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明泉 田红玉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用硫醇与环氧丁烷发生开环反应得到β 烷硫基醇类化合物(Ⅰ),再经Swern氧化反应,合成了12种α 烷硫基 2 丁酮类化合物(Ⅱ),两步反应收率都大于70%。第一步反应先将0 1mol各种硫醇分别与0 2mol氢氧化钠在乙醇中反应0 5h,再滴加0 105mol... 用硫醇与环氧丁烷发生开环反应得到β 烷硫基醇类化合物(Ⅰ),再经Swern氧化反应,合成了12种α 烷硫基 2 丁酮类化合物(Ⅱ),两步反应收率都大于70%。第一步反应先将0 1mol各种硫醇分别与0 2mol氢氧化钠在乙醇中反应0 5h,再滴加0 105mol环氧丁烷,回流反应2h,处理后得中间体Ⅰ;第二步反应在氮气保护下,温度为-49~-50℃,在二氯甲烷中,先将35mmol二甲基亚砜(DMSO)与25mmol草酰氯反应15min,再加入12 5mmolⅠ的二氯甲烷溶液,反应0 5h,然后加入三乙胺,反应1h,恢复到室温,处理后得产物Ⅱ。所合成的化合物Ⅱ的结构经IR、MS、1HNMR得到了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 硫醇 Swern氧化 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1-烷硫基-2-丁硫醇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香气研究
2
作者 黄明泉 孙宝国 +1 位作者 田红玉 刘玉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将30mL甲醇和1mL二乙胺加入100mL三口瓶中,先加入0.05mol硫醇,反应0.5h,再加入0.05mol 1,2-环硫丁烷,回流反应5—8h,反应结束处理后得1-烷硫基-2-丁硫醇,其中烷硫基分别是乙硫基、丙硫基、丁硫基、己硫基、辛硫基、糠硫基,... 将30mL甲醇和1mL二乙胺加入100mL三口瓶中,先加入0.05mol硫醇,反应0.5h,再加入0.05mol 1,2-环硫丁烷,回流反应5—8h,反应结束处理后得1-烷硫基-2-丁硫醇,其中烷硫基分别是乙硫基、丙硫基、丁硫基、己硫基、辛硫基、糠硫基,相应的产率分别为47.3%、40.8%、41.3%、39.6%、39.2%、38.1%。经IR、GC—MS、^1HNMR分析确证了以上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并对香气进行了评价,1-烷硫基-2-丁硫醇类化合物一般具有葱蒜、蔬菜、似留兰香、瓜香和烤香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硫基-2-硫醇 香料 香气
下载PDF
食用香料化合物1-甲硫基-2-丙酮和1-正丁硫基-2-丙酮的合成
3
作者 郑福平 陈海涛 +4 位作者 孙宝国 谢建春 刘玉平 田红玉 梁梦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17-320,共4页
分别采用过量甲硫醇和正丁硫醇与氢氧化钠、氯丙酮反应,制得1-甲硫基-2-丙酮和1-正丁硫基-2-丙酮两种食用香料化合物,产率分别为66.4%和78.4%(按氯丙酮计)。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色-质联机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1-硫基-2-丙酮 1-硫基-2-丙酮 香料化合物 合成
下载PDF
2-(1,3-二烷硫基)亚甲基-3-羰基丁酰胺作为代硫醇试剂的缩硫醛化学反应研究
4
作者 尹彦冰 刘海艳 +2 位作者 许钱 姜海燕 杨颖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探讨了以2-(1,3-二烷硫基)亚甲基-3-羰基丁酰胺为代硫醇试剂,苯甲氯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的缩硫醛化反应。结果表明,该代硫醇试剂能快速与芳香醛以较高产率生成缩硫醛类化合物,研究其合成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反应机理进... 探讨了以2-(1,3-二烷硫基)亚甲基-3-羰基丁酰胺为代硫醇试剂,苯甲氯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的缩硫醛化反应。结果表明,该代硫醇试剂能快速与芳香醛以较高产率生成缩硫醛类化合物,研究其合成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 3-硫基)亚甲基-3-羰基酰胺 代硫醇试剂 缩硫醛化反应
下载PDF
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5
作者 黄明泉 《化工中间体导刊》 2005年第5期11-11,共1页
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香气浓郁、阈值低、稳定性好、稀释后风格各异,是重要食用香料,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用于食品香精中,其中很多具有肉香味。此外,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还是合成许多化合物的中问体。此类化合物通常... 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香气浓郁、阈值低、稳定性好、稀释后风格各异,是重要食用香料,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用于食品香精中,其中很多具有肉香味。此外,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还是合成许多化合物的中问体。此类化合物通常是通过酮进行α卤化,再与硫醇在碱的催化下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得,α卤化反应选择性往往较差,产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基-2- 化合物 合成方法 食用香料 三乙胺 亲核取代反应
下载PDF
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斯琪 彭玉帅 +3 位作者 郭丽娜 陶志 王莎 王如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5期792-799,共8页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荭草素、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牡荆素、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异槲皮素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给药10 min后取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方法:将荭草素、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牡荆素、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异槲皮素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大鼠,给药10 min后取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血浆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大鼠体内共检测到20个代谢产物,其中5个来源于荭草素、2个来源于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3个来源于牡荆素、5个来源于2″-O-(2-甲基丁酰基)牡荆素、5个来源于异槲皮素。通过准分子离子峰及二级碎片推测20个代谢产物的结构及5个原型化合物的代谢规律。结论:5个黄酮类成分均可以通过氧化、甲基化、硫酸酯结合、葡萄糖醛酸结合等Ⅰ相及Ⅱ相代谢过程代谢为相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酮类化合物 代谢产物 荭草素 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 牡荆素 2-O-(2-甲基酰基)牡荆素 异槲皮素
下载PDF
磺酸功能化的聚乙二醇6000催化下合成二氢吡咯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拴宝 郝永兵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32-2236,共5页
以磺酸功能化的聚乙二醇6000为催化剂,在室温和甲醇作为溶剂的条件下,通过两种相同或不同的胺,丁-2-炔二酯和甲醛四组分缩合,高收率地实现了一系列二氢吡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二氢吡咯酮类化合物 磺酸功能化的聚乙二醇6000 -2-炔二酯 多组分反应 合成
原文传递
底物中硅原子对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不对称转氰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何俊 宗敏华 +2 位作者 刘应瑾 张媛媛 吴虹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5-339,共5页
对比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及其碳结构类似物3,3-二甲基2丁酮的转氰反应.结果表明,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转氰反应的初速率及对映体选择性均高于其碳结构类似物在同一条件下的对应值.动力学研究... 对比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及其碳结构类似物3,3-二甲基2丁酮的转氰反应.结果表明,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转氰反应的初速率及对映体选择性均高于其碳结构类似物在同一条件下的对应值.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苦杏仁醇腈酶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转氰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参数为Km=27.12mmol/L和vmax=7.05mmol/(L·h),活化能为51.92kJ/mol.苦杏仁醇腈酶催化3,3二甲基2丁酮转氰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参数为Km=146.58mmol/L和vmax=2.52mmol/(L·h),活化能为75.04kJ/mol.根据硅原子的特性及酶反应机理合理解释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化合物 苦杏仁 醇腈酶 乙酰基三甲基硅 3 3-二甲基-2- 不对称转氰
下载PDF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居锡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1期46-49,共4页
目的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上升,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及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阅国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按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治... 目的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上升,抗糖尿病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及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阅国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按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其他口服降糖药。在临床使用中,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应用广泛,居主导地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常常联合用药。结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酶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与糖尿病关系较为密切的酶,包括α-葡萄糖苷酶、醛糖还原酶、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和Ⅱ、蛋白激酶C、二肽基肽酶Ⅳ、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这些酶都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靶点,是研发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促泌剂 艾塞那肽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酮类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 酮类化合物 SGLT2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