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淑先 郭会芳 +4 位作者 孔维伟 夏宇正 陈晓农 孙丽华 李永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7,70,共4页
以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为原料,通过乳化法制备了聚(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微球。考察了体系pH、表面活性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对微球的影响,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微球粒径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形貌进行了观察。... 以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为原料,通过乳化法制备了聚(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微球。考察了体系pH、表面活性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对微球的影响,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微球粒径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为1.0%,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体积分数为0.8%,体系pH为2.5条件下反应3 h可得粒径140 nm左右的微球。所得微球形貌规整,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微球 乳化法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宽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评价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8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 目的:评价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8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术后疼痛评分及瘢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67%(P<0.05)。观察组瘢痕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瘢痕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胶在胆囊疾病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术后切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颂 张强 杨小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4期175-177,181,共4页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胶在胆囊疾病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术(TU-LESS)后切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TU-LESS的胆囊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胶在胆囊疾病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术(TU-LESS)后切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TU-LESS的胆囊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患者均行TU-LESS,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4号丝线由内到外间断褥式逐层缝合,观察组患者使用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胶粘合创口。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换药次数,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创口愈合、瘢痕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止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外观良好,且2组患者脐部切口均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胆囊疾病患者行TU-LESS中应用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胶缝合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疾病快速恢复,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止痛药使用率,且有利于切口外观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单孔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胶 疼痛 切口愈合 瘢痕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在急诊刀割伤缝合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晨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在急诊外伤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8月本院急诊收治的120例刀割伤行清创缝合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α-氰基丙烯...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在急诊外伤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8月本院急诊收治的120例刀割伤行清创缝合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VAS)、瘢痕愈合评分(VSS)、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VSS评分分别是(4.08±0.85)分和(3.71±1.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4±1.37)分和(6.18±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33%(P<0.05)。结论: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在急诊刀割伤患者中止血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组织粘合剂 刀割伤 缝合手术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乙酯的含量
5
作者 梅炜华 吴小红 +1 位作者 汪家升 董芳芳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建立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HP-5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持2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230℃... 目的:建立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HP-5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持2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柱流速:2mL/min;进样量:1.0μL,分流比30:1。结果: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在浓度0.10~0.6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373.54589x+1.0870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准确度为98.8%~100.3%,精密度RSD为0.572%,定量限为1.20ug/mL;柠檬酸三乙酯在浓度0.02~0.12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259.92943x-0.1289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准确度为100.1%~100.3%,精密度RSD为1.016%,定量限为3.0ug/mL。结论:本法可用于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乙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医用胶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柠檬酸三乙酯 含量
下载PDF
姜黄素/聚(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淑先 李庆钊 +1 位作者 陈晓农 夏宇正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9-753,共5页
以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BCA)为原料、泊洛沙姆188为乳化剂,以捏合法制得的姜黄素(Cur)/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Cur-HP-β-CD)为负载药物,经一步乳化法制得姜黄素/聚(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载药微球(Cur-HP-β-CD-PiBCA)。考... 以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iBCA)为原料、泊洛沙姆188为乳化剂,以捏合法制得的姜黄素(Cur)/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Cur-HP-β-CD)为负载药物,经一步乳化法制得姜黄素/聚(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载药微球(Cur-HP-β-CD-PiBCA)。考察乳化剂、负载药物的浓度对微球粒径与分布、微球载药率及包封率的影响,并对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浓度从0.01%增加到0.07%,载药微球粒径下降,粒径分布变宽,载药率和包封率均增加,适宜的乳化剂浓度为0.05%;随着药物浓度从0.03%增加到0.07%,微球载药率升高,包封率下降;载药微球的载药率越高,最终的药物累积释放百分率越低。姜黄素经包合和负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亲水性,而且可以提高其溶出度,为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载药微球 药物释放
原文传递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黏合剂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效果
7
作者 蔡进奎 许海甲 +2 位作者 李伟康 李漌涼 肖智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876-881,共6页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黏合剂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选用80枚离体猪胸腰椎,经脱钙、力学机压缩椎体制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PKP组和胶水组,每组40枚;再根据...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黏合剂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选用80枚离体猪胸腰椎,经脱钙、力学机压缩椎体制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PKP组和胶水组,每组40枚;再根据骨水泥注射量的不同细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20枚。常规PKP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PKP,胶水组在骨水泥注入前先用自行设计的椎体裂隙喷涂工具进行NBCA预处理封闭椎体内裂隙,再注入骨水泥。统计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形态、骨水泥渗漏率和椎体骨水泥渗漏数量。结果胶水组和常规PKP组脱钙后骨密度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水组和常规PKP组高剂量骨水泥注射弥散效果均优于低剂量骨水泥注射(P<0.05),但是组间弥散效果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水低剂量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常规PKP低剂量组(P<0.05),胶水高剂量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常规PKP高剂量组(P<0.05)。结论NBCA黏合剂预处理椎体不影响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分布,能有效降低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率,高剂量骨水泥弥散效果更好,但其渗漏风险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骨水泥渗漏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粘合剂的合成工艺与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宁 黄专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54-57,共4页
优化α-氰基丙烯基正丁酯粘合剂的合成工艺,选出最优工艺条件,测定产品表征性能。以氰乙酸丁酯、多聚甲醛为主原料,1,2-二氯乙烷为溶剂,吡啶为催化剂,通过氰基乙酸酯甲醛法合成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影响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合成的主要... 优化α-氰基丙烯基正丁酯粘合剂的合成工艺,选出最优工艺条件,测定产品表征性能。以氰乙酸丁酯、多聚甲醛为主原料,1,2-二氯乙烷为溶剂,吡啶为催化剂,通过氰基乙酸酯甲醛法合成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影响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合成的主要因素是N氰乙酸丁酯∶N多聚甲醛,反应温度次之,反应时间影响不显著。本研究选定的最优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作用时间短、粘合强度高、节省原料等优点,为提高粘合剂的产率和综合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粘合剂 工艺优化 正交设计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制备方法
9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3年第17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制备方法 氰乙酸丁酯 二氯乙烷 加热
原文传递
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谢坪 李刚 +1 位作者 程美雄 张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N-butyl cyanoacrylate,NBCA)经导管栓塞治疗肾脏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13年6月收集23例保守治疗无效肾出血患者,行NBCA胶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20例(87%)单独使... 目的探讨使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N-butyl cyanoacrylate,NBCA)经导管栓塞治疗肾脏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13年6月收集23例保守治疗无效肾出血患者,行NBCA胶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20例(87%)单独使用NBCA胶,3例(13%)联合使用NBCA胶和其他栓塞剂(明胶海绵、微弹簧圈)。DSA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10例,动静脉瘘8例,活动性出血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评价使用NBCA胶经导管栓塞术的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动脉栓塞术,术后造影显示异常表现消失,手术成功率100%。术后2-3d出血症状消失,无复发出血病例,其中2例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术中、术后未观察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出血性病变,经导管栓塞治疗中单独使用NBCA或NBCA联合其他栓塞材料是安全有效的,甚至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NBCA也显示满意的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肾脏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栓塞术
下载PDF
吸附法制备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蒋学华 廖工铁 +1 位作者 姚倩 刘云卫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4-277,共4页
以胶粒动电位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聚氰基丙烯醚异丁酯毫微粒的制各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阿克拉霉素A在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上的吸附机理,以载药量与载药毫微粒动电位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了制备肝靶向阿克拉霉素... 以胶粒动电位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聚氰基丙烯醚异丁酯毫微粒的制各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阿克拉霉素A在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上的吸附机理,以载药量与载药毫微粒动电位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了制备肝靶向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的工艺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载药毫檄粒粒径分布在40~120nm范围,胶粒动电位为-15.47mV,载药量为48.76%,药物载带率为98.83%。粒径分布与动电位值均满足肝靶向要求,载物量与药物载带率均高于同类材料报道值。HPLC法证明了吸附法工艺制得的载药毫微粒中药物的稳定性。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载药毫微粒中药物的释放具缓择性。与一步法制得的载药毫微粒比较表明,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的载药机理主要是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拉霉素A 氰基丙烯酸 丁酯毫微粒 药剂学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血管发育不良性下消化道出血7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谢坪 李刚 于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研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血管发育不良(AD)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安全有效性,评价其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NBCA胶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7例AD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 目的研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血管发育不良(AD)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安全有效性,评价其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NBCA胶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7例AD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性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人院前有6—36个月反复便血、失血性贫血、多次输血史,栓塞术前血红蛋白最低38~70g/L,平均(56.8±12.4)g/L;AD部位在空肠3例,回肠1例,升结肠1例,横结肠肝曲1例,降结肠1例。6例患者1次栓塞成功,1例横结肠血管畸形患者因2支直动脉参与供血.分2次超选择插管栓塞成功。栓塞使用NBCA胶与超液化碘油按1:2—1:3比例混合.用量为0.2~0.8m1.平均(0.48±0.19)ml,技术成功率为100%。栓塞术后所有患者无肠壁缺血事件发生,无其它介入相关并发症;术后l~3d出院,便血消失。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术后20d再发出血,临床有效性为85.7%;6例术后随访追踪2~19个月(中位期10.5个月),出血症状消失,无再出血,无器官坏死并发症,远期止血率为100%。结论NBCA胶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AD所致下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可取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出血 血管畸形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含油核聚2-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微囊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赛 钱志勇 +2 位作者 刘晓蕾 何毅 刘孝波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23-1126,共4页
通过改进的界面聚合方法合成了含油核聚2 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微囊,重点研究了搅拌速率、pH值、乙醇浓度、溶剂等聚合条件对纳米微囊的粒径分布及规整性的影响.获得了平均粒径为150nm,壁厚为50nm结构规整的纳米微囊.
关键词 纳米微囊 聚2-氰基丙烯酸丁酯 界面聚合
下载PDF
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动物体内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学华 廖工铁 +2 位作者 姚倩 刘云卫 陈金福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8-211,共4页
分别对 ̄3H-阿克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尾静脉iv给药和po给药后小鼠体内分布特点及其与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的比较进行了研究。毫微粒制剂在小鼠各脏器中相对放射性强度以肝脏最高,尾静脉iv与po给药分别达... 分别对 ̄3H-阿克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尾静脉iv给药和po给药后小鼠体内分布特点及其与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的比较进行了研究。毫微粒制剂在小鼠各脏器中相对放射性强度以肝脏最高,尾静脉iv与po给药分别达给予量的71.21%与53.76%,分别是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分布量的3.62倍和3.95倍。常位移植人肝癌模型裸小鼠尾静脉iv ̄3H-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后各脏器分布特点与正常小鼠相似,肝癌组织中相对放射性强度达给予量的8.79%,是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的9.39倍。电镜观察发现载药毫微粒可进入肝脏实质细胞浆与肝脏枯否氏细胞浆中,也可进入肝脏瘤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拉霉素 氰基丙烯酸 丁酯 毫微粒 裸鼠
下载PDF
氢溴酸高乌甲素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孟庆刚 倪京满 许有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7-558,共2页
关键词 氢溴酸高乌甲素 丙烯酸丁酯 工艺研究 纳米囊 氰基 制备 镇痛强度 毛茛科植物 有效成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a聚氰基丙烯酸丁酯肝靶向缓释纳米球冻干剂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陆彬 奉建芳 杨秀岑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考察基因重组人干扰素 α- 2 a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球冻干制剂 (r IFNα2 a- PBCA- NS)的肝靶向性和缓释性。方法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纳米球 ,并制得冻干品 ,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制剂及生物样品中r IFNα2 a的含量 ;经小鼠静... 目的 考察基因重组人干扰素 α- 2 a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球冻干制剂 (r IFNα2 a- PBCA- NS)的肝靶向性和缓释性。方法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纳米球 ,并制得冻干品 ,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制剂及生物样品中r IFNα2 a的含量 ;经小鼠静脉给药后 ,观察其在体内分布和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结果 制得的纳米球平均包封率为 5 6 .2 %± 4 .3% ;r IFNα2 a- PBCA- NS的平均粒径为 (10 8± 37) nm,跨距为 0 .5 5 ;3~ 5℃ ,冻干品留样观察 6个月生物活性指标基本不变。在肝脏中的分布百分率由原药的 13.1%提高到 5 0 .6 % ,在肝脏中的平均滞留时间由原药的 1.4 1h延长到 8.35 h。结论 制备的 r IFNα2 a- PBCA- NS具有明显肝靶向性和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a 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球 肝靶向性缓释
下载PDF
聚α-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微囊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赛 钱志勇 +2 位作者 刘晓蕾 何毅 刘孝波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9-421,共3页
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合成了聚 α-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微囊 ,研究了搅拌速率、乙醇浓度等聚合条件对粒径的影响 ,获得了平均粒径为 1 0 0 nm,壁厚为 1 5
关键词 制备 纳米微囊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界面聚合 医用胶粘剂
下载PDF
表阿霉素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建军 张洪 +2 位作者 黄海燕 潘一峰 袁建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453-2455,2459,共4页
目的进行新型抗肿瘤复合材料表阿霉素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PI-PBCA-NP)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方法使用SD大鼠进行慢性毒性试验,检查一般状态、血液学、心肌酶学、肝肾功能及重要脏器病理学以及可逆性观察等,判断EPI-PBCA-NP... 目的进行新型抗肿瘤复合材料表阿霉素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PI-PBCA-NP)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方法使用SD大鼠进行慢性毒性试验,检查一般状态、血液学、心肌酶学、肝肾功能及重要脏器病理学以及可逆性观察等,判断EPI-PBCA-NP的生物安全性。结果低剂量EPI-PBCA-NP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中、高剂量均表现出一定的毒性,随剂量的增加,毒性反应也更加明显。结论EPI-PB-CA-NP的生物安全需进行更深入研究,以确保临床使用和应用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阿霉素α-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 生物安全性 SD大鼠
下载PDF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在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龙延滨 段降龙 张瑞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在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时应用化学胶将平片与腹壁和腹股沟管后壁粘合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min至2h,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在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时应用化学胶将平片与腹壁和腹股沟管后壁粘合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min至2h,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血肿等相关手术并发症,无过敏现象,其中40例随访6~12个月,未出现局部疼痛和复发。结论:在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固定平片和创面止血效果良好,不增加术后复发,并减少慢性疼痛和血肿的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外科学 @无张力修补术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栓塞治疗肝内出血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坪 李刚 +1 位作者 程美雄 张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9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NBCA)作为栓塞剂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肝内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的肝动脉出血患者7例,均使用NBCA作为栓塞剂,评价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造影显示假性动脉... 目的探讨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NBCA)作为栓塞剂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肝内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的肝动脉出血患者7例,均使用NBCA作为栓塞剂,评价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6例,对比剂外溢1例。对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术后即刻造影假性动脉瘤和对比剂外溢征象消失,技术成功率100%;NBCA及超液化碘油混合剂用量为(0.76±0.24)ml;术后患者腹痛症状缓解,血红蛋白浓度升高,临床有效率100%。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个月无再出血病例。结论采用NBCA胶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肝内出血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