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0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cy,β_(2)-MG和Cys-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春芳 郑美荣 +2 位作者 余丽梅 邓丽花 游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ROC曲线评估血清Hcy、β_(2)-MG和Cys-c水平用于T2DM早期肾损害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DN患者设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Hcy、β_(2)-MG和Cys-c水平及不同... 目的探讨ROC曲线评估血清Hcy、β_(2)-MG和Cys-c水平用于T2DM早期肾损害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DN患者设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Hcy、β_(2)-MG和Cys-c水平及不同分期DN患者血清Hcy、β_(2)-MG和Cys-c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Hcy、β_(2)-MG和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DN组血清Hcy、β_(2)-MG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中期DN组和早期DN组,且中期DN组明显高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图分析显示,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最大,其余依次为β_(2)-MG、Cys-c、Hcy单独检测。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血清Hcy、β_(2)-MG和Cys-c联合检测,可有效明确T2DM早期肾损害和损害程度,为患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β_(2)微球蛋白 -C
下载PDF
Cys-C、β_(2)-MG、Hcy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惠娟 宋晓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5月到2023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尿白蛋白/...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5月到2023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观察组进行分组,其中A组35例,尿UACR<30 mg/g;B组25例,尿UACR 30~299 mg/g;C组即肾损伤组20例,尿UACR≥300 mg/g。比较组间Cys-C、β_(2)-MG、Hcy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发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ys-C、β_(2)-MG、Hcy水平较对照组升高,A、B、C三组患者的血清Cys-C、β_(2)-MG、Hcy水平逐渐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2.50 mg/L、β_(2)-MG≥3.96 mg/L、Hcy≥19.00μmol/L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肾损伤的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Cys-C、β_(2)-MG、Hcy诊断糖尿病肾病的AUC分别为0.852、0.755、0.700,三项联合诊断AUC为0.906,灵敏度、特异度为90.0%、88.9%。结论Cys-C、β_(2)-MG、Hcy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显著升高,与患者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C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血清CysC、β_(2)-MG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去甲基化治疗效果的关系
3
作者 张彩虹 宿瑞俊 +1 位作者 黄彬涛 王志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去甲基化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2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AML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去甲基化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2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AML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地西他滨(DAC)+HAG方案治疗,以28 d为1个疗程,治疗3-4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进入巩固治疗,全部疗程结束未达到CR的患者视为治疗失败。治疗前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参数、血清Cys C、β_(2)-MG,并统计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根据统计结果,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ys C、β_(2)-MG与AML患者去甲基化治疗效果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Cys C、β_(2)-MG对AML患者去甲基化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入组98例AML患者,治疗期间5例被剔除,最终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其中23例初次诱导化疗(1-2疗程)达到CR,再诱导化疗(3-4疗程)后11例达到CR,治疗成功率为36.56%(34/93)。去甲基化治疗失败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中等占比高于治疗成功患者,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治疗成功患者,血清Cys C、β_(2)-MG表达水平高于治疗成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 C、β_(2)-MG高表达及预后不良是AML患者去甲基化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ys C、β_(2)-MG单独及联合预测AML患者去甲基化治疗效果的AUC值分别为0.788、0.785、0.834。结论:AML患者去甲基化治疗失败与血清Cys C、β_(2)-MG高表达有关,治疗前检测血清Cys C、β_(2)-MG能够预测AML患者去甲基化治疗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HBP、NT-proBNP及β_(2)-MG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价值
4
作者 苟鑫 封凯旋 +2 位作者 马斌 王小兵 黄晓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759-176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治的脓毒血症患...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治的脓毒血症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一般脓毒血症组(23例)、严重脓毒血症组(23例)和脓毒血症休克组(23例),另选取同期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住院的非脓毒血症患者23例为对照组。根据28 d病死率将脓毒血症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一般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休克组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HBP、NT-proBNP、β_(2)-M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表现为一般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休克组,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45、0.776、0.59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P、NT-proBNP、β_(2)-MG联合检测预测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870(95%CI:0.730~1.000),明显高于HBP、NT-proBNP、β_(2)-MG单独检测的AUC[0.768(95%CI:0.598~0.937)、0.792(95%CI:0.653~0.932)、0.814(95%CI:0.645~0.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5,P=0.007;Z=2.496,P=0.013;Z=2.126,P=0.033)。结论检测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有助于判断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预测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脑脊液IGF-1、β_(2)-MG、HBP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5
作者 李凤艳 周柳 +1 位作者 袁文华 禚志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51-2954,共4页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探究其与研究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30、0.850;重度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54、0.822。结论监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的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Cys C、C1q、β_(2)-MG、Urea、UA检测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邱爽 孔卓 王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138-142,148,共6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补体C1q(complement C1q)、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UA)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合并肾损伤(renal impairmen... 目的探讨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补体C1q(complement C1q)、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UA)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合并肾损伤(renal impairment,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3例初诊MM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血肌酐水平将MM患者分为RI组[血肌酐>176.80mmol/L(2mg/dl),n=19]及非RI组[血肌酐≤176.80mmol/L(2mg/dl),n=74],对RI组和非RI组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MM患者发生RI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MM患者发生RI的预测价值。结果93例初诊MM患者发生RI者占25.68%,RI组轻链型占比最高(36.84%,7/19),IgG-λ型和IgA-κ型比例最低(10.53%,2/19);非RI组IgA-κ型比例最高(29.73%,22/74),IgG-λ型比例最低(12.16%,9/74)。DS分期中,RI组19例全部为Ⅲ期,非RI组72例全部为Ⅲ期。ISS分期中,RI组Ⅲ期最多(68.42%,13/19),非RI组中Ⅰ期最多(41.89%,31/74)。RISS分期中,RI组Ⅱ期和Ⅲ期最多(36.84%,7/19),非RI组Ⅱ期最多(58.11%,43/74)。DS分期和ISS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组中Cys C、β_(2)-MG、Urea、UA水平均高于非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s C、Urea、β_(2)-MG水平异常升高是MM患者发生RI的危险因素(P<0.05),C1q对MM患者发生RI没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 C、Urea、β_(2)-MG水平异常升高均是MM患者发生R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ys C、Urea、β_(2)-MG预测MM患者发生RI的敏感度分别为88.9%、50.0%、94.4%,特异性分别为90.4%、100.0%、84.9%;Cys C、Urea、β_(2)-MG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发生RI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性为87.7%。结论Cys C、Urea、β_(2)-MG均能较好地预测初诊MM患者发生RI的可能性,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MM患者发生RI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C1Q β_(2)-微球蛋白 尿 尿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CKMB NPY及β_(2)-M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李佳强 袁迅玲 +2 位作者 张冉 沈书 田玲玲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高胆红素...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18例为观察组,根据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STB)分度分为:轻度组58例(220.6μmoL/L<STB≤256.5μmoL/L),中度组42例(256.5μmoL/L<STB≤342μmoL/L),重度组18例(STB>342μmoL/L);另选取同期于本院经皮胆红素测定无黄疸的健康新生儿112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CKMB、NPY及β_(2)-MG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STB程度患者CKMB、NPY及β_(2)-MG水平;根据经皮胆红素测定的STB水平分为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比较急性期及恢复期两组患者CKMB、NPY及β_(2)-MG水平。结果:观察组CKMB、NPY及β_(2)-MG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不同STB程度患者CKMB、NPY、β_(2)-MG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11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急性期组67例和恢复期组51例,急性期组CKMB、NPY、β_(2)-MG水平均高于恢复期组(P<0.05)。结论:血清CKMB、NPY及β_(2)-MG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评估患儿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血清CEA、CA19-9、β_(2)-MG表达与膀胱癌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相关分析
8
作者 王爽 王丹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与膀胱癌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98例膀...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与膀胱癌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98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结果分为化疗有效组(52例)和化疗无效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CEA、CA19-9、β_(2)-MG水平,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结果化疗有效组血清CEA、CA19-9、β_(2)-MG水平均低于化疗无效组(P<0.001)。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EA水平是影响化疗效果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表达者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血清CA19-9、β_(2)-MG水平也与化疗效果相关,但不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CEA水平是预测膀胱灌注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的重要指标,建议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血清CEA、CA19-9、β_(2)-MG检测,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A CA19-9 β_(2)-mg
下载PDF
β_(2)-MG、CysC及尿m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鲁琬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ysC)及尿mAlb对糖尿病肾病检测价值分析。方法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取130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选择同期到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5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ysC)及尿mAlb对糖尿病肾病检测价值分析。方法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取130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选择同期到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5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且结果正常者10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β_(2)-MG、CysC、尿mAlb水平,分析单独及联合诊断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并探讨三种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效能。结果三组患者β_(2)-MG、CysC及尿mAlb水平对比,P<0.05;且健康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最低,糖尿病肾病组各指标水平最高。与单独诊断方式相比,联合诊断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显著较高,P<0.05。分别与β_(2)-MG(85.25%、66.96%)、CysC(82.30%、68.15%)、尿mAlb(81.15%、79.85%)单独诊断方式比较,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96.12%)、特异度(95.69%)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_(2)-MG、CysC及尿m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尿 尿
下载PDF
血清CCL20、β_(2)-MG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瑾琳 张颖杰 郭锐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67-67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3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2)和未复发组(n=4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 目的分析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3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2)和未复发组(n=4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20水平。采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β_(2)-MG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分析CCL20和β_(2)-MG水平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2组乳腺癌患者TNM分期、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血清CCL20、β_(2)-M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阳性、PR阳性、血清CCL20和β_(2)-MG高水平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CCL20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CCL20高表达患者(71.43%vs 45.71%,Log-rankχ^(2)=4.769,P=0.029);β_(2)-MG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β_(2)-MG高表达患者(77.14%vs 40.00%,Log-rankχ^(2)=8.910,P=0.003)。结论血清CCL20、β_(2)-MG水平变化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且其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配体20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和间歇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RBP4 Tfβ_(2)-M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丽 张凡 +3 位作者 程彩娟 曹路路 唐琪 李奕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对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转铁蛋白(Tf)、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14例ARF患者为本次...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对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转铁蛋白(Tf)、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14例ARF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对入组ARF患者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各57例(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IHD,观察组予以CBP,两组患者透析周期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透析前、透析2周后血清检测水平[RBP4、Tf、β_(2)-MG、Scr和BUN]与电解质指标(K^(+)、Cl^(-)、Na^(+)),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透析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ARF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54/57)、78.95%(4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RBP4、Tf、β_(2)-MG、Scr、BUN水平较之透析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RBP4、Tf、β_(2)-MG、Scr、BUN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透析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K^(+)、Cl^(-)和Na^(+)水平较之透析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K^(+)、Cl^(-)和Na^(+)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ARF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26%、7.0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ARF患者应用CBP透析效果较好,可以较大程度清除血液中的大小分子毒素,并维持电解质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血清β_(2)-MG、α_(1)-MG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预测效能
12
作者 叶芸宇 周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α_(1)-微球蛋白(α_(1)-MG)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4例MH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α_(1)-微球蛋白(α_(1)-MG)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4例MH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β_(2)-MG、α_(1)-MG水平。评估研究组患者末次随诊时是否发生血管钙化分为血管钙化组(71例)和非血管钙化组(33例)两个亚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β_(2)-MG、α_(1)-MG对MHD患者血管钙化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β_(2)-MG、α_(1)-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钙化组血清β_(2)-MG、α_(1)-MG水平均高于非血管钙化组(P<0.05)。血清β_(2)-MG、α_(1)-MG预测MHD患者血管钙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95%CI:0.733~0.798)、0.837(95%CI:0.807~0.867),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2(95%CI:0.872~0.931)。血管钙化组年龄、透析龄、原发病病程、血钙、血磷高于非血管钙化组,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低于非血管钙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40.87月(OR=2.128,95%CI:1.492~3.034)、β_(2)-MG≥4.78 mg/L(OR=3.010,95%CI:1.979~4.579)、α_(1)-MG≥6.88 mg/L(OR=2.545,95%CI:1.730~3.744)是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β_(2)-MG、α_(1)-MG与MHD患者血管钙化有关,可作为MHD患者血管钙化的预测指标,动态监测血清β_(2)-MG、α_(1)-MG水平变化,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α_(1)-
下载PDF
eEF2K、HLAⅠ及β_(2)-MG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王羚 汪亮亮 +5 位作者 李婷 张卢舜 周燕 胡佳莉 魏淑飞 张小容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eEF2K、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基因(HLAⅠ)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病理诊断为胃腺癌的240例组织标本为胃腺癌组,同时收集距离肿瘤5cm处的正常胃黏膜标本89例为对照组。根据错配修复... 目的探讨eEF2K、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基因(HLAⅠ)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病理诊断为胃腺癌的240例组织标本为胃腺癌组,同时收集距离肿瘤5cm处的正常胃黏膜标本89例为对照组。根据错配修复蛋白MSH2、MSH6、MLH1及PMS2的表达情况,将胃腺癌组标本分为MSI及非MSI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各组eEF2K、HLAⅠ及β_(2)-MG蛋白的表达,分析各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240例胃腺癌标本中,男155例,女85例;年龄32~90岁,平均62岁,其中高分化1例,中分化77例,低分化162例。与对照组相比,非MSI组及MSI组e EF2K、HLAⅠ及β_(2)-MG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MSI组相比,MSI组e EF2K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HLAⅠ蛋白表达与脉管侵犯有关(P<0.05),而e EF2K的表达率升高提示组织学分化较差(P<0.05)。结论e EF2K、HLAⅠ及β_(2)-MG蛋白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癌的作用,并与组织学分化较差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F2K HLA β_(2)-mg
下载PDF
血清CysC、β_(2)-MG及尿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分析
14
作者 况开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8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微量蛋白(MALB)联合检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血清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早期肾...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微量蛋白(MALB)联合检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血清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组28例和单纯糖尿病组32例,另选择于我院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Cys C、β_(2)-MG及尿MALB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组患者的血清Cys C、β_(2)-MG及尿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最高,AUC为0.902,灵敏度为0.821,特异度为0.700;其次为Cys C的AUC为0.708,灵敏度为0.714,特异度为0.667;β_(2)-MG的AUC为0.702,灵敏度为0.679,特异度为0.700;尿MALB的AUC为0.671,灵敏度为0.643,特异度为0.767。结论血清CysC、β_(2)-MG及尿MALB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应用价值较高,可依据各指标水平的变化判断病情进展程度,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C β_(2)微球蛋白 尿
下载PDF
高通量低钙血液透析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清MCP-1、β_(2)-MG水平及尿素清除指数的影响
15
作者 孔子昂 葛郡 袁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62-65,70,共5页
目的分析高通量低钙血液透析用于老年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尿毒症3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90例。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行高通量低钙血液透析。比较2组肾功能[血肌酐(Scr... 目的分析高通量低钙血液透析用于老年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尿毒症3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90例。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行高通量低钙血液透析。比较2组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清钙磷代谢指标及尿素清除指数(Kt/V)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3%高于对照组73.68%(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β_(2)-MG、MCP-1、血清钙、血清磷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Kt/V较对照组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低钙血液透析,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降低血清MCP-1水平,提高Kt/V,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1 β_(2)-微球蛋白 尿
下载PDF
血栓心脉宁片通过调控TGF-β_(1)和Runx2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晶 邓毅凡 +5 位作者 张钊源 刘娟 朱米雪 余吉玲 何胜虎 周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片是否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5组:阴性组细胞加入DMEM培养液培养;钙化组加入β-磷酸甘油...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片是否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5组:阴性组细胞加入DMEM培养液培养;钙化组加入β-磷酸甘油(β-GP)作用24 h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血栓心脉宁低、中、高剂量组先分别加入125 mg/L、250 mg/L、500 mg/L的血栓心脉宁片培养24 h后再给予β-GP作用24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酶标仪检测各组细胞中钙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TGF-β_(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Run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钙化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中钙含量、ALP活性、TGF-β_(1)含量及Runx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钙化组比较,血栓心脉宁各组细胞活力均明显提高(P均<0.05),细胞中钙含量、ALP活性、TGF-β_(1)含量及Runx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各指标均呈浓度依赖性变化。结论血栓心脉宁片可能通过调控TGF-β_(1)和Runx2的表达,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1)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下载PDF
β_(2)-MG、BUN、CysC及SCr在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7
作者 国凤桂 程晴晴 李翠兰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肾功能损伤中各项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巨野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10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指标及观察组中不同类... 目的分析肾功能损伤中各项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巨野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10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指标及观察组中不同类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为(5.61±0.47)mg/L、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为(12.67±2.50)mmol/L、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为(2.29±0.27)mol/L、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为(184.59±7.1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9±0.59)mg/L,(5.26±1.32)mmol/L,(0.82±0.35)mol/L(89.67±9.2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13、26.211、33.255、81.024,P均<0.05)。随着肾功能损伤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类型肾功能损伤患者的β_(2)-MG、BUN、CysC、SCr检测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64、0.338、0.451、0.875,P均<0.05)。结论肾功能损伤患者的β_(2)-MG、BUN、CysC及SCr水平会出现异常变化,且随着肾功能损伤程度的不断加深,β_(2)-MG、BUN、CysC及SCr水平也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尿 C
下载PDF
血清β_(2)-MG、IL-17、FLC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18
作者 李辉锋 丁琪 毛永炎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781-78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游离轻链(FLC)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根据是否存在早期肾损伤进行分组,将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对照组(n=40),... 目的研究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游离轻链(FLC)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根据是否存在早期肾损伤进行分组,将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对照组(n=40),将肾功能异常患者纳入观察组(n=40)。两组均进行血清β_(2)-MG、IL-17、FLC的检测,观察检测结果,分析三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β_(2)-MG(8.76±2.09)mg/L、IL-17水平(70.05±6.94)pg/ml、FLC-κ(1.97±0.35)mg/L、FLC-λ(2.41±0.61)mg/L、κ/λ(1.89±0.2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Ⅲ期患者的β_(2)-MG、IL-17以及FLC-κ、FLC-λ、κ/λ检测值均高于Ⅱ期、Ⅰ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_(2)-MG、IL-17、FL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亦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_(2)-MG、IL-17、FLC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期肾损伤,联合血清β_(2)-MG、IL-17、FLC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17
下载PDF
β_(2)-MG、Hcy、尿Kim-1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沈翠萍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3期11-14,共4页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睢宁县...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5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A组,选取同期53例高血压无肾病患者为B组,选取同期52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对上述3组患者均进行β_(2)-MG、Hcy、尿Kim-1检测,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究上述3个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β_(2)-MG(14.53±2.17)mg/L、Hcy(27.25±5.61)µmol/L、尿Kim-1(5.68±0.76)ng/mL高于B组(7.53±1.24)mg/L、(19.87±4.85)µmol/L、(2.65±0.50)ng/mL和C组(2.20±0.51)mg/L、(11.20±1.87)µmol/L、(0.48±0.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ROC曲线分析,β_(2)-MG、Hcy、尿Kim-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3。结论在诊断高血压肾病患者时,采用β_(2)-MG、Hcy、尿Kim-1联合检测,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尿-1
下载PDF
百令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β_(2)-MG、Cys-C、RBP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朱军军 胡邵宁 +2 位作者 雷丽倩 陈欢 周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4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百令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C)、胱抑素C(Cys-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肺肾气虚型CG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百令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C)、胱抑素C(Cys-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肺肾气虚型CG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氯沙坦钾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片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o)、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清β_(2)-MC、Cys-C、RB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Cr、BUN、24hUpr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GF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SCr、BUN、24hUpr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β_(2)-MC、Cys-C、R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GN肺肾气虚型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下调血清β_(2)-MC、Cys-C、RBP水平,减少24 h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_(2)微球蛋白 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