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磷、碱性磷酸酶及植酸酶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廖远行 舒英格 +4 位作者 王昌敏 蔡华 李雪梅 罗秀龙 龙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2-1770,共9页
【目的】研究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磷(MBP)、碱性磷酸酶(ALP)和植酸酶(PHY)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壤磷有效性变化,为改善喀斯特地区磷胁迫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喀斯特地区的耕地、草地、园地、灌木和林地5种植被类... 【目的】研究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磷(MBP)、碱性磷酸酶(ALP)和植酸酶(PHY)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壤磷有效性变化,为改善喀斯特地区磷胁迫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喀斯特地区的耕地、草地、园地、灌木和林地5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植被类型及不同土层(0~5 cm、5~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的MBP含量及ALP和PHY活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及冗余分析揭示三者与速效磷及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土壤MBP含量、ALP和PHY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灌木土壤0~5 cm土层MBP含量为25.08 mg/kg,显著高于除林地0~5 cm土层MBP含量(23.63 mg/kg)外的其他植被类型(P<0.05,下同);5种植被类型中林地土壤0~5 cm土层ALP活性最高,为101.96 mg/(g·d),各植被类型在20~40 cm土层间土壤AL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灌木、草地和园地土壤在0~5 cm和20~40 cm土层PHY活性有显著差异。不同植被类型影响下,土壤MBP、ALP和PHY均与土壤速效磷呈正相关。土壤MBP、ALP和PHY均与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和砂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其中有机质贡献率最高;与容重和黏粒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喀斯特地区土壤MBP含量、ALP和PHY活性及分布受植被类型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灌木和林地土壤磷素利用率高且磷素来源丰富,耕地磷素利用率较低且来源单一。MBP、ALP和PHY是表征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的敏感因子,喀斯特地区有机质是影响土壤MBP、ALP和PHY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微生物量磷 碱性磷酸酶 植酸酶 土壤环境因子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海洋酵母菌胞外酶及其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池振明 龚方 +1 位作者 李静 王祥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6-774,共9页
综述海洋酵母菌所产多种胞外酶的生产、纯酶性质及基因克隆工作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实验室建立的500多株海洋酵母菌种资源库中筛选出了数十株可以产生多种不同活性胞外酶的海洋酵母菌,它们分别属于耶鲁维亚酵母菌(Yarrowia)、类酵母(Aure... 综述海洋酵母菌所产多种胞外酶的生产、纯酶性质及基因克隆工作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实验室建立的500多株海洋酵母菌种资源库中筛选出了数十株可以产生多种不同活性胞外酶的海洋酵母菌,它们分别属于耶鲁维亚酵母菌(Yarrowia)、类酵母(Aureobasidium)、毕赤氏酵母菌(Pichia)、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和隐球酵母菌(Cryptococcus)等不同种属。所产生的胞外酶主要包括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包括生淀粉酶)、菊糖酶、脂酶、植酸酶和嗜杀因子等。深入进行了各种胞外酶的生产,纯化及纯酶的性质研究,并对部分菌株的胞外酶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和表达,这些研究有助于对海洋酵母胞外酶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价值的了解和对于海洋酵母菌资源、生理和遗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酵母菌 纤维素酶 碱性蛋白酶 淀粉酶 菊糖酶 脂酶 嗜杀因子 植酸酶
下载PDF
耐盐碱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大豆生长中的功能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美珍 王丽娜 +3 位作者 刘权 黄玉兰 张玉先 殷奎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4,共11页
为获得能在盐碱土中生存并对植物有促生作用的高效溶磷菌,从生长于盐碱土的苜蓿根际土中筛选得到98株溶磷菌,选出3个溶有机磷量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和溶磷功能验证。结果表明,细菌Y7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溶有机磷量为456.... 为获得能在盐碱土中生存并对植物有促生作用的高效溶磷菌,从生长于盐碱土的苜蓿根际土中筛选得到98株溶磷菌,选出3个溶有机磷量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和溶磷功能验证。结果表明,细菌Y7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溶有机磷量为456.35 mg/L;细菌Y31属于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溶有机磷量为400.44 mg/L;细菌W5属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溶有机磷量为128.63 mg/L。这3个菌株具有一定的促生功能和耐盐碱性,其中Y7和W5具有碱性磷酸酶phoD基因,Y31具有植酸酶appA基因。分别将这3个溶磷菌株施入缺磷的盆栽盐碱土中,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均得到提高,说明溶磷菌能够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供大豆生长并对大豆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这3个菌株可以通过分泌碱性磷酸酶或植酸酶来溶解难溶性磷供大豆生长且溶磷量较高,可以缓解盐碱胁迫对大豆的危害,有效促进大豆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 溶磷菌 碱性磷酸酶 植酸酶 大豆 功能验证
下载PDF
芽孢杆菌植酸酶phy(yc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茜 卢文亮 +3 位作者 姚明泽 胡风云 付月君 梁爱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299,共5页
为研究中性植酸酶的性质,将芽孢杆菌来源植酸酶基因phy(ycD)构建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AT和Superdex-75纯化后,对重组植酸酶r-phy(ycD)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酶是Ca2+依赖性酶,Ca2+最适浓度为1 mmo... 为研究中性植酸酶的性质,将芽孢杆菌来源植酸酶基因phy(ycD)构建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AT和Superdex-75纯化后,对重组植酸酶r-phy(ycD)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酶是Ca2+依赖性酶,Ca2+最适浓度为1 mmol/L,酶比活为4.7 U/mg,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6.5,在中性条件下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45℃,K m值和V max值分别为0.213 mmol/L和5.55 U/mg.Zn2+、Ni2+、Ba2+和Ag2+对酶促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本研究表明,Ca2+对该类酶的活性和热稳定性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表达和纯化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和纯化所需的各类缓冲液中添加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植酸酶 基因表达 纯化 酶学性质
原文传递
双功能域β-折叠桶碱性植酸酶蛋白序列分析与酶学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鲁芳 张蓓 +6 位作者 刘永 宋迎 郭刚兴 杨培龙 姚斌 郭素娟 高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2-1592,共11页
【目的】表达、纯化来源于Bacillus sp.HJB17的双功能域β-折叠桶碱性植酸酶(phy HT),并对该酶进行蛋白序列以及酶学特征分析,为该酶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phy HT蛋白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变... 【目的】表达、纯化来源于Bacillus sp.HJB17的双功能域β-折叠桶碱性植酸酶(phy HT),并对该酶进行蛋白序列以及酶学特征分析,为该酶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phy HT蛋白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变复性、分离纯化得到具有酶活性的可溶性phy HT蛋白溶液,通过硫酸亚铁-钼蓝法对phy HT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hy HT由633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个植酸酶结构域,属于典型的BPP植酸酶,相对分子量(MW)为69321.68 Da,理论等电点为5.37,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中,phy HT中α-螺旋(helix)、β-片层(sheet)占主要的比例,高级结构以β片层形成的桶状结构为主。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C,在45°C以下比较稳定。最适的p H为8.0,在p H为6.0–12.0条件之间比较稳定。低浓度的Ca^(2+)以及Mg^(2+)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Fe^(2+)、Mn^(2+)、Zn^(2+)、Cu^(2+)、Ni^(2+)等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对phy HT进行了蛋白序列分析以及酶学性质研究,phy HT属于碱性植酸酶,酶活性高、稳定性好,在理论研究和工业生产方面均有很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折叠桶碱性植酸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酶学特性
原文传递
A novel microcosm to identify inherently competitive microorganisms with the ability to mineralize phytate in solum
6
作者 Sabrina M.Pittroff Stefan Olsson +3 位作者 Ashlea Doolette Ralf Greiner Alan E.Richardson Mette Haubjerg Nicolaisen 《Soil Ecology Letters》 CAS 2021年第4期367-382,共16页
Fertilizer phosphorus(P)is a finite resource,necess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P fertilizer efficiency in agricultural systems.Myo-inositol hexakisphosphate(phytate)constitutes the majority of ... Fertilizer phosphorus(P)is a finite resource,necess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P fertilizer efficiency in agricultural systems.Myo-inositol hexakisphosphate(phytate)constitutes the majority of identified organic P in many soil types and is poorly available to plants.Incorporating phytase-producing biofertilizers into soil presents a vi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acceptable way of utilizing P from phytate,while reducing the need for mineral P application.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bial ecology in relation to degradation of phytate under natural soil conditions is however needed to obtain successful biofertilizer candidates able to compete in complex soil environments.Here we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a microcosm for study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able to colonize and utilize Ca-phytate hotspots in solum.Our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recruited microbial population mineralizes Ca-phytate.Furthermore,qua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genes associated with organic P cycling in alkaline soils indicated that the phosphatases PhoX and PhoD may play a larger role in phytate mineralization in soil than previously recognized.Amplicon sequencing and BioLog®catabolism studies show that hotspots containing Ca-phytate,recruited a different set of microorganisms when compared to those containing an addition of C source alone,with the genus Streptomyces specifically enriched.We propose that Streptomyces represents an hitherto unexplored resource as P biofertilizer with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utilizing CaPhy in an inherently competitive soil environment.We further conclude that the use of our newly designed microcosm present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isolating soil microorganisms with the potential to degrade precipitated phytate in so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inositol hexakisphosphate(phytate) Soil microcosm Soil microbial ecology BIOFERTILIZERS alkaline phosphatase β-propeller phytase(BP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