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在高固体羟基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郑家青 龙丹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73-75,共3页
揭示了高固体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大小受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的影响规律。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丙烯酸树脂进行交联固化反应,制备了交联固化涂膜,并对树脂及其交联固化涂膜的机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对降... 揭示了高固体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大小受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的影响规律。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丙烯酸树脂进行交联固化反应,制备了交联固化涂膜,并对树脂及其交联固化涂膜的机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对降低丙烯酸树脂黏度和分子量有积极影响,在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用量应为0.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二 高固体 羟基丙烯酸树脂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硫酸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固相微萃取涂层-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中4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英 庄园 +2 位作者 何欢 孙成 杨绍贵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9-1363,共5页
多巴胺修饰的不锈钢丝表面原位合成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GMA-EGDMA))材料,经硫酸改性后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建立检测水样中4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用分析方... 多巴胺修饰的不锈钢丝表面原位合成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GMA-EGDMA))材料,经硫酸改性后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建立检测水样中4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用分析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取3 mL水样调节至pH 5.5,在30℃下,搅拌萃取60 min,乙腈-0.1%甲酸(25∶75,V/V)解吸30 min后,HPLC进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材料对4种PPCPs具有较好的萃取效果,2~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S/N=3)范围为0.5~5.0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4.1%~11.9%之间;加标实验回收率为70.6%~105.5%。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绿色环保、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实际水样中4种PPCP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固相微萃取 硫酸改性(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搅拌棒吸附萃取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牛奶中的磺胺类药物 被引量:5
3
作者 马乔 余琼卫 +1 位作者 罗彦波 冯钰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4-630,共7页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建立了一种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11~0.52μg/L和0.35~1.72μg/L。在1~500μg/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11.3%。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且成本低,适合于牛奶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吸附萃取 (甲基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合物 磺胺类药物 牛奶
下载PDF
溶剂酯化法制备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 被引量:7
4
作者 罗策 张小伟 +2 位作者 李春新 张鹏云 雷自强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4-68,共5页
通过溶剂酯化法制备了用于合成聚羧酸系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MAAPEGME-750),讨论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量、阻聚剂量、反应时间及携水剂甲苯用量对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通过溶剂酯化法制备了用于合成聚羧酸系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MAAPEGME-750),讨论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量、阻聚剂量、反应时间及携水剂甲苯用量对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醇比为1.8,催化剂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5%,阻聚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8 h,携水剂甲苯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120%时反应酯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系减水剂 溶剂酯化法 甲基丙烯乙二醇单甲醚-750酯(MAAPEGME-750) 大分子单体
下载PDF
α,ω-羟基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的制备、硫化及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建 张乃强 +1 位作者 孙立平 刘宗林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06-209,共4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使甲基丙烯酸甲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DM-MVS)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PDM-MV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对共混物进行室温硫化得到硅橡胶,研究了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微观形态。...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使甲基丙烯酸甲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DM-MVS)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PDM-MV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对共混物进行室温硫化得到硅橡胶,研究了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随着PDM-MVS中乙烯基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黏度逐渐增大;由PDM-MVS/PMMA共混物制备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明显优于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MMA共混物制备的硅橡胶;制得的硅橡胶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PMMA分散相均匀地分布于PDM-MVS连续相中,两相的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羟基(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 室温硫化硅橡胶 物理机械性能 相态分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微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雌激素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花 金少格 +1 位作者 王秋英 陆光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有机聚合材料用于微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建立了膜保护微固相萃取快速测定水体中E1、E2、E3、EE2和BPA 5种典型雌激素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萃取条件和解析条件...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有机聚合材料用于微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建立了膜保护微固相萃取快速测定水体中E1、E2、E3、EE2和BPA 5种典型雌激素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萃取条件和解析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E3的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1~500μg/L,其余4种目标物检出限为0.02μg/L,线性范围为0.1~500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4%。方法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痕量雌激素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大于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雌激素 微固相萃取 (甲基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下载PDF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废胶粉体系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莉 谢宇 邱贤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70,74,共5页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为180~250μm、渗透时间为30 min时,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永久变形率和硬度最佳,显著优于无公共网络的聚氨酯/废胶粉混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乙二醇酯) 废胶粉 互穿合物网络
下载PDF
两亲性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成胶束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淼 冯婷婷 +1 位作者 蔡孟锬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27-5031,5036,共6页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溶剂挥发法制备胶束并进行载药实验。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荧光光谱仪以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胶束载药量、包封率。结果表明,3种三嵌段共聚物均能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其中具有星形结构的六臂的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低的胶束粒径和临界胶束浓度、最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因此,星形六臂的PCL-PEG-PHEMA可作为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b-乙二醇-b-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两亲性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 胶束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支载的磺酸催化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潮元 赵燕 《河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0-92,共3页
在聚乙二醇2000支载磺酸的作用下,以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7-羟基-4-甲基香豆素.通过实验发现:此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催化剂可以循环利用,其催化活性通过6次使用后没有明显降低.
关键词 乙二醇 7-羟基-4-甲基香豆素 催化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离聚物的合成及其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仲小亮 李忠辉 +1 位作者 陈雪梅 陈国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6-60,共5页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SMA-Na)离聚物,研究了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晶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MA-Na是PET的优良成核剂,加入1%(质量分数,下同)的SMA-Na使PET的熔融结晶温度提高了17.9℃,冷结晶温度降低...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SMA-Na)离聚物,研究了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结晶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MA-Na是PET的优良成核剂,加入1%(质量分数,下同)的SMA-Na使PET的熔融结晶温度提高了17.9℃,冷结晶温度降低了17.3℃,显著提高了PET在高温区和低温区的结晶速度;加入离聚物SMA-Na,使得PET球晶变得更加细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 结晶行为
下载PDF
聚(丙烯腈-对羟基苯乙烯)与聚碳酸酯及聚四甲基双酚-A碳酸酯的相容性研究
11
作者 孟诗云 姜苏俊 李光宪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7-281,共5页
在聚 (丙烯腈 苯乙烯 ) [P(S AN) ]中苯乙烯 (S)苯环的对位引入羟基基团获得聚 (丙烯腈 对羟基苯乙烯 ) [P(AN VPh) ],P(AN VPh)与聚碳酸酯 (PC)体系及P(AN VPh)与聚四甲基双酚 A碳酸酯 (TMPC)体系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对羟基... 在聚 (丙烯腈 苯乙烯 ) [P(S AN) ]中苯乙烯 (S)苯环的对位引入羟基基团获得聚 (丙烯腈 对羟基苯乙烯 ) [P(AN VPh) ],P(AN VPh)与聚碳酸酯 (PC)体系及P(AN VPh)与聚四甲基双酚 A碳酸酯 (TMPC)体系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对羟基苯乙烯 (VPh)的引入 ,使体系中同时存在“分子间特殊相互作用”和“分子内排斥性相互作用”两种效应 ,从而使体系的相容性获得改善 .P(AN VPh)共聚物中AN的摩尔百分含量在 12 3%~ 4 9 5 %范围内时 ,P(AN VPh) PC共混物体系为热力学均相体系 ,采用TMPC替代PC与P(AN VPh)共混时 ,共聚物中AN的摩尔百分含量在 0~ 5 8 9mol%范围内TMPC P(AN VPh)共混物体系为热力学相容体系 .通过Flory Huggins平均场理论计算与拟合所获得的相容窗口相图与实验值较为吻合 ,同时获得相互作用参数χTMPC -VPh=- 0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羟基苯乙烯) 碳酸酯 甲基双酚-A碳酸酯 相容性 相互作用参数 相容窗口 高分子共混物合金
下载PDF
聚DL-丙交酯/羟基磷灰石(PDLLA/HA)复合材料:(Ⅳ)HA表面处理及PDLLA界面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全大萍 廖凯荣 +1 位作者 卢泽俭 王海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6,共5页
采用 3-甲基丙烯酸丙酯 -三甲氧基硅烷 (A- 174)、聚丙烯酸 (PAA)分别对羟基磷灰石 (HA)表面进行改性处理 ,通过溶液共混、取向模压成型技术制备出直径为 3.2 m m的聚 DL-丙交酯 (PDL L A) / HA复合棒材。上述方法由于增进了复合材料在... 采用 3-甲基丙烯酸丙酯 -三甲氧基硅烷 (A- 174)、聚丙烯酸 (PAA)分别对羟基磷灰石 (HA)表面进行改性处理 ,通过溶液共混、取向模压成型技术制备出直径为 3.2 m m的聚 DL-丙交酯 (PDL L A) / HA复合棒材。上述方法由于增进了复合材料在界面的相互作用 ,从而引起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丙交酯 羟基磷灰石 丙烯 甲基丙烯酸丙酯-三甲氧基硅烷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生物材料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红原 田明 张立群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3-918,共6页
采用玻璃纤维(GF)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GMA)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增强、增韧改性。用扩展流变仪测定了PET,PET-GF,PET-GF-EGMA熔体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损耗因子(tanδ)和动态黏度(h)等随角频率(... 采用玻璃纤维(GF)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GMA)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增强、增韧改性。用扩展流变仪测定了PET,PET-GF,PET-GF-EGMA熔体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损耗因子(tanδ)和动态黏度(h)等随角频率(ω)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ET熔体的G′远小于G″,h很小,PET熔体的形变主要来源于分子链的滑移;GF可同时提高PET熔体的G′和G″,但对G′的贡献略大,PET熔体的tanδ变小,h变大;EGMA可显著提高PET-30%GF(w(GF)=30%)熔体的G′和G″,但对G′的影响远大于G″,添加很少量的EGMA可使PET-GF熔体的tanδ迅速降低,PET-GF熔体形变中弹性形变的比例增大,同时PET-GF熔体的h(尤其在低角频率区)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玻璃纤维 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 复合材料 动态流变 模量
下载PDF
聚合物整体柱毛细管微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生物样品中的痕量重金属离子 被引量:2
14
作者 尤国颖 陈贝贝 +1 位作者 何蔓 胡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3-598,共6页
制备了聚(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AA-EGDMA))整体柱,采用红外(IR)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基于此,建立了Poly(AA-EGDMA)整体柱毛细管微萃取(CME)-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检测生物样品中痕... 制备了聚(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AA-EGDMA))整体柱,采用红外(IR)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基于此,建立了Poly(AA-EGDMA)整体柱毛细管微萃取(CME)-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检测生物样品中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对影响CME的诸多条件,如样品溶液的pH值、上样体积、上样流速、解吸剂浓度及体积、解吸剂流速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对Cd2+和Pb2+的检出限分别为4ng·L-1和36ng·L-1,相对标准偏差(c=0.2μg·L-1,n=7)分别为4.7%和3.9%。该整体柱对Cd2+和Pb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46.7μg·m-1和130μg·m-1。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尿样中痕量重金属离子Cd2+、Pb2+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 毛细管微萃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POSS/聚(胺酯-酰亚胺)辐射交联泡沫材料
15
《有机硅材料》 CAS 2013年第3期157-157,共1页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周成飞等人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混合均匀,加入阻燃聚酯多元醇,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匀泡剂、催化剂三丁胺、三亚乙基二胺和辛酸亚锡,
关键词 甲基丙烯-Β-羟乙酯 泡沫材料 辐射交联 酰亚胺 POSS 多面体倍半硅氧烷 混合均匀 酯多元醇
下载PDF
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的RAFT交联聚合行为
16
作者 朱永淑 李锦春 +2 位作者 吴珏 卞荣祥 俞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1-446,共6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D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交联聚合,探索了交联单体双键间链段长度和链柔性对RAFT交联聚合动力学及其交联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双键间...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D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交联聚合,探索了交联单体双键间链段长度和链柔性对RAFT交联聚合动力学及其交联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双键间乙二醇单元数由4增加到9,聚合速率加快,当乙二醇单元数由9增加到14,聚合速率不增反降,这种行为是交联网络密度减小后增长自由基浓度下降和悬挂双键反应活性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双键间链段柔性的增加使RAFT交联聚合速率加快;随双键间链段长度增加,交联网络密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交联网络的均匀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甲基丙烯乙二醇 合动力学 交联结构
下载PDF
新型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26
17
作者 彭英 何欢 +4 位作者 孙成 张雅玲 李文超 陈泓哲 杨绍贵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9-533,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经修饰的不锈钢丝表面键合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材料,并以之作为固相微萃取纤维涂层,调节样品基质至pH 5,在30℃萃取50 min,在乙腈和0.1%甲酸(20∶80,V/V)中解吸12 min,同时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经修饰的不锈钢丝表面键合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材料,并以之作为固相微萃取纤维涂层,调节样品基质至pH 5,在30℃萃取50 min,在乙腈和0.1%甲酸(20∶80,V/V)中解吸12 min,同时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牛奶中4种典型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日内(n=3)和日间(n=5)精密度(RSD)分别小于6.1%和2.8%,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8.2%~100.3%之间;涂层的制备重现性和实验重现性较好(RSD<5.82%,n=4),4种磺胺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0~5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0.99,检出限在2~10μ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甲基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 磺胺类药物 牛奶
下载PDF
R-PET短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麒麟 张玥 +2 位作者 焦雷 郭卫红 吴驰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6,共4页
对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短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熔融指数仪、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万能试验机测定了材料的相结构、加工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甲基丙烯酸酸水甘油酯接枝乙烯... 对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短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熔融指数仪、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万能试验机测定了材料的相结构、加工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甲基丙烯酸酸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作为体系的增容剂。结果表明,POE-g-GMA显著增强了纤维和基体两相之间的界面粘接力,改善了纤维的分散性和材料的流动性,也提高了PP的结晶性能。当加入8%~12%(质量分数,下同)的R-PET短纤维,增容后的材料比纯PP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再生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短纤维 甲基丙烯酸酸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
下载PDF
Poly(AMPS-co-OcMA-co-EDMA)整体材料搅拌头萃取-液相色谱分析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药物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乔 余琼卫 +2 位作者 容亮斌 罗彦波 冯钰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50,共6页
将聚(2-丙烯酰氨-2-甲基-1-丙磺酸-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oly(AMPS-co-OcM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制备了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并将其作为萃取介质,利用搅拌头吸附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 将聚(2-丙烯酰氨-2-甲基-1-丙磺酸-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oly(AMPS-co-OcM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制备了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并将其作为萃取介质,利用搅拌头吸附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环境水样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四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具有宽的线性范围,其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40~0.51ng/mL和0.13~1.71ng/mL,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0.2%和9.9%,加标回收率大于90.9%。该方法操作简便、样品预处理步骤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可用于环境水样中上述四种四环素类药物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药物 搅拌棒吸附萃取 (2-丙烯酰氨-2-甲基-1-丙磺酸-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乙二醇酯)合物
下载PDF
阳离子载基因Me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优化处方的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菲菲 龙大宏 《解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建立纳米粒沉淀法制备阳离子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设计和正交实验选定最优实验方案,并对纳米粒的物理性质如表面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DNA结合率,保护... 目的建立纳米粒沉淀法制备阳离子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设计和正交实验选定最优实验方案,并对纳米粒的物理性质如表面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DNA结合率,保护DNA能力进行考察。结果最优条件制备得到的纳米粒粒径大小为89.7 nm,表面电位为28.3 mV,透射电镜下的纳米粒颗粒分散,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呈球形分布,DNA结合率为80%,并能很好地保护所载基因不受核酸酶降解。结论利用纳米粒沉淀法制备得到的阳离子纳米粒有望成为高效的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 乙二醇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纳米粒沉淀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