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洛因对大鼠胰岛β-内啡肽免疫反应细胞表达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晶 梁文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β-内啡肽(β-endorphine immunoreactive,β-EP-IR)免疫反应(IR)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β-EP-IR细胞与胰高血糖素(Glu)-IR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邻片单染双标法、图像分析及形...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β-内啡肽(β-endorphine immunoreactive,β-EP-IR)免疫反应(IR)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β-EP-IR细胞与胰高血糖素(Glu)-IR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邻片单染双标法、图像分析及形态计量法,研究海洛因依赖大鼠胰岛β-EP-IR细胞形态学及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盐水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期间胰岛β-EP-IR细胞免疫染色减弱;平均灰度和面数密度(NA)增加非常显著。胰岛中多数β-EP-IR细胞与Glu-IR细胞位置相同,定位于A细胞。结论:机体通过减少胰岛β- EP分泌,参与了海洛因依赖过程,同时促进了机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胰岛 β-内啡肽免疫反应细胞
下载PDF
人胚胎胃窦粘膜幽门腺β-内啡肽免疫反应细胞的研究
2
作者 周济远 韩淑琴 +1 位作者 郑慧娥 潘秀芳 《神经药理学报》 1989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目的是证实人胚胎是否存在β-内啡肽细胞。第3~10个月胎儿25例和新生儿5例,取胃窦前壁,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用邻片法及PAP双重染色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和胃泌素细胞。并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测量人胎第7个月... 本文目的是证实人胚胎是否存在β-内啡肽细胞。第3~10个月胎儿25例和新生儿5例,取胃窦前壁,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用邻片法及PAP双重染色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和胃泌素细胞。并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测量人胎第7个月时二者的相对面积和周长。结果表明,人胎第3个月幽门腺内存在少数β-内啡肽细胞,随胚胎发育逐渐增多,还证明,β-内啡肽与胃泌素两种物质在同一细胞内共存。第7个月人胎β-内啡肽细胞相对面积小于胃泌素细胞,二者相比,有高显著性差异。本文为探讨β-内啡肽细胞在人胚胎胃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细胞 幽门腺 免疫组织化学 人胚胎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及免疫学指标判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3
作者 陆子焕 陈宗威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免疫学指标判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免疫学指标判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治疗1周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35例)和预后不良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hs-CRP、IL-8、免疫球蛋白(Ig)A和IgM水平,分析影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评估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预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升高均是影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预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8、0.752、0.933、0.950(均P<0.05)。结论血清hs-CRP、IL-8、IgA和IgM水平升高均是影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上述指标还可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细胞介素-8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重症肺部感染 预后不良
下载PDF
β-内啡肽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运动时的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余鲁军 於卓清 孙开宏 《现代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β-EP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几种内啡肽之一,它与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抗脂肽共同处于一个前体分子,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具有鸦片活性的多肽,可以通过与阿片受体和非阿片受体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β-EP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几种内啡肽之一,它与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抗脂肽共同处于一个前体分子,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具有鸦片活性的多肽,可以通过与阿片受体和非阿片受体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功能都有影响,从而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本文就目前关于β-内啡肽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及其运动时反应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 运动 免疫细胞 健康 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溃疡病胃窦幽门腺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体视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增贺 周济远 +4 位作者 任君旭 白雪梅 郑慧娥 张耕 徐根兴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151个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β-EP细胞)的12个参数进行检测及每组75个单位面积(5000μm2)的β-EP细胞进行计数。β-E...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151个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β-EP细胞)的12个参数进行检测及每组75个单位面积(5000μm2)的β-EP细胞进行计数。β-EP细胞的周长、面积、长径、短径和平均体积数值是DU组<GU组<Con组,各组间两两相比,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DU与Con组、或GU与Con组之间,比表面、平均截距、平均表面积和平均直径数值相比,亦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DU组β-EP细胞数增高,与GU或Con组分别相比,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三组中,β-EP细胞的比表面积、平均截距、平均表面积、平均直径数值和细胞数的显著性差异率在60%以上,周长、面积、长径、短径和平均体积数值达100%。本文首次建立了DU、GU和Con组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β-内啡肽细胞的二维和三维形态计量学参数数据,提示β-EP细胞参与了溃疡病的内分泌调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细胞 体视学 幽门腺 溃疡病
下载PDF
蜂毒镇痛作用的昼夜变化及对外周血P物质β-内啡肽和IL-1β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董泓 李振彬 +2 位作者 高囡囡 郭静波 郭栋梁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疼痛模型的昼夜节律和注射用蜂毒(Bee venom for injection,BVI)镇痛作用的昼夜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在6个授时(Zeitgeber time,ZT)时间点(ZT2、ZT6、ZT10、ZT14、ZT18、ZT22... 目的:探讨小鼠疼痛模型的昼夜节律和注射用蜂毒(Bee venom for injection,BVI)镇痛作用的昼夜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在6个授时(Zeitgeber time,ZT)时间点(ZT2、ZT6、ZT10、ZT14、ZT18、ZT22)测量痛阈并分析其昼夜节律。将合格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注射用蜂毒大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High dose,BVI-H)、注射用蜂毒中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Medium dose,BVI-M)、注射用蜂毒低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low dose,BVI-L)、吗啡(Morphine,MOR)和模型(Model,MOD)组;每组再根据小鼠痛阈的昼夜节律分为两个亚组,分别在痛阈的峰值和谷值2个时间点给药。观察各组对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和扭体法疼痛模型小鼠行为学影响的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Substances P,SP)、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和IL-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小鼠疼痛模型的痛阈显示出峰值在明中期(ZT6)、谷值在暗后期(ZT22)的昼夜节律。BVI三个剂量组和MOR组均显示出明显的镇痛作用,并且BVI在热板法和扭体法模型的镇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热板法和辐射热法疼痛模型中,BVI于ZT22给药比ZT6给药显示出更强的镇痛作用。蜂毒对疼痛模型小鼠血清β-EP水平未显示上调作用;但可明显降低血清SP含量,且具有ZT22给药低于ZT6给药的昼夜变化(P<0.05);对扭体法和辐射热法(仅ZT22给药组)疼痛模型小鼠血清IL-1β水平显著下调,而在热板法则显示IL-1β水平明显增高。结论:小鼠的痛阈存在峰值在明中后期、谷值在暗后期的昼夜节律;BVI对小鼠多种疼痛模型均具有镇痛作用,且存在昼夜差异;BVI的镇痛作用及其昼夜变化可能与调节内源性疼痛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疼痛 昼夜节律 时间治疗 P物质 β-内啡 细胞介素-
下载PDF
抗PD-1/PD-L1疗法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机制及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田少琦 陈文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53-957,共5页
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和抗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 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和抗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明确irAEs的发生机制,提早预测irAEs非常重要。本文由细胞、免疫系统、个体水平层面对抗PD-1/PD-L1疗法致irAEs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总结,并从一般临床特征、免疫细胞因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结果等方面汇总了irAEs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胎盘多肽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
8
作者 韩文雯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6期42-45,共4页
目的探索与分析胎盘多肽治疗小儿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治的81例EB病毒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作... 目的探索与分析胎盘多肽治疗小儿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治的81例EB病毒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胎盘多肽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胎盘多肽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胎盘多肽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4 d,判定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胎盘多肽组治疗14 d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多肽组的肝脾增大、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都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胎盘多肽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多肽组治疗14 d期间的恶心、呕吐、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多 小儿EB病毒 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PD-1抗体治疗患者免疫功能表达变化及不良反应预防
9
作者 黄丽云 祝壹青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患者免疫功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选取收疗的NHL确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PD-1抗体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50),接受化疗的患者设为对照...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患者免疫功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选取收疗的NHL确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PD-1抗体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50),接受化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0)。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变化,并统计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共刺激性免疫检查点OX40、GITR、CD2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X40、GITR、CD28水平均有提高。其中,研究组患者OX40、GITR、CD2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共抑制性免疫检查点PD-1、TIM-3、LAG-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D-1水平出现下降,研究组患者TIM-3水平出现上升,而对照组患者TIM-3水平出现下降,两组患者LAG-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PD-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IM-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A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ECO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抗体治疗可有效提高NHL患者免疫共刺激,同时抑制PD-1表达,下调患者免疫共抑制,以此改善患者免疫系统状态;PD-1抗体治疗仍会出现发热、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临床应针对性给出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抗体 抑制性免疫检查点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β-内啡肽含量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宇 唐慧雯 王成效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6-247,258,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4例HIE新生儿(观察组)和22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β-EP含量、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CR1)数量、红细胞自然免疫黏附肿瘤...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4例HIE新生儿(观察组)和22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β-EP含量、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CR1)数量、红细胞自然免疫黏附肿瘤花环率(NTRR)。结果观察组血清β-E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观察组红细胞CR1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TR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观察组中患儿病情越重,血清β-EP含量越高,而NTRR越低。血清β-EP含量与NTRR值呈负相关(r=-0.79,P<0.05)。结论β-EP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且两者与病情相关。HIE新生儿血清β-EP含量应激性增高,故对其红细胞免疫功能产生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β-内啡 细胞 免疫
下载PDF
不同负荷跑台训练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振 柏建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726-472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运动对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05在盐城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用3月龄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只,常规饲养,不加干预;中...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运动对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05在盐城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用3月龄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只,常规饲养,不加干预;中等强度运动组20只,进行中等强度跑台训练:第1周速度为22m/min,时间25min;第2周速度为24m/min,时间30min;第3~6周速度为26m/min,时间35~40min;大强度间歇运动组20只,进行大强度间歇跑台训练。第1周速度为32m/min,时间25min;第2周速度为34m/min,时间30min;第3~6周速度为36m/min,时间35~40min。每次大强度跑6min,间歇4min。2个运动组均每周训练5d,每天训练1次。②实验评估:后2组运动后即刻与运动后24h按郭峰建立的红细胞免疫花环试验方法检测大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按试剂盒说明测定血浆β-内啡肽水平。结果:完成训练并纳入分析大鼠:安静对照组8只,中等强度运动组14只,大强度间歇运动组14只,共36只。①血浆β-内啡肽水平比较:中等强度运动即刻、大强度间歇运动即刻与大强度运动24h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其中大强度间歇运动即刻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最高。中等强度运动即刻与24h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低于大强度间歇运动即刻与24h(P<0.01)。②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变化:大强度间歇训练即刻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中等强度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h与大强度间歇训练组相近(P>0.05)。中等强度与大强度间歇训练即刻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③相关性: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9114,P=0.011),红细胞-C3bRR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8534,P=0.031)。结论:不同负荷运动后大鼠血浆β-内啡肽含量升高,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下降,运动后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β-内啡 细胞免疫 训练
下载PDF
肺心病患者β-内啡肽与细胞免疫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小俐 李艳华 +1 位作者 程峰 崔军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同步检测了 3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显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 β -EP明显升高 ,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 ,与缓解期及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l... 同步检测了 3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显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 β -EP明显升高 ,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 ,与缓解期及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 β -EP分别与CD3、CD4及CD4/CD8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研究结果提示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机体内存在着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 ,显著升高的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β-内啡 细胞免疫 免疫调节紊乱
下载PDF
β-内啡肽在窒息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力 蔡定邦 +1 位作者 庄思齐 梁星群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 )及 β -内啡肽 (β -EP)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 β -EP是否参与了其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分成窒息 (观察 )组 (41例 )和正常 (对照 )组 (2 0例 ) ,均于生后第一和第七天两次采血 ,分别检...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 )及 β -内啡肽 (β -EP)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 β -EP是否参与了其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分成窒息 (观察 )组 (41例 )和正常 (对照 )组 (2 0例 ) ,均于生后第一和第七天两次采血 ,分别检测 β -EP、CD3、CD4及CD8等各项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抑制 ,且与窒息程度成正比 ,而 β -EP则显著升高 :观察组为 (2 0 1 .45± 82 .97)ng/L ,轻度窒息组为 (335 .2 2± 75 .82 )ng/L ,重度窒息组为 (882 .45± 1 1 2 .37)ng/L(P均 <0 .0 1 ) ;两组第二次检测显示 β-EP、CD3、CD4/CD8等项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观察组 β-EP与各免疫指标两次检测差值的相关分析示 :除CD8外 ,均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相关系数 (r)在 0 .457~ 0 .72 8之间。结论 窒息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抑制 ,且与窒息程度成正比 ,β-EP参与了其细胞免疫的抑制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 窒息 新生儿 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免疫功能、β-内啡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劲 张召力 罗卫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免疫功能、β-内啡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免疫功能、β-内啡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β-内啡肽、细胞因子、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且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其作用可能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增加β-内啡肽水平有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泼尼松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免疫功能 β-内啡 细胞因子
下载PDF
β-内啡肽及其受体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爱清 刘良明 胡德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08-1108,共1页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作用 β-内啡 大鼠
下载PDF
急性颅脑伤后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神经元变化的免疫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平 王代学 +1 位作者 陈建新 刘淑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4-47,共4页
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仪对急性颅脑伤即刻、1、3、6小时后大鼠下丘脑中β-内啡肽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损伤即刻、1小时后β-内啡肽神经元在数目、阳性反应面积及灰度均明显减少(P<0.01),且胞体内阳性颗粒变形和破损。而3、... 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仪对急性颅脑伤即刻、1、3、6小时后大鼠下丘脑中β-内啡肽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损伤即刻、1小时后β-内啡肽神经元在数目、阳性反应面积及灰度均明显减少(P<0.01),且胞体内阳性颗粒变形和破损。而3、6小时后,β-内啡肽含量有所增加(P>0.05),且胞体内阳性反应物重新出现于膜被颗粒中。故从伤后β-内啡肽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可推测下丘脑中β-内啡肽参与了急性颅脑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Β内啡 下丘脑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弓状核内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开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下丘脑弓状核内β-END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单位剖面...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下丘脑弓状核内β-END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单位剖面弓状核内,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9.1±5.1和15.5±4.2个。计算机图象分析其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11446±0.0513和0.08330±0.041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阳性细胞和IOD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文提示:下丘脑弓状核内β-END样阳性神经元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或调控过程可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弓状核 β-内啡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人胎小肠内胰岛淀粉样多肽及5-羟色胺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琳 梁文妹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 (IAPP IR)细胞和 5 羟色胺 (5 HT)免疫反应细胞 (EC细胞 )在人胎小肠中的个体发生及IAPP与 5 HT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胎期小肠内IAPP IR细胞仅见于十二指肠。 16周开始 ,在... 目的 探讨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 (IAPP IR)细胞和 5 羟色胺 (5 HT)免疫反应细胞 (EC细胞 )在人胎小肠中的个体发生及IAPP与 5 HT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胎期小肠内IAPP IR细胞仅见于十二指肠。 16周开始 ,在十二指肠绒毛上皮细胞间可见单个散在的IAPP IR细胞 ;2 2~ 2 7周 ,其细胞数量则逐渐增多 ,主要分布于肠腺中。EC细胞可见于胎期小肠各段 ,并随着胎龄增长 ,其细胞密度大小依次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11周 ,在小肠 3段绒毛上皮和尚未分化完全的肠腺细胞间已可见该种细胞 ;17~ 2 1周 ,数量达最多 ,主要分布于绒毛根部和肠腺的上皮细胞间 ;2 2周后 ,EC细胞呈渐少趋势。免疫组织化学邻片单染比较 ,未见IAPP和 5 HT在同一细胞内有共存现象。 结论 IAPP、5 HT在人胎小肠的内分泌细胞中已有表达。IA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胰岛淀粉样多 5-羟色胺 免疫反应细胞 个体发生 胎儿
下载PDF
老年肺心病患者β-内啡肽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庆春 徐岩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65-1166,共2页
关键词 肺心病 Β内啡 细胞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大鼠肺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5-羟色胺免疫反应细胞的加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平 刘晔 +3 位作者 康林 张峰 刘力斗 崔慧先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4-617,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肺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ole ,CGRP)和 5 羟色胺 (5 hydroxytryptamine ,5 HT)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生及分布 ,揭示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及其内分泌机制的形态学基础 .方法 :应用免疫组... 目的 :探讨大鼠肺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ole ,CGRP)和 5 羟色胺 (5 hydroxytryptamine ,5 HT)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生及分布 ,揭示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及其内分泌机制的形态学基础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 .结果 :CGRP和 5 HT阳性细胞最早见于胚 16d肺组织中 ,随胎龄增大其数量增多且分布广泛 ,胚 2 0d达高峰 ,生后阳性细胞数量减少 [神经内分泌 (NE) / 1× 10 3上皮细胞 (BE) :3 82± 13vs 94± 17;3 87± 4 7vs88± 18;P <0 .0 1,以出生后 1mo为例 ].共聚焦显微镜结果也证实随胎龄增加 ,CGRP和 5 HT阳性细胞数量增加且细胞荧光强度增强 ,而生后强度减弱 (P <0 .0 1) .相邻切片法观察可见多数表达CGRP的阳性细胞也含有 5 HT免疫反应物 .结论 :肺内CGRP和 5 HT阳性细胞的随龄变化显示其在肺的发育、分化、成熟的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出生前后其数量变化明显的现象 ,可能与此阶段肺功能的急剧改变有关 .CGRP和 5 HT的共存表明两者在功能上具有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神经内分泌细胞 降钙素基因相关 5-羟色胺 免疫组织化学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