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_1 and H_2 receptors in the locus ceruleus are involved in the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histamine-induced carotid sinus baroreceptor reflex reset-ting in rats 被引量:2
1
作者 Guo-Qing WANG Wan-Ping SUN Yong-Jin ZHU Rong ZOU Xi-Ping ZHOU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09-215,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1 and H2 receptors in the locus ceruleus (LC) in carotid sinus baroreceptor reflex (CSR) resetting induced by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c.v.) injection of histamine (H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1 and H2 receptors in the locus ceruleus (LC) in carotid sinus baroreceptor reflex (CSR) resetting induced by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c.v.) injection of histamine (HA). Methods The left and right carotid sinus regio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in 18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anesthetized with pentobarbital sodium. The intracarotid sinus pressure (ISP) was altered in a stepwise manner in vivo. ISP-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relationship curve and it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were constructed by fitting to the logistic function with five parameters. The changes in CSR performance induced by i.c.v. HA and the effects of pretreatment with H1 or H2 receptors selective antagonist, chlorpheniramine (CHL) or cimetidine (CIM) into the LC, on the responses of CSR to HA were examined. Results I.c.v. HA (100 ng in 5 μl) significantly shifted the ISP-MAP relationship curve upwards (P 〈 0.05) and obviously decreased the value of the reflex parameters such as MAP range and maximum gain (P 〈 0.05), but increased the threshold pressure, saturation pressure and ISP at maximum gain (P 〈 0.05). The pretreatment with CHL (0.5 μg in 1 μl) or CIM (1.5 μg in 1 μl) into the LC could obviously attenuate the changes mentioned above in CSR performance induced by HA, but the alleviative effect of CIM was less remarkable than that of CHL (P 〈 0.05). Respective microinjection of CHL or CIM alone into the LC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ose and volume did not change CSR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administration of HA results in a rapid resetting of CSR and a decrease in reflex sensitivity, and the responses of CSR to HA may be mediated, at least in part, by H1 and H2 receptors activities in the LC, especially by H1 receptors.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the central HA on CSR might be related to a histaminergic descending pathway from the hypothalamus to 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tid sinus baroreceptor reflex HISTAMINE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H1 receptor H2 receptor locus ceruleus mean arterial pressure
下载PDF
m6A识别蛋白HuR调控lncRNA TRG-AS1抑制结直肠癌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柴小兵 张利 +1 位作者 褚菲菲 吴慧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m6A)识别蛋白人类抗原R(HuR)调控长链非编码RNA T细胞受体γ位点反义RNA 1(lncRNA TRG-AS1)对结直肠癌(CRC)生长的影响。方法 比色法检测CRC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及CRC细胞HCT116、SW48...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苷(m6A)识别蛋白人类抗原R(HuR)调控长链非编码RNA T细胞受体γ位点反义RNA 1(lncRNA TRG-AS1)对结直肠癌(CRC)生长的影响。方法 比色法检测CRC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及CRC细胞HCT116、SW480、LOVO中m6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TRG-AS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uR蛋白表达。将HCT116细胞分为Ct组、OE-NC组、OE-HuR组、si-NC组、si-HuR组、siHuR+pcDNA组、si-HuR+pcDNA-TRG-AS1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裸鼠体内移植瘤实验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采用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eRIP)检测TRG-AS1上是否存在m6A位点;RNA pull-down实验和RNA免疫共沉淀(RIP)检测TRG-AS1与HuR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 在CRC组织和细胞中,HuR蛋白、TRG-AS1高表达,m6A含量降低,且在HCT116细胞中HuR蛋白、TRG-AS1表达最高,m6A含量最低(P<0.05),选择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与si-NC组比较,si-HuR组HuR蛋白、TRG-AS1表达降低,m6A含量升高(P<0.05);与OE-NC组比较,OE-HuR组HuR蛋白、TRG-AS1表达升高,m6A含量降低(P<0.05);与si-HuR组、si-HuR+pcDNA组比较,si-HuR+pcDNATRG-AS1组HuR蛋白、m6A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G-AS1表达升高(P<0.05);下调HuR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而上调HuR则呈相反趋势;过表达TRG-AS1减弱了沉默HuR对HCT116细胞增殖、划痕愈合率、侵袭、体内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TRG-AS1上存在m6A位点,且TRG-AS1能与HuR蛋白相互作用。结论 沉默m6A识别蛋白HuR可通过抑制TRG-AS1表达进而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甲基化 RNA 长链非编码 细胞增殖 人类抗原R N6-甲基腺苷 T细胞受体γ位点反义RNA 1
下载PDF
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SRK底物ARC1蛋白编码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东 朱利泉 王小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7-431,共5页
以甘蓝自交不亲和系 2 0 0 10 197的植株为材料 ,提取幼苗中的gDNA及花蕾期的柱头、子房、花瓣、叶片、根的mRNA ,并对mRNA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 ,然后以gDNA与cDNA为模板扩增ARC1蛋白编码序列。结果表明只在gDNA与花期柱头mRNA的反转录c... 以甘蓝自交不亲和系 2 0 0 10 197的植株为材料 ,提取幼苗中的gDNA及花蕾期的柱头、子房、花瓣、叶片、根的mRNA ,并对mRNA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 ,然后以gDNA与cDNA为模板扩增ARC1蛋白编码序列。结果表明只在gDNA与花期柱头mRNA的反转录cDNA中扩增出产物 ,而在其他组织中无任何产物。这可能说明甘蓝ARC1蛋白编码序列是在柱头特异性表达的。在甘蓝中克隆的ARC1Boler基因与GenBank中公布的油菜的ARC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 94 %。其ARC1蛋白编码序列只有一个单一的开放阅读框 ,无内含子存在。甘蓝的ARC1Bole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油菜和拟南芥的同源性分别为 85 %和 5 2 %。这说明ARC1基因的属间差异明显大于种间差异。此外 ,在ARC1Boler、ARC1和ARC1A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均存在 ,Ubox结构和臂重复结构。Ubox结构均位于氨基酸序列的中间区域 ,这个区域有可能是蛋白质发生二聚化的区域。在ARC1Boler和AR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端存在 5个臂重复区段 ,而在ARC1A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只有 1个。这种差异的存在 ,也可能是ARC1At与ARC1Boler和ARC1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自交不亲和性 信号传导 ARC1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S基因 S受体激酶
下载PDF
蓝斑H_1受体作用参与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反射的重调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国卿 孙万平 +2 位作者 邹容 李金华 周希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9-962,共4页
目的研究蓝斑(LC)H1受体是否参与调制中枢外源性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的重调定。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 目的研究蓝斑(LC)H1受体是否参与调制中枢外源性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的重调定。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脑室注射(icv)HA以及预先在LC微量注射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CHL)对CBR的影响。结果icv HA(100 ng)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明显上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增大(P<0.05),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P<0.05);预先向LC内微量注射CHL(0.5μg/μl),可明显减弱HA的上述效应;单独向LC内注射相同剂量的CHL对CBR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脑室给HA使CB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LC的H1受体作用参与icv HA对CBR的抑制性重调定,下丘脑-LC的HA能通路可能是中枢HA调节CBR的下行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H1受体 组胺 脑室注射 颈动脉窦反射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元件ARC1的体外表达及其与SRK相互作用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牛义 王志敏 +3 位作者 高启国 宋明 王小佳 朱利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02-1208,共7页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ARC1和上游因子SRK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以甘蓝E1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扩增ARC1的编码序列,构建ARC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a-ARC1,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通过SDS-PAGE检测该蛋白...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ARC1和上游因子SRK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以甘蓝E1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扩增ARC1的编码序列,构建ARC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a-ARC1,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通过SDS-PAGE检测该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共沉淀原理及pET43.1a-ARC1融合蛋白序列中的6×His标签与Ni+结合的特点建立了体外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ARC1与SRK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体外ARC1能与SRK相互作用并形成复合体,这为深入分析ARC1与SRK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探讨ARC1与下游传导元件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信号传导 S-位点受体激酶(SRK) 臂重复蛋白1(ARC1)
下载PDF
芬太尼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δ受体与β-arrestin 1的作用
6
作者 刘若杉 孙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研究芬太尼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δ受体与β-arrestin 1的作用。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NS组:注射生理盐水1 ml/kg 2次;M组:分别注射吗啡10 mg/kg与生理盐水1 ml/kg;MF1、MF2、MF3组:吗啡用药同M组,30 mi... 目的研究芬太尼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δ受体与β-arrestin 1的作用。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NS组:注射生理盐水1 ml/kg 2次;M组:分别注射吗啡10 mg/kg与生理盐水1 ml/kg;MF1、MF2、MF3组:吗啡用药同M组,30 min后分别给予芬太尼3、6、12μg/kg,连续9 d。取大鼠蓝斑核,测定δ受体、β-arrestin 1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M组δ受体、β-arrestin 1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M组比较,MF1、MF2和MF3组δ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F2组和MF3组β-arrestin 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芬太尼6μg/kg、12μg/kg可上调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β-arrestin 1表达,但对δ受体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耐受 芬太尼 蓝斑核 Δ受体 β-arrestin1
下载PDF
蓝斑注射升压素受体1阻断剂OPC-21268对刺激麻醉大鼠室旁核所致心血管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俞男寿 金元哲 +2 位作者 张国花 郭慧淑 金秀吉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蓝斑内升压素受体1是否参与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过程.[方法]动物为 Wistar系雄性大鼠,用乌拉坦和氯醛糖行腹腔麻醉,在观察室旁核微量注射L-谷氨酸对血压和心率的影 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蓝斑内预注... [目的]探讨蓝斑内升压素受体1是否参与室旁核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过程.[方法]动物为 Wistar系雄性大鼠,用乌拉坦和氯醛糖行腹腔麻醉,在观察室旁核微量注射L-谷氨酸对血压和心率的影 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蓝斑内预注升压素受体1阻断剂OPC-21268后,室旁核内微量注射L-谷氨 酸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结果]室旁核微量注射 L-谷氨酸引起血压下降(3.26+ 0.22)kPa,心率减慢 (21.69±2.23)次/min;蓝斑内预注升压素受体1阻断剂后,室旁核内注射L-谷酸引起血压下降(0,98 ± 0. 32)kPa,心率减慢(2.80± 1.29)次 / min. [结论] L-谷氨酸兴奋室旁核所致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的 效应在蓝斑内预注升压素受体1阻断剂后显著减弱,提示蓝斑内升压素受体1参与室旁核调节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蓝斑 升压素受体1阻断剂 血压 心率
下载PDF
蓝斑H_1受体介导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刘丹丹 王洁 +2 位作者 薛建 张玉英 王国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0-712,719,共4页
目的揭示蓝斑H1受体在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SR)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反射特征参数,观察蓝斑注射... 目的揭示蓝斑H1受体在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SR)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反射特征参数,观察蓝斑注射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CHL)对应激条件下CSR的影响。结果蓝斑内注射CHL(0.5μg/μl)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显著下移,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均减小,而MAP变动范围与反射最大增益加大,这些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蓝斑注射相同剂量的CHL对非应激大鼠的CSR无明显影响(P>0.05);蓝斑内注射CHL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完全恢复到非应激给药后水平。结论蓝斑H1受体参与应激对CSR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应激效应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 应激 蓝斑H1受体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初发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宏伟 刘迪龑 +3 位作者 胡义奎 刘涛生 谭龙君 冯琼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26-1329,1375,共5页
目的分析初发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根据PEAR1基因位点rs12041331的基因分型,将150例初诊脑梗死患者分为野生型组(GG组,68例)、纯合突变型组(AA组,48... 目的分析初发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根据PEAR1基因位点rs12041331的基因分型,将150例初诊脑梗死患者分为野生型组(GG组,68例)、纯合突变型组(AA组,48例)和杂合突变型组(GA组,34例)。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NIHSS评分和MMSE评分。结果AA组的高龄者比例、吸烟者比例高于GG组,LDL-C水平和NIHSS评分均高于GG组和GA组,而MMSE评分低于GG组和GA组(均P<0.05)。结论PEAR1基因位点rs12041331的纯合突变或可增加初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以及卒中后神经认知功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初发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神经功能缺损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特征 rs12041331位点 预后
下载PDF
T细胞受体γ位点反义RNA 1、人抗原R、三元基序家族蛋白21、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柴小兵 褚菲菲 +1 位作者 肖兴国 吴慧丽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3期2409-2414,共6页
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γ位点反义RNA 1(TRG-AS1)、人抗原R(HuR)、三元基序家族蛋白21(TRIM2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γ位点反义RNA 1(TRG-AS1)、人抗原R(HuR)、三元基序家族蛋白21(TRIM2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uR、TRIM21、HIF-1α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RG-AS1相对表达量。比较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RG-AS1、HuR、TRIM21、HIF-1α的表达情况,分析TRG-AS1、HuR、TRIM21、HIF-1α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TRG-AS1相对表达量及HuR、HIF-1α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RIM21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血管侵犯情况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TRG-AS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HuR、TRIM21、HIF-1α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结束,TRG-AS1低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为55.6%,高于TRG-AS1高表达患者的31.5%(P﹤0.05);HuR阴性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为56.9%,高于HuR阳性患者的37.0%(P﹤0.05);TRIM21阴性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为22.4%,低于TRIM21阳性患者的59.0%(P﹤0.05);HIF-1α阴性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为72.0%,高于HIF-1α阳性患者的36.6%(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TRG-AS1、HIF-1α及HuR表达均升高,TRIM21表达降低,TRG-AS1、HuR、TRIM21、HIF-1α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γ位点反义RNA 1 人抗原R 三元基序家族蛋白21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结直肠癌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胍丁胺对吗啡耐受小鼠蓝斑核组织中μ-阿片受体和自噬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兰岚 陆巍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胍丁胺(AG)对吗啡(Mor)耐受小鼠蓝斑核(LC)组织中μ-阿片受体(MOR)和自噬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Mor组、AG-Mor组及AG组,皮下注射给药法建立小鼠慢性Mor耐受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胍丁胺(AG)对吗啡(Mor)耐受小鼠蓝斑核(LC)组织中μ-阿片受体(MOR)和自噬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Mor组、AG-Mor组及AG组,皮下注射给药法建立小鼠慢性Mor耐受模型,采用温水甩尾法测定各组小鼠给药前及给药第1~7天的甩尾潜伏期(TFL);造模结束后麻醉处死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各组小鼠LC组织中MOR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LC组织中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家蚕隔离体蛋白1(P62)的表达。结果与Mor组比较,AG-Mor组小鼠TFL下降趋势较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r组比较,AG-Mor组小鼠LC组织中MO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62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Mor组小鼠LC组织中LC3-Ⅱ/LC3-Ⅰ比值与P62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抗Mor耐受形成的机制可能与增加Mor耐受小鼠LC组织中MOR蛋白表达量、降低P62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丁胺 自噬 吗啡耐受 Μ阿片受体 蓝斑核 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家蚕隔离体蛋白1
下载PDF
中枢α受体在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2 位作者 蒋星红 沈新娥 张玉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37-1042,共6页
目的 探讨中枢α1和α2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 ,α2 AR)在脑室注射 (icv)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 目的 探讨中枢α1和α2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 ,α2 AR)在脑室注射 (icv)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 ,求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观察icvHA以及预先在蓝斑 (LC)或孤束核 (NTS)微量注射α1或α2 AR拮抗剂对CSR的影响。结果 icvHA (6 0 μmol·L-1,5 μl)导致ISP 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明显上移 (P <0 0 5 ) ,ISP和增益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 (P <0 0 5 ) ,反射参数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 (P <0 0 5 ) ;预先向LC注射选择性的α1 AR拮抗剂酚苄明 (PBZ ,3μmol·L-1,5 0 0nl)或α2 AR拮抗剂育亨宾 (YOH ,2 5 μmol·L-1,5 0 0nl) ,均能明显加强HA的上述效应 ,PBZ的这种加强作用不如YOH的显著 (P <0 0 5 ) ;预先向NTS注射相同剂量、容积的PBZ或YOH ,对HA效应的影响与LC注射后的相类似 ,但NTS注射YOH后icvHA所致的阈压变化进一步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脑室给HA使CSR产生快速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LC与NTS处的α1、α2 AR作用可减弱icvHA对CSR的重调定 ;LC、尤为NTS处的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组胺 脑室注射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 中枢α2-肾上腺素受体 孤束核 蓝斑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蓝斑α受体减弱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蓝斑α1和α2受体在脑室注射(ICV)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 目的:探讨蓝斑α1和α2受体在脑室注射(ICV)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ICVHA以及预先在蓝斑(LC)微量注射α1或α2受体拮抗剂对CBR的影响。结果:ICVHA(60μmol.L-1,5μl)导致ISP-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显著上移(P<0.05),反射参数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P<0.05);预先向LC注射选择性的α1受体拮抗剂酚苄明(PBZ,3μmol.L-1,500nl)或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2.5μmol.L-1,500nl),均能明显加强HA的上述效应,PBZ的这种加强作用不如YOH的显著(P<0.05)。结论:脑室给HA使CB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LC的α1、α2受体作用可减弱ICVHA对CBR的抑制性重调定;α2受体在调制这种重调定的过程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组胺 脑室注射 蓝斑α1受体 蓝斑α2受体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蓝斑H_2受体参与应激对大鼠颈动脉窦反射的重调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华 宋军 +2 位作者 王淋辉 邹容 王国卿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蓝斑H_2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蓝斑注射选... 目的探讨蓝斑H_2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蓝斑注射选择性H_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CIM)对CSR的影响。结果蓝斑内注射CIM(1.5μg/μ1)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明显下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均减少(P<0.05);蓝斑注射相同剂量的CIM对非应激大鼠的CSR无明显影响(P>0.05)蓝斑内注射CIM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恢复到非应激给药后水平。结论蓝斑H_2受体参与应激对CSR的重调定;除此之外,应激作用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应激 蓝斑H2受体 平均动脉压 大鼠
下载PDF
PTSD样大鼠蓝斑核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慢 韩芳 石玉秀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PTSD样大鼠蓝斑(locus ceruleus,LC)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M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SPS处理后24h、4d、7d、14d和28d组,非SPS刺激大鼠作为对照,应... 目的探讨PTSD样大鼠蓝斑(locus ceruleus,LC)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M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SPS处理后24h、4d、7d、14d和28d组,非SPS刺激大鼠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方法分别进行各组蓝斑神经元MR表达变化的观察及检测,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蓝斑神经元MR的表达呈现24h急剧下调,4d、7d,14d和28d恢复性上调。结论PTSD样大鼠蓝斑神经元MR的表达变化可能直接参与了PTSD持续性精神行为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蓝斑 盐皮质激素受体
下载PDF
大鼠蓝斑组胺受体在应激导致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国卿 李建祥 +2 位作者 傅春玲 孙万平 童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揭示蓝斑(LC)的H1和H2受体在足底电击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B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足底电击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ISP... 目的揭示蓝斑(LC)的H1和H2受体在足底电击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BR)重调定中的作用。方法足底电击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ISP-增益(Gain)关系曲线及反射特征参数,观察LC微量注射选择性H1或H2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CHL)或西咪替丁(CIM)对应激状态下CBR的影响。结果应激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显著全面上移(P<0.05),ISP-Gain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调定点和最大增益时的ISP值增大(P<0.05),而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P<0.05);LC内注射CHL(0.5μg/μl)或CIM(1.5μg/μl)20min内均可明显减弱应激对CBR的上述改变(P<0.05),CIM的减弱效应不如CHL的显著(P<0.05);LC注射上述相同剂量的CHL或CIM对非应激大鼠的CBR无明显影响(P>0.05);LC内注射CHL或CIM均不能使应激的CBR水平完全恢复到相应的非应激对照水平。结论应激引起CBR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部分机制可能是激活中枢组胺能系统,LC的H1和H2受体尤为H1受体在应激对CBR的重调定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LC的组胺能通路可能是应激所致CBR重调定的下行通路之一;除此之外,应激作用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反射重调定 应激 蓝斑H1受体 蓝斑H2受体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蓝斑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
17
作者 李慢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蓝斑(LC)神经元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使用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取SPS处理后24h、4d、7d、14d和28d大鼠蓝斑组织,同时取正...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蓝斑(LC)神经元核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使用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取SPS处理后24h、4d、7d、14d和28d大鼠蓝斑组织,同时取正常蓝斑组织(非SPS刺激)作为对照,应用尼氏染色观察蓝斑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分别观察及检测各组蓝斑神经元GR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GR分布在蓝斑神经元核上,GR的表达24h、4d、7d逐渐上调,14d、28d恢复性下调,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PS处理后,蓝斑GR出现短暂上调,随后下调,提示PTSD大鼠蓝斑神经元核受体GR表达的变化可能直接参与PTSD持续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蓝斑 核受体 糖皮质激素受体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甘蓝两种SRK短截蛋白的体外表达及其与THL1作用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启国 孙梓健 +2 位作者 韦静宜 朱利泉 王小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5-732,共8页
为探明S–位点受体激酶(SRK)上与类硫氧还蛋白1(THL1)作用的氨基酸区域以及两者间作用方式,依据SRKE1上功能域分布构建了两种SRKE1短截体原核表达质粒pGEX-SRKE1A和pGEX-SRKE1B,分别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通过体外孵育检... 为探明S–位点受体激酶(SRK)上与类硫氧还蛋白1(THL1)作用的氨基酸区域以及两者间作用方式,依据SRKE1上功能域分布构建了两种SRKE1短截体原核表达质粒pGEX-SRKE1A和pGEX-SRKE1B,分别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通过体外孵育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对SRKE1A、SRKE1B与THL1相互作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SRKE1A和SRKE1B均可与THL1结合,明确了THL1与SRK相互作用并不依赖于SRK激酶活性。两类SRK等位序列间比对结果表明Cys在两类SRK间的保守性存在明显差异,推测两类SRK材料亲和性的差异可能与Cys保守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S–位点受体激酶 类硫氧还蛋白1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大鼠蓝斑核内神经激肽1受体阳性神经元与Y-氨基丁酸和P物质样阳性终末的联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健 徐岩 赵廷宝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蓝斑核内神经激肽1(NK1)受体阳性神经元与Y-氨基丁酸(GABA)、P物质(sP)样阳性终末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250~300g雄性SD大鼠40只,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双重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免疫前包埋电镜双重染色方法,观察GABA、SP样... 目的观察大鼠蓝斑核内神经激肽1(NK1)受体阳性神经元与Y-氨基丁酸(GABA)、P物质(sP)样阳性终末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250~300g雄性SD大鼠40只,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双重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免疫前包埋电镜双重染色方法,观察GABA、SP样阳性终朱与大鼠蓝斑核内NKI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联系。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GABA、SP样阳性终末与NK1受体阳性神经元之间形成密切接触。在电镜下可见二氨基联苯胺(DAB)反应产物标记的GABA阳性纤维和终末与免疫金颗粒标记的NK1受体阳性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之间形成以对称性为主的突触联系;DAB反应产物标记的SP阳性纤维和终末与免疫金颗粒标记的NK1受体阳性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之间形成以非对称性为主的突触联系。结论蓝斑核内GABA和sP能终末与NK1受体阳性神经元形成密切接触,提示蓝斑核内的NK1受体阳性神经元可能接受GABA或SP样阳性终末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受体 神经激肽1 Y氨基丁酸 P物质 大鼠
原文传递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关键基因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汪莉 周雪梅 +8 位作者 吴传云 董梅 黄开泉 徐慧 苏瑀 陈娟 康彩霞 陈雪功 董昌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关键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交互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40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关键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交互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40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另选取对照组100例,检测其临床生化指标,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技术(im LDR)检测ACE基因I/D、AGT基因G217A、AT1R基因A1166C基因多态性。结果:AGT基因G217A位点基因型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基因I/D、AT1R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在不同中医证型间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E基因I/D与AGT基因G217A位点组成的交互模型是EH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的最佳模型(P<0.05)。结论:RAS关键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EH中医证型的发病有影响;ACE、AGT基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与EH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中医证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基因位点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