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抗原SEA增强PML-RARα多肽体外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的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晨 白雪 +3 位作者 高珂 杨力建 陈少华 李扬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超抗原SEA体外增强PML-RARα多肽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的机制。方法分别将SEA、PML-RARα多肽以及SEA联合PML-RARα多肽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利用CCK-8比色法检测诱导后T细胞对NB4和K562细胞株杀伤活性,同时利用... 目的探讨超抗原SEA体外增强PML-RARα多肽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的机制。方法分别将SEA、PML-RARα多肽以及SEA联合PML-RARα多肽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利用CCK-8比色法检测诱导后T细胞对NB4和K562细胞株杀伤活性,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诱导T细胞表面CD4与CD8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后第20天,SEA能明显增强PML-RARα多肽特异性杀伤NB4细胞株的作用。诱导后第5、10、20天动态检测表明,多肽及SEA联合多肽组CD4+/CD8+比值逐渐降低,其中SEA联合PML-RARα多肽诱导组降低最显著。结论超抗原SEA能明显增强PML-RARα多肽体外诱导特异性CD8+T细胞的增殖与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PML-RARα多肽 NB4细胞 T细胞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上调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α多肽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倩 刘妍 +4 位作者 成军 李克 王建军 洪源 张树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对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α多肽启动子的激活作用.方法:以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HCBP6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NACA的启动子区域(NACA-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对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α多肽启动子的激活作用.方法:以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HCBP6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NACA的启动子区域(NACA-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ACA-p,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NACA-p表达载体;以该质粒转染COS-7、NIH3T3细胞系,用酶联免疫黏附方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与pcDNA3.1(-)-HCBP6共转染NIH 3T3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质粒pCAT3-NACA-p在NIH 3T3、COS-7细胞中能够激活CAT的表达;共转染实验中pCAT3-NACA-p+pcDNA3.1(-)-HCBP6组CAT的表达活性是pCAT3-NACA-p的4倍.结论:pCAT3-NACA-p具有启动子活性;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对NACA-p有激活作用.本研究为探讨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的功能提供新的实验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 多肽相关复合物 基因表达 α多肽 启动子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PML-RARα多肽和NB4细胞体外诱导CTL细胞杀伤活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力建 李扬秋 +1 位作者 陈少华 汤冀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了解PML-RARα多肽和NB4细胞体外诱导体外诱导增殖的T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方法,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NB4细胞或PML-RARα多肽(LSSCITQGKAI-ETQSSSSEE)作为刺激原体外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增... 目的了解PML-RARα多肽和NB4细胞体外诱导体外诱导增殖的T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方法,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NB4细胞或PML-RARα多肽(LSSCITQGKAI-ETQSSSSEE)作为刺激原体外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利用LDH方法检测诱导后T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PML-RARα多肽诱导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49.65±6.7%(p<0.01)和73.13±8.42%(p<0.01),NB4细胞诱导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53.33±8.82%(p<0.01)和74.46±9.57%(p<0.01),而无诱导组的第10d和第15d 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活性为:15.93±9.25%和38.19±10.54%,前两组T细胞对NB4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ML-RARα多肽和NB4细胞体外可诱导出特异性T细胞,他们对表达PML-RARα的NB4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L-RARα多肽 MLTC NB4细胞 T细胞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GP1BA、PTGS1、LTC4S、ITGB3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阿司匹林使用
4
作者 冯淳 姚杨 +3 位作者 甄拴平 王慧 赵家骏 王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29-933,共5页
目的对陕西宝鸡地区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与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 目的对陕西宝鸡地区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与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阿司匹林药物相关的4个基因[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GP1BA)基因、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基因、白三烯C4合酶(LTC4S)基因、糖蛋白Ⅲa(ITGB3)基因]进行检测,然后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各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GP1BA c.482C>T基因型分布频率CC>CT>TT,ITGB3 c.176T>C基因型分布频率TT>TC>CC,PTGS1 c.-842A>G基因型分布频率AA>AG>GG,LTC4S c.-444A>C基因分布频率AA>AC>CC;不同性别、年龄的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对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辅助性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阿司匹林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基因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基因 白三烯C4合酶基因 糖蛋白Ⅲa基因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α、β多肽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克江 刘智华 尤启冬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99-303,共5页
通过运用半经验计算方法对α和 β两类抗菌肽的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获得了两个相关性较好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 ,α多肽的活性和键合能、溶剂可及面积、极化能、氧上最大负电荷相关 ;β多肽的活性和生成热、分子范德华面... 通过运用半经验计算方法对α和 β两类抗菌肽的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获得了两个相关性较好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 ,α多肽的活性和键合能、溶剂可及面积、极化能、氧上最大负电荷相关 ;β多肽的活性和生成热、分子范德华面积、分子体积、极化能线性相关。LogP对两类抗菌肽影响不大。在设计抗菌肽时 ,结构上应采用管状空间结构 ,性质上充分考虑其两性和两亲性 ,可采用正电性的赖氨酸或精氨酸与负电性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搭配 ;亲水性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与疏水性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搭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定量构效关系 活性 α多肽 β多肽 抗生素
下载PDF
EGFR、PDGFRA和VEGFR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变异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子龙 刘蔚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30例结肠癌中的过表达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该院确诊为结肠癌的30例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30例结肠癌中的过表达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该院确诊为结肠癌的30例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标本中EGFR,PDGFRA和VEGFR2表达情况,PCR-SSCP检测标本中EGFR(外显子18-21)和PDGFRA(外显子12、14和18)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收集该院确诊为结肠癌的30例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43.3%(13/30),但是EGFR热点区域(外显子18-21)未检测到激活突变。而在17例患者(56.7%)中检测到EGFR外显子20的密码子787(Q787Q)的一处无义碱基替换(CAG>CAA)。PDGFRA在所有恶性细胞中阳性表达,热点区域也未发现激活突变,但是9例标本中的12号外显子的密码子567发生CCA>CCG无义突变;4例标本中的18号外显子的密码子824发生GTC>GTT无义突变。在2例标本中还发现,14号内含子有两处碱基改变IVS14+3G>A和IVS14+49G>A,4例标本中的18号内含子存在IVS18-50ins A改变。有22例(73.3%)中VEGFR2阳性表达,且VEGFR2表达与肿瘤未转移呈正相关(P=0.038)。结论结肠癌中虽然EGFR和PDGFRA过表达,但是未检测到激活突变,而VEGR2也在结肠癌中过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未发生转移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未来结肠癌治疗提供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结肠癌
下载PDF
PDGFRA启动子SNPs与广西壮族人群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唐玉莲 李钰颖 +2 位作者 侯沅林 胡婷 王太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启动子rs6554162和rs1800812的SNPs与广西壮族人群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选取2018...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启动子rs6554162和rs1800812的SNPs与广西壮族人群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组织确诊的120例广西壮族人群NPC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该医院常规体检的12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多重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法检测两组PDGFRA基因rs6554162和rs1800812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其单倍型频率。结果rs6554162位点基因型GG、GA和AA,等位基因G和A,显性模型与隐性模型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800812位点基因型GG、GT和TT,等位基因G和T,显性模型与隐性模型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分析在两组中分布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A基因启动子rs6554162和rs1800812的SNPs可能与鼻咽癌易感性无关联,不增加广西壮族人群鼻咽癌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 多态性 易感性
下载PDF
CAT、CYBA及NIK基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相关肺动脉高压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欣芸 耑冰 +4 位作者 苑群 王曦 李萍 谢骏 杨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02-1307,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α多肽(CYBA)、过氧化氢酶(CAT)及核因子κB诱导激酶(NI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相关肺动脉高压(PH)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取稳定期COPD患者250例(包括COPD相关PH组103例和...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α多肽(CYBA)、过氧化氢酶(CAT)及核因子κB诱导激酶(NI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相关肺动脉高压(PH)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取稳定期COPD患者250例(包括COPD相关PH组103例和COPD非PH组147例)及同期健康对照组127例全血,用飞行质谱法检测CYBA基因rs1049255和rs9932581、CAT基因rs1001179和rs7943316及NIK基因rs7222094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论:(1)rs1001179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健康组和COP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与C等位基因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的优势比(OR)=0.21,95%置信区间(CI)为0.10~0.48。(2)rs1049255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相关PH及COPD非P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AA基因型的OR=2.50,95%CI为1.15~5.46;与G等位基因相比,携带A等位基因的OR=1.45,95%CI为1.00~2.08。(3)rs722209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相关PH及COPD非P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与C等位基因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的OR=0.31,95%CI为0.21~4.96。结论:CAT基因rs1001179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COPD的保护因子,可降低COPD的发病风险。CYBA基因rs1049255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及NIK基因rs7222094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COPD相关PH的保护因子,可降低COPD相关PH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B-245α多肽 过氧化氢酶 核因子κB诱导激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胚胎停育肝郁证患者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琰钰 林雪娟 +4 位作者 陈杭 兰萌 吴冬梅 刘文杰 刘艳红 《河南中医》 2022年第11期1689-1694,共6页
目的:检测子宫蜕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多肽(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及下游靶蛋白表达,从血管生成途径探讨胚胎停育肝郁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目的:检测子宫蜕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多肽(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及下游靶蛋白表达,从血管生成途径探讨胚胎停育肝郁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45例胚胎停育患者和15例自愿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蜕膜组织中VEGF、C型凝集素家族14A(C-type lectin clomain containing 14A,CLEC14A)、CD81、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胚胎停育组子宫蜕膜组织中VEGF mRNA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EC14A、CD81、HIF-1αmRNA表达水平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郁证比较,非肝郁证子宫蜕膜组织中VEGF m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1、CLEC14A、HIF-1αmRNA表达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胚胎停育组子宫蜕膜组织中CLEC14A、VEGF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1、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郁证比较,非肝郁证子宫蜕膜组织中CD8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LEC14A、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停育肝郁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子宫蜕膜组织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停育 肝郁证 子宫蜕膜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多肽
下载PDF
PTGS1、LTC4S、GP1BA基因多态性与肇庆地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阿司匹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钱剑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8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白三烯C4合酶(LTC4S)、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GP1BA)基因多态性与肇庆地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阿司匹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118例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通过花生四...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白三烯C4合酶(LTC4S)、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GP1BA)基因多态性与肇庆地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阿司匹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118例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通过花生四烯酸诱导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并判断患者属于阿司匹林抵抗或阿司匹林敏感。对PTGS1、LTC4S、GP1BA三种基因不同基因型下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占比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TGS1 AA基因型患者65例、AG基因型患者32例、GG基因型患者21例,其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1.58±4.29)%、(15.77±6.81)%、(18.06±6.72)%,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占比分别为0(0/65)、9.38%(3/32)、14.29%(3/21),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65/65)、90.63%(29/32)、85.71%(18/21)。PTGS1的AG基因型、GG基因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AA基因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占比均高于AA基因型患者,治疗有效率低于AA基因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TC4S的AC基因型、CC基因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AA基因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占比均低于AA基因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均高于AA基因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TGS1的AC基因型、CC基因型患者出现了8例哮喘和30例荨麻疹。LTC4S AA基因型患者中无哮喘和荨麻疹。GP1BA的CT基因型、TT基因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CC基因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占比均明显低于CC基因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S1、LTC4S、GP1BA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敏感性,对其疗效具有影响,临床上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时应当掌握患者的基因型而合理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 白三烯C4合酶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阿司匹林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