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K和IKKβ连接蛋白、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素艳 黄杰安 +7 位作者 谭林 覃蒙斌 刘诗权 刘宝玉 梁梦紫 徐春燕 彭鹏 李佳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922-2928,共7页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NIK和IKKβ连接蛋白(NIBP)、磷酸化p65(p-p65)和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外科手术切除及消化内科肠镜活检的部...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NIK和IKKβ连接蛋白(NIBP)、磷酸化p65(p-p65)和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外科手术切除及消化内科肠镜活检的部分标本151例,其中正常结肠黏膜16例、结肠腺瘤21例、结肠癌114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结肠腺瘤组织及结肠癌组织NIBP、p-p65、C-myc和cyclin D1阳性细胞表达率;分析结肠癌组织中NIBP、C-myc和cyclin D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p-p65阳性细胞表达率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结肠腺瘤组织、结肠癌组织的NIBP、p-p65、C-myc和cyclin D1阳性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NIBP、p-p65、C-myc和cyclin D1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和结肠腺瘤组织(P<0.017);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结肠腺瘤组织中NIBP、p-p65、C-myc和cyclin D1阳性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不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结肠癌组织NIBP、p-p65、C-myc和cyclin D1阳性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高、Duke's分期越高患者结肠癌组织NIBP、p-p65、C-myc和cyclin D1阳性细胞表达率越高(P<0.05)。NIBP、C-myc、cyclin D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p-p65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NIBP可能通过激活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上调C-myc和cyclin D1等的表达而影响结肠癌的治疗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为临床发现结肠癌的治疗新靶点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NIK和IKKβ连接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
下载PDF
β-连接蛋白与维甲酸受体β在气道上皮鳞状化生过程中表达及作用
2
作者 王智园 李娜萍 +2 位作者 吴人亮 郑广娟 石灵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84-287,338,共5页
【目的】探讨在气道上皮鳞状化生过程中β-连接蛋白(β-cat)和维甲酸受体(RARβ)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用初断乳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缺乏9周组(VAD9周组)、维生素A缺乏13周组(VAD13周组),采用维生素A缺乏法复制... 【目的】探讨在气道上皮鳞状化生过程中β-连接蛋白(β-cat)和维甲酸受体(RARβ)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用初断乳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缺乏9周组(VAD9周组)、维生素A缺乏13周组(VAD13周组),采用维生素A缺乏法复制气道上皮鳞状化生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气道上皮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鼠气道上皮β-cat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β-cat、RARβ蛋白表达。【结果】VAD9周组与VAD13周组大鼠气道上皮出现增生和鳞状化生,β-cat蛋白在胞质内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1);β-cat mRNA的表达在各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ARβ在实验组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结论】在维生素A缺乏所致大鼠气道上皮鳞状化生过程中RARβ和β-cat表达异常,β-cat蛋白表达变化并不是其mRNA水平改变所致,可能因RARβ的表达减少,从而减弱其对β-cat/T细胞因子(TCF)信号的抑制,促进上皮鳞状化生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 鳞状化生 气道上皮/病理学 β连接蛋白 维甲酸受体β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隐性TGFβ结合蛋白 被引量:6
3
作者 毕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转移生长因子Β 肝纤维化 隐性TGFβ连接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下载PDF
107例韧带样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聪 宋欣 +3 位作者 刘晋红 孙海波 李金龙 石怀银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033-1036,1039,共5页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5-2015年收治的107例韧带样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P53和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影响...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5-2015年收治的107例韧带样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P53和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结果 107例患者中男性49例(45.8%),女性58例(54.2%),平均年龄27.6(1~78)岁。肿瘤位于上肢8例,下肢26例,躯干62例,头颈部11例。肿瘤平均直径为8.9(1.2~30.0)cm。中位随访时间为6.4(3.1~11.0)年。107例患者总复发率为47.7%(51/107),复发时间为术后2~70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12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切缘阳性(P=0.000)、病变位于上肢(P=0.001)、β-catenin核阳性表达(P=0.026)以及P53蛋白阳性表达(P=0.001)可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阳性(P=0.000)、病变位于上肢(P=0.003)、P53蛋白阳性表达(P=0.000)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手术切缘阳性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53蛋白阳性表达提示患者肿瘤复发的可能性大,需术后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纤维瘤病 复发 免疫组化 β连接蛋白 P53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