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TGF-β、EGF及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霞 丰世科 +1 位作者 刘旺 何鸿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48-351,共4页
目的 研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4例... 目的 研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1,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53,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情况、血管内皮因子(TGF-β、EGF、bFGF)水平、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4.91%)高于对照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紫质、纹理、色素斑、毛孔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bFGF水平比对照组高,EGF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61%)比对照组低(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瘢痕组织中的TGF-β、EGF、bFGF表达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凹陷性痤疮瘢痕 TGF-Β EGF BFGF
下载PDF
金属催化下环丙烯酮参与的β-碳消除反应介绍
2
作者 徐国杰 俞芳 +1 位作者 王云侠 孙萌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169-173,共5页
环丙烯酮是具有休克尔芳香性的三元环状化合物,亦是碳碳键活化反应研究的理想底物。本文对环丙烯酮经β-碳消除途径参与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过渡金属催化下碳―碳键活化反应研究和环丙烯酮的转化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丙烯酮 碳―碳键活化 β-碳消除 教学方法
下载PDF
β-环糊精碳材料吸附处理苯酚污水的研究
3
作者 徐世洁 胡志泉 +1 位作者 沈国良 薛丽丽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25-128,132,共5页
采用β-环糊精作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β-环糊精碳材料,考查了单因素条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浸渍比)对制备的碳材料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浸渍比为1∶2,时间为3 h,温度为500℃,测定最佳工... 采用β-环糊精作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β-环糊精碳材料,考查了单因素条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浸渍比)对制备的碳材料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浸渍比为1∶2,时间为3 h,温度为500℃,测定最佳工艺条件下β-环糊精碳材料对苯酚溶液的吸附性能,考查了单因素条件(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投炭量)对碳材料吸附苯酚的影响,得到了β-环糊精碳材料吸附苯酚的三个最佳优化条件,即苯酚溶液初始浓度40 mg·L^(-1),吸附时间30 min,投碳量0.09 g。磷酸活化法制备β-环糊精碳材料的工艺过程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为苯酚污水的预处理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碳材料 吸附性能 苯酚污水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双术抗纤方改善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唐燕 梁瀞云 +3 位作者 司马玲 秦百君 唐梅文 罗伟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双术抗纤方(黄芪、麸炒白术、柴胡、醋莪术、丹参、荔枝核)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3.0 m L·kg^(-1)质量分数为40%的CCl4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每周...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双术抗纤方(黄芪、麸炒白术、柴胡、醋莪术、丹参、荔枝核)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3.0 m L·kg^(-1)质量分数为40%的CCl4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每周注射2次,共注射8周。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模型组(7只)、阳性对照组(7只,灌胃43.19 mg·kg^(-1)水飞蓟宾)、中药低剂量组(6只,灌胃4.3 g·kg^(-1)双术抗纤方颗粒)、中药中剂量组(6只,灌胃8.6 g·kg^(-1)双术抗纤方颗粒)、中药高剂量组(7只,灌胃17.2 g·kg^(-1)双术抗纤方颗粒);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4周,除空白对照组外,余各组在给药同时继续皮下注射CCl4。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Ⅳ型胶原(ColⅣ)、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Wnt1、β-catenin、PPAR-γ蛋白表达水平;q PCR法检测肝脏组织Wnt1、β-catenin、PPAR-γ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肝细胞部分坏死,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细胞索排列紊乱,中央静脉或汇管区增大,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形成桥接坏死;肝脏中央静脉或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形成纤维间隔,纤维化评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ColⅣ、PCⅢ、HA、LN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组织Wnt1、β-caten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PAR-γ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以及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情况有所改善,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脏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肝脏胶原纤维减少,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ColⅣ、PCⅢ、HA、LN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组织Wnt1、β-caten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PAR-γ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双术抗纤方有抗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上调PPAR-γ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术抗纤方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PPAR-Γ 大鼠
下载PDF
Cobalt-catalyzed divergent functionalization of N-sulfonyl amines via β-carbon elimination
5
作者 Lun Xu Hang Sh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2214-2218,共5页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a catalytic method for C(aryl)-C(alkyl) bond functionalization of N-sulfonyl amines. A cobalt(III)catalyst was used to cleave the C-C bond via β-carbon elimination, providing a metallacycle ...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a catalytic method for C(aryl)-C(alkyl) bond functionalization of N-sulfonyl amines. A cobalt(III)catalyst was used to cleave the C-C bond via β-carbon elimination, providing a metallacycle intermediate. Subsequent allylation,amidation, or alkenyl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led to divergent conver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diverse coupling partners. when the coupling partner was a diene, an insertion-type functionalization was realized with an exclusive 1,3-regioselectivity, in which both of the fragments derived from N-sulfonyl amines were uti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 amine β-carbon elimination C-C bond activation divergent functionalization
原文传递
外源氯化钙与秸秆物料对盐碱土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田野 姜文婷 +3 位作者 王秀康 陈国梁 李婷婷 景庭瑞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为科学改良土壤质量及促进土壤健康,研究外源氯化钙与秸秆物料对盐碱土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榆林典型盐碱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处理(CK)、单施低量秸秆物料(S1)、单施高量秸秆物料(S2)、施用氯化钙和低量秸秆物料(LS1... 为科学改良土壤质量及促进土壤健康,研究外源氯化钙与秸秆物料对盐碱土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榆林典型盐碱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处理(CK)、单施低量秸秆物料(S1)、单施高量秸秆物料(S2)、施用氯化钙和低量秸秆物料(LS1)、施用氯化钙和高量秸秆物料(LS2)共计5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外源氯化钙与秸秆物料显著降低盐碱土壤pH和碱化度(ESP)。与CK相比,S1、S2、LS1和LS2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LO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差异性显著,增幅在12.0%~28.1%和10.9%~101.9%。此外,LS2处理下在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为最高,较S1、S2、LS1处理分别高出23.88%、17.84%和8.27%。对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发现,单独施用秸秆物料S1、S2处理明显增加了土壤蔗糖酶、β-1,4-木糖苷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然而,外源氯化钙与秸秆物料配施LS1、LS2处理,酶活性呈现降低趋势,表明这种组合处理对土壤中的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确认了有机碳组分与酶活性之间的关联性。综上,外源氯化钙与秸秆物料的合理施用可改良盐碱土壤,提升土壤肥力和酶活性,为其可持续利用和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壤 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蔗糖酶 β-1 4-木糖苷酶
下载PDF
β-兴奋剂高灵敏同测无酶电化学传感器构建
7
作者 裴悦鑫 张若茜 +3 位作者 刘耀霜 陈乐妍 丁思萁 朱洪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目的】构建一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同时对三种β-兴奋剂进行高效灵敏的检测,包括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hydrochloride,CLB)和沙丁胺醇(Salbutamol SAL)。【方法】无酶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单壁碳纳米管(Singl... 【目的】构建一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同时对三种β-兴奋剂进行高效灵敏的检测,包括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hydrochloride,CLB)和沙丁胺醇(Salbutamol SAL)。【方法】无酶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WCNTs)与石墨烯(Thingraphene,GR)混合,形成复合碳基材料,以nafion作为辅助粘合剂,并电沉积负载金纳米颗粒(AuNPs),构建GCE/SWCNTs+GR/AuNPs复合电极。对材料组合形式、纳米金沉积条件及溶液pH等的条件优化和各β-兴奋剂的富集条件进行探索。同时对这三种β-兴奋剂在电极表面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传感器对三种β-兴奋剂获得了良好的的检测结果,RAC,CLB及SAL的检出电位分别为在0.54 V,0.8 V及0.6 V。该电极不仅对三种β-兴奋剂有效检测,且灵敏度高,检测RAC的灵敏度低至3.3 nmol/L,且选择性好,在溶液中添加高浓度的木质素、葡萄糖、抗坏血酸、腐殖质和待测物50倍浓度的K^(+)、Fe^(3+)、Mg^(2+)、Na^(+)等离子干,对检测β-兴奋剂的峰电流的影响微弱,表明电极传感器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结论】在实际猪尿样品中三种β-兴奋剂的检测,其回收率分别为98.78%~102.92%、98.96%~99.73%和99.84%~101.6%,表明所制备的SWCNT+GR复合AuNPs电极传感器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具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兴奋剂 莱克多巴胺 盐酸克伦特罗 沙丁胺醇 碳纳米管 石墨烯 纳米金
下载PDF
碳酸亚乙烯酯的合成工艺
8
作者 魏玉玉 刘辉 +4 位作者 冯齐云 张传伟 张琦 凌奇 刘建路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749-755,共7页
碳酸亚乙烯酯(VC)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高纯度VC的工业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氯代碳酸乙烯酯(CEC)为反应原料、三乙胺(TEA)为缚酸剂、碳酸二甲酯(DMC)为反应溶剂、2,6-二叔丁... 碳酸亚乙烯酯(VC)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高纯度VC的工业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氯代碳酸乙烯酯(CEC)为反应原料、三乙胺(TEA)为缚酸剂、碳酸二甲酯(DMC)为反应溶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四丁基溴化铵(TBAB)以及吩噻嗪(PTZ)为辅料,合成了纯度较高的VC,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和三乙胺用量以及三乙胺滴加速率对β-消除反应的影响,并对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CEC用量为62.50 g、DMC用量为89.09 g、TBAB用量为1.00 g、BHT用量为0.50 g、PTZ用量为0.50 g、TEA用量为68.24 mL时,为合成VC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最优条件下,CEC转化率为68.10%,VC的纯度为98.27%,VC收率为66.92%。经验证,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动力学级数为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碳酸乙烯酯 碳酸亚乙烯酯 β-消除反应 合成 热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β-环糊精修饰的碳量子点对D,L-色氨酸的识别和L-色氨酸定量分析
9
作者 王昆 郑慧娟 +2 位作者 汪灿 刘爱林 雷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38-346,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β-环糊精(β-CD)修饰碳量子点(CQDs)的D,L-色氨酸(D,L-Trp)手性药物识别荧光分析方法,并实现L-色氨酸(L-Trp)的定量分析。方法以碳纤维为碳源,采用硝酸氧化法制备CQDs,利用EDC/NHS化学偶联法将乙二胺-β-CD修饰到CQDs表面... 目的建立基于β-环糊精(β-CD)修饰碳量子点(CQDs)的D,L-色氨酸(D,L-Trp)手性药物识别荧光分析方法,并实现L-色氨酸(L-Trp)的定量分析。方法以碳纤维为碳源,采用硝酸氧化法制备CQDs,利用EDC/NHS化学偶联法将乙二胺-β-CD修饰到CQDs表面,成功制备β-CD/CQDs复合物,构建D,L-Trp对映体手性识别荧光传感器。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及X射线电子能谱等技术评价CQDs及β-CD/CQDs复合物的理化性能,并进行合成与识别条件优化。结果在pH值为5.5或6.0和反应温度为40℃的条件下,β-CD/CQDs复合物能够很好地识别D,L-Trp手性,且L-Trp在6~38μmol/L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检测限为0.94μmol/L。结论建立的手性药物识别荧光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实现对D,L-Trp的识别以及对L-Trp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色氨酸 碳量子点 Β-环糊精 手性识别
下载PDF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β-磷酸三钙微球支架修复大鼠骨缺损
10
作者 黄燕妮 杨华 +3 位作者 杨东梅 胡旭麟 高鸿 黄毅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56-1862,共7页
背景:目前单一支架材料难以满足骨组织工程的成骨需要,多种材料组合的微球支架可以扬长避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的:探究新型复合材料聚三亚甲基碳酸酯/β-磷酸三钙微球支架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骨诱导性。方法:制备β-... 背景:目前单一支架材料难以满足骨组织工程的成骨需要,多种材料组合的微球支架可以扬长避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的:探究新型复合材料聚三亚甲基碳酸酯/β-磷酸三钙微球支架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及骨诱导性。方法:制备β-磷酸三钙骨水泥与聚三亚甲基碳酸酯/β-磷酸三钙微球支架。将18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双侧股骨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对照组双侧股骨缺损处植入β-磷酸三钙骨水泥,实验组双侧股骨缺损处植入聚三亚甲基碳酸酯/β-磷酸三钙微球支架,每组6只。术后4,8,12周,取出双侧股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及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与Masson染色:术后4周时,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处由纤维组织包绕,大量炎性细胞聚集;对照组材料大部分降解,由纤维组织包绕,材料边缘有少量新生骨基质、骨小梁形成,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实验组材料无明显降解,由纤维组织包绕,材料边缘有少量新生骨基质、骨小梁形成,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至术后12周时,空白对照组骨小梁形态规则,彼此连接,无炎性细胞;对照组材料完全降解,骨小梁形态规则,形成厚的板层状,无炎性细胞;实验组材料部分降解,骨质增多、致密,无炎性细胞。②免疫组化染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骨缺损处骨钙素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骨钙素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对照组、实验组各时间点的骨钙素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2周的骨钙素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结果表明:聚三亚甲基碳酸酯/β-磷酸三钙微球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适中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微球支架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Β-磷酸三钙 生物相容性 降解性 骨诱导性 骨钙素
下载PDF
膀胱癌中CAIX和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莎妮 陆海善 +3 位作者 赵志文 王兴枝子 龙喜带 黄炳臣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IX蛋白(CAIX)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65例膀胱癌组织和31例癌旁尿路上皮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AIX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IX蛋白(CAIX)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65例膀胱癌组织和31例癌旁尿路上皮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AIX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织中CAIX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尿路上皮(P<0.05)。CAIX蛋白表达与膀胱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单发/多发无关(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以及肿瘤单发/多发无关(P>0.05)。膀胱癌组织中CAIX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CAIX、β-catenin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②CAIX和β-catenin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提示可能参与膀胱癌恶性发展;③膀胱癌中CAIX、β-catenin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碳酸酐酶IX蛋白 Β-连环蛋白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基于碳量子点的水果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李博聪 黄高 +6 位作者 苏柯 李俊丽 闫新雨 何梦瑶 江秀明 何丽君 向国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荧光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β-D-glucosidase,β-Glu)活性具有简单、灵敏的特点,探索荧光法测定β-Glu活性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茶汤(柑普茶)为碳源,通过自放热反应快速制备碳量子点(carbon dots, CDs),以其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内滤... 荧光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β-D-glucosidase,β-Glu)活性具有简单、灵敏的特点,探索荧光法测定β-Glu活性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茶汤(柑普茶)为碳源,通过自放热反应快速制备碳量子点(carbon dots, CDs),以其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内滤效应建立了β-Glu活性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s具有类石墨结构,粒径约4.5 nm,主要含有C、O、N等元素;CDs的最佳激发波长320 nm,最佳发射波长385 nm。将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加入CDs溶液中,能引起CDs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CDs荧光猝灭程度lg(I_(0)/I)与p-NP浓度呈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定量分析p-NP的方法。利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PG)在β-Glu催化作用下产生p-NP,通过荧光猝灭作用测定p-NP浓度可间接测定β-Glu活性。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74 U/L,线性范围0.1~20 U/L。研究发现,CDs的发射谱带(385 nm)与p-NP在400 nm处的吸收峰有较大光谱重叠,且CDs的荧光寿命在加入p-NP后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p-NP对CDs的荧光猝灭机理为内滤效应。实际样品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应用于水果中β-Glu活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 碳量子点 Β-葡萄糖苷酶 酶活性 对硝基苯酚
下载PDF
碳氮投入对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磷含量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媛媛 靳嘉雯 +6 位作者 陈硕 张帅 金予溦 江佳艺 郝祥蕊 张德龙 陈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7,共9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磷素循环特征存在差异性,土壤有机磷在酶解作用下的生物转化是磷素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外源碳氮的投入可能改变土壤磷素的生物转化,对于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活性具有关键作用。为研究外源C、N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磷素循环特征存在差异性,土壤有机磷在酶解作用下的生物转化是磷素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外源碳氮的投入可能改变土壤磷素的生物转化,对于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活性具有关键作用。为研究外源C、N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磷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设施菜田、粮田、草地、森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分别设置对照(CK)、葡萄糖(G,500 mg/kg土壤)、硝酸钾(N,300 mg/kg土壤)、葡萄糖和硝酸钾(GN,500 mg/kg葡萄糖土壤和300 mg/kg硝酸钾土壤)4个处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外源碳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添加碳源显著提高了菜田和森林土壤有机磷含量,分别提高了89.7%,40.6%;添加氮源,菜田土壤速效磷增加了14.2%,森林土壤速效磷降低了14.0%;与对照CK相比,添加碳源草地和森林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35.9%,25.5%,但其对菜田和粮田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同时添加外源碳氮相较于CK处理增加了4种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且在菜田和草地土壤中差异显著;在添加碳源的基础上,氮源添加降低草地和森林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达19.7%,16.5%,但对菜田和粮田土壤的CO_(2)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菜田、粮田土壤中,外源碳氮投入后土壤胞外酶活性提升,将有机磷更多地矿化为无机磷,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为影响有机磷在土壤中矿化的主要因素;在草地、森林土壤中,外源碳氮的投入降低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减缓了有机磷的矿化过程,因此,磷酸酶的活性为影响该土壤有机磷矿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 磷酸酶 土壤培养 Β-葡萄糖苷酶 土壤有机碳 碳氮投入
下载PDF
3,4-二氢吡喃[3,2-b]-吲哚-2-酮的合成
14
作者 李江红 唐美玲 +3 位作者 石克金 邓力超 简迅 陈林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12期973-981,共9页
目前合成3,4-二氢吡喃[3,2-b]-吲哚-2-酮的方法均以卡宾为催化剂。本文以碳酸铯为催化剂,乙腈为反应溶剂,吲哚-3-酮与α,β-不饱和N-酰基琥珀酰亚胺为原料,于25℃条件下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介导的环化反应,合成3,4-二氢吡喃[3,2-b]-吲哚... 目前合成3,4-二氢吡喃[3,2-b]-吲哚-2-酮的方法均以卡宾为催化剂。本文以碳酸铯为催化剂,乙腈为反应溶剂,吲哚-3-酮与α,β-不饱和N-酰基琥珀酰亚胺为原料,于25℃条件下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介导的环化反应,合成3,4-二氢吡喃[3,2-b]-吲哚-2-酮,收率74%~93%,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该合成方法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对本类物质的合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3-酮 α β-不饱和N-酰基琥珀酰亚胺 环化反应 碳酸铯 3 4-二氢吡喃[3 2-b]-吲哚-2-酮
下载PDF
二氧化碳合成杂环噁唑烷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变玲 郭志强 魏学红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100,共16页
二氧化碳捕获和利用(CCU)是目前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最好方法之一,而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人们探究了以CO_(2)为碳源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噁唑烷酮分子通常被应用于合成一些药物,并且在有机合成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氧化碳捕获和利用(CCU)是目前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最好方法之一,而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人们探究了以CO_(2)为碳源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噁唑烷酮分子通常被应用于合成一些药物,并且在有机合成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合成方法近年来层出不穷,以二氧化碳为碳源的方法更是吸引了诸多研究工作者。早期人们利用二氧化碳和氮丙啶进行环加成反应,使用碱金属、Cr、Al等金属催化剂来提高反应的收率。考虑到成本和绿色合成的原则,选用廉价易得的离子液体或者不使用催化剂的方法更适合大规模的生产。除此之外,二氧化碳还可以和2-氨基醇等化合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优良甚至极好的产率。因此,本工作对近几年通过二氧化碳分别和氮丙啶、2-氨基醇、不饱和胺以及1,2-二卤代烃反应合成噁唑烷酮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噁唑烷酮 杂环丙啶 环氧乙烷 2-氨基醇
下载PDF
基于超宽β-Ga_(2)O_(3)微米带的日盲光电探测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珂 陈海峰 +1 位作者 刘涛 陆芹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302,共9页
氧化镓的禁带宽度接近5 eV,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日盲紫外探测半导体材料。基于碳热还原法生长高质量β-Ga_(2)O_(3)微米带制备出MSM(Metal-Semiconductor-Metal)结构光电导紫外探测器,研究了不同的结构对光电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间... 氧化镓的禁带宽度接近5 eV,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日盲紫外探测半导体材料。基于碳热还原法生长高质量β-Ga_(2)O_(3)微米带制备出MSM(Metal-Semiconductor-Metal)结构光电导紫外探测器,研究了不同的结构对光电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间距叉指电极光电探测器相较于两端电阻型光电探测器有更优异的性能。在10 V/254 nm紫外光照下,其响应度、外部量子效率、比探测率和光响应时间等性能提高明显,其中光电流(Iphoto)有接近2个数量级的提升,且-2 V附近光暗电流比值增大至2.29×10^(5)。随着叉指电极间距从50μm缩减至20μm,器件Iphoto变大,其物理机制归因于阳极附近的耗尽层占据电极间微米带的比例增大引发了更高的光生载流子输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 碳热还原法 紫外探测器 MSM结构
下载PDF
HSA/g-C_(3)N_(4)作为电致化学发光探针检测β-淀粉样蛋白
17
作者 陈孜璇 李文 杨晓燕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
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能良好的类石墨相-碳化氮二维纳米材料(g-C_(3)N_(4)),经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后,g-C_(3)N_(4)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复合,得到HSA/g-C_(3)N_(4)... 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能良好的类石墨相-碳化氮二维纳米材料(g-C_(3)N_(4)),经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后,g-C_(3)N_(4)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复合,得到HSA/g-C_(3)N_(4)复合材料。利用Aβ与HSA的结合作用,将HSA/g-C_(3)N_(4)与不同浓度的β-淀粉样蛋白(Aβ)孵育,形成Aβ/HSA/g-C_(3)N_(4)。同时将巯基修饰的Aβ适体固定在金电极表面,通过适体与靶标的特异性结合,可以将Aβ/HSA/g-C_(3)N_(4)捕获到电极上。在共反应剂K2S2O8存在下,该传感器实现了对Aβ的ECL灵敏检测。研究表明,在10 fmol·L^(-1)到100 nmol·L^(-1)范围内,ECL强度与Aβ浓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7.2 fmol·L^(-1)。并且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类石墨相-碳化氮 人血清白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粗骨料的含量对自结合SiC陶瓷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劳新斌 李亚格 +5 位作者 江伟辉 涂治 梁健 徐笑阳 吴倩 虞澎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38,共5页
以α-SiC为骨料、Si粉和石墨为基质,采用埋粉烧结法制备了自结合SiC材料,主要探讨α-SiC中粗颗粒含量对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与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α-SiC骨料中粗颗粒(过80目筛)比例的增加虽然有利于气孔数量的减少与致... 以α-SiC为骨料、Si粉和石墨为基质,采用埋粉烧结法制备了自结合SiC材料,主要探讨α-SiC中粗颗粒含量对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与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α-SiC骨料中粗颗粒(过80目筛)比例的增加虽然有利于气孔数量的减少与致密度的增加,但气孔的减少抑制了SiO_(2)的碳热还原反应,减少了原位β-SiC晶须的数量,反而降低了样品的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粉烧结法 β-SiC晶须 力学性能 碳热还原反应
下载PDF
杨梅素-3-O-β-D-乳糖的合成方法优化
19
作者 李冬洋 姜磊磊 +1 位作者 代兴隆 万升标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12期962-967,共6页
杨梅素是一种主要用于抗炎的多酚类黄酮化合物,为改善其水溶性和稳定性,合成了杨梅素-3-O-β-D-乳糖,并开发了一条高效的合成路线。首先以杨梅苷为起始原料,对杨梅苷的5位、7位、3′位、4′位和5′位酚羟基进行保护,形成五苄基保护的杨... 杨梅素是一种主要用于抗炎的多酚类黄酮化合物,为改善其水溶性和稳定性,合成了杨梅素-3-O-β-D-乳糖,并开发了一条高效的合成路线。首先以杨梅苷为起始原料,对杨梅苷的5位、7位、3′位、4′位和5′位酚羟基进行保护,形成五苄基保护的杨梅苷。然后脱除3位鼠李糖,再与乙酰基保护的乳糖溴苷反应,最后通过依次脱去乙酰基和苄基得到目标化合物。经过路径优化,最终以更高效的方法合成了杨梅素-3-O-β-D-乳糖,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提高了原合成路线总收率,此方法的总产率为44.5%。该路径得到了2个新型的杨梅素衍生物中间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1 H NMR,13 C NMR和HR-MS(ESI)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杨梅苷 碳酸铯 乙酰基乳糖溴苷 杨梅素-3-O-β-D-乳糖 合成方法
下载PDF
β阻滞剂联合碳酸酐酶抑制剂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20
作者 杨静雅 《临床研究》 2023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研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应用β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对眼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8例(50眼)。对照组给予单一β阻滞剂... 目的研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应用β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对眼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8例(50眼)。对照组给予单一β阻滞剂治疗,观察组给予β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眼压和细胞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压峰值下降值、随机眼压下降值和24 h眼压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24 h眼压波动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及房水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PEDF和房水PEDF值高于对照组,血清和房水VEGF、IL-6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采用β阻滞剂联合碳酸酐酶抑制剂疗效显著,能降低眼压水平,对细胞因子的合成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抑制剂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Β阻滞剂 眼压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