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文清 胡豫 +2 位作者 曹雁阁 陈力平 石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全身与局部血浆中较敏感的DIC分子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HCC患者全身与局部凝血状态的影响,为临床防治介入治疗后血栓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1例原发性肝癌经肝...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全身与局部血浆中较敏感的DIC分子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HCC患者全身与局部凝血状态的影响,为临床防治介入治疗后血栓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1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患者分别于插管前(全身)、注射栓塞剂前(局部)、注射栓塞剂后30分钟(局部)、注射栓塞后3小时(全身)以及术后24小时(全身)5个时段,测定血浆TF(组织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GMP-140(血浆α-颗粒膜蛋白)、FⅡα(凝血酶)、AT-Ⅲ(抗凝血酶Ⅲ)和D-Dimer(D-二聚体)含量;12名健康志愿者组成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上述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C患者在介入治疗前TF、vWF、GMP-140、FⅡα、AT-Ⅲ、D-Dimer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随着手术进行,各指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态变化,TF、vWF、GMP-140、FⅡα、D-Dimer各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AT-Ⅲ则有下降趋势。结论:大多数HCC患者介入治疗前已存在高凝状态,介入治疗短期内进一步加重了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积极开展凝血功能监测、早期进行适量抗凝治疗对防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组织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α-粒膜蛋白 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