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杜晓琴 马瑛 +3 位作者 谢刚 陈丽娟 潘长清 张勇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妇科门诊筛查并确诊的120例宫颈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蛋白、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表达及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妇科门诊筛查并确诊的120例宫颈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变情况分为两组,其中癌前病变组病人69例,宫颈癌组病人51例。对比两组病人的BAG3、P16水平,将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癌癌前病变病人的BAG3、P16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联合检测效能。结果宫颈癌组病人的BAG3(2.74±0.37)水平、P16(1.45±0.38)水平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BAG3(1.70±0.51)、P16(0.5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癌癌前病变病人的BAG3和P1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组的BAG3(1.01±0.24)水平低于CINⅡ组BAG3(1.78±0.79)和CINⅢ组的BAG3(2.33±0.88),且CINⅡ组低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的P16(0.21±0.06)水平低于CINⅡ组P16(0.45±0.10)和CINⅢ组的P16(0.72±0.17)水平,且CINⅡ组低于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于宫颈癌的诊断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P16、BAG3表达增加,BAG3蛋白、P16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于病人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癌前病变 B淋巴细胞瘤-2关联永生基因3(BAG3) 联合检测 多重肿瘤抑制基因1(P16)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SHZD32-1成分 被引量:2
2
作者 邢宇俊 梁杰 +5 位作者 王亚林 吴季荣 董飞 史建荣 徐剑宏 梁晋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转基因大豆SHZD32-1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耐除草剂抗性品系。为给该品系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开发其转基因成分的快速便捷式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设计并筛选该转化体最佳特异性LAMP引物组,优化扩增温度... 转基因大豆SHZD32-1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耐除草剂抗性品系。为给该品系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开发其转基因成分的快速便捷式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设计并筛选该转化体最佳特异性LAMP引物组,优化扩增温度和时间,并分析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建立SHZD32-1的LAMP检测体系。结果显示:在62~64℃条件下反应40~60 min扩增效果最佳;灵敏度标准达到质量分数0.05%,高于普通PCR(0.1%);特异性和稳定性较高,检测结果同普通PCR扩增一致。转基因大豆SHZD32-1成分LAMP技术不需要特殊仪器,检测时间短,结果可视化,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高,有望用于转基因耐草甘膦大豆SHZD32-1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扩增(LAMP) 基因大豆SHZD32-1 基因特异性 快捷检测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孙子娟 汪海岩 +1 位作者 施慧婕 司悦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50-1855,共6页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因突变MSS型晚...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因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n=32)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对照组(n=35)行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78.1%和51.4%(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6.9%和77.1%(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较对照组延长,分别为12.9个月和1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90.6%比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可控制,且未发生致死性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基因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初步显示疗效显著,此类病人在常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加用PD-1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稳定 大鼠肉瘤病毒基因突变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 贝伐珠单抗 卡瑞利珠/信迪利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 被引量:20
4
作者 侯元凯 王义 +1 位作者 丛文铭 吴孟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与恶性肿瘤的转移具有一定关系,但它与肝细胞癌的转移特别是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关系罕有报道。本实验探讨KiSS-1基因在门静脉癌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细...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与恶性肿瘤的转移具有一定关系,但它与肝细胞癌的转移特别是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关系罕有报道。本实验探讨KiSS-1基因在门静脉癌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细胞癌组织及11例门静脉癌栓组织中KiSS-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结果:门静脉癌栓组、伴癌栓肝细胞癌组、不伴癌栓肝细胞癌组中KiSS-1基因的mRNA阳性率分别为18.2%(2/11)、16.1%(5/31)、63.2%(12/19),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11)、12.9%(4/31)、47.4%(9/19),癌栓组和伴癌栓肝细胞癌组的KiSSmRNA和蛋白阳性率均明显低于不伴癌栓肝细胞癌组(P<0.05),而癌栓组与伴癌栓肝细胞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MMP-9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2.7%(8/11)、77.4%(24/31)、31.6%(6/19),MMP-9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1.8%(9/11)、83.9%(26/31)、42.1%(8/19),癌栓组与伴癌栓肝细胞癌组的MMP-9mRNA和蛋白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不伴癌栓的肝细胞癌组(P<0.05)。KiSS-1基因与MMP-9的mRNA和蛋白阳性率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2、-0.473,P值均<0.05)。结论:KiSS-1基因、MMP-9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密切相关,KiSS-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而抑制门静脉癌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KISS-1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9 门静脉癌栓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和自发气调包装处理诱导鸭梨冷害过程中果肉褐变及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何近刚 冯云霄 +3 位作者 程玉豆 王珅 付亚雄 关军锋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8-136,共9页
本文分析鸭梨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以及果肉水孔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鸭梨果实经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及自发气调包装(MAP)后入0℃库冷藏180 d,之后常温货架贮藏7 d。测定果实品质,MAP包装内气体(O2、CO2、乙烯)含量;分析... 本文分析鸭梨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以及果肉水孔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鸭梨果实经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及自发气调包装(MAP)后入0℃库冷藏180 d,之后常温货架贮藏7 d。测定果实品质,MAP包装内气体(O2、CO2、乙烯)含量;分析果肉褐变发生率以及果肉绿原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5个质膜水孔蛋白基因(PbPIPs)、2个液泡膜水孔蛋白基因(PbTIPs)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显著抑制乙烯的生成,1-MCP与MAP复合处理(1-MCP+MAP)果实乙烯高峰含量为17.30μL/L,果实硬度维持较好,但果肉褐变率达25.78%,并且绿原酸含量、POD和PPO酶活性都较对照显著升高。冷藏期间,PbPIP1;1和PbTIP2;1表达量下调,PbPIP1;4、PbPIP2;1、PbPIP2;2、PbPIP2;5和PbTIP1;1表达量上调,这些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程度上受1-MCP以及1-MCP+MAP处理的调控。总之,1-MCP与MAP处理都可较好地维持长期贮藏鸭梨的硬度和SSC,但易导致果肉褐变的发生,其原因可能是高浓度CO2和冷害协同作用的结果。PbPIP2;1、PbPIP2;5参与了鸭梨果实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其表达受低温和乙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梨 1-甲基丙烯 自发气调包装 水孔蛋白基因 果肉褐变
下载PDF
抗纤复方药物血清对HSC-LI90细胞Ⅰ型、Ⅳ型前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赵钢 王灵台 +1 位作者 陈建杰 张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探讨抗纤复方药物血清对肝星形细胞 (HSC)LI90细胞 (HSC LI90 )Ⅰ型、Ⅳ型前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 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0 5、2 0、4 0 g/kg等不同剂量抗纤复方灌胃大鼠 ,制备药物血清 ,... 目的 :探讨抗纤复方药物血清对肝星形细胞 (HSC)LI90细胞 (HSC LI90 )Ⅰ型、Ⅳ型前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 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0 5、2 0、4 0 g/kg等不同剂量抗纤复方灌胃大鼠 ,制备药物血清 ,作用于HSC LI90细胞 4 8h ,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 ,检测Ⅰ型、Ⅳ型前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MT1 MMP)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 1)基因的表达 ,并用酶图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2的活性。结果 :(1)抗纤复方不同浓度药物血清能抑制HSC LI90细胞Ⅰ型、Ⅳ型前胶原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 1的基因表达 (P <0 0 5或P <0 0 1) ;(2 )能增加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 (P <0 0 1) ;(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 2基因表达及活性无影响 (P >0 0 5 )。结论 :(1)抗纤复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2 )抗纤复方抑制HSC LI90细胞TIMP 1基因表达水平 ,促进胶原降解 ,可能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复方 药物血清 HSC—L190细胞 前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 组织抑制因子-1 基因表达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转移抑制基因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鼻咽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应超 李泽文 +2 位作者 周洁 肖兰 刘汉忠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304-307,共4页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鼻咽癌和26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MT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特征...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鼻咽癌和26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MT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中MTSS1的阳性表达率为66.7%(40/60),低于慢性鼻咽炎中的92.3%(2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高于慢性鼻咽炎中的34.6%(9/2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鼻咽癌中MTSS1和MMP-9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鼻咽癌中MTSS1与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8,P<0.05)。结论 MT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及转移方面可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两蛋白的表达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转移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抑制基因1 基质金属蛋白-9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α1-抗胰蛋白酶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1 位作者 秦咏梅 李光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6-334,共9页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ypsin,α1-AT)基因第5外显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基因T287C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7...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ypsin,α1-AT)基因第5外显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基因T287C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TNMⅠ、Ⅱ、Ⅲ和Ⅳ期患者各180例,以180例TNM 0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用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两基因的多态性,以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分析样本的群体代表性,以Khoury和Wagener模型分析两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α1-AT和TFPI蛋白表达,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分别检测α1-AT和TFPI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SW480细胞胰蛋白酶、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eated receptor 2,PAR-2)表达水平。结果:α1-AT(MZ)、α1-AT(ZZ)、TFPI(TC)和TFPI(CC)基因型者大肠癌侵袭与转移的风险均显著增加,且在α1-AT(MZ)和TFPI(TC)之间、α1-AT(MZ)和TFPI(CC)之间、α1-AT(ZZ)和TFPI(TC)及α1-AT(ZZ)和TFPI(CC)之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均γ>1)。Ⅰ、Ⅱ、Ⅲ和Ⅳ期患者血清α1-AT(或TFPI)表达明显低于0期组,且Ⅰ、Ⅱ、Ⅲ和Ⅳ期患者之间血清α1-AT(或TFPI)表达也有明显差异(P<0.01)。同一组携带突变基因型个体的血清α1-AT(或TFPI)表达明显低于携带野生型个体(P<0.01)。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显示,α1-AT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胰蛋白酶的表达,而TFPI则明显抑制TF表达,而两者均可明显降低细胞PAR-2的表达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α1-AT(MZ)、α1-AT(ZZ)、TFPI(TC)和TFPI(CC)基因型均是大肠癌侵袭与转移的高危因素,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增加了大肠癌侵袭与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α1-抗胰蛋白基因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基因 多态性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脑室注射Aβ_(1-40)对大鼠皮质和海马纤连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金荣祥 吕立夏 +3 位作者 姚劲松 杨翠香 李咏梅 王尧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研究脑室注射Aβ1-4 0 对大鼠皮质、海马纤连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脑室注射Aβ1-4 0 ,建立大鼠AD模型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研究纤连蛋白在皮质、海马的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Morris氏水迷宫实验、脑片刚果红染色及胆碱乙... 目的 研究脑室注射Aβ1-4 0 对大鼠皮质、海马纤连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脑室注射Aβ1-4 0 ,建立大鼠AD模型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研究纤连蛋白在皮质、海马的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Morris氏水迷宫实验、脑片刚果红染色及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水平等方面验证AD模型成功 ,在AD鼠皮质、海马纤连蛋白基因高表达。结论 纤连蛋白为整合素的配体 ,Aβ1-4 0 诱导其基因高表达可能介导Aβ1-4 0 与小胶质细胞的结合 ,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0 连蛋白 基因表达 阿尔茨海默病 大鼠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对U93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物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振华 汪俊军 +2 位作者 黄宇烽 刘恋 张春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LDL-IC)对U93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免疫复合物...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LDL-IC)对U93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免疫复合物作用U937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U937细胞中MMP-1和TIMP-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U937细胞几乎不表达MMP-1,而高表达TIMP-1。N-LDL对细胞MMP-1和TIMP-1 mRNA表达没有影响。Ox-LDL能引起MMP-1轻度表达,但显著地下调TIMP的表达;而天然、氧化LDL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均非常显著地增加MMP-1和降低TIMP-1的mRNA表达(P<0.001),且较Ox-LDL对MMP-1的作用更为显著(P<0.001),并具剂量效应。结论N-LDL-IC和Ox-LDL-IC增强U937细胞MMP-1 mRNA表达,下调其抑制物TIM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免疫复合物 U937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1 组织金属蛋白抑制-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及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志雄 颜海锋 +1 位作者 林举达 邹晓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588-3590,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抑郁发作患者42例、冠心病患者65例和健康个体132例,分别组成抑郁发作组、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了解各...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抑郁发作患者42例、冠心病患者65例和健康个体132例,分别组成抑郁发作组、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了解各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情况。结果抑郁发作组和冠心病组的4G/4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抑郁发作组与冠心病组PAI-1基因-675位点的4G/4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I-1基因4G/4G基因型和4G基因可能与抑郁发作与冠心病都有关,推测与两者伴发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抑郁发作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文滔 吴爱兵 +2 位作者 蔡永广 黄庆月 宋源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晚期驱动基因...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行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对照组行PD-1抑制剂一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事件(恶心呕吐、咯血、高脂血症、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乏力、食欲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为5.4、10.6个月,均明显长于对照组(4.2、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RR、DCR为33.33%、7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NSCLC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阴性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 安罗替尼
下载PDF
中国人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双虎 谭德明 +1 位作者 侯珏 胡国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克隆和表达中国人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基因,获得具有抗原性的人TIMP-1蛋白。方法:用RT-nest-PCR扩增TIMP-1编码区基因片段,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该片段的重组质粒并进... 目的:克隆和表达中国人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基因,获得具有抗原性的人TIMP-1蛋白。方法:用RT-nest-PCR扩增TIMP-1编码区基因片段,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该片段的重组质粒并进行序列分析。在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融合蛋白MBP-TIMP-1,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鉴定,并用亲和层析试剂盒纯化融合蛋白MBP-TIMP-1。结果: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本研究克隆的中国人TIMP-1为624bp,与报道的国外TIMP-1基因序列同源。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NBP-TIMP-1分子质量为66Ku,具有TIMP-1的抗原性,并可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结论:克隆了中国人TIMP-1基因,表达和纯化了具有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MBP-TIMP-1,他将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肝纤维化 诊断
下载PDF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远林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分为塞来昔布(celecoxib)组及安慰剂组,均予高脂饮食喂养,分别以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及安慰剂灌胃8周;同...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分为塞来昔布(celecoxib)组及安慰剂组,均予高脂饮食喂养,分别以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及安慰剂灌胃8周;同龄野生型小鼠为正常对照组。酶法分析测定血脂,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结果:塞来昔布组与安慰剂组之间实验前后血脂水平均无差异,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胆固醇水平P<0.01,甘油三酯水平P<0.05)。油红O染色显示,塞来昔布组及安慰剂组可见明显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前者的斑块面积及斑块面积/原管腔面积均较后者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进行抗炎干预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其机制与调脂无关。针对炎症机制有望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氧化酶-2抑制 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 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塞来昔布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杰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伤组(损伤组)及脊髓损伤+大剂...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伤组(损伤组)及脊髓损伤+大剂量MP治疗组(MP组),每组10只。应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致T8脊髓损伤。MP组大鼠伤后即刻从尾静脉内注射大剂量MP(30mg/kg)。损伤后24h切取损伤平面上下0.5cm的脊髓组织,进行RT-PCR反应,检测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结果:术后24h假手术组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相对丰度分别为0.0643±0.0152、0.6413±0.1005和0.7091±0.0577;损伤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升高,分别为1.0013±0.3861、1.2187±0.2851和0.8971±0.1092,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5);MP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继续升高,分别为1.2858±0.1384、1.7122±0.1766和1.2081±0.1093,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和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邻近损伤处的脊髓组织中HSP27、FABPs及TIMP-1的基因表达显著增高,大剂量MP能进一步促进三个因子表达,发挥组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热休克蛋白 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基因表达 RT—PCR技术
下载PDF
曲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的HK-2细胞纤连蛋白和胶原Ⅰ型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观察曲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和胶原Ⅰ型的影响,探讨曲格列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将曲格列酮0,0.25,0.5,1,2.5,5和10μmol.L-1预处理HK-2细胞2h,随后加... 目的观察曲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和胶原Ⅰ型的影响,探讨曲格列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将曲格列酮0,0.25,0.5,1,2.5,5和10μmol.L-1预处理HK-2细胞2h,随后加入TGF-β15mg.L-1作用24h,利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曲格列酮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曲格列酮0,1,2.5,5和10μmol.L-1预处理HK-2细胞2h,再加入TGF-β15mg.L-1作用24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2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胶原Ⅰ型mRNA和纤连蛋白mRNA表达。结果曲格列酮0.25~5μmol.L-1对HK-2细胞膜完整性无影响,LDH的释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曲格列酮10μmol.L-1组LDH释放率为(10.7±5.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1,2.5,5和10μmol.L-1单独作用并没有增加HK-2细胞外基质中胶原Ⅰ型纤维和纤连蛋白的表达,而TGF-β1刺激下胶原Ⅰ型纤维和纤连蛋白表达明显上调,曲格列酮提前干预下纤连蛋白mRNA及胶原Ⅰ型mRNA表达下降,曲格列酮2.5,5和10μmo.lL-1可显著下调纤连蛋白mRNA表达(P<0.05,P<0.01);曲格列酮5和10μmol.L-1可显著下调胶原Ⅰ型mRNA表达(P<0.05)。结论曲格列酮可能具有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K-2细胞纤连蛋白和胶原Ⅰ型纤维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格列酮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上皮细胞 肾小管 连蛋白 胶原Ⅰ型 基因表达
下载PDF
KAI1/CD82和β-环连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17
作者 王连渠 卜宏民 +4 位作者 闫拥军 车新平 徐国良 焦志灵 张二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KAI1/CD82和β-环连蛋白(β-cateni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1例肾透明细胞癌和30例正常肾组织进行KAI1/CD82和β-catenin蛋白检测。结果 RCCC组织中,KAI1/CD82和β-ca... 目的探讨KAI1/CD82和β-环连蛋白(β-cateni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1例肾透明细胞癌和30例正常肾组织进行KAI1/CD82和β-catenin蛋白检测。结果 RCCC组织中,KAI1/CD82和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分别为46.2%(42/91)和54.9%(50/91),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与RCCC的病理学分级、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KAI1/CD82的表达在侵袭转移组和非侵袭转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 KAI1/CD82蛋白异常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是否转移有关,而β-catenin异常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是分化、恶性程度有关,故对其检测有助于对肾透明细胞癌诊断和治疗进行全面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CD82 β-连蛋白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癌患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的研究
18
作者 王爱民 梁保忠 +3 位作者 郭俊英 王延明 张彦林 李卫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了解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在肺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术中取 19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 ,提取组织总核糖核酸 (RNA) ,用逆转录共扩增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PCR)方法测定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基因表达水平... 目的 了解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在肺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术中取 19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 ,提取组织总核糖核酸 (RNA) ,用逆转录共扩增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PCR)方法测定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肺癌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P<0 .0 1) ,肺癌患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 (r=- 0 .46 7,P<0 .0 5 ) ;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 结论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在阻止肺癌的浸润、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人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19
作者 胡晓霞 李力 +2 位作者 黎丹戎 张玮 唐步坚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构建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 1(TIMP - 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利用人卵巢癌组织进行RP -PCR扩增TIMP - 1基因cDNA ,获目的片段 (6 31bp)连接至pcDNA4 。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TOP1 0 筛选阳性克隆共鉴定 ... 目的 构建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 1(TIMP - 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利用人卵巢癌组织进行RP -PCR扩增TIMP - 1基因cDNA ,获目的片段 (6 31bp)连接至pcDNA4 。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TOP1 0 筛选阳性克隆共鉴定 ,并对克隆的全长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经与GeneBank分布的序列进行分析比较证实 ,构建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4 -TIMP - 1含人TIMP - 1全长cDNA编码序列 ,仅 5 92位的碱基发生错义突变。结论 成功构建了TIMP - 1的真核表达质粒 ,为下一步研究TIMP - 1在卵巢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打下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抑制-1 基因真核表达 质粒 构建 分子克隆 卵巢癌 侵袭转移
下载PDF
大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反义基因片段TA克隆载体的构建
20
作者 王沂芹 袁发焕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24-826,共3页
目的 构建含大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 1,TIMP 1)反义基因片段TA克隆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TIMP 1在肾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本实验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从提取的大鼠... 目的 构建含大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 1,TIMP 1)反义基因片段TA克隆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TIMP 1在肾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本实验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从提取的大鼠肾组织总RNA中特异地扩增含 313bp的TIMP 1cDNA片段 ,并将其克隆到TA载体。结果 用限制性内切酶鉴定 313bp的TIMP 1cDNA片段插入方向 ,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片段为目的片段。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含大鼠T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1 反义基因片段 TA克隆载体 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