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铂基抗癌药物与蛋白质配位键相互作用质谱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超 梁祖君 +4 位作者 赵耀 房田田 吴魁 罗群 汪福意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9-844,I0007,共27页
顺铂及其类似物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静脉注射顺铂后,药物通过血液传输进入细胞并最终到达细胞核作用于DNA,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铂与血液及细胞中的蛋白质通过配位键结合,对药物的运输、代谢、累积分布和毒副作用及其生物利用度等... 顺铂及其类似物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静脉注射顺铂后,药物通过血液传输进入细胞并最终到达细胞核作用于DNA,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铂与血液及细胞中的蛋白质通过配位键结合,对药物的运输、代谢、累积分布和毒副作用及其生物利用度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铂类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质谱作为一种高效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通量大、耗样量小、精度高等优势,在铂类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Pt(Ⅱ)配合物的配位化学原理出发,阐明铂药发挥抗癌作用的可能机制。同时,着重总结、评述不同类型质谱分析方法探索铂-蛋白质配位相互作用的最新进展,归纳铂类药物在体内可能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氨基酸侧链和对应的蛋白质。以顺铂为代表的Pt(Ⅱ)金属抗癌药物,最容易结合含有S供体的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和含有咪唑基团的组氨酸等氨基酸侧链。同时,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含羟基或羧基侧链的氨基酸也能与Pt(Ⅱ)结合。由于巯基或咪唑侧链可能处于很多蛋白质的重要活性位点或金属结合域,因此,铂类化合物的结合可能直接导致这些蛋白质的活性下降,从而对细胞内的生物过程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加强或降低铂类抗癌药物的活性,或产生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因此,深入研究铂类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将进一步加深对铂类抗癌药物代谢途径和毒性机制的认识,有助于设计合成更低毒、高效的金属类抗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抗癌药物 配位化学 铂-蛋白质相互作用
下载PDF
重组人tau蛋白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晶晶 王法财 +2 位作者 王海萍 梁燕 沈玉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tau蛋白对神经来源的细胞株SH-SY5Y及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元是否有毒性作用。方法将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人tau蛋白加入SH-SY5Y细胞和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培养液中,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观察重组人tau蛋白对神经来源的细胞株SH-SY5Y及体外原代培养的神经元是否有毒性作用。方法将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人tau蛋白加入SH-SY5Y细胞和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培养液中,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凋亡诱导蛋白CHOP及内质网应激上调蛋白ARMET的表达情况研究tau蛋白对神经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tau蛋白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胞体逐渐变圆,突起减少甚至消失,染色质聚集,部分神经元出现了凋亡。MTT检测结果显示tau蛋白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同时发现,细胞外的tau作用可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CHOP和ARMET的表达。结论重组人tau蛋白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该作用可能部分与tau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质类/毒性 原核细胞 神经元/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海马注射淀粉样β蛋白致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国锋 姚建华 +4 位作者 彭立威 何思志 纪建国 李冬梅 于东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44,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对海马注射淀粉样β蛋白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目的:观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对海马注射淀粉样β蛋白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取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其中两组大鼠以淀粉样β蛋白25~353μL(4g/L)注射于海马齿状回,10只于当日起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购自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2mL腹腔注射,连续7d,为银杏叶提取物组;10只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d,为淀粉样β蛋白组;另外10只动物以生理盐水3μL注射于海马齿状回,为对照组;行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亦即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和免疫组化染色(Bcl-2和Bax)及双向凝胶电泳观察。结果:30只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淀粉样β蛋白组及银杏叶提取物组神经元均有凋亡发生。其细胞核被染成棕黄色。典型的凋亡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集,呈新月形聚集于核膜下。由于切面的不同,凝集的染色质可以不同形态散在于核切面的任意位置,有的以圆形位于核膜下,有的位于核中央,但不象坏死那样边界不清,呈絮状。细胞内有棕黄色粗颗粒分布或棕黄色细腻颗粒弥漫分布者为Bcl-2或bax阳性反应细胞。②淀粉样β蛋白组神经元凋亡率高于银杏叶提取物组(55%,21%);淀粉样β蛋白组Bcl-2反应阳性细胞率低于银杏叶提取物组(15%,47%);淀粉样β蛋白组Bax反应阳性细胞率高于银杏叶提取物组(49%,17%)。③通过分析比较得到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淀粉样β蛋白组与对照组比较,有26个蛋白质点的体积百分含量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而在银杏叶提取物组上述26个发生变化的蛋白点有11个出现回调。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使海马注射淀粉样β蛋白组对发生变化的蛋白点回调,对大鼠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疗法 淀粉样Β蛋白 蛋白质类/分析 杏/化学 神经元/病理学 脱噬作用
下载PDF
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豚鼠耳蜗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倪月秋 汤浩 +1 位作者 符文双 石丽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204-206,i0006,共4页
背景:川芎嗪具有降低庆大霉素的耳毒性作用,但川芎嗪能否通过增加耳蜗热休克蛋白70表达,从而拮抗庆大霉素的耳蜗毒性作用。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并结合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观察川芎嗪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耳蜗热休克蛋白70表... 背景:川芎嗪具有降低庆大霉素的耳毒性作用,但川芎嗪能否通过增加耳蜗热休克蛋白70表达,从而拮抗庆大霉素的耳蜗毒性作用。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并结合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观察川芎嗪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耳蜗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直线相关分析。单位:沈阳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和中国医科大学听力研究室。材料:选用清洁级耳郭反射灵敏的健康白色红目豚鼠40只,体质量200~250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庆大霉素组、川芎嗪+庆大霉素组、川芎嗪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方法:川芎嗪+庆大霉素组每日左侧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140m g/kg,同时在右侧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00m g/kg。庆大霉素组:每日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00mg/kg。川芎嗪组每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140m g/kg。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m L /kg,各组皆连续用药10d。各组动物混合饲养,每日测量体质量调整药量。在用药前和停药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停药处死后应用SABC 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豚鼠耳蜗热休克蛋白70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②各组大鼠耳蜗热休克蛋白70表达。结果:①豚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川芎嗪+庆大霉素组、庆大霉素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犤(21.09±4.50)dBnH L,(36.55±6.13)dBnH L,(2.50±2.75)dBnHL,t=15.764~22.665,P <0.001犦。川芎嗪+庆大霉素组明显低于庆大霉素组(t=9.092,P <0.001)。②豚鼠耳蜗各部位热休克蛋白70表达:庆大霉素组耳蜗Corti's器、血管纹和螺旋韧带、螺旋缘、螺旋神经节4个部位细胞热休克蛋白70阳性反应产物平均灰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犤(88.24±4.34,96.85±1.05;121.24±0.92,128.76±1.59;96.15±1.10,98.78±0.54;117.73±1.18,120.51±0.80),(t=6.097~18.307,P <0.001)犦。川芎嗪+庆大霉素组耳蜗Corti’s 器、血管纹和螺旋韧带、螺旋缘、螺旋神经节4个部位细胞热休克蛋白70阳性反应产物平均灰度值明显高于庆大霉素组(92.53±2.25,88.24±4.34;125.20±1.43,121.24±0.92;98.71±0.91,96.15±1.10;118.91±0.46,117.73±1.18,t=3.925~10.415,P <0.001)。③各组各部位热休克蛋白70阳性反应产物平均灰度值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高度相关(r=-0.8141~-0.9841,P <0.001)。结论: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可降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和庆大霉素中毒耳蜗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以减轻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损伤,从而改善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毒性 庆大霉素类/作用 川芎嗪 耳蜗 热休克蛋白质
下载PDF
六磷酸肌醇对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海鹏 云峰 +1 位作者 酒涛 史校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1-527,共7页
目的:研究六磷酸肌醇(IP6)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情况,及该抑制过程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LNCaP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分子干扰RNA(siRNA)组使用siRNA技... 目的:研究六磷酸肌醇(IP6)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情况,及该抑制过程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LNCaP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分子干扰RNA(siRNA)组使用siRNA技术对LNCaP细胞实施IGFBP-3基因沉默;siRNA+ IP6组为接受IP6刺激的IGFBP-3基因沉默的LNCaP细胞;IP6组为接受IP6刺激的普通LNCaP细胞.MTT法计算不同浓度IP6处理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IP6对LNCaP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各组细胞内IGFBP-3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1.5 mmol的IP6可以引起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G2期阻滞,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IP6刺激细胞后可以引起IGFBP-3的表达增高,Bcl-2的表达降低,而IGFBP-3基因沉默可以减轻IP6对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抑制Bcl-2的表达降低.结论:IP6可引起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其机制可能与IGFBP-3的高表达有关,IGFBP-3可能通过影响Bcl-2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磷酸类/药理学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增殖/药物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维A酸结合蛋白的作用及其调节
6
作者 后文俊 马鹏程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05-307,共3页
随着维A酸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维A酸作用机制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维A酸结合蛋白在维A酸代谢和胞内信号转导等一系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维A酸结合蛋白与维A酸及其他因素之间均存在复杂的调... 随着维A酸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维A酸作用机制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维A酸结合蛋白在维A酸代谢和胞内信号转导等一系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维A酸结合蛋白与维A酸及其他因素之间均存在复杂的调控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酸 载体蛋白质 维A酸药物 结合蛋白 调节 胞内信号转导 分子机制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谈谈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7
作者 冯国民 《农村养殖技术(新兽医)》 2006年第12期48-49,共2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并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本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为一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经被动物弥散通过细胞外膜的孔蛋白,然后经Ⅰ期转运系统通过细胞膜而摄入... 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并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本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为一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经被动物弥散通过细胞外膜的孔蛋白,然后经Ⅰ期转运系统通过细胞膜而摄入细胞内,此为一能量依赖、速率有限的摄入过程.并可为钙、镁等离子、高渗透压、低氧和酸性环境等因素所阻断。当药物在细胞膜核糖体的高亲和力30S亚基积聚时.引起依赖于能量的Ⅱ期转运系统的参与,导致大量药物在细胞内迅速积聚,影响正在进行的肽链延长过程,造成遗传密码错读,合成异常蛋白质。异常蛋白质结合进入细菌细胞膜.使细胞膜发生断裂.细胞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等重要物质外漏,导致细菌迅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药物 合理应用 蛋白质结合 抑制细菌 转运系统 细胞膜 杀菌作用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燕燕 尤良顺 +1 位作者 钱文斌 童茵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3-478,共6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SAHA联合伊马替尼(imatinib,IM)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的协同杀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AHA和IM分别或联合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SAHA联合伊马替尼(imatinib,IM)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的协同杀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AHA和IM分别或联合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Bcr-Abl及其下游信号途径蛋白的表达、Caspase途径活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SAHA和IM单独作用K562细胞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生长(SAHA:F=433.8,P<0.001;IM:F=54.14,P<0.001);两药联合对细胞的生长有协同杀伤作用,联合指数CI<1。FACS分析和Hoechst荧光染色证实,SAHA和IM两药联合能加速K562细胞的凋亡,激活Caspase-3、Caspase-8和PARP,下调抗凋亡蛋白Mcl-1表达。此外,SAHA和IM联用能抑制Bcr-Abl及其磷酸化水平,下调JAK2和磷酸化STAT5表达。结论:HDAC抑制剂SAHA联合IM能协同杀伤CML细胞、加速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两药联用协同抑制了Bcr-Abl及其磷酸化水平,抑制JAK2/STAT5信号途径和下调下游靶基因Mc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药物作用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药物疗法 蛋白脱乙酰基酶类/分析 伊马替尼/治疗应用 融合蛋白质 Bcr-Abl/分析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H-FABP、MYO在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玉武 马怀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 观察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患者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水平及意义。【方法】 在本院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心脏毒性分为未发生心脏毒性组(A组)和发生心脏毒性组(B组),观... 【目的】 观察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患者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水平及意义。【方法】 在本院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心脏毒性分为未发生心脏毒性组(A组)和发生心脏毒性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H-FABP、MYO水平、心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发生心脏毒性患者H-FABP、MYO水平与心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者的H-FABP、MYO水平和左心房内径(LAD)及右心房内径(RAD)高于A组(P<0.01),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EVF)水平低于A组(P<0.01);B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ET-1)均高于A组(P<0.01);B组患者的H-FABP、MYO水平与LAD、RAD、hs-CRP、IL-6、TNF-α和ET-1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LEVF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患者的H-FABP、MYO水平较高,且与LAD、RAD等心功能指标、hs-CRP、IL-6、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药物作用 蒽环类/毒性 载体蛋白质类/血液 脂肪酸类/血液
下载PDF
聚焦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奚涛 《药学进展》 CAS 2015年第9期641-641,共1页
以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为代表的生物大分子药物是目前全球制药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具有良好前景的领域之一。与小分子化学药物相比,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毒副作用小、作用机制明确、临床成功率高等优势。由此,蛋白质多肽药物... 以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为代表的生物大分子药物是目前全球制药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具有良好前景的领域之一。与小分子化学药物相比,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毒副作用小、作用机制明确、临床成功率高等优势。由此,蛋白质多肽药物的药理机制、研制工艺、剂型开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生物制药领域聚焦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药物 蛋白质多肽药物 大分子药物 生物制药领域 分子化学 药理机制 毒副作用 作用机制 临床成功率 肿瘤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整合蛋白质作用网络结构和序列信息预测药物靶蛋白
11
作者 郝理阳 潘泉 张绍武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5-705,共11页
通过整合蛋白质作用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和蛋白质序列信息,对蛋白质作用网络进行聚类,预测药物靶蛋白。分析了网络密度、节点隶属度及蛋白质相对于聚类团的平均相似度,将蛋白质作用网络分割成具有一定生物学特性的子网络,利用维尔克松秩和... 通过整合蛋白质作用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和蛋白质序列信息,对蛋白质作用网络进行聚类,预测药物靶蛋白。分析了网络密度、节点隶属度及蛋白质相对于聚类团的平均相似度,将蛋白质作用网络分割成具有一定生物学特性的子网络,利用维尔克松秩和检验判断聚类团是药物靶点团还是非靶点团。实验结果表明,与仅利用蛋白质作用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的聚类算法相比,该算法预测精度提高17.4%,能够有效预测药物靶蛋白,推测潜在的药物-靶蛋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蛋白 蛋白质作用网络 序列相似度 融合
原文传递
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石华 刘梅春 +3 位作者 陈光连 孟令强 刘玉霞 张宝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853-85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在精神病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及其在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对62例健康查体人员和125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血清Leptin、Adi等项目测定。结果治...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在精神病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及其在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对62例健康查体人员和125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血清Leptin、Adi等项目测定。结果治疗前精神病组血清Leptin男性为(4.79±2.69)μg/L,女性为(7.78±3.61)μg/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i女性组为(6.43±3.60)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组虽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血清Leptin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Ad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Leptin水平随体重的增加而增高,Adi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两种激素对药源性肥胖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胞间信号肽蛋白质 肥胖症 抗精神病药/副作用 精神病/药物 疗法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对果蝇寿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加 付德润 +3 位作者 徐臻荣 郭伟 吐尔逊江 王运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2-203,共2页
背景:大豆蛋白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以及雌激素样作用等各种保健功效,但有关大豆分离蛋白对机体寿命影响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大豆分离蛋白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衰老与抗氧化作用机制。设计:以果蝇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 背景:大豆蛋白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以及雌激素样作用等各种保健功效,但有关大豆分离蛋白对机体寿命影响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大豆分离蛋白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衰老与抗氧化作用机制。设计:以果蝇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3/06在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果蝇室完成。美国野生型黑腹果蝇400只,雌、雄各半,由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提供。方法:将400只果蝇分为1个对照组普通培养基和3个剂量组(分别()为基础培养基含0.2%,1.0%,5.0%大豆分离蛋白)。从实验第2天起,每天观察记录果蝇生存数和死亡数,直到全部果蝇死亡为止。计算果蝇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期和最高寿命。主要观察指标:果蝇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期和最高寿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分离蛋白明显延长了雌雄果蝇寿命,并呈剂量反应关系,以高剂量组作用明显,其中雌雄果蝇平均寿命分别延长24.5%和20.7%;半数死亡时间分别延长27.1%和22.0%;最高寿命分别延长13.9%和10.6%。结论:大豆分离蛋白能延长果蝇寿命,可能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化学 植物蛋白质类/分离和提纯 果蝇 黑腹/药物作用 衰老
下载PDF
8-甲氧沙林对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宪旗 郑敏 +1 位作者 牟宽厚 冯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观察8-甲氧沙林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取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用罗丹明结合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8... 目的:观察8-甲氧沙林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取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用罗丹明结合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8-甲氧沙林可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促进黑素细胞骨架蛋白合成。结论:8-甲氧沙林可能通过诱导黑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和细胞骨架actin蛋白生成,从而影响黑素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药物作用 甲氧西林/药理学 钙/代谢 细胞骨架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代谢 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源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中重度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益赛普+甲氨蝶呤)和对照组(激素+甲氨蝶呤),各42例;比较连续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中重度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益赛普+甲氨蝶呤)和对照组(激素+甲氨蝶呤),各42例;比较连续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及腕关节(WJ)、第2及第3掌指关节(MCP2、3,)、第2及第3近端指间关节(PIP2、3)、膝关节(Kne)的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标准,ACR20、ACR50、ACR70疗效分别为83.33%(35/42)、61.90%(26/42)、42.86%(18/42),对照组分别为76.19%(32/42)、47.62%(20/42)、21.43%(9/42),试验组的ACR70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G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9%,高于对照组19.05%(PG0.05)。【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但不良发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治疗应用 甲氨蝶呤/治疗应用 关节炎 风湿/药物疗法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作用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血浆颗粒蛋白前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燕 任晓英 王晶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094-1095,1098,共3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ipoic acid ,α‐L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及血浆颗粒蛋白前体(PGRN)等的影响。【方法】选取 DR 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α‐...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ipoic acid ,α‐L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及血浆颗粒蛋白前体(PGRN)等的影响。【方法】选取 DR 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α‐LA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 DR 程度、PGRN 、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单纯期 DR(NDR)、增殖期 DR (PDR)百分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NDR 百分比高于对照组,而 PDR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PGRN 、VEGF 和 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两组治疗后 PGRN 、VEGF 和 IL‐6水平均明显下降( P < 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 < 0.05)。【结论】α‐LA 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视网膜病变,并降低 PGRN 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药理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蛋白质/药物作用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29对Hela细胞抗病毒保护作用
17
作者 罗欣 黄海良 张胜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介素29(rhIL-29)对Hela细胞的抗病毒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传代培养的Hela细胞按一定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rhIL-29,培养24h后换液一次,继续以含rhIL-29的培养基培养16h,用水疱性口炎病毒(VSV)...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介素29(rhIL-29)对Hela细胞的抗病毒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传代培养的Hela细胞按一定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rhIL-29,培养24h后换液一次,继续以含rhIL-29的培养基培养16h,用水疱性口炎病毒(VSV)感染后,以不加rhIL-29为空白对照。RT-PCR分析MxA蛋白、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mRNA及VSV的RNA水平;MTT及细胞形态学检测分析rhIL-29对Hela细胞的抗病毒保护作用。结果经rhIL-29处理的Hela细胞的MxA蛋白、2′,5′-OAS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VSVRNA含量显著下降。MTT分析结果rhIL-29对Hela细胞有保护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rhIL-29通过上调MxA蛋白、2′,5′-寡腺苷酸合成酶,抑制VSV增殖具有一定的保护Hela细胞免受病毒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类/药理学 HeLa细胞/药物作用 抗病毒药 蛋白质
下载PDF
姜黄素乳剂对联合化疗诱导的小鼠S_(180)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耐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明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6期515-516,共2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化疗诱导的肿瘤多药耐药干预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对S180荷瘤小鼠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同时给予姜黄素乳剂4周,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肿瘤细胞耐药蛋白P170、LRP和TOPOII。结果:姜黄素乳剂明显降低化疗诱导后耐...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化疗诱导的肿瘤多药耐药干预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对S180荷瘤小鼠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同时给予姜黄素乳剂4周,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肿瘤细胞耐药蛋白P170、LRP和TOPOII。结果:姜黄素乳剂明显降低化疗诱导后耐药细胞P170、LRP的表达率和TOPOII活性。结论:姜黄素是通过对于相关耐药蛋白的调节,干预化疗诱发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乳剂/拮抗剂和抑制剂 姜黄素乳剂/药理学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药物作用 小鼠
下载PDF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抑制剂GSK126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伟仁 陈亚天 +2 位作者 曾玲晖 应荣彪 朱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63,共8页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EZH2)抑制剂GSK126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磺酰罗丹明B实验考察GSK126对PC-3和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以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GSK126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Transw...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EZH2)抑制剂GSK126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磺酰罗丹明B实验考察GSK126对PC-3和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以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GSK126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GSK126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荧光定量PCR检测GSK126对肿瘤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GSK126仅在50.0μmol/L的高浓度剂量时能有效抑制PC-3和DU145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经GSK126小、中、大剂量(5.0、20.0、50.0μmol/L)处理后,PC-3细胞划痕间距分别为(247.2±24.4)μm、(347.2±19.2)μm、(410.5±18.1)μm,与对照组(171.3±17.8)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每视野下侵袭的PC-3细胞数对照组为322.0±17.9,而经GSK126小、中、大剂量处理后分别为198.3±15.4、82.7±6.2、30.2±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GSK126处理前列腺癌细胞后,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相关的E-cadherin基因mRNA表达量上升,N-cadherin、Vimentin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但Snail、Fibronectin、VEGF-A基因的mRNA表达无变化。同时,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E-cadherin 的蛋白表达量增加,而 VEGF-A 蛋白表达量无明显改变。DU145细胞上述实验结果相似。结论:GSK126能有效抑制PC-3细胞和DU145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抑制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相关。 GSK126可作为潜在的前列腺癌临床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肿瘤抑制/药物作用 前列腺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蛋白甲基转移酶 细胞运动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系 肿瘤
下载PDF
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转录与小分子促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样细胞的相关性
20
作者 许敏华 吴佳莹 +3 位作者 欧丽丽 朱丹雁 俞永平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248,共7页
目的:探索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转录是否涉及全反式维甲酸(RA)促胚胎干(ES)细胞早期定向分化神经元样细胞,以此构建快速评价药物对ES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悬滴培养法模拟体内胚胎发育状态,形成拟胚体,进而贴壁向... 目的:探索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转录是否涉及全反式维甲酸(RA)促胚胎干(ES)细胞早期定向分化神经元样细胞,以此构建快速评价药物对ES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悬滴培养法模拟体内胚胎发育状态,形成拟胚体,进而贴壁向神经细胞分化。利用RT-PCR法评价神经元呈特征性表达的一类细胞骨架蛋白基因微管相关蛋白(Mtap2)、神经丝(Nefm)和微管蛋白(β-tubulin)转录水平,作为RA促ES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指标,结合光镜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细胞的形成,由此构建快速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合成化合物库内6个小分子对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RA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Mtap2和Nefm转录水平均呈上调趋势,其中以Mtap2为甚,增加了1.27倍,并与同期细胞表型改变相一致,但β-tubulin无明显变化。6个合成小分子均使Mtap2转录受到抑制,但Nefm转录水平有不同程度上调,1号和3号化合物尤甚,分别增加了1.4和1.2倍,该上调作用与同期细胞表型改变不尽一致。结论:RA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早期,Mtap2和Nefm转录水平均呈上调趋势,其中Mtap2的表达与否与早期细胞表型改变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药物作用 胚胎/细胞学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转录 神经元/细胞学 维甲酸/药理学 基因表达 中间丝蛋白质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