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儿童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随诊15个月的1例抗GABAB受体(GABAB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患儿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血清(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及...目的探讨儿童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随诊15个月的1例抗GABAB受体(GABAB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患儿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血清(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及临床诊疗经过,并分别以“自身免疫性脑炎”“γ-氨基丁酸B受体”“autoimmune encephalitis”“anti-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查询建库至2023年1月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儿童抗GABABR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结果本研究中患儿急性起病,以肌张力障碍、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头颅MRI提示基底节区对称性损害,血清抗GABABR抗体阳性,脑脊液抗GABABR抗体阴性,诊断为“抗GABABR脑炎”,经丙球加类固醇免疫治疗后病情缓解。检索到8篇文献,结合本研究,共11例患儿,男性居多,一线治疗主要是皮质类固醇、静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11例患儿中,除1例自发缓解外,其余患儿均接受一线治疗,2例死于严重感染,其余均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对于单纯头颅MRI基底节区对称性损害的患者,排除感染、代谢、肿瘤等常见病因后需注意鉴别抗GABABR脑炎,尽早完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测,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展开更多
0引言小细胞肺癌(small cel llung cancer,SCLC)占肺癌比例约15%,其特点为高侵袭性、生长迅猛、早期转移、对放化疗较为敏感、但预后差。小细胞肺癌相关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最常见的是抗γ-氨基丁酸B(GABA—B)...0引言小细胞肺癌(small cel llung cancer,SCLC)占肺癌比例约15%,其特点为高侵袭性、生长迅猛、早期转移、对放化疗较为敏感、但预后差。小细胞肺癌相关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最常见的是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抗GABA—B受体脑炎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国内外报道的病例不到百例。展开更多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1B,BMPR-1B)基因对绵羊繁殖力的影响最大。BMPR-1B基因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多羔主效基因,其编码区的A746G突变导致蛋白质序列中第249位的谷氨酰胺被置换为精氨酸(Q249R),最终能够引起绵羊排卵数和产羔数增加。作者介绍了绵羊多羔主效基因BMPR-1B及其突变体FecB(A746G)的发现与结构,简述了该基因分子方面的作用机理,对BMP/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与绵羊繁殖之间的联系,并简单分析了FecB突变后对绵羊卵巢、卵泡等组织细胞功能,激素调节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BMPR-1B基因的了解,为研究人员探明该基因诱使绵羊等动物提高产羔数的调控机制,相关配体、调控因子和上下游信号蛋白的影响以及加快哺乳动物高效育种繁殖、扩大种群规模和多胎品系的建立,增加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A受体和B受体(γ-aminobuty ric acid A receptor and B receptor,GABAAR、GABABR)表达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为针...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A受体和B受体(γ-aminobuty ric acid A receptor and B receptor,GABAAR、GABABR)表达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为针刺抗抑郁之机制研究作出补充,为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针刺干预选取"百会"(GV20)、"印堂"(GV29)、双侧"三阴交"穴(SP6),平刺进针,深度0.5~1 cm,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持续28天。采用体重和糖水实验评价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和额叶皮层组织GABAAR和GABAB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以及糖水偏爱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体重增长值和糖水偏爱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上调海马中GABAAR蛋白含量及额叶皮层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海马GABAAR和额叶皮层GABAAR,GABABR含量,逆转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状态,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机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儿童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随诊15个月的1例抗GABAB受体(GABAB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患儿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血清(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及临床诊疗经过,并分别以“自身免疫性脑炎”“γ-氨基丁酸B受体”“autoimmune encephalitis”“anti-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查询建库至2023年1月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儿童抗GABABR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结果本研究中患儿急性起病,以肌张力障碍、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头颅MRI提示基底节区对称性损害,血清抗GABABR抗体阳性,脑脊液抗GABABR抗体阴性,诊断为“抗GABABR脑炎”,经丙球加类固醇免疫治疗后病情缓解。检索到8篇文献,结合本研究,共11例患儿,男性居多,一线治疗主要是皮质类固醇、静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11例患儿中,除1例自发缓解外,其余患儿均接受一线治疗,2例死于严重感染,其余均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对于单纯头颅MRI基底节区对称性损害的患者,排除感染、代谢、肿瘤等常见病因后需注意鉴别抗GABABR脑炎,尽早完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测,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文摘0引言小细胞肺癌(small cel llung cancer,SCLC)占肺癌比例约15%,其特点为高侵袭性、生长迅猛、早期转移、对放化疗较为敏感、但预后差。小细胞肺癌相关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最常见的是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抗GABA—B受体脑炎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国内外报道的病例不到百例。
文摘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1B,BMPR-1B)基因对绵羊繁殖力的影响最大。BMPR-1B基因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多羔主效基因,其编码区的A746G突变导致蛋白质序列中第249位的谷氨酰胺被置换为精氨酸(Q249R),最终能够引起绵羊排卵数和产羔数增加。作者介绍了绵羊多羔主效基因BMPR-1B及其突变体FecB(A746G)的发现与结构,简述了该基因分子方面的作用机理,对BMP/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与绵羊繁殖之间的联系,并简单分析了FecB突变后对绵羊卵巢、卵泡等组织细胞功能,激素调节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BMPR-1B基因的了解,为研究人员探明该基因诱使绵羊等动物提高产羔数的调控机制,相关配体、调控因子和上下游信号蛋白的影响以及加快哺乳动物高效育种繁殖、扩大种群规模和多胎品系的建立,增加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文摘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A受体和B受体(γ-aminobuty ric acid A receptor and B receptor,GABAAR、GABABR)表达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为针刺抗抑郁之机制研究作出补充,为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针刺干预选取"百会"(GV20)、"印堂"(GV29)、双侧"三阴交"穴(SP6),平刺进针,深度0.5~1 cm,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持续28天。采用体重和糖水实验评价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和额叶皮层组织GABAAR和GABAB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以及糖水偏爱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体重增长值和糖水偏爱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上调海马中GABAAR蛋白含量及额叶皮层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海马GABAAR和额叶皮层GABAAR,GABABR含量,逆转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状态,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