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苯乙醇制备工艺研究
1
作者 朱明伟 熊东 +1 位作者 蔡峰 郑亿琦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为进一步探究β-苯乙醇制备工艺的可能优化路径,本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和实际情况,以环氧苯乙烷加氢方法制备β-苯乙醇,并通过多组平行实验,确定最优实验组合为:环氧苯乙烷用量为2.0 g,催化剂用量为0.04 g,溶剂用量为15 g,反应时间为1.5... 为进一步探究β-苯乙醇制备工艺的可能优化路径,本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和实际情况,以环氧苯乙烷加氢方法制备β-苯乙醇,并通过多组平行实验,确定最优实验组合为:环氧苯乙烷用量为2.0 g,催化剂用量为0.04 g,溶剂用量为15 g,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25℃。而后基于该实验组合进行放大实验与分析表征,结果显示,本次实验在产率上相对较优,且副产物较少,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苯乙醇 制备工艺 工艺流程
下载PDF
Lipase immobilized on HOOC-MCF:A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catalyst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resolution of (R,S)-1-phenylethanol 被引量:3
2
作者 Ping Xue Xiang Hui Yan Zheng W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29-932,共4页
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 (PSL) immobilized on the carboxyl-functionalized meso-cellular foams (HOOC-MCF) was used for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solution of (R,S)-l-phenylethanol in organic solvent. The results... 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 (PSL) immobilized on the carboxyl-functionalized meso-cellular foams (HOOC-MCF) was used for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solution of (R,S)-l-phenylethanol in organic solv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e value of (S)-1- phenylethanol and (R)-1-phenylethyl acetate reached 99% with 50% conversion of 1-phenylethanol using toluene as solvent. Furthermore, it was found that PSL/HOOC-MCF exhibited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in organic solvent with log P ≤ 2 such as toluene and hex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obilized lipase ENANTIOSELECTIVITY Chiral resolution 1-phenylethanol
下载PDF
Growth inhibi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two species of marine diatoms exposed to 1-phenylethanol
3
作者 DOU Xiang MENG Fanping +4 位作者 DUAN Weiyan LIU Qunqun LI Hao DU Shuhao PENG Xiaoli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342-1352,共11页
1-phenylethanol (1-PEA) is a flavor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osmetics, beverages, and food. The release of 1-PEA into coastal environments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However, its potential effects on mar... 1-phenylethanol (1-PEA) is a flavor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osmetics, beverages, and food. The release of 1-PEA into coastal environments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However, its potential effects on marine organisms are still unknown.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risks of 1-PEA in marine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toxic effects of 1-PEA on two marine diatoms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and Skeletonema costatum). The diatoms were grown in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1-PEA for 96 h.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 chlorophyll c, glutathione (GSH),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were measured at the end of the exposure period. 1-PEA was shown to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diatoms, with 96-h EC50 values of 257.14 mg/Land 126.46 mg/L in P. tricornutum and S. costatum, respectively. In P. tricornutum, the levels of SOD, CAT, GPx, GSH, and MDA were stimulated only when 1-PEA concentrations were close to or greater than the 96-h EC50 value. However, in S. costatum, 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CAT, and the syntheses of two chlorophylls were inhibited even at an exposure concentration below the 96-h EC50 value.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a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by discharging 1-PEA into coastal areas and its species-specific toxic effects on marine org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SKELETONEMA COSTATUM 1-phenylethanol (1-PEA) growth inhibition OXIDATIVE stress
下载PDF
天然酱醪中产β-苯乙醇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
4
作者 蔡伟琪 钟武杰 +1 位作者 周嘉健 蹇华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49-157,共9页
为了提升酱油品质,开展筛选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并应用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酿造的研究。从天然酱醪中筛选出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J13,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耐盐性、pH耐受性及温度耐受性分析研究Z.ro... 为了提升酱油品质,开展筛选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并应用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酿造的研究。从天然酱醪中筛选出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J13,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耐盐性、pH耐受性及温度耐受性分析研究Z.rouxii 13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培养Z.rouxii 13,获得风味液并应用到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酿造工艺中。结果表明,J13鉴定为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并命名为Z.rouxii 13,能在含盐量较高(18%NaCl)条件下生长,最适pH为4~8及最适温度为20~35℃,其产β-苯乙醇的最优发酵条件为:L-苯丙氨酸4 g/L、葡萄糖30 g/L、蛋白胨10 g/L、硫酸镁0.5 g/L、磷酸氢二钾5 g/L、NaCl 50 g/L、pH6.0,温度28℃,在此条件下β-苯乙醇含量达到1.40 g/L。该风味液用于酱油酿造获得成品的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相比不添加风味液的空白对照组,风味液组的酱香和醇厚感更突出,鲜味及整体评价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Β-苯乙醇 鲁氏接合酵母 风味液 酿造
下载PDF
傅克烷基化法制备β-苯乙醇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赵松芳 刘永新 +2 位作者 张奥文 刘景辉 胡国勤 《河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9-22,26,共5页
通过傅克烷基化法制备标题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最优条件为:n(苯)∶n(三氯化铝)∶n(环氧乙烷)=2.4∶0.3∶0.2,加料采用滴加方式[滴加混合液... 通过傅克烷基化法制备标题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收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最优条件为:n(苯)∶n(三氯化铝)∶n(环氧乙烷)=2.4∶0.3∶0.2,加料采用滴加方式[滴加混合液中m(苯)∶m(环氧乙烷)=12∶1],滴加温度6~9℃,反应温度6~12℃,反应时间80 min。对β-苯乙醇粗产品一次蒸馏含量可达98.31%。该方法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适合中小企业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苯乙醇 环氧乙烷 傅克烷基化法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我国黄酒酵母和酿酒原料对黄酒中β-苯乙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陈双 罗涛 +2 位作者 徐岩 范文来 赵光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6,共4页
采用新建立的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发酵液中β-苯乙醇含量,比较了不同酵母菌种及不同原料对黄酒酿造过程中β-苯乙醇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地区黄酒酵母的β-苯乙醇合成能力要明显高于上海地区黄酒酵母菌;不同酿酒原... 采用新建立的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发酵液中β-苯乙醇含量,比较了不同酵母菌种及不同原料对黄酒酿造过程中β-苯乙醇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地区黄酒酵母的β-苯乙醇合成能力要明显高于上海地区黄酒酵母菌;不同酿酒原料对β-苯乙醇的产生也有较大影响,高粱玉米等非稻米原料发酵生成β-苯乙醇的含量要高于稻米原料,β-苯乙醇产量与原料中苯丙氨酸含量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Β-苯乙醇 液-液微萃取 酵母菌 酿酒原料
下载PDF
β-苯乙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修报 唐育岐 刘天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共4页
β-苯乙醇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香味物质,在食品、化妆品、烟草和日化用品中添加β-苯乙醇对其他香气成分有增效作用。该文综述了β-苯乙醇来源,提取与检测,生产方法,并对β-苯乙醇的代谢机理及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Β-苯乙醇 来源 生产 代谢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的β-苯乙醇 被引量:12
8
作者 诸葛庆 李博斌 +2 位作者 郑云峰 葛乐勇 刘兴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5-177,共3页
建立一种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SynergiHrdro-RPC18(4.6mm×250mm,4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50:50,V/V),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对黄酒中的β-苯乙醇进行检测。结果表... 建立一种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SynergiHrdro-RPC18(4.6mm×250mm,4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50:50,V/V),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对黄酒中的β-苯乙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5.00~30.00mg/L添加量范围内,回收率水平在99.5%~9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6%(n=6),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线性范围为0.5~50mg/L(r=0.9999),测定结果与标准气相色谱方法基本相同。所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黄酒中β-苯乙醇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酒 Β-苯乙醇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的含量 被引量:12
9
作者 尹桂豪 吴月仙 +1 位作者 章程辉 韩红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4-75,共2页
研究了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的方法。用正己烷萃取黄酒样品中的β-苯乙醇,经旋转蒸发仪浓缩,采用TR-WAX(30 m×0.32 mm i.d×0.25μm)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并以保留时间定性和峰面积定量。... 研究了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的方法。用正己烷萃取黄酒样品中的β-苯乙醇,经旋转蒸发仪浓缩,采用TR-WAX(30 m×0.32 mm i.d×0.25μm)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并以保留时间定性和峰面积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mg/L^50mg/L(r=0.9993),检测限0.2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02%(n=5),回收率为92.2%~105.9%(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苯乙醇 黄酒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酿酒酵母AS 2.1182发酵产β-苯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荣绍丰 付艳丽 +3 位作者 何艳 陈杰 肖作兵 李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73,77,共6页
以1株酿酒酵母AS2.1182生物转化生产天然香料β-苯乙醇,通过摇瓶发酵对相关单因素条件进行试验,针对影响产β-苯乙醇的主要因素,再采用MINITAB软件,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进行工艺条件优化,优化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9.62g/L... 以1株酿酒酵母AS2.1182生物转化生产天然香料β-苯乙醇,通过摇瓶发酵对相关单因素条件进行试验,针对影响产β-苯乙醇的主要因素,再采用MINITAB软件,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进行工艺条件优化,优化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9.62g/L、L-苯丙氨酸8g/L,KH2PO40.5g/L,MgSO40.5g/L,豆粕粉加入量6.18g/L,接种量4.33%,在28℃,转速200r/min条件下发酵90h后,采用HPLC分析β-苯乙醇含量可以达到3.26g/L,相对优化前提高了14.38%。分析等高线图得出,豆粕粉加入量与接种量、豆粕粉加入量与葡萄糖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而葡萄糖浓度与接种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苯乙醇 L-苯丙氨酸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 被引量:27
11
作者 梅建凤 陈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β-苯乙醇是一种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在食品、日化和轻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球每年近万吨的β苯乙醇产品基本都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随着人们对天然添加剂的日益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其可以替代的新型生产技术,生物转化法是获得天然β... β-苯乙醇是一种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在食品、日化和轻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球每年近万吨的β苯乙醇产品基本都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随着人们对天然添加剂的日益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其可以替代的新型生产技术,生物转化法是获得天然β-苯乙醇的最佳途径。概述了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的方法,着重介绍β苯乙醇合成的代谢途径、转化的微生物种类和β苯乙醇对酵母细胞毒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苯乙醇 生物转化 发酵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发酵液中的L-苯丙氨酸和β-苯乙醇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东亚 金征宇 +2 位作者 陈尚卫 袁信华 戴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14,共1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L-苯丙氨酸 Β-苯乙醇 发酵液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豉香型白酒中β-苯乙醇及3种二元羧酸的二乙酯 被引量:4
13
作者 黎军 吴嘉碧 +2 位作者 陈侣平 胡锦亮 吴盛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83-884,共2页
用2-乙基正丁酸为内标物,提出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法测定豉香型白酒中β-苯乙醇和在特定保留时间窗内选择性离子法测定庚二酸二乙酯、辛二酸二乙酯和壬二酸二乙酯含量。此方法对β-苯乙醇的检出限(S/N=3)为5.0mg·L^(-1),对其... 用2-乙基正丁酸为内标物,提出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法测定豉香型白酒中β-苯乙醇和在特定保留时间窗内选择性离子法测定庚二酸二乙酯、辛二酸二乙酯和壬二酸二乙酯含量。此方法对β-苯乙醇的检出限(S/N=3)为5.0mg·L^(-1),对其他3种二元羧酸的二乙酯的检出限均为0.01mg·L^(-1),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Β-苯乙醇 庚二酸二乙酯 辛二酸二乙酯 壬二酸二乙酯 豉香型白酒
下载PDF
黄酒β-苯乙醇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飞 李博斌 应义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90-92,97,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黄酒主要香气指标β-苯乙醇进行了快速检测,采集了不同品牌和酒龄的112份黄酒样品,以气相色谱所测β-苯乙醇含量为参考值,在800~2 500 nm波段范围内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SNV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在...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黄酒主要香气指标β-苯乙醇进行了快速检测,采集了不同品牌和酒龄的112份黄酒样品,以气相色谱所测β-苯乙醇含量为参考值,在800~2 500 nm波段范围内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SNV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在全波段范围内所建立的模型性能最优,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c为0.949,RMSEC为6.66 mg/L,RMSEP为10.4 mg/L,相对标准偏差RPD达到1.83。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黄酒β-苯乙醇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筛分是可行的。下一步研究拟加大样本量来提升模型的精度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近红外光谱 Β-苯乙醇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民族药珠芽艾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朱珠 马琳 +2 位作者 朱海燕 杨小生 郝小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对荨麻科艾麻属珠芽艾麻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经70%乙醇回流提取,通过硅胶柱层析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及各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珠芽艾麻的根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 目的:对荨麻科艾麻属珠芽艾麻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经70%乙醇回流提取,通过硅胶柱层析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及各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珠芽艾麻的根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2、2,'-oxy-bis(1-phenylethanol)(3)、1-(2-phenylcarbonyloxy ac-etyl)benzene(4)、亚油酸甲酯(5)和14,-二苯基-14,-丁二酮(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和4为首次报道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艾麻 化学成分 22 '-oxy-bis(1-phenylethanol) 1-(2-phenylcarbonyloxy acetyl)benzene
下载PDF
金属氯化物对硼氢化钠还原α-氯代苯乙酮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明慧 吴坚平 +1 位作者 杨立荣 陈新志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48-1551,共4页
用NaBH4还原α-氯代苯乙酮制备相应的β-氯代-α-苯乙醇时,在较高的反应温度下产生许多副产物,钙、镧、镁、锰、锌等金属氯化物的存在能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高产率地得到产物.
关键词 β-氯代-α-苯乙醇 α-氯代苯乙酮 硼氢化钠 还原 金属氯化物
下载PDF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荣绍丰 付艳丽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66-270,共5页
β-苯乙醇是具有玫瑰风味的芳香醇,玫瑰芬芳的广泛需求使得β-苯乙醇成为香料和化妆品中使用最多的香味成份。利用微生物生产β-苯乙醇的原理即为利用酶或微生物将前体物L-苯丙氨酸转化为β-苯乙醇。概述了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的方... β-苯乙醇是具有玫瑰风味的芳香醇,玫瑰芬芳的广泛需求使得β-苯乙醇成为香料和化妆品中使用最多的香味成份。利用微生物生产β-苯乙醇的原理即为利用酶或微生物将前体物L-苯丙氨酸转化为β-苯乙醇。概述了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的方法,介绍了β-苯乙醇合成的代谢途径、转化的微生物种类、β-苯乙醇对酵母细胞毒性和发酵液中β-苯乙醇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苯乙醇 微生物 L-苯丙氨酸
下载PDF
酰胺类酸性离子液体催化Oxa-Michael加成反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辉 王君良 +2 位作者 李霞 吕德水 林贤福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65,共4页
设计合成并表征了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盐([NMPH]H2PO4)、己内酰胺磷酸盐([NHCH]H2PO4)、N,N′-二甲基甲酰胺磷酸盐([DMFH]H2PO4)和N,N′-二甲基乙酰胺磷酸盐([DMEH]H2PO4)等酰胺类质子酸离子液体;将其用于β-苯乙醇和丁烯酮的Oxa-Michae... 设计合成并表征了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盐([NMPH]H2PO4)、己内酰胺磷酸盐([NHCH]H2PO4)、N,N′-二甲基甲酰胺磷酸盐([DMFH]H2PO4)和N,N′-二甲基乙酰胺磷酸盐([DMEH]H2PO4)等酰胺类质子酸离子液体;将其用于β-苯乙醇和丁烯酮的Oxa-Michael加成反应中,考察了离子液体阳离子结构、离子液体用量、底物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Oxa-Michael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MPH]H2PO4为催化剂,β-苯乙醇/丁烯酮=1/2(摩尔比),室温反应24h时,苯乙醇的转化率可达95%.离子液体重复使用5次后,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通过比较发现,酰胺类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活性高于具有相同阴离子的咪唑离子液体,表明阳离子结构对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很大.据此提出了酰胺类离子液体催化Oxa-Michael加成可能的反应机理,并通过核磁和对比实验进行了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酸性离子液体 催化 Oxa-Michael加成 Β-苯乙醇 丁烯酮
下载PDF
米酒生香酵母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泽洋 伍时华 +2 位作者 龙秀锋 吴军 易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3-50,共8页
为获得米酒酿造中优良的生香酵母,通过嗅闻法初筛得到6株香气突出的菌株,通过测定菌株发酵米酒过程中乙酸乙酯、β-苯乙醇、乳酸乙酯和乙醇的积累量,复筛获得菌株11Z1,其积累量分别为(2.883±0.260)、(0.301±0.028)、(0.080... 为获得米酒酿造中优良的生香酵母,通过嗅闻法初筛得到6株香气突出的菌株,通过测定菌株发酵米酒过程中乙酸乙酯、β-苯乙醇、乳酸乙酯和乙醇的积累量,复筛获得菌株11Z1,其积累量分别为(2.883±0.260)、(0.301±0.028)、(0.080±0.008)和(37.296±1.036)g/L。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11Z1为Cyberlindnera fabianii;对其发酵液进行风味物质分析,检测出主要风味物质共21种,包括醇类5种、酯类3种、酸类5种、酚类1种、酮类1种、烷烃类2种和其他类4种,这些风味物质对增加酒的香气及形成酒体风格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风味前体物乙酸、L-苯丙氨酸和L-乳酸,进一步探究其对菌株11Z1酿造米酒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体积分数0.3%乙酸发酵9 d、8 g/L L-苯丙氨酸发酵4 d、体积分数0.4%L-乳酸发酵8 d,乙酸乙酯、β-苯乙醇及乳酸乙酯积累量分别达到最大,与未添加前体物相比分别提高了160.71%、215.48%和144.04%。综上,菌株11Z1具有突出的生香能力,展现出在米酒酿造中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香酵母 乙酸乙酯 Β-苯乙醇 乳酸乙酯 前体物 风味物质
下载PDF
高温大曲中产香酵母的筛选及特征香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卢延想 梁慧珍 +2 位作者 陈鹏 刘正 钟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7-174,共8页
从高温大曲中经过分离纯化、液态发酵产香初筛和固态发酵产香复筛,获得两株产香较好的酵母菌株Y3和Y5,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 从高温大曲中经过分离纯化、液态发酵产香初筛和固态发酵产香复筛,获得两株产香较好的酵母菌株Y3和Y5,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Y3和Y5的固态发酵产物进行检测分析,分别检出43种和37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Y3固态发酵产物主要香气成分为β-苯乙醇、异戊醇、异戊酸、丁酸乙酯;Y5固态发酵产物主要香气成分为β-苯乙醇、4-乙烯基愈创木酚、异戊酸。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以及分子鉴定确定Y3为扣囊复膜酵母(Scchromycopsis fibuliger),Y5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将Y3、Y5等比例混合添加至酱香型白酒酒醅中模拟生产发酵,蒸馏酒样使用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GC)测定骨架成分。结果表明,Y3和Y5能够显著提升酒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β-苯乙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产香酵母 固态发酵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Β-苯乙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