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痴呆中载脂蛋白E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伟 谭兰 江三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lzheimerdisease,AD)中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16-17外显子(App16-1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5例Alzheimer痴呆(...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lzheimerdisease,AD)中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16-17外显子(App16-1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5例Alzheimer痴呆(AD)患者、25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及25例健康老年人的ApoE基因型,同时应用相对定量的竞争RNA扩增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pp16-17表达量。结果AD组患者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App16-17表达量较ε2、ε3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oEε4基因为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子,ApoEε4等位基因对AD患者的App16-17表达量无显著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ALZHEIMER痴呆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淀粉样β蛋白前体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小鼠脑蛋白质组蛋白质表达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国锋 彭立威 +4 位作者 姚建华 何思志 纪建国 于东华 李冬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59-62,共4页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淀粉样β蛋白前体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小鼠脑蛋白质表达差异,从蛋白质分子水平探索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国...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淀粉样β蛋白前体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小鼠脑蛋白质表达差异,从蛋白质分子水平探索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淀粉样β蛋白前体转基因小鼠4只与正常C57小鼠4只脑组织经蛋白提取后,分别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为第二向进行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软件Im-ageMaster2DElite分析电泳图谱。以MALDI-TOF质谱仪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结果:8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11个蛋白点在淀粉样β蛋白前体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小鼠脑组织表达量明显不同。他们分别被鉴定为热休克蛋白86ku-1、神经丝三联体L、氧化还原酶75ku亚单位前体、血清白蛋白前体、甘油-3-磷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合酶α亚单位、α-烯醇化酶、γ-烯醇化酶、泛素结合酶E2、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结论: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并鉴定了淀粉样β蛋白前体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小鼠脑差异表达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小鼠 转基因 淀粉样β蛋白 电泳 凝胶 双向 蛋白质组
下载PDF
穹窿海马伞切断和卵巢切除对大鼠不同脑区雌激素受体α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金丽英 郭宗君 崔红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2-784,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穹窿-海马伞切断和卵巢切除大鼠大脑雌激素受体α(ERα)与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BACE)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穹窿-海马伞切断组(FF组)、卵巢切除组(OVX组)、穹窿-海马伞切断... 目的:探讨穹窿-海马伞切断和卵巢切除大鼠大脑雌激素受体α(ERα)与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BACE)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穹窿-海马伞切断组(FF组)、卵巢切除组(OVX组)、穹窿-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OF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法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ERα、BACE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FF组、OVX组和OF组大鼠皮质区和海马CA1区ERα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皮质区:4.71±1.11,5.29±2.01,4.42±3.99vs9.71±4.53;海马区:6.91±2.63,7.58±4.16,5.14±3.80vs12.57±3.59,均P<0.05);FF组、OVX组和OF组大鼠皮质区和海马CA1区BACE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皮质区:15.78±6.01,17.63±4.42,20.00±5.16vs5.71±3.14;海马区:15.91±5.12,12.34±5.07,17.14±4.45vs6.85±1.95,均P<0.05)。但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F组大鼠皮质区ERα和BACE双标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但海马CA1区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或卵巢切除可以导致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ERα表达减少、BACE表达增多,两种方法同时作用导致皮质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下器官 海马 卵巢切除术 雌激素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下载PDF
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17肽对神经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17肽对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7/2003关于淀粉样b蛋白前体蛋白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amyloidprecursorprotein,Alzheimer’sdisease”... 目的:探讨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17肽对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7/2003关于淀粉样b蛋白前体蛋白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amyloidprecursorprotein,Alzheimer’sdisease”等,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网1999/2004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阿尔茨海默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研究论著,排除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9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17篇。资料综合: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17肽无论体内实验还是体外实验均显示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它通过上调其他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存活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影响神经细胞蛋白质代谢,从而改善模型动物神经系统超微结构的损害,提高模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结论: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是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17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有效机制之一;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17肽对神经细胞存活信号通路的各个步骤均有影响,可以促进细胞存活是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17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另一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前体/生物合成 肽类 神经元
下载PDF
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观察
5
作者 杨学伟 郭宗君 +1 位作者 金丽英 姜长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及其共存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绿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皮质区(11.85±8.11),(22.14±8.68),P<0.05];[海马CA1区(11.28±3.04),(17.28±5.85),P<0.05]。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红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皮质区(21.14±6.20),(5.57±3.10),P<0.01];[海马CA1区(12.43±6.24),(3.42±2.76),P<0.01]。海马CA1区呈现黄色荧光的双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5.71±3.64),(0.57±1.51),P<0.01],大脑皮质区呈现黄色荧光的双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71±3.14),(2.85±3.07),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出现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酪氨酸激酶A表达减少,海马CA1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现象,说明神经生长因子系统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系统可能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穹隆下器官 海马 卵巢切除术
下载PDF
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观察
6
作者 金丽英 郭宗君 崔红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 目的: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法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以及共存表达的变化。结果:14只大鼠参加实验,中途无脱落,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皮质区绿色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42±3.99),(9.71±4.53),P<0.05];红色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00±5.16),(5.71±3.14),P<0.05];共表达双标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0±2.94),(1.14±1.67),P<0.05]。②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在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5.14±3.80),(12.57±3.59),P<0.01];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7.14±4.45),(6.85±1.95),P<0.01];共表达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变化意义[(2.01±2.08),(2.00±2.08),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可以导致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表达减少、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皮质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说明雌激素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代谢系统存在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雌激素 穹隆下器官 海马 卵巢切除术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病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表达的关系
7
作者 张伟 谭兰 江三多 《齐鲁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93-295,29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D)病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16-17外显子(App16-1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5例AD病人及25例健康老年人的apoE基因型,同时应用相...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AD)病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16-17外显子(App16-1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5例AD病人及25例健康老年人的apoE基因型,同时应用相对定量的竞争RNA扩增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上述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pp16-17表达量。结果AD组病人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2χ=8.67,P<0.01),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App16-17表达量较ε2、ε3等位基因携带者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oEε4基因为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子,apoEε4等位基因对AD病人的App16-17表达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载脂蛋白E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脂多糖诱导的C6细胞株淀粉样前体蛋白和脑啡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焕敏 邓惠 +3 位作者 黄丰 肖飞 高勤 李晓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 :为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C6细胞株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和脑啡肽酶 (NEP)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一定剂量LPS(10 0mg·L-1)和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2 5、5、10、... 目的 :为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C6细胞株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和脑啡肽酶 (NEP)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一定剂量LPS(10 0mg·L-1)和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2 5、5、10、2 0 μmol·L-1)对C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应用RT -PCR观察细胞中APP、NEP表达的变化。结果 :LPS作用于C6细胞株 ,C6细胞存活率下降 ,细胞内APP的表达增加 ,NEP的表达降低。人参皂苷Rg1能提高LPS处理的C6细胞存活率 ,使细胞内APP的表达降低 ,NEP的表达升高。结论 :LPS造成细胞损伤和细胞内APP表达增加、NEP表达降低 ,人参皂苷Rg1对LPS造成的细胞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可减弱LPS引起的细胞内APP表达增强 ,减轻LPS对细胞内NEP表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脂多糖类 胶质瘤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脑啡肽酶
下载PDF
还脑益聪方组分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转基因痴呆小鼠行为学及胆碱能系统的早期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蔡琳琳 李浩 +5 位作者 刘剑刚 刘龙涛 官杰 刘明芳 胡佳 魏芸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92-298,共7页
目的:观察还脑益聪方复方组分早期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 mer disease,AD)模型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脑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只3月龄APP695V717I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 目的:观察还脑益聪方复方组分早期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 mer disease,AD)模型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脑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只3月龄APP695V717I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大剂量还脑益聪方组[2.80g/(kg.d)]、小剂量还脑益聪方组[1.40g/(kg.d)]及盐酸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0.65mg/(kg.d)],每组15只。15只遗传背景相同的非转基因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所试药物稀释至相同体积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进行小鼠行为学测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的活性,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脑组织中蛋白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成绩均显著下降(P<0.05,P<0.01),海马和皮层组织的ACh含量和ChAT活性显著降低,AChE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还脑益聪方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明显提高(P<0.05);盐酸多奈哌齐组、还脑益聪方大剂量组小鼠海马ACh含量明显提高(P<0.05),盐酸多奈哌齐组、还脑益聪方组小鼠海马AChE含量显著降低,ChAT活性显著升高(P<0.01,P<0.05);盐酸多奈哌齐组和还脑益聪方两组小鼠皮层ACh含量均明显提高(P<0.05),AChE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还脑益聪方两组小鼠皮层ChAT活性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还脑益聪方能明显改善APP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小鼠海马与皮层胆碱能系统相关酶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草药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动物 基因修饰 神经行为学表现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酯酶 胆碱O-乙酰转移酶 小鼠
下载PDF
测定海马脑片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量的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癸荣 高登莲 +3 位作者 曹龙光 韩方庭 姜远英 殷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89-690,共2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印迹法 蛋白 AD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早期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隆盛 许百男 +2 位作者 周定标 尹卫东 段国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900,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DAI)早期脑内各部位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瞬间旋转致伤装置使16只SD大鼠发生DAI,并于伤后3h、6h分批处死(每时间点8只),另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在24h后处死。取各组大鼠脑标本进行...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DAI)早期脑内各部位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瞬间旋转致伤装置使16只SD大鼠发生DAI,并于伤后3h、6h分批处死(每时间点8只),另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在24h后处死。取各组大鼠脑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检查损伤后早期不同时间皮质下白质、海马、胼胝体、脑干区域的病理学改变。各部位(胼胝体、海马、脑干)的切片在显微镜下(200倍)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损伤后3h,大脑皮质下白质、胼胝体和脑干β-APP呈弱阳性表达;损伤后6h,轴突局部免疫反应阳性较前明显增强,范围增大,半定量分析显示,胼胝体、海马、脑干的免疫反应均强于3h组。结论β-APP在DAI早期(伤后3h)即有明确表达,并呈逐渐增强趋势,可作为DAI早期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鼠糖尿病脑病神经元退变的机制及淀粉样β蛋白前体17肽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咏梅 徐纯 +3 位作者 张岱 赵志炜 姬志娟 盛树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 观察小鼠糖尿病脑淀粉样 β肽 (Aβ)和内质网Aβ结合蛋白 (ERAB)的变化 ,以了解糖尿病神经元退变的可能机制并观察淀粉样 β蛋白前体 (APP) 17肽的作用。 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小鼠模型 ,并用APP17肽保护。 4周后 ,取脑 ,... 目的 观察小鼠糖尿病脑淀粉样 β肽 (Aβ)和内质网Aβ结合蛋白 (ERAB)的变化 ,以了解糖尿病神经元退变的可能机制并观察淀粉样 β蛋白前体 (APP) 17肽的作用。 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小鼠模型 ,并用APP17肽保护。 4周后 ,取脑 ,做APP17肽、Aβ 1~ 40、Aβ 1~ 42、Aβ 1~ 16及ERA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正常小鼠海马内表达APP17肽、Aβ 1~ 40、Aβ 1~ 42、Aβ 1~ 16及ERAB的神经元数目少 ,染色淡 ,糖尿病小鼠海马内上述各种神经元的染色数目及染色程度均比正常小鼠明显增加 (P <0 .0 5 ) ,用APP17肽保护后 ,上述各种神经元染色数目及程度与正常小鼠接近。结论 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元表达Aβ和ERAB比正常小鼠明显增加 ,这可能是糖尿病脑病海马神经元退变的机制之一。APP17肽可使糖尿病小鼠Aβ及ERAB表达恢复正常 ,提示APP17肽有调节Aβ代谢和改善神经元退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元退变 小鼠 淀粉样β蛋白前体17肽
原文传递
调心方对淀粉样β蛋白25~35杏仁核注射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淀粉样肽前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学源 赵伟康 +1 位作者 徐品初 林水淼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8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调心方对淀粉样β蛋白杏仁核注射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脑内淀粉样肽前体mRNA表达,淀粉样β蛋白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作用,并与多萘哌齐比较。方法:实验于2001-01/2004-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40... 目的:观察调心方对淀粉样β蛋白杏仁核注射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脑内淀粉样肽前体mRNA表达,淀粉样β蛋白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作用,并与多萘哌齐比较。方法:实验于2001-01/2004-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调心方组、多萘哌齐组5组,每组8只。①给药:各组动物于造模前1周开始给药,调心方组给予调心方(党参、茯苓、远志、桂枝、菖蒲等组成,7.45g/mL)24.8g/kg,多萘哌齐组应用多萘哌齐组5mg/kg;其余各组用1mL双蒸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3周。②造模:正常对照组不造模;模型组、调心方组、多萘哌齐组大鼠通过单侧杏仁核注射淀粉样β蛋白25~35(5.0nmol)造成痴呆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切开皮肤后立即缝合。③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给药完毕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淀粉样β蛋白1~40沉积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观察淀粉样肽前体KPI和MPImRNA的表达。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淀粉样β蛋白1~40的阳性表达:模型组可见皮质、海马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其吸光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调心方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多萘哌齐组虽有降低但不明显(P>0.05)。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皮质内胶质阳性细胞广泛增多,吸光度值亦高(P<0.01);调心方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多萘哌齐组作用不明显。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调心方组KPI(1269bp),MPI(297bp)条带表达均明显减弱,抑制大脑皮质和海马淀粉样肽前体751/770mRNA的表达。结论:淀粉样β蛋白沉积能激活胶质细胞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炎症反应,进一步促使淀粉样肽前体mRNA的表达和淀粉样β蛋白的沉积,启动炎症和免疫级联反应诱导老年斑的形成。而调心方可显著减少模型大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淀粉样肽前体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减轻淀粉样β蛋白的大量沉积,其效果优于多萘哌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疗法 淀粉样β蛋白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 蛋白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下载PDF
蛇床子素通过上调微RNA-101a-3p抑制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蔺莹 姚璎珈 +6 位作者 梁喜才 时悦 孔亮 肖洪贺 吴雨桐 倪颖男 杨静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3-479,共7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蛇床子素抑制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脂质体2000转染建立APP高表达的SH-SY5Y细胞模型。利用MTT和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蛇床子素对APP高表达细胞的存活率和损伤程度的影响。利用基因芯...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蛇床子素抑制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脂质体2000转染建立APP高表达的SH-SY5Y细胞模型。利用MTT和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蛇床子素对APP高表达细胞的存活率和损伤程度的影响。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给予蛇床子素治疗后差异表达的微RNA(miRNA),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与差异表达miRNA靶向结合的基因。细胞内转入差异表达miRNA的抑制剂,然后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细胞中APP、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细胞中APP mRNA表达。结果:实验成功构建了APP高表达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MTT和LDH法检测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对于APP高表达的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细胞的损伤。miRNA-101a-3p是蛇床子素调控较明显的miRNA,其与APP的3'非翻译区靶向结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iR-101a-3p抑制剂组APP和Aβ蛋白荧光强度增加,APP mRNA表达量增加(均P<0.01);加入蛇床子素后细胞中APP和Aβ蛋白荧光强度降低,APP mRNA表达量减少(均P<0.01)。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蛇床子素通过上调miR-101a-3p抑制AP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蛇床子素/药理学 微RNAs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蛋白质阵列分析 芯片分析技术
下载PDF
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常海刚 惠磊 +3 位作者 马鹏举 李祥生 刘瑞华 金保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solubleαform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APP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SAH+生... 目的探讨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solubleαform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APP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SAH+生理盐水)和sAPPα组(SAH+sAPPα),每组20只。大鼠自体血于视交叉前池建立SAH模型,生理盐水组在SAH模型建立后脑室注入生理盐水,sAPPα组在SAH模型建立后脑室注入sAPPα。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取大鼠10只,注药3d后行组织凋亡细胞检测,采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取大鼠10只,注药3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大鼠颞叶脑组织仅有很少量阳性凋亡细胞,而生理盐水组脑组织阳性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sAPPα组脑组织阳性凋亡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sAPPα组用药3d后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6.7±0.5)分、(13.9±0.7)分和(23.0±0.8)分。sAPPα组神经功能评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Pα可通过抑制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继发损伤,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元 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尼古丁对Aβ_(25~35)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汝静 王刚 +3 位作者 潘静 杨红旗 陆国强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β-淀粉样蛋白(Aβ)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分别单独或与Aβ25~35同时作用于PC12细胞24h,然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PC12细胞上清液中...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β-淀粉样蛋白(Aβ)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分别单独或与Aβ25~35同时作用于PC12细胞24h,然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PC12细胞上清液中的可溶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α片段(sAPPα)和细胞内胰岛素降解酶的表达水平。结果(1)尼古丁浓度于0.10~500μmol/L时,对PC12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均P>0.05),当浓度升至1000μmol/L时则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P≤0.05);Aβ25~35浓度于1~100μmol/L时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毒性作用(均P≤0.01),Aβ25~35浓度降至0.10μmol/L时则失去其毒性作用(P>0.05)。(2)尼古丁浓度于0.10~1000μmol/L时,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毒性呈现不同的作用:尼古丁浓度于0.10~100μmol/L时可部分拮抗Aβ25~35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均P<0.01),但不能使PC12细胞活力恢复至正常细胞水平(均P<0.01);而当尼古丁浓度于500μmol/L和1000μmol/L时则不产生拮抗Aβ25~35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均P>0.05)。(3)Aβ25~35(20μmol/L)和尼古丁(100μmol/L,1000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引起PC12细胞可溶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α片段分泌水平升高(均P<0.01),其中以尼古丁浓度为100μmol/L时可溶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α片段的分泌水平最高。(4)浓度为20μmol/L的Aβ25~35可导致胰岛素降解酶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浓度为100μmol/L的尼古丁可明显拮抗这种作用(P<0.01),1000μmol/L的尼古丁则无明显拮抗作用(P>0.05);将浓度为100μmol/L和1000μmol/L的尼古丁分别单独作用于PC12细胞时,胰岛素降解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古丁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与可溶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α片段的分泌水平并无直接关系,而可能与胰岛素降解酶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淀粉样 β蛋白 淀粉样 β蛋白前体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类似物神经营养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洁 王蓉 +3 位作者 姬志娟 张景艳 刘梦霞 盛树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及其类似物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在体外寻找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又能抵抗胃蛋白酶消化能力的5肽类似物。方法合成多个5肽类似物,以MTT代谢率进行筛选,选出最佳的5肽类似物,以人...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及其类似物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在体外寻找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又能抵抗胃蛋白酶消化能力的5肽类似物。方法合成多个5肽类似物,以MTT代谢率进行筛选,选出最佳的5肽类似物,以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作为体外实验模型,以MTT代谢率、细胞计数,LDH漏出率,Westernblotting检测作为观察指标,进一步证实5肽类似物的神经营养作用。应用胃蛋白酶对APP5肽和类似物165进行消化实验,观察两者的酶解率。结果(1)APP5肽及由此基础上改造的多种类似物均可使SY5Y细胞MTT代谢率增高,而类似物165的效果最好,40μmol/L为最佳有效浓度。(2)APP5肽及类似物165可使SY5Y细胞MTT代谢率增高,LDH漏出率减少,细胞数量增加,SY5Y细胞P-CREB、Bcl-2蛋白表达增加。(3)胃蛋白酶消化实验显示,胃蛋白酶浓度为40g/L时,APP5肽和类似物165的酶解率分别为96.4%和16.9%;胃蛋白酶量为100g/L时,APP5肽和类似物165的酶解率为99.1%和58.6%,两者差异非常显著。5肽类似物165的抗酶解能力明显大于APP5肽。结论APP5肽及类似物165对SY5Y细胞具有神经营养作用,而APP5肽类似物165具有更强的抗胃蛋白酶消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母细胞瘤
下载PDF
短干扰RNA特异性抑制哺乳动物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海涛 董炜疆 +4 位作者 冯改丰 刘朝晖 刘苏虎 杨广笑 王全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22-629,共8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βsite APP cleav ing enzym e,BACE)的短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 s,siRNA)是否能抑制BACE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采用PCR分别扩增增强型绿色荧... 目的:探讨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βsite APP cleav ing enzym e,BACE)的短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 s,siRNA)是否能抑制BACE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采用PCR分别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U 6启动子和靶向BACE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BACE),随后将相应的序列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LXSN,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对该重组表达载体pLXSN/EGFP-U 6-siBACE进行鉴定;制备稳定高表达BACE基因的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用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siRNA对BACE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BACE的短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EGFP-U 6-siBACE,并能特异性地抑制BACE在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中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BACE的短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 6-siBACE,并能有效抑制哺乳动物BACE基因的表达,为利用RNA干扰技术作为治疗AD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RNA 小分子干扰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基因 短干扰RNA Β分泌酶
下载PDF
丁苯酞对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微 赵明 张微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分子水平丁苯酞对慢性低灌注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及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丁苯酞组,每组24只。缺血组和丁苯酞组按不同时间分为7、14、30和60d时间... 目的探讨分子水平丁苯酞对慢性低灌注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及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丁苯酞组,每组24只。缺血组和丁苯酞组按不同时间分为7、14、30和60d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β-APP、MMP-2和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与7d组比较,14、30、60dβ-APP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14d比较,30、60dβ-APP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30d比较,60dMMP-2表达明显升高(P<0.01),丁苯酞组仅30d与6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和丁苯酞组β-APP和MMP-2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缺血组比较,丁苯酞组β-APP和MMP-2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MMP-2与β-APP变化趋势一致,可能参与了血脑屏障的破坏以及淀粉样物质的沉积。丁苯酞可能通过减少MMP-2及β-APP表达干预淀粉样物质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脑缺血
下载PDF
稳定表达人野生型淀粉样前体蛋白细胞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芬 方伯言 贾建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建立和鉴定稳定表达人野生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模型。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APP751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APPAP751^WT转染至SH—SY5Y细胞,G418对转染后细胞进行筛选,获得稳定... 目的建立和鉴定稳定表达人野生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模型。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APP751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APPAP751^WT转染至SH—SY5Y细胞,G418对转染后细胞进行筛选,获得稳定表达人野生型APP751,细胞模型。Western blotting法、MTT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APP表达水平,细胞生长情况和细胞内外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水平。结果转染组细胞AP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细胞滞留期为12h,对数生长期为12h-4d;转染组细胞滞留期为24h,对数生长期为1~4d;培养12h后,转染组细胞活力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t=4.363,P=0.002;t=4.040,P=0.003),培养1d后,转染组细胞活力降低,且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t=4.736,P=0.001;t=4.317,P=0.005),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细胞细胞外AB表达水平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t=7.690;P=0.000;t=7.448,P=0.000),而3组细胞细胞内Aβ表达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人野生型APP751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神经母细胞瘤 细胞系 肿瘤 转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