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二磷酸果糖钙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春 汤亦文 +1 位作者 黄小权 张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1,6-二磷酸果糖钙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800只健康、产蛋率相近的38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0笼,每笼1只鸡。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 试验旨在研究1,6-二磷酸果糖钙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800只健康、产蛋率相近的38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0笼,每笼1只鸡。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mg/kg、100mg/kg、200mg/kg和300mg/kg1,6-二磷酸果糖钙,进行为期9周的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且与1,6-二磷酸果糖钙的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蛋黄颜色和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蛋壳强度与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24);低、中和高剂量组的蛋壳比例显著提高(P<0.05),且随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34)。低、中和高剂量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低、中剂量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总胆固醇含量与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04);中、高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36)。低、中和高剂量组的IgM和Ig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IgA含量随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47)。分别对产蛋率、蛋壳强度、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进行二次曲线方程拟合表明,当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分别为179、186、243和268mg/kg时,产蛋率、蛋壳强度、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达到最佳。研究提示:日粮中添加200和300mg/kg1,6-二磷酸果糖钙较佳,基于产蛋率、蛋壳强度、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考虑,适宜的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分别为179、186、243和268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兰褐蛋鸡 1 6-二磷酸果糖钙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下载PDF
1,6-己二酸对聚丁烯-1的结晶行为及晶型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翔宇 杨锋 +1 位作者 达晓玲 蓝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2,共8页
本文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等设备研究了聚丁烯-1(PB-1)中加入1,6-己二酸(AA)之后的结晶行为、晶型转变行为及其机理,所获得的复合材料为PB-1/AA。实验结果表明,加入1%质量分数的AA能够显著提升PB-1/AA的结晶温度及... 本文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等设备研究了聚丁烯-1(PB-1)中加入1,6-己二酸(AA)之后的结晶行为、晶型转变行为及其机理,所获得的复合材料为PB-1/AA。实验结果表明,加入1%质量分数的AA能够显著提升PB-1/AA的结晶温度及晶型转化速度。POM的结果显示,加入AA能够使得PB-1/AA晶体结构松散,这与I型晶体结构相似,疏松的结构有利于II-I相转变。DSC的结果显示,AA能提高PB-1/AA的转化过冷度、结晶温度及结晶度,也能在转化过程中提高PB-1/AA的晶片厚度,使得PB-1/AA非晶区的系带分子和缠结环数量减少。连续自成核退火实验(SSA)结果表明,AA与PB-1的I型晶体存在一定的晶格匹配,从而加速PB-1/AA的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烯-1 晶型转变 1 6-己二酸 结晶温度 晶格匹配 结晶度
下载PDF
介孔NiAl催化剂催化己二醇绿色合成1,6-己二胺
3
作者 王鹏宇 李星局 +3 位作者 严丽 岳源源 马新宾 马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7-1244,共8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介孔Ni Al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还原温度下Ni含量为20%(x)的介孔Ni Al(20NA)催化剂在1,6-己二醇(HDO)催化氨化合成1,6-己二胺(HMDA)中的催化性能。利用N2吸附-脱附、H_(2)-TPR、CO-TPD、XRD、SAXS、XPS、SEM、TEM...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介孔Ni Al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还原温度下Ni含量为20%(x)的介孔Ni Al(20NA)催化剂在1,6-己二醇(HDO)催化氨化合成1,6-己二胺(HMDA)中的催化性能。利用N2吸附-脱附、H_(2)-TPR、CO-TPD、XRD、SAXS、XPS、SEM、TEM、ICP-OES等方法对试样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还原后的20NA催化剂表面金属Ni0粒径较小,具有较高的HDO转化率。440℃还原的20NA催化剂在温和反应温度(190℃)下,HMDA最高产率可达30.9%,除低聚物外的高附加值产物的总选择性高达94.7%(x),HDO转换频率与文献报道的贵金属Ru基催化剂相当。通过调节还原温度可有效控制20NA催化剂表面金属Ni0位点的纳米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己二醇 己二胺 催化氨化 介孔NiAl催化剂
下载PDF
刚果红法检测β-1,3-葡聚糖和β-1,3-1,6-葡聚糖条件优化
4
作者 陈立星 陈晓铭 +3 位作者 刘晓倩 赵廷彬 乔长晟 曹伟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81,共7页
为了快速高效的检测微生物所产β-1,3-葡聚糖和β-1,3-1,6-葡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刚果红法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刚果红质量浓度0.2 g/L,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5 min,反应pH 7。在... 为了快速高效的检测微生物所产β-1,3-葡聚糖和β-1,3-1,6-葡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刚果红法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刚果红质量浓度0.2 g/L,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5 min,反应pH 7。在此优化反应条件下,β-1,3-葡聚糖、β-1,3-1,6-葡聚糖吸光度值分别为0.645和0.734。两种葡聚糖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 g/L、2.0 g/L及0.1 g/L、0.8 g/L。两种β-葡聚糖的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9%和1.1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6%和100.74%,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的RSD分别为2.27%和2.94%。结果显示,刚果红法精密度、准确度良好,适用于微生物产两种β-葡聚糖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葡聚糖 β-1 3-1 6-葡聚糖 刚果红法 检测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6-羟基己酸甲酯高效催化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范丽敏 谢传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223,共5页
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6-羟基己酸甲酯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工艺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加氢过程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监测6-羟基己酸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反应进程,得到最... 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6-羟基己酸甲酯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工艺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加氢过程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监测6-羟基己酸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反应进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温度为200℃、压力为7 MPa、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反应时间为6 h。进一步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产品进行结构确认,结果表明,6-羟基己酸甲酯的转化率达99%,1,6-己二醇选择性最高可达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基己酸甲酯 加氢工艺 铜基催化剂 1 6-己二醇
下载PDF
螺[4.4]-壬烷-1,6-二酮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欣茹 杨彬淼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不对称催化反应是获得光学纯化合物最高效的途径之一,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动力源于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开发,因此,寻找优势骨架并进行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开发是不对称催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手性螺环骨架自20世纪90年代被用于不对称合成... 不对称催化反应是获得光学纯化合物最高效的途径之一,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动力源于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开发,因此,寻找优势骨架并进行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开发是不对称催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手性螺环骨架自20世纪90年代被用于不对称合成研究至今已成为一类优势骨架,并广泛应用于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具有螺[4.4]-壬烷骨架的螺[4.4]-壬烷-1,6-二酮是最早应用于手性辅基、配体及催化剂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的化合物.对螺[4.4]-壬烷-1,6-二酮的研究历史,从合成到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4.4]-壬烷-1 6-二酮 螺环骨架 配体 催化剂 不对称催化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杜宝静 关江峰 +2 位作者 申永静 谈威威 李敏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89-93,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酸激酶、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5、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值均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1 6-二磷酸果糖 胃肠激素水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CuMnAl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1,6-己二醇脱氢的教学实验设计
8
作者 孙长勇 解晓伟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4期135-137,共3页
铜基催化剂可以有效催化1,6-己二醇脱氢制备ε-己内酯,该研究兼具很好的理论价值和工业背景。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工艺参数均会极大影响催化剂的1,6-己二醇脱氢性能,即1,6-己二醇转化率和ε-己内酯选择性。基于此,设计了以考察制备过... 铜基催化剂可以有效催化1,6-己二醇脱氢制备ε-己内酯,该研究兼具很好的理论价值和工业背景。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工艺参数均会极大影响催化剂的1,6-己二醇脱氢性能,即1,6-己二醇转化率和ε-己内酯选择性。基于此,设计了以考察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和反应工艺参数中反应温度对CuMnAl催化剂结构和1,6-己二醇脱氢性能影响为主体的教学实验,内容主要包括CuMnAl催化剂制备、侧压强度测试与1,6-己二醇脱氢性能测试。通过本教学实验,学生可以接触相关科研的前沿动态,对共沉淀法催化剂制备过程和固定床气固相脱氢反应评价有一定认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和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nAl催化剂 1 6-己二醇脱氢 Ε-己内酯 实验教学
下载PDF
1,6-己二腈/1,6-己二胺合成技术及产业化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田保亮 付思贤 +3 位作者 唐国旗 张利军 彭晖 王国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1,6-己二腈/1,6-己二胺合成技术为我国关键技术。综述了国内外合成1,6-己二腈/1,6-己二胺的技术进展,比较了1,4-丁二烯氢氰化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1,6-己二酸氨化脱水法和1,6-己二醇氨化法四种合成技术路线,分析了国内外工业现状。国... 1,6-己二腈/1,6-己二胺合成技术为我国关键技术。综述了国内外合成1,6-己二腈/1,6-己二胺的技术进展,比较了1,4-丁二烯氢氰化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1,6-己二酸氨化脱水法和1,6-己二醇氨化法四种合成技术路线,分析了国内外工业现状。国内很多企业布局了1,6-己二腈/1,6-己二胺产业化,多条技术路线研发和产业化齐头并进,但产业水平仍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己二胺 1 6-己二腈 1 4-丁二烯 丙烯腈 1 6-己二酸 1 6-己二醇
下载PDF
花生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AhFBA1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娜 潘丽娟 +7 位作者 迟晓元 陈明娜 王通 王冕 杨珍 胡冬青 王道远 禹山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4-941,共8页
以花生品种花育33为试材,根据cDNA文库中已知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FBA)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到该基因,命名为AhFBA1。AhFBA1全长为1489 bp,开放阅读框为1200 bp,编码400个氨基... 以花生品种花育33为试材,根据cDNA文库中已知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FBA)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到该基因,命名为AhFBA1。AhFBA1全长为1489 bp,开放阅读框为1200 bp,编码400个氨基酸。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Glycolytic保守结构域,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中。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花生与大豆(Glycine max)、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鹰嘴豆(Cicer arietinum)和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等豆科植物中的FBA序列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高盐和干旱胁迫下,AhFBA1在花生叶和根中的表达均受明显诱导,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花生对高盐和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调控;AhFBA1在花生根和叶中均受ABA的明显诱导,说明该基因对花生非生物胁迫的调控可能是依赖ABA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 克隆 系统发育分析 非生物胁迫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紫花苜蓿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全长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龙瑞才 杨青川 +2 位作者 康俊梅 王凭青 秦智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5-1082,共8页
根据已知的与盐胁迫相关的EST序列,采用SMART RACE方法克隆了紫花苜蓿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LD)全长cDNA,命名为MsALD(GenBank accession No.FJ896113)。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1 487bp,包含一个1 194 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39... 根据已知的与盐胁迫相关的EST序列,采用SMART RACE方法克隆了紫花苜蓿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LD)全长cDNA,命名为MsALD(GenBank accession No.FJ896113)。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1 487bp,包含一个1 194 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398个氨基酸。经同源比对和进化树分析,MsALD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红三叶草、马铃薯、烟草等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LD)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0%以上,确定其属于第Ⅰ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MsALD基因可能与紫花苜蓿抗盐机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ALD) SMART RACE 进化树 半定量RT-PCR
下载PDF
β-1,3/1,6-葡聚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刘影 呙于明 +1 位作者 袁建敏 聂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研究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β 1,3/1,6 葡聚糖对生产性能、免疫器官重量、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喂 β 葡聚糖能提高 2 1日龄仔鸡法氏囊的重量 (P <0 .0 5 )和 4 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对脂多糖 (LPS)的反... 研究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β 1,3/1,6 葡聚糖对生产性能、免疫器官重量、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喂 β 葡聚糖能提高 2 1日龄仔鸡法氏囊的重量 (P <0 .0 5 )和 4 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对脂多糖 (LPS)的反应 (P <0 .0 5 )。注射绵羊红细胞 (SRBC) 7d后 ,抗体水平和IgG含量达到峰值 ;与对照组相比 ,添加 β 葡聚糖使其在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 ,一免 11d后差异显著 (P <0 .0 5 )。β 葡聚糖提高了肉仔鸡对新城疫疫苗(NDV)的抗体水平 ,同时还增强了肉仔鸡对NDV的免疫应答 ,二免 9d后差异显著 (P <0 .0 5 )。本研究认为 ,β 1,3/1,6 葡聚糖能提高肉仔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Β-1 3/1 6-葡聚糖 免疫增强剂 作用机制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和地塞米松对家兔失血性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永权 金孝岠 +3 位作者 汤荣华 黄文斌 陶青松 王邦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上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比较 1,6二磷酸果糖(FDP)和地塞米松 (DXM)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照 Wiggers改良法制作兔失血性休克模型。4 8只家兔随机分成 3组 : 组为对照组 ; 组为休克... 目的 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上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比较 1,6二磷酸果糖(FDP)和地塞米松 (DXM)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照 Wiggers改良法制作兔失血性休克模型。4 8只家兔随机分成 3组 : 组为对照组 ; 组为休克前给药组 (又分为 FDP 、DXM 及 FDP +DXM 3组 ) ; 组为再灌注时给药组 (又分为 FDP 和 DXM 2组 )。观察血浆肌酸激酶 (CK)、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各组 CK、c Tn I基础值均无统计学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 , 组 CK、c Tn I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下降或明显下降 (P<0 .0 5或 P<0 .0 1) ; 组在休克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 ,而再灌注时间点有下降或下降趋势 ,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或 P<0 .0 1) ;与 FDP 和 DXM 组相比 ,FDP 和DXM 组的 CK和 c Tn I上升幅度均有减慢趋势 ,以 FDP组减慢趋势更加明显 ;休克给药组间比较 ,FDP +DXM 组的 CK和 c Tn I上升幅度均减慢。结论  FDP和 DXM对失血性休克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但 FDP仅在缺血开绐给药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应 ,二者联合用药对心肌保护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缺血-再灌注 心肌 1 6-二磷酸果糖 地塞米松 家兔
下载PDF
酵母β-1,3/1,6-葡聚糖与丁酸钠合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安东亚 王忠 +2 位作者 呙于明 袁建敏 杨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为探讨丁酸钠与β-1,3/1,6-葡聚糖合用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为(28±3)d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丁酸钠组和丁酸钠与葡聚糖... 为探讨丁酸钠与β-1,3/1,6-葡聚糖合用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为(28±3)d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丁酸钠组和丁酸钠与葡聚糖合用组。结果表明:饲料中单独添加丁酸钠,可显著(P<0.05)提高仔猪后期(15~28d)和全期(0~28d)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并改善饲料转化效率,显著(P<0.05)降低腹泻发生率和升高血浆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浓度,显著(P<0.05)降低血清葡萄糖浓度,但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尿素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丁酸钠与葡聚糖合用,显著(P<0.05)降低了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Β-1 3/1 6-葡聚糖 生长性能 断奶仔猪
下载PDF
清洁合成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14
15
作者 凡美莲 邓剑如 +1 位作者 陈浪 张名凯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2-975,共4页
利用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B)热分解反应清洁合成了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通过对HDU-B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复实验,自行设计了热分解反应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考察了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应温度、作为热载体的惰性高... 利用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B)热分解反应清洁合成了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通过对HDU-B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复实验,自行设计了热分解反应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考察了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应温度、作为热载体的惰性高沸点溶剂、催化剂等对HDU-B热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惰性高沸点溶剂为环烷油,适宜的催化剂有锌、铝和氧化锌及它们之间组合的双组分催化剂。实验还发现,具有弱酸性的Lewis酸金属氧化物和锌对HDU-B热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正协同作用。最佳反应条件为:采用锌和氧化锌双组分催化剂,反应温度250℃,真空度0.094MPa,反应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HDI的收率为8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 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氧化锌 热分解 催化剂
下载PDF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基因诊断1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可 刘雪芹 +5 位作者 张春雨 王颖 李星 吴晔 杨艳玲 肖慧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1-685,共5页
目的:报道1例基因诊断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对基因学诊断的1例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 目的:报道1例基因诊断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对基因学诊断的1例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为1岁11个月的男性幼儿,断奶后7个月内反复5次发作腹泻、呕吐、拒食,2~3 d后出现精神差、软弱、嗜睡,并在最近的一次发作中出现抽搐,查体可见呼吸深快及肝轻度增大,体格及智力运动发育基本正常。患儿祖父母为姑表亲,父母为5代旁系血亲。患儿多次发作期血生化检查均提示严重低血糖、高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伴阴离子间隙升高、酮症及高尿酸血症。经过葡萄糖输注、纠正酸中毒及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可较快恢复。患儿尿代谢筛查示尿中乳酸、丙酮酸、甘油等糖异生底物显著增高,基因测序示肝FBPase编码区基因(FBP1)第7外显子961位点纯合突变,插入一个G碱基(c.960/961insG),导致其所编码的蛋白在320位氨基酸处开始移码,并且在333位氨基酸处提前终止,该种突变为文献报道之最常见突变。出院后予患儿增加进食次数,避免摄入过多甜食,控制高蛋白及高脂食物,并辅助生玉米淀粉喂养,随诊9月余未见病情反复。结论:对于反复于感染及饥饿时出现严重低血糖、高乳酸血症,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及酮症的患儿,要考虑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可能,早期基因学诊断、发作期及时正确治疗及长期饮食控制,可避免死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1 6-二磷酸酶缺乏 基因检测 低血糖症 酸中毒 乳酸性
下载PDF
油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CoFBA4)的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艳玲 谭晓风 +3 位作者 蒋瑶 刘敏 王建勇 周俊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4-170,共7页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diphosphatealdolase,FBA,EC4.1.2.13),简称醛缩酶,是糖酵解代谢途径中第4步关键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Fru.1,6-BP)可逆地裂解为磷酸二羟丙酮(DHAP)和3-磷酸甘油醛(G.3-P)...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diphosphatealdolase,FBA,EC4.1.2.13),简称醛缩酶,是糖酵解代谢途径中第4步关键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Fru.1,6-BP)可逆地裂解为磷酸二羟丙酮(DHAP)和3-磷酸甘油醛(G.3-P)(Rutter,1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低沸点溶剂加压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7
18
作者 覃宁波 李会泉 +3 位作者 曹妍 黄科林 李新涛 廖丹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1-1147,共7页
以低沸点氯苯为溶剂,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C)液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研究;通过TG-DTG技术对HDC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筛选了催化剂,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原位FTIR技术推测了HDC的... 以低沸点氯苯为溶剂,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C)液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研究;通过TG-DTG技术对HDC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筛选了催化剂,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原位FTIR技术推测了HDC的催化热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DC热解制备HDI分两步完成;优化的反应条件为:采用Co2O3催化剂、反应温度230℃、HDC含量为溶剂质量的2.5%、催化剂用量为HDC质量的5%、N2流量为600 mL/min、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HDC的转化率可达100%、HDI收率可达83%左右。机理研究推测:Co2O3催化剂是通过进攻HDC的氨基甲酸甲酯基团上的C=O双键,最终使酯基断裂形成异氰酸根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1 6-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1 6-二氨基甲酸甲酯 低沸点溶剂 氯苯 催化热解
下载PDF
水介质中1,6-二氧-5-氧代-1,4,5,6-四氢化菲衍生物的三组分一锅合成 被引量:8
19
作者 史达清 王静 +1 位作者 庄启亚 王香善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3-647,共5页
水介质中在氯化三乙基苄基铵(TEBA)催化下,芳醛与丙二腈和4-羟基香豆素三组分一锅反应合成了2-氨基-4-芳基-3-氰基-1,6-二氧-5-氧代-1,4,5,6-四氢化菲,该反应具有产率高、污染少、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
关键词 1 6-二氧-5-氧代-1 4 5 6-四氢化菲 一锅合成 三组分 水介质
下载PDF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酵母β-1,3/1,6-葡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忠 呙于明 +2 位作者 王广旭 袁建敏 杨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2-26,共5页
为了探讨酵母-β1,3/1,6-葡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品种一致,体重接近,公、母各半,日龄为(28±3)d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连续添加(0、50、100和200mg/kg)的-β1,3/1,6... 为了探讨酵母-β1,3/1,6-葡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品种一致,体重接近,公、母各半,日龄为(28±3)d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连续添加(0、50、100和200mg/kg)的-β1,3/1,6-葡聚糖,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β1,3/1,6-葡聚糖有提高血清总蛋白浓度的趋势(P<0.01),可极显著(P<0.01)提高血清球蛋白浓度,显著(P<0.0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和LDL浓度,对血清甘油三酯浓度、HDL浓度和葡萄糖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也发现,断奶仔猪日粮中连续添加50mg/kg的β-1,3/1,6-葡聚糖,可显著提高日增重及改善饲料转化率,显著(P<0.05)降低腹泻发生频率,有提高日采食量的趋势,各处理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剂量太高有提高腹泻发生率的趋势。上述试验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0 mg/kg的β-1,3/1,6-葡聚糖可调节其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1 6-葡聚糖 生长性能 血清理化指标 断奶仔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