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48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燕燕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3期207-207,共1页
我科应用推拿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4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患儿,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推拿 参苓白术散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医推拿联合自拟四君子汤直肠滴注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自拟四君子汤直肠滴注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自拟四君子汤直肠滴注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推拿联合自拟四君子汤直肠滴注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结局,检测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腹胀、呕吐、食量减少、口干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腹泻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粪便球/杆菌比例、s IgA含量及血清二胺氧化酶、降钙素原(PCT)、IgG、IgA、CD4^+、CD4^+/CD8^+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自拟四君子汤直肠滴注能够显著改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及缩短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并促进患儿肠道菌群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拿 四君子汤 直肠滴注 β-内酰胺药物 腹泻
下载PDF
基于帕累托图的门急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3
作者 刘立丽 张雪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门急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发生因素,制定改进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β-内酰胺类不合理处方,利用Execl...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门急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发生因素,制定改进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β-内酰胺类不合理处方,利用Execl软件整理数据,将不合理问题类型和涉及感染部位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 β-内酰胺类不合理处方共723张,占总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43.69%(723/1 655),不合理问题共742例次。不合理问题涉及药品中,三代头孢菌素占比最多,为69.54%;其次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占比16.85%。适应证不适宜(50.81%)、遴选药品不适宜(25.74%),累计构成比在0~80%,为主要因素;用法用量不适宜(21.97%)、联合用药不适宜(0.81%)、给药途径不适宜(0.40%)、重复用药(0.27%),累计构成比在80%~100%,分别为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皮肤软组织(35.96%)、下呼吸道(17.70%)、上呼吸道(16.60%)、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预防用药(6.64%),累计构成比0~80%,为主要因素;消化系统(6.22%)、泌尿生殖系统(5.26%)累计构成比在80%~90%,为次要因素;盆腹腔、耳鼻喉、眼科口腔、骨关节等累计构成比在90%~100%,为一般因素。结论 医师要结合当地细菌耐药趋势、患者个体化因素、药代动力学及联合用药等信息选择合适治疗方案。药师应通过综合分析评价,为临床提供重要用药信息参考和药物警戒信息,引导医师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不合理用药 帕累托图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吕慧 王梦芝 谢家隆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2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检测为阴性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将其分为过敏反应组和非过敏...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2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检测为阴性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将其分为过敏反应组和非过敏反应组,记录过敏反应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5.65%,以瘙痒、皮疹、风团为主;两组患者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联合用药、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联合用药、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均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过敏反应受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联合用药、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皮试阴性 过敏反应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探讨
5
作者 张家冰 张文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67-0070,共4页
探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合理性。方法 选取病例类型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共计72例,参与研究的时间段介入2022.05~2022.10,根据用药方式有效完成分组处理,对照组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 探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合理性。方法 选取病例类型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共计72例,参与研究的时间段介入2022.05~2022.10,根据用药方式有效完成分组处理,对照组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组各纳入36例,药物联合用药合理性研究即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差异化药物干预后,其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咳痰)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数据较对照组呈现更低,P<0.05;观察组炎症指标数据在差异化药物干预后较对照组呈现更低,P<0.05;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44%(34/36)、对照组77.77%(28/36),前者更高,且后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2.22%(8/36)高于观察组5.55%(2/36),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阿奇霉素应用合理性较高,联合使用具有更高的抗菌效果与用药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联合应用 阿奇霉素 β-内酰胺药物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益西旺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09-0112,共4页
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1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加胸腺肽... 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1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加胸腺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肺部炎症指标监测结果、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肺部炎症指标监测结果、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对于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胸腺肽 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清ALB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相关性、预测阈值及其效能
7
作者 邓紫薇 舒远路 +6 位作者 史志华 王晋 邓晔 仇成凤 王宏强 段振兴 严妍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相关性,观察其预测阈值、预测效能。方法老年CAP患者86例,采集患者入院当天的血清测定血清ALB,按四分位数分组,分别为Q1组、Q2组、Q... 目的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相关性,观察其预测阈值、预测效能。方法老年CAP患者86例,采集患者入院当天的血清测定血清ALB,按四分位数分组,分别为Q1组、Q2组、Q3组和Q4组。患者均接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疗效,计算治疗显效率。收集CAP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实验室指标、临床病情严重程度指标(CURB-65评分),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相关性。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并加入年龄、性别作为混杂因素,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相关性。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之间的关系,评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阈值。以阈值为分组依据,采用分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关系。结果86例CAP患者的血清ALB水平为(29.0±5.1)g/L,59例治疗显效,27例治疗无效,Q1组、Q2组、Q3组、Q4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39.13%、76.19%、71.43%、91.48%。Q1组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者比例低于其他各组(P<0.05),Q4组患者中性粒细胞(N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负相关[Q2组OR(95%CI)为0.18(0.04~0.78),Q3组OR(95%CI)为0.19(0.04~0.93),Q4组OR(95%CI)为0.07(0.01~0.46),P for trend=0.019]。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间呈现明显的L形非线性关系,老年CAP患者接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血清ALB水平阈值为30 g/L。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30 g/L时,血清ALB水平每增高1倍标准差(Per-SD),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风险降低82%[OR(95%CI)为0.18(0.04~0.58),P<0.05];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30 g/L,血清ALB水平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间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老年CAP患者接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风险的血清ALB水平阈值为30 g/L,当老年CAP患者血清ALB水平≤30 g/L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 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药物疗效 疗效预测 药物 β-内酰胺药物
下载PDF
万古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患者致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康琰晨 刘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评估万古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患者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应用万古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重症患者100例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并发AKI将... 目的评估万古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患者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应用万古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重症患者100例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并发AKI将其分为AKI组(31例)与非AKI组(69例)两组。记录所有重症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万古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患者致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KI组重症患者ICU住院时间(17.53±2.29)d明显多于非AKI组,万古霉素日剂量(2.38±0.42)g/d、万古霉素谷浓度(22.91±2.75)μg/ml以及APACHE-Ⅱ评分(24.85±3.14)分均明显大于非AKI组,而合并低蛋白血症54.84%(17/31)、合并高尿酸血症48.39%(15/31)、合并感染性休克67.74%(21/31)、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1.61%(16/31)以及合并袢利尿剂用药45.16%(14/31)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非AKI组(均P<0.05);而两组重症患者其余基线资料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万古霉素日剂量(OR=1.582,95%CI:1.136-2.503)、万古霉素谷浓度(OR=2.417,95%CI:1.691-3.613)、低蛋白血症(OR=1.628,95%CI:1.075-2.239)、高尿酸血症(OR=2.157,95%CI:1.422-3.951)、感染性休克(OR=1.849,95%CI:1.283-2.60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OR=1.798,95%CI:1.245-2.272)、袢利尿剂(OR=1.916,95%CI:1.539-4.101)以及APACHE-Ⅱ评分(OR=1.487,95%CI:1.143-2.597)均为万古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患者致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万古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患者AKI的发生与万古霉素日剂量与谷浓度、低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感染性休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袢利尿剂以及APACHE-Ⅱ评分关系密切,通过对其进行干预有助于防范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β-内酰胺药物 急性肾损伤 重症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医疗机构执行情况调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译尹 余霞霞 +1 位作者 张学丽 邵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 调研分析我国《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颁布后医疗机构执行情况,为推进该类药物皮试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并运用Excel汇总整理,SPSS 26.0统计分析。调研覆盖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 目的 调研分析我国《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颁布后医疗机构执行情况,为推进该类药物皮试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并运用Excel汇总整理,SPSS 26.0统计分析。调研覆盖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143家医疗机构。问卷内容涵盖医院基本信息、院内皮试管理相关规定、β-内酰胺类药物皮肤试验方法等共计42个问题。结果 共收到有效反馈问卷143份。调研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已根据《指导原则》规范院内β-内酰胺类药物皮肤试验流程,在不同发文部门更新率、是否选择皮试、皮试液来源及浓度、判读标准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各医疗机构对于《指导原则》执行情况良好,但仍存在固有观念及流程难以转变,实际操作缺乏统一管理标准等问题。我国皮试相关权威资料应统一修订管理,各级医疗机构皮试规定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与精细化,流程制定需药学专业人员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皮肤试验 问卷调查 分析研究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俊杰 王法财 +3 位作者 沈炳香 聂松柳 段自皞 朱枝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患儿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分析ADR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儿科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 目的:通过监测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患儿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分析ADR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儿科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患儿作为ADR监测对象,统计分析ADR患儿临床资料。按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否发生ADR,分为ADR组和无ADR(nADR)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共监测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患儿453例,87例发生ADR(ADR组),366例未发生ADR(nADR组)。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过敏史、给药频次不合理、高剂量、用药时间≥3 d、联合用药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A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预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高达0.749(95%CI 0.691~0.807),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16%~81%),列线图预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患儿ADR风险净获益值较高,表明该模型临床预测效用良好。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危险因素包括过敏史、给药频次不合理、高剂量、用药时间≥3 d、联合用药,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ADR的风险概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列线图 模型预测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临床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美国相关处理流程介绍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平 卜书红 +2 位作者 周佳 姚慧娟 刘昕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711-3715,共5页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笔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附属医院进修期间的学习心得,同时根据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笔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附属医院进修期间的学习心得,同时根据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者的安全用药管理经验,总结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并介绍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处理流程。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药物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侧链,人体内免疫球蛋白E通过识别这些侧链而产生交叉过敏反应。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处理流程,包括对患者是否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规范的青霉素皮试,并采用谨慎渐进式流程用药和快速诱导药物耐受流程进行抗感染治疗。结论: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过敏反应患者的处理方法,可为国内临床药师处理可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者,尤其是针对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头孢 青霉素 过敏史 交叉过敏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效果
12
作者 谢静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9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β-内酰胺抗菌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β-内酰胺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β-内酰胺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气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6)。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4、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结论:阿奇霉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快恢复速度,减轻炎性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β-内酰胺药物 联合应用 合理性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毛立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1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慢阻肺(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予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胸腺肽治疗效果。方法选90例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按倚偶数分为2组。对照组行胸腺肽,观察组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血气、免疫功... 目的分析慢阻肺(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予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胸腺肽治疗效果。方法选90例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按倚偶数分为2组。对照组行胸腺肽,观察组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血气、免疫功能等水平均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的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肺部感染 β-内酰胺药物 胸腺肽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理论优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黄仁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152-154,共3页
β-内酰胺类属于当前临床使用广泛的一类广谱抗菌药物,而近些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现象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做好对此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控制,积极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理论... β-内酰胺类属于当前临床使用广泛的一类广谱抗菌药物,而近些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现象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做好对此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控制,积极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理论能够将抗菌药物PK指数、PD指数进行统一分析,全方位体现出抗菌药物、细菌以及机体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控制耐药等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PK/PD理论优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β-内酰胺 药物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的合理性分析
15
作者 邹晓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53-56,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使用阿奇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以组间均衡分配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80例,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实验组联合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联合使用阿奇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以组间均衡分配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80例,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实验组联合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相较于与常规组,实验组的各指标均更优(P<0.05)。结论阿奇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β-内酰胺药物 性肺炎 合理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592C/A和-819C/T多态性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欣跃 魏万胜 +2 位作者 李春凤 卢明华 杨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592 C/A和-819 C/T基因多态性,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汉族患者与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与药物过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44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592 C/A和-819 C/T基因多态性,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汉族患者与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与药物过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44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汉族患者及44例对照人群,IL-10基因-592 C/A和-819 C/T位点进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PCR产物测序,验证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的特异性。结果女性药物过敏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7.5,CI:1.26~533.07),男性药物过敏患者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介素10基因-592 C/A和-819 C/T位点多态性可能是中国汉族女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物过敏的易感性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过敏 白细胞介素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310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17
作者 张咏梅 《抗感染药学》 2013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对2006年—2012年间上报的310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其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对2006年—2012年间上报的310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其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ADR所涉及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共34种,其发生频次以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居首位,其次为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分别占19.35%和15.21%;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7.1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73.96%,另有3例为严重ADR。结论:应规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严格掌握该类药物的用药指征,以减少ADR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 β-内酰胺 相关因素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医院感染菌株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培兰 苏伟 +1 位作者 刘又宁 王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1,25,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常用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84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常用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84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酶抑制剂复合剂的体外抗菌活性均高于等剂量抗菌药物单剂(P<0.01);ESBLs的抗菌活性,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最好,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复合制剂和头霉素类次之,氨基糖苷和喹诺酮类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单剂无效。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对医院感染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其单剂,提高临床治愈率,有可能延缓医院感染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酶抑制剂 β-内酰胺 活性
下载PDF
广西藤茶总黄酮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合用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曾春晖 杨柯 +3 位作者 徐明光 吴光 陈益清 钟振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研究广西藤茶总黄酮(TF)单用及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白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临床常见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及棋盘法,分别测定TF对SA、MRSA、... 目的研究广西藤茶总黄酮(TF)单用及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白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临床常见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及棋盘法,分别测定TF对SA、MRSA、肺炎克雷白杆菌等临床常见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TF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SA和MRSA的联合抗菌指数(FIC)及生长曲线。结果单用TF对SA、MRSA的MIC均为77.50~155.00μg.mL-1;TF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合用,除与头孢唑林、头孢吡肟的0.5<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1.0,为相加作用外,与苯唑西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西丁的FICI均≤0.5,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 TF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合用对MRSA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药物 β-内酰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指数
下载PDF
306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维忠 马莹 禇文静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报告306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物种类、给药方式、ADR发生时间、ADR损害器官、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了解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报告306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物种类、给药方式、ADR发生时间、ADR损害器官、主要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等,进行信息汇总、分析。结果 306例报告中,男145例,女161例。2~20岁发生率最高(39.21%)。涉及6类β-内酰胺类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169例,占55.23%),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次之(80例,占36.14%)。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280例,占91.5%)。ADR主要损害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5.23%;新的、严重的ADR报告62例,占20.26%。关联性评价都为"可能"以上,其中"肯定"报告22例。结论加强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及时总结有价值的ADR报告信息并通报给临床,可以避免或减少其ADR的重复发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节约患者的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β-内酰胺药物 安全用药 分析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