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F-1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的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分析
1
作者 王海莹 陈小海 +5 位作者 钟烨仪 龚举武 刘平 Chin Yaoxian 王沛政 袁有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344,共11页
【目的】通过分析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探究新疆棉花枯萎病菌株的分群及其演化。【方法】2022年在新疆不同植棉区共分离出22株棉花枯萎病菌株,对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1α,EF-1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从美... 【目的】通过分析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探究新疆棉花枯萎病菌株的分群及其演化。【方法】2022年在新疆不同植棉区共分离出22株棉花枯萎病菌株,对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1α,EF-1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获取36个棉花枯萎病菌株的相关基因序列信息。基于上述基因序列分别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基于57条EF-1α基因序列的进化树分析表明,棉花枯萎病菌可分为3大群,第1大群包含来自新疆、河北和澳大利亚的共31个枯萎病菌株,该大群可分成4个亚群;第2大群包含25个枯萎病菌株,构成比较复杂,可分成3个亚群;第3大群仅包含美国菌株LA140。基于28条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的进化树分析表明,本次分离的新疆棉花枯萎病菌株与棉花枯萎病菌7号和8号生理小种不同。根据EF-1α基因序列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将棉花枯萎病菌株分为19个单倍型,新疆21个棉花枯萎病菌株归属于有共同起源的5种单倍型。【结论】本研究分离的新疆棉花枯萎病菌株与已报道的棉花枯萎病菌1~8号生理小种均不相同,但与河北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EF-1α单倍型分析表明,本研究中的所有棉花枯萎病菌均从1号生理小种演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菌 单倍型分析 遗传多样性分析 延伸因子1α β微管蛋白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和3型β微管蛋白分子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志永 杨大勇 +3 位作者 杨立丰 李华 王铁军 陈丽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l)和3型β微管蛋白(TUBB3)分子检测在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48例经病理...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l)和3型β微管蛋白(TUBB3)分子检测在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48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患者胸水或静脉血中ERCC1、RRM1和TUBB3的表达量,根据表达情况选择化疗方案:对照组则均采用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经过2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生存获益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和总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PS评分、PS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病理组织的ERCC1、RRM1和TUBB3表达水平用于指导晚期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但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不显著.建议进一步探索标志物指导下更为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 3型β微管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苯并咪唑抗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新 雷卫强 +7 位作者 邸文达 王春群 周彩显 张宗泽 方瑞 周艳琴 赵俊龙 胡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1,I0002,共5页
为了了解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情况,本课题组对该地区某绵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苯并咪唑抗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在通过捻转血矛线虫ITS-2种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 为了了解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情况,本课题组对该地区某绵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苯并咪唑抗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在通过捻转血矛线虫ITS-2种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的基础上,分别扩增了27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测序后对抗药性相关的167,198位点和20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羊场的捻转血矛线虫种群的抗药性突变只发生在198位点和200位点,以198位点的抗药性突变为主,没有在167位点发现抗药性突变。共发现了4种基因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20; 74. 07%)、198杂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3; 11. 11%)、198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杂合抗药型(2; 7. 41%)和198纯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2; 7. 41%)。该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中存在198位点的纯合抗药型突变,说明有抗药性的风险,需要引起注意。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报道了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存在苯并咪唑抗药性突变,这对该地区以及其他类似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以及抗药性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苯并咪唑 抗药性 Ⅰ型β微管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非梗死相关动脉β微管蛋白的表达以及雷米普利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健 秦宇君 +4 位作者 王雪杰 柳景华 王韶屏 王长华 何松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非梗死相关动脉β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表达以及雷米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兔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四组:(1)高脂血症组,(2)急性心肌梗死组,(3)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4)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非梗死相关动脉β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表达以及雷米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兔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四组:(1)高脂血症组,(2)急性心肌梗死组,(3)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4)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雷米普利干预组。通过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对各组非梗死相关动脉β微管蛋白行定量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1周后,非梗死相关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及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雷米普利干预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动脉斑块厚度较显著增加(分别P<0.0001,P<0.001);在非梗死相关动脉β微管蛋白表达方面,高脂血症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93),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增加(P<0.0001),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组较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雷米普利干预组显著增加(P<0.0001)。结论:微管蛋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雷米普利可能通过抑制β微管蛋白表达,延缓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 β微管蛋白 雷米普利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Stathmin和P糖蛋白的表达与预后 被引量:2
5
作者 冶俊玲 韩静绮 +1 位作者 郭新建 王丰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2613-2617,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Ⅲ)、Stathmin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预后及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鳞癌组织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Ⅲ)、Stathmin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预后及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鳞癌组织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β-tubulin Ⅲ、Stathmin和P-gp蛋白的表达,对64例根治术后用含紫杉醇药物行辅助化疗患者的疗效与3种蛋白的表达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β-tubulin Ⅲ、Stathmin和P-g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2%、54.0%和64.5%,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中的10%、10%和20%(均P=0.000),并且β-tubulin Ⅲ、Stathin及P-gp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肿瘤中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分别为66.7%、77.8%、74.1%;76.9%、69.2%、61.5%;69.2%、61.5%、69.2%(均P<0.05).64例术后用含紫杉醇化疗的患者中β-tubulin Ⅲ、Stathmin及P-gp蛋白阳性组的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值分别为0.024、0.024、0.012).结论:食管癌中β-tubulin Ⅲ、Stathmin和P-gp蛋白阳性率表达均明显升高,预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且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β微管蛋白 STATHMIN P糖蛋白 紫杉醇
下载PDF
紫杉醇耐药与β微管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平平 李苏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755-757,共3页
关键词 紫杉醇 耐药 β微管蛋白
下载PDF
大鼠β微管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7
作者 尹云厚 欧阳松应 +3 位作者 柳巨雄 欧阳红生 马鹤雯 胡仲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6-337,共2页
在获得重组质粒 p MD- 18T- BTU B的基础上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 p ET- 2 8a- BTU B,并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 BL 2 1(DE3)感受态细胞中 ,经 IPTG诱导表达 ,该诱导菌经 SDS上样缓冲液进行处理后 ,SDS- PAGE电泳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 在获得重组质粒 p MD- 18T- BTU B的基础上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 p ET- 2 8a- BTU B,并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 BL 2 1(DE3)感受态细胞中 ,经 IPTG诱导表达 ,该诱导菌经 SDS上样缓冲液进行处理后 ,SDS- PAGE电泳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4 4 0 0的目的蛋白带 ,薄层扫描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占总蛋白的 4 1.8%。目的蛋白经透析袋电洗脱法纯化后 ,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家兔多克隆抗体 ,EL ISA检测表明此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β微管蛋白 大肠杆菌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制备 ELISA 抗原性 蛋白质重组 微管
下载PDF
扩展莫尼茨绦虫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8
作者 夏党荣 王涛 +4 位作者 薄新文 马勋 何延华 康立超 王新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4-329,共6页
【目的】从扩展莫尼茨绦虫中克隆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其全长c... 【目的】从扩展莫尼茨绦虫中克隆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其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以及蛋白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结果】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新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全长1 571 bp,编码444个氨基酸,与日本血吸虫的β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78.6%的同源性。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49.6 ku,等电点为4.96;1~4位氨基酸MREI为β微管蛋白转录后调控信号,140~146位GGGTGAG存在一个微管蛋白标志信号片段,在99~106位和391~410位存在两个典型的β微管蛋白保守区;亚细胞定位分析其为细胞的骨架蛋白。【结论】获得了扩展莫尼茨绦虫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该基因功能的实验性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莫尼茨绦虫 β微管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哈茨木霉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李敏 杨谦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0-1153,共4页
根据哈茨木霉T88菌丝体cDNA文库中的β微管蛋白基因EST序列,采用反向PCR方法以哈茨木霉T8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1.74kb的β微管蛋白基因编码区、1.5kb的5′非编码区和1.0kb的3′非编码区。哈茨木霉β微管蛋白基因编码446个氨基... 根据哈茨木霉T88菌丝体cDNA文库中的β微管蛋白基因EST序列,采用反向PCR方法以哈茨木霉T8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1.74kb的β微管蛋白基因编码区、1.5kb的5′非编码区和1.0kb的3′非编码区。哈茨木霉β微管蛋白基因编码446个氨基酸,与其它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对哈茨木霉β微管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同源建模,模建的结果为研究哈茨木霉β微管蛋白自身特性及其与抗微管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反向PCR β微管蛋白 同源建模
下载PDF
柳树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睢金凯 饶国栋 张建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2-909,共8页
该研究克隆鉴定了旱柳和龙爪柳β微管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相似性、系统发育、染色体定位以及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2种柳树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各有20个成员,家族内部成员间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在74.0%和86.6%以上,种... 该研究克隆鉴定了旱柳和龙爪柳β微管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相似性、系统发育、染色体定位以及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2种柳树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各有20个成员,家族内部成员间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在74.0%和86.6%以上,种间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85.8%以上,柳树与其它植物β微管蛋白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81.5%以上。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柳树β微管蛋白家族被分为4个亚组,结合杨树β微管蛋白基因染色体定位,推测柳树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经历了杨柳科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和串联重复事件,而柳树TUB11和TUB12可能来源于区段重复或者转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并且部分重复基因对在所检测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柳树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序列的高度相似性、成员数量的进化扩张、以及表达模式的多样性可能赋予了细胞分裂与生长更高的灵活性,这对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生长发育习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β微管蛋白 系统发育 序列相似性 表达模式
下载PDF
调节因子IGFⅡ、TNFα、VRF促细胞增殖与β微管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11
作者 刘艳霞 田学军 +3 位作者 丁卫 姚明忠 葛韵琴 杜国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细胞增殖必伴有染色体的一分为二及细胞质的增生,β微管蛋白则参与细胞的增殖过程.正性和负性调节因子对β微管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增殖间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不同生理剂量的正性调节因子IGFⅡ、T3/T4处理UMR106细胞12h... 细胞增殖必伴有染色体的一分为二及细胞质的增生,β微管蛋白则参与细胞的增殖过程.正性和负性调节因子对β微管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增殖间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不同生理剂量的正性调节因子IGFⅡ、T3/T4处理UMR106细胞12h,Northernblot实验发现它们在促进细胞DNA合成的同时,可使β微管蛋白mRNA表达增加,呈剂量依赖关系.而负性调节因子TNFα则相反地在抑制细胞DNA合成的同时,使β微管蛋白mRNA表达降低,也呈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blot实验进一步表明,IGFⅡ可使β微管蛋白表达增加,而TNFα使β微管蛋白表达降低.由此可见,β微管蛋白的合成与细胞增殖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β微管蛋白 固真方 调节因子
下载PDF
β微管蛋白Ⅲ型及微管相关蛋白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娜 马灵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β微管蛋白Ⅲ型(classⅢβ-tubulin)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购买A172,U87,U251,LN229胶质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real-time PCR。结果:在含胎牛血清的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在神经元干细胞... 目的:研究β微管蛋白Ⅲ型(classⅢβ-tubulin)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购买A172,U87,U251,LN229胶质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real-time PCR。结果:在含胎牛血清的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在神经元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3天和3周的培养后,A172,U87,U251,LN229中MAP-2均具有显著较低的表达量(P<0.05);在神经元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3天的培养后,A172,U87,U251,LN229中classⅢβ-tubulin具有显著较低的表达量(P<0.05);在神经元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3周的培养后,A172,U87,U251中classⅢβ-tubulin具有显著较低的表达量(P<0.05),但是LN229中具有显著较高的表达量(P<0.05)。在不含胎牛血清的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4天的培养后,A172、LN229、U251中MAP-2均具有显著较高的表达量(P<0.05);U87中MAP-2具有显著较低的表达量(P<0.05)。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进行3周的培养后,A172、LN229、U251、U87中MAP-2均具有显著较高的表达量(P<0.05)。培养后4d和3周后A172、LN229、U251、U87中classⅢβ-tubulin表达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β微管蛋白Ⅲ型及微管相关蛋白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均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微管蛋白Ⅲ型 微管相关蛋白2 胶质瘤细胞 表达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捻转血矛线虫阿苯达唑耐药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调查
13
作者 苏倩 翟帅 +4 位作者 孙柯 林洋 王腾宇 呼和巴特尔 王文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3,共5页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捻转血矛线虫阿苯达唑耐药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情况,对来自内蒙古乌审旗、察右后旗和科右前旗3个地区各19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进行ITS-2基因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后,扩增出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捻转血矛线虫阿苯达唑耐药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情况,对来自内蒙古乌审旗、察右后旗和科右前旗3个地区各19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进行ITS-2基因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后,扩增出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测序后对耐药相关167、198和200位点突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这3个地区均未发现167位点突变,主要是198和200位点发生突变,总体上看198位点突变频率高于200位点。分析这57条雄虫基因序列发现4种基因型,分别是198纯合耐药型及200纯合敏感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纯合耐药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杂合耐药型和198及200均杂合耐药型。而耐药基因型频率乌审旗为100%,察右后旗68.42%,科右前旗94.74%,这与粪便虫卵减少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可有效避免耐药性或者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减少畜牧养殖行业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β微管蛋白Ⅲ和富脯氨酸多肽13基因mRNA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丹 张伟 +8 位作者 李晓光 王小兵 李茉 李艳芬 田海梅 宋培培 刘静 常青云 吴令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评价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I)、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l)、β微管蛋白Ⅲ(TUBB3)和富脯氨酸多肽13(PRRl3)mRNA的表达量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及联合BRCAl和ERCCl基因检测预测原发性卵巢上皮... 目的评价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I)、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l)、β微管蛋白Ⅲ(TUBB3)和富脯氨酸多肽13(PRRl3)mRNA的表达量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及联合BRCAl和ERCCl基因检测预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收集46例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原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肿瘤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CAl、ERCCl、TUBB3和PRRl3mRNA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以及联合BRCAI和ERCCl基因检测结果预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效率。结果在临床耐药和临床敏感的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中,BRCAl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值分别为0.673±2.143和-1.436±2.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ERCCl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值分别为-0.529±1.982和-3.188±2.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Rl3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值分别为0.828±2.123和-0.7094-2.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TUBB3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值分别为1.906±1.328和1.683±1.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当BRCAl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截点值为-0.6时,预测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75.0%、84.6%和60.0%,综合评价效果最优;当ERCCl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截点值为-1时,预测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68.8%、82.8%和64.7%,综合评价效果最优。联合检测BRCAl和ERCCI基因时,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68.8%、83.9%和73.3%。结论BRCA1和ERCCImRNA的表达量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含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呈负相关。联合BRCAl和ERCCl基因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效果,以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乳腺癌易感基因1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β微管蛋白 富脯氨酸多肽13 抗药性 肿瘤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乳腺癌易感基因1和β微管蛋白Ⅲ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万一元 惠红霞 +2 位作者 王晓炜 孙苏安 吴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9-473,共5页
目的 观察肿瘤组织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ⅢB和(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初治、NSCLC临床TNM分期为ⅢB和(或)Ⅳ期、体能状态(PS)评分0~2分... 目的 观察肿瘤组织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ⅢB和(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初治、NSCLC临床TNM分期为ⅢB和(或)Ⅳ期、体能状态(PS)评分0~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入选者均进行TP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共4~6个周期,无效者更换二线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BRCA1、β微管蛋白Ⅲ表达.根据BRCA1、β微管蛋白Ⅲ表达高低分为A组(BRCA1、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B组(BRCA1、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C组(BRCA1高表达,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D组(BRCA1低表达,B微管蛋白Ⅲ高表达).评价疗效指标:客观反应率(RR)、总生存时间(OS)、至肿瘤进展时间(TTP).结果 (1)人组87例ⅢB/Ⅳ期NSCLC患者,BRCA1、β微管蛋白Ⅲ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5%(50/87)、48.3%(42/87),BRCA1、β微管蛋白Ⅲ不同表达的NSCLC患者间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7例患者中A组28例,B组23例,C组19例,D组17例.化疗前4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RR分别为60.7%、34.8%、9/19、6/17;OS分别为(539.4±17.6)d、(267.2±20.5)d、(325.6±24.1)d、(283.7±26.2)d;TTP分别为(256.9±28.4)d、(143.8±17.6)d、(179.3±19.8)d、(152.6±23.5)d.方差分析显示,A组的RR、OS、TTP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9、0.000和0.000).结论 BRCA1、β微管蛋白Ⅲ可作为TP方案疗效的预测分子;仅BRCA1、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的NSCLC患者,可能是TP化疗方案的优势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易感基因1 β微管蛋白 非小细胞肺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β微管蛋白4A基因新突变致非典型伴基底节及小脑萎缩的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婴 李川 +3 位作者 郭俊 郭鹏 李柱一 张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 探讨β微管蛋白4A (TUBB4A)基因新突变致非典型伴基底节及小脑萎缩的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H-ABC)的临床、影像、基因学特征及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明确诊断的非典型H-ABC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 目的 探讨β微管蛋白4A (TUBB4A)基因新突变致非典型伴基底节及小脑萎缩的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H-ABC)的临床、影像、基因学特征及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明确诊断的非典型H-ABC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心理评估、神经影像及基因检测结果,总结其临床、神经影像学及基因学特点。结果 本例非典型H-ABC患者主要以进行性痉挛性瘫痪、轻度小脑共济失调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神经影像检查显示,双侧中脑腹侧、内囊后肢、侧脑室后角旁及半卵圆中心对称分布斑片状稍长T2高信号影,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影,双侧尾壳核及小脑半球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PET)检查显示,患者与相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者相比,脑干、小脑及尾壳核区域18F-FDG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基因检测发现,在TUBB4A基因外显子区域有一处错义杂合突变位点c.70G〉A(鸟嘌呤→腺嘌呤),导致氨基酸改变(p.G24R,甘氨酸〉精氨酸),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pro)中未见报道;患者父母均未携带该突变;突变致病性预测软件分析显示其为有害突变,表明该处错义杂合突变为新生致病性突变。结论 TUBB4A基因突变的多样性导致不同程度的皮层下白质、小脑及尾壳核功能性和/或结构性损伤,进而造成H-ABC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呈非典型表现,TUBB4A基因检测分析有助于明确H-ABC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微管蛋白4A 突变 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 基底节和小脑萎缩 神经影像
原文传递
黏虫体内两种微管蛋白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樊东 秦松柏 +1 位作者 朴冬花 许艳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5,共6页
以黏虫4龄幼虫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分别扩增得到该虫的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各1条。其中α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1443个碱基,包括一个1353个碱基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450个氨基... 以黏虫4龄幼虫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分别扩增得到该虫的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各1条。其中α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1443个碱基,包括一个1353个碱基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450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0.0ku。氨基酸的142~148位存在一个微管蛋白标志信号片段GGGTGSG,在氨基酸序列的C-端有一个酪氨酸残基,N-端存在一个对转录后调控非常重要的保守区MRECI序列,以上特点与其他昆虫α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相同。黏虫口微管蛋白基因eDNA序列含1906个碱基,开放读码框1344个碱基,编码氨基酸447个,分子量约为50.2ku,等电点4.75。1~4个氨基酸MREI为β微管蛋白转录后调控信号,140~146GGGTGSG位同样存在一个微管蛋白标志信号片段。序列比对表明,克隆的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与其他昆虫的α和β微营蛋白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都是高度同源的,黏虫与家蚕(Bombyx mori)α微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3%,与其他3种夜蛾科昆虫α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更是达到100%。黏虫与家蚕β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8.7%,与烟草天蛾β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6%。两个基因的cDNA序列已经登录GenBank并获得登录号分别为EU100016和EU234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α管蛋白 β微管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苯甲酰脲类抗肿瘤β微管蛋白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丽梅 张胜华 +2 位作者 易红 蒋建东 宋丹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2-466,共5页
采用Catalyst软件包,选择抗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系活性相差较大的2种结构类型的17个苯甲酰脲类β微管蛋白抑制剂化合物作为训练集,经构象分析,构建出最佳药效团模型,该模型含有2个疏水中心(HP)和2个氢键受体(HBA),具有良好的活性预测能力... 采用Catalyst软件包,选择抗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系活性相差较大的2种结构类型的17个苯甲酰脲类β微管蛋白抑制剂化合物作为训练集,经构象分析,构建出最佳药效团模型,该模型含有2个疏水中心(HP)和2个氢键受体(HBA),具有良好的活性预测能力(RMS=0.43,Correl=0.98,Weight=2.06,Config=15.97),有利于设计和改造具有新型结构的β微管蛋白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β微管蛋白抑制剂 药效团模型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微管蛋白-Ⅲ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继朋 胡晓璐 +1 位作者 李高峰 陈瑞彬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6期2637-2638,共2页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接受紫杉醇化疗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SCLC、肺大泡、肺隔离症等组织的β微管蛋白-Ⅲ表达情况,并对疗效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接受紫杉醇化疗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SCLC、肺大泡、肺隔离症等组织的β微管蛋白-Ⅲ表达情况,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β微管蛋白-Ⅲ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65.08%(41/63),高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27.27%(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微管蛋白-Ⅲ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高表达者阳性率为42.10%(8/19),中-低表达者阳性率为84.09%(3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微管蛋白-Ⅲ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是否吸烟、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化疗有效率为68.25%(43/63),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组有效率为89.43%,其高表达组为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微管蛋白-Ⅲ表达高低与紫杉醇的疗效有一定关系,低表达组患者更有利于使用紫杉醇类药物,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β微管蛋白-Ⅲ 紫杉醇 疗效
下载PDF
β微管蛋白Ⅲ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isotypeⅢ,TUBB3)mRNA表达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89例乳腺癌患者,采用DNA液相芯片技术检测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中TUBB3 mRNA表达水平,并依据TUBB3mRNA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和中低表达组;...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isotypeⅢ,TUBB3)mRNA表达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89例乳腺癌患者,采用DNA液相芯片技术检测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中TUBB3 mRNA表达水平,并依据TUBB3mRNA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和中低表达组;术后采用P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异环磷酰胺)或PEC(紫杉醇+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化疗,每21d为1个周期,化疗结束评价疗效;分析TUBB3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高表达组和中低表达组化疗效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89例中TUBB3 mRNA高表达49例(55.06%),低表达18例(20.22%),中表达22例(24.72%);TUBB3mRNA表达在年龄,是否绝经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否阳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例中26例完成3个周期化疗,63例完成4个周期化疗,总有效率为26.97%;高表达组总有效率(14.29%)低于中低表达组(42.50%)(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UBB3 mRNA高表达(OR=1.729,95%CI:1.339~5.528,P=0.049)、组织学低分级(OR=1.618,95%CI:1.201~4.285,P=0.023)、淋巴结发生转移(OR=1.263,95%CI:1.098~2.796,P=0.047)是影响化疗效果的因素。结论乳腺癌化疗效果与乳腺癌组织TUBB3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β微管蛋白 PEC方案 PAC方案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