于治疗有效组,血清IL-35、LDH表达量高于治疗有效组(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MDS病人治疗失败与全血ANC,血浆Hb、PLT低表达,血清IL-35、LDH高表达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图发现,血清IL-35、LDH单独及联合预测MDS病人治疗失败风险截断值分别为129.70 ng/L、324.28 U/L。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血清IL-35、LDH与MDS病人治疗失败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血清IL-35、LDH水平与MDS病人治疗失败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检测血清IL-35、LDH有助于预测MDS病人治疗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结果 白细胞介素-35 乳酸 中性粒细胞 血红蛋白类
下载PDF
“自我剪切”2A肽介导的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在转基因小鼠肌肉表达研究
3
作者 方锐 彭云乾 +1 位作者 郑敏 孟庆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哺乳动物因为缺乏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ω-3脂肪酸脱氢酶,能将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体内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 哺乳动物因为缺乏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不能自身合成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ω-3脂肪酸脱氢酶,能将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体内长链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减低.本研究通过自我剪切2A肽介导Δ-12和ω-3脂肪酸脱氢酶(FAT-2和FAT-1)以及人过氧化氢酶(human catalase,hCAT)在小鼠的肌肉同时表达.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肌肉中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2.6倍,长链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n-6/n-3比例显著降低(P<0.01).同时蛋白质印迹检测到人过氧化氢酶hCAT在小鼠的肌肉组织中表达,且过氧化氢酶活性比野生型小鼠显著提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δ-12脂肪酸脱氢酶 ω-3脂肪酸 过氧化
下载PDF
肇庆市68308名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综合分析
4
作者 胡雅 刘文晴 +1 位作者 温宝欣 李朝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166-170,共5页
目的:分析肇庆市68308名新生儿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肇庆市出生的68308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全部新生儿的足跟血,以荧光分析法对G6PD缺乏症进行初筛,对可疑阳性者召回,采集... 目的:分析肇庆市68308名新生儿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肇庆市出生的68308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全部新生儿的足跟血,以荧光分析法对G6PD缺乏症进行初筛,对可疑阳性者召回,采集静脉血以连续监测法进行确诊。结果:2021年共筛查35610名,初筛阳性3580名,占比10.05%(3580/35610);2022年共筛查32698名,初筛阳性2983名,占比9.12%(2983/32698);6563例初筛阳性者,进行确诊检查,其中2021年确诊2585例,2022年确诊2153例,共确诊4738例G6PD缺乏症,确诊率为6.94%(4738/68308)。6563例初筛阳性者中,男5186例,女1377例;男婴初筛阳性中,共确诊3829例,确诊率为5.61%(3829/68308),女婴初筛阳性者中,共确诊909例,确诊率为1.33%(909/68308),男婴初筛阳性确诊率高于女婴初筛阳性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48,P<0.05);4738例G6PD缺乏症中,重度缺乏1130例,占比23.85%(1130/4738),中度缺乏1067例,占比22.52%(1067/4738),轻度缺乏2541例,占比53.63%(2541/4738)。结论:肇庆市68308名新生儿中,G6PD缺乏症以男婴为主,病情多为轻度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6- 磷酸缺乏症 新生儿 筛查
下载PDF
△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永红 张丽静 +1 位作者 张洪荣 傅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6-267,共12页
△12-脂肪酸脱氢酶是催化脂肪酸链第12位碳原子形成双键的脱氢酶类,控制着油酸、亚油酸和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含量。△12-脂肪酸脱氢酶根据电子供体不同可以分为fad2型和fad6型,fad2又可以分为管家型fad2和种子特异型fad2,fad... △12-脂肪酸脱氢酶是催化脂肪酸链第12位碳原子形成双键的脱氢酶类,控制着油酸、亚油酸和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含量。△12-脂肪酸脱氢酶根据电子供体不同可以分为fad2型和fad6型,fad2又可以分为管家型fad2和种子特异型fad2,fad2型和fad6型具有相同功能,但亲缘关系较远。fad2型编码基因在植物中一般有多个拷贝。本研究从△12-脂肪酸脱氢酶的结构和功能、分类、系统进化、生理学作用、基因克隆、基因结构和拷贝数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系统进化分析 拷贝数
下载PDF
少根根霉Δ_-~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琦 李明春 +3 位作者 孙颖 陈有为 张飚 邢来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1-877,共7页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一种膜整合蛋白,也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前期工作中,通过RT PCR和RACE技术,从少根根霉NK300037中克隆到一个潜在编码Δ6- 脂肪酸脱氢酶的序列,序列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一个长度为1377bp...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一种膜整合蛋白,也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前期工作中,通过RT PCR和RACE技术,从少根根霉NK300037中克隆到一个潜在编码Δ6- 脂肪酸脱氢酶的序列,序列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一个长度为1377bp、编码由458个氨基酸组成、大小为52kD的新的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把少根根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RAD6)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3.5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RAD6,并转化到毕赤酵母菌株GS115进行表达。提取酵母细胞总脂肪酸和进行甲酯化,经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表明,目的基因的编码产物能将C16∶1、C17∶1、C18∶1、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在Δ6和7位间特异性脱氢而引入一个新的双键,生成更高不饱和的脂肪酸,该催化反应没有链长特异性,只有键位特异性。此外,按Kozak序列特点,改变目的基因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结构,并把改变后序列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功能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毕赤酵母中这种改变同样能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综合所有分析结果表明,巴斯德毕赤酵母更适合用来综合分析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根根霉 Δ^6-脂肪酸基因 Γ-亚麻酸 巴斯德毕赤酵母 表达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7
作者 陈冬雪 李云龙 +1 位作者 魏大巧 黄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8-1796,共9页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是磷酸戊糖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不仅能维持细胞内还原型辅酶Ⅱ(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平衡,...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是磷酸戊糖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不仅能维持细胞内还原型辅酶Ⅱ(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平衡,而且在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G6PD活性的降低可导致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被打破,趋向于氧化态,这不仅会导致细胞生长和信号传递的失调,还会使机体对病毒更易感。然而,目前关于G6PD的变化对病毒感染易感性的影响还没有系统的文献报道。本文将对病毒感染与G6PD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 病毒感染 氧化还原 还原型辅
下载PDF
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明春 李航 +2 位作者 张琦 张飚 邢来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8,共6页
把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alpina)和深黄被孢霉 (Mortierellaisabellina)的Δ1 2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 1a中 ,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MACL1 2和pMI CL1 2 ,并用氯化钙方法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 1 (DE3... 把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alpina)和深黄被孢霉 (Mortierellaisabellina)的Δ1 2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 1a中 ,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MACL1 2和pMI CL1 2 ,并用氯化钙方法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 1 (DE3)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培养 ,然后分离其细胞膜蛋白 ,并构建体外表达体系 ,同时加入外源性底物油酸进行表达。经气相色谱 (GC)分析表明 ,分别有 1 7 87%和 1 7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脂肪酸 亚油酸 大肠杆菌 被孢霉
下载PDF
过表达果糖脱氢酶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高效合成5-酮果糖
9
作者 钱雪 赵晨休 +1 位作者 林金萍 魏东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6,共9页
5-酮果糖(5-KetoFructose,5-KF)具有与D-果糖相似的甜度和自然甜味,且不能被人体代谢而具有低热量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非营养型天然甜味剂。为了获得5-酮果糖高产菌株,作者将来源于Gluconobacter japonicus的膜结合的果糖脱氢... 5-酮果糖(5-KetoFructose,5-KF)具有与D-果糖相似的甜度和自然甜味,且不能被人体代谢而具有低热量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非营养型天然甜味剂。为了获得5-酮果糖高产菌株,作者将来源于Gluconobacter japonicus的膜结合的果糖脱氢酶基因在Gluconobacter oxydans中过表达,通过对不同的宿主、表达载体和启动子的筛选,获得一株能够高效合成5-KF的工程菌QT-10。在3 L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发酵优化,最终采用恒速连续流加果糖的方式,该工程菌可在82 h内消耗质量浓度为650 g/L的D-果糖,5-KF的产量高达608 g/L,产率为94.6%,时空产率为7.41 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酮果糖 果糖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重组表达 发酵优化
下载PDF
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潘丽娟 禹山林 +2 位作者 杨庆利 闵平 曹玉良 《花生学报》 2007年第3期5-10,共6页
根据已报道的△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881bp部分cDNA序列,然后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RACE),向两端延伸得到1410bp的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序... 根据已报道的△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881bp部分cDNA序列,然后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RACE),向两端延伸得到1410bp的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有一个长1140bp、编码379个氨基酸残基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蛋白质的大小约为43kDa。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膜整合蛋白酶特异性的3个组氨酸保守区;氨基酸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存在2个具有膜固定蛋白(membrance-anchored protein)重要特征的疏水结构,2个疏水区共跨膜4次,这些特性表明所获得的序列为△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酸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联合预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袁 王甜 黄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预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损... 目的探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预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损害情况分为心肌损害组(30例)和无心肌损害组(38例),比较两组血清MCP-4、CRP、LDH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CP-4、CRP、LDH单独及三项指标联合试验预测重症MPP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价值。结果心肌损害组患儿血清MCP-4、CRP、LDH、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Ⅰ水平高于无心肌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CP-4、CRP、LDH水平对重症MPP患儿发生心肌损害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以三项指标并联试验的预测价值最高。并联联合试验的敏感度为93.33%,临床漏诊率不足7%;虽然为联合试验预测的特异度(47.06%)相对较低,但考虑到临床对低漏诊率的需求,三项指标的联合试验仍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重症MPP患儿血清MCP-4、CRP、LDH水平与其发生心肌损害密切相关,三者并联联合或可作为预测患儿心肌损害风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肌损害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C反应蛋白 乳酸 相关性
下载PDF
小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合并股骨骨折1例的疼痛护理
12
作者 叶盈盈 郑艳 应瑛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2期64-65,共2页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因G6PD先天性缺乏,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从而引起溶血、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的遗传病。我国G6PD缺乏症患者发病率分布呈“南高北低”特点...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因G6PD先天性缺乏,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从而引起溶血、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的遗传病。我国G6PD缺乏症患者发病率分布呈“南高北低”特点,尤其以广东、广西、四川等为高发区域[2]。目前,我国G6PD缺乏症平均患病率为7.0%[3]。股骨骨折手术为创伤性操作,术后1~3 d易出现剧烈疼痛,对术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致骨折愈合延迟[4]。我院收治股骨骨折伴G6PD缺乏症患儿1例,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缺乏症 股骨骨折 疼痛护理
下载PDF
115462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及基因突变分析
13
作者 张禾璇 杨雪 +4 位作者 王侣金 李林洁 张晓怡 刘兴宇 余蕾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和基因突变特点,为贵阳地区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募集该地区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应用荧光分析法对其血斑样...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和基因突变特点,为贵阳地区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募集该地区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应用荧光分析法对其血斑样本进行G6PD酶活性筛查,召回初筛阳性儿,完成G6PD酶活性诊断及多色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Multicolor probe melting curve analysis method,MMCA)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共募集115462例新生儿,G6PD酶活性筛查血斑样本共筛出阳性1606例,筛查阳性率为1.39%(1606/115462),其中男性为1.83%(1130/61801)、女性0.89%(476/53661),男女新生儿G6PD酶活性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召回初筛阳性患儿,G6PD基因突变检出率87.07%(909/1044),其中男性为90.09%(764/848),女性为73.98%(145/196),男女间G6PD基因突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共检出13种类型G6PD基因单一突变型(c.1024 G>T、c.1388 G>A、c.95 A>G、c.1376 G>T、c.592C>T、c.871 G>A、c.519 C>T、c.392G>T、c.493 A>G、c.1004C>A、c.1360C>T、c.383T>C、c.517T>C)和6种复合突变型(c.1376 G>T杂合复合c.95A>G杂合突变、c.1024 G>T杂合复合c.95A>G杂合突变、c.1024 C>T杂合复合c.1388 G>A杂合突变、c.1024 C>T杂合复合c.519C>T杂合突变、c.1376 G>T杂合复合c.1024 C>T杂合突变、c.95A>G杂合复合c.1388 G>A杂合突变)。贵阳地区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G6PD突变常见类型为c.1024 C>T、c.1388G>A、c.95 A>G、c.1376G>T这四种类型。结论贵阳地区G6PD基因突变位点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开展G6PD酶活性筛查及相关诊断检测,有利于本地区G6PD缺乏症的筛查、确诊、治疗和防控,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缺乏症 G6PD基因型 基因突变 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法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乳酸脱氢酶检测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刘虹伶 王美佳 晏青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99-402,共4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1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性别比例、年龄相似的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1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性别比例、年龄相似的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比较不同Durie-Salmon分期及治疗前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比较治疗后不同疗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Durie-Salmon分期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高于Ⅰ期和Ⅱ期,Ⅱ期患者这些指标又高于Ⅰ期(均P<0.05)。治疗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不同疗效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TNF-α、LDH水平与疗效正相关(r=0.862、0.396、0.885,均P<0.05)。结论:血清β_(2)-MG、TNF-α、LDH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对三者进行检测有助于评估疾病进展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β_(2)-微球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乳酸 疗效 疾病进展 相关性
下载PDF
口服维生素E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徐自强 蓝海燕 陈剑芝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口服维生素E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 目的:分析口服维生素E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E,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胆红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皮胆红素水平均更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较小(P>0.05)。结论: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患儿口服维生素E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胆红素水平,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葡萄糖-6-磷酸缺乏症 新生儿黄疸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β_(2)-微球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湃 潘琼 闫晓倩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随访3年,比较不同预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6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4个疗程后,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11例,疾病控制率为81.67%(49/60)。治疗4个疗程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年,所有患者均无失访,生存43例,死亡17例。生存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生存均呈负相关(r=-0.718、-0.823、-0.753,P﹤0.05)。结论血清LDH、β_(2)-MG、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生存均呈负相关,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R-CHOP方案 乳酸 β_(2)-微球蛋白 铁蛋白
下载PDF
植物Δ^(12)-脂肪酸脱氢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刘万宏 朱蠡庆 姚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7-343,共7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酶Δ12-脂肪酸脱氢酶(FAD2)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木本油料植物FAD2属于不稳定蛋白;植物FAD2含有3个极度保守的His-Box;分子进化树揭示木本油料植物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不存在转运...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酶Δ12-脂肪酸脱氢酶(FAD2)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木本油料植物FAD2属于不稳定蛋白;植物FAD2含有3个极度保守的His-Box;分子进化树揭示木本油料植物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不存在转运肽;分子存在多个跨膜结构域,与疏水区域预测结果一致;无规则卷曲是多肽链中的主要结构元件;蛋白保守区域含Delta12-FADS-like结构;FAD2可能受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为Ser140。本研究为开展FAD2蛋白的酶学特性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2-脂肪酸 生物信息学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少根根霉△^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18
作者 魏东盛 李明春 +1 位作者 张昕欣 邢来君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为探讨采用转基因的方法将毕赤酵母改造为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株的可行性,将来自于丝状真菌少根根霉的△^(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与毕赤酵母的胞内表达载体 pPIC3.5K 连接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 pPI-CRAD12,经 Sac Ⅰ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 为探讨采用转基因的方法将毕赤酵母改造为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菌株的可行性,将来自于丝状真菌少根根霉的△^(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与毕赤酵母的胞内表达载体 pPIC3.5K 连接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 pPI-CRAD12,经 Sac Ⅰ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菌株 GS115获得转基因酵母菌株 PICRAD12.PCR 鉴定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毕赤酵母基因组中.经甲醇诱导表达后,通过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和质谱连用的方法分析转基因毕赤酵母的脂肪酸成分表明,转基因毕赤酵母的亚油酸含量增加了4.5%,说明了可以通过增加△^(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拷贝数或者使用强启动子的方法来增加亚油酸的含量,为将毕赤酵母改造为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基因工程菌株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根根霉 毕赤酵母 脂肪酸 亚油酸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5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残留量
19
作者 许晓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7-941,共5页
提出了加速溶剂萃取(ASE)联合Qu ECh 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净化,以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土壤中甲呋酰胺、吡噻菌胺、麦锈灵、灭锈胺、呋吡菌胺等5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方法。取风干并过筛后的土壤样品1... 提出了加速溶剂萃取(ASE)联合Qu ECh 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净化,以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土壤中甲呋酰胺、吡噻菌胺、麦锈灵、灭锈胺、呋吡菌胺等5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方法。取风干并过筛后的土壤样品10.00 g,加入5 g硅藻土,研磨均匀后转移到萃取池中,以体积比1∶2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液进行萃取,萃取液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10 m L,全部转移至Qu ECh 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的净化管中,振荡5 min,以转速8 000 r·min^(-1)离心5 min,将2 m L上清液于50℃水浴中氮气吹至近干,用正己烷定容至1 m L。在Rxi-5Sil MS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质谱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质量浓度在0.005~0.1 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0 7~0.001 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9.6%~11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方法用于分析5份不同作物的种植土壤样品,5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均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土壤 琥珀酸抑制剂 杀菌剂
下载PDF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21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残留量
20
作者 李敏青 陈姿竹 +3 位作者 李菊 庄嘉 吴舒悦 徐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1-510,共10页
通过优化QuEChERS盐析提取条件和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剂组合条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建立了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畜禽肉、水产品、内脏、脂肪、奶和禽蛋)中21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针... 通过优化QuEChERS盐析提取条件和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剂组合条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建立了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畜禽肉、水产品、内脏、脂肪、奶和禽蛋)中21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类别的动物源食品基质特点,以回收率和净化效率为判定指标分别对提取溶剂、除水剂和净化剂进行了优化,实现了靶标物质高效提取和基体杂质有效去除,同时选取更佳的色谱柱和流动相提高了目标分析物的灵敏度和分离效率。样品经水分散均匀后,以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提取,借助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吸附剂净化,采用Thermo Accucore aQ(150×2.1mm,2.6μm)色谱柱分离,以含5mmol/L甲酸铵+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种农药在1~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不少于0.999,检出限为0.005~0.28μg/kg,定量限为0.02~0.93μg/kg。向猪肉、猪脂肪、牛奶、鸡蛋4种不同类别的动物源空白样品基质添加标准溶液,21种农药在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5、10、50μ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3.0%~107%,相对标准偏差为0.20%~7.4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高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多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筛查检测与确证分析任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琥珀酸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