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Bi2O3/TiO2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跃军 曹铁平 +1 位作者 邵长路 王长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7-692,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溶剂热法相结合制备了γ-Bi2O3/TiO2复合纤维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S)、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溶剂热法相结合制备了γ-Bi2O3/TiO2复合纤维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S)、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RB)的脱色降解为模式反应,考察了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γ-Bi2O3纳米片均匀地生长在TiO2纤维上,形成了具有异质结构的γ-Bi2O3/TiO2复合纤维光催化材料,其光谱响应范围拓宽至可见光区,有利于TiO2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增强了体系的量子效率.与纯TiO2纤维相比可见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对RB的脱色率达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溶剂热法 γ-bi2o3/Tio2复合纤维 光催化
下载PDF
低温制备超细γ-Bi_2O_3粉末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波 庞爱红 顾建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8-630,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γ-Bi2O3. Ultrafine Bi metal powder was first synthesized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 single cell .The anode comprised the...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γ-Bi2O3. Ultrafine Bi metal powder was first synthesized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 single cell .The anode comprised the sacrificial metal Bi; the cathode was Pt; the NaOH solution was used as the electrolyte. The ultrafine Bi metal powder had a special chemical reactivity. Then γ-Bi2O3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ultrafine Bi and NaOH solution. 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NaOH solu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additive were studied. The principle of the reaction was discussed. The component of the product was determined by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nd EDTA titration analysis. XRD, SEM ,TEM and DTA were employ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btained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bi2o3 电化学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钇掺杂亚稳相γ-Bi_2O_3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洪全 郑树凯 +1 位作者 丁帮福 闫小兵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9-24,共6页
在不同温度下,以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纯的以及不同浓度钇掺杂亚稳相γ-Bi_2O_3。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显示,温度越高,制备纯相γ-Bi_2O_3反应时间越短,而钇引入并未改变样品的晶体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微观形貌... 在不同温度下,以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纯的以及不同浓度钇掺杂亚稳相γ-Bi_2O_3。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显示,温度越高,制备纯相γ-Bi_2O_3反应时间越短,而钇引入并未改变样品的晶体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微观形貌表征,发现所有颗粒样品呈现四面体形状,且钇掺杂增加颗粒聚集度。随着掺杂浓度增加,附着在四面体表面上的小颗粒尺寸逐渐增大。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钇掺杂引起禁带宽度变窄。选择罗丹明B为典型污染物以及γ-Bi_2-xYxO_3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性能随掺杂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bi2o3 Y掺杂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Pd掺杂γ-Bi_2O_3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金格 陈召琪 孙瑞民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第17期148-149,共2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未掺杂,Pd掺杂γ-Bi_2O_3晶格参数、电荷布居、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Pd掺杂γ-Bi_2O_3后,Pd的4d轨道发生分裂,Bi6p,O2p轨道与Pd4d轨道复合形成导...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未掺杂,Pd掺杂γ-Bi_2O_3晶格参数、电荷布居、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Pd掺杂γ-Bi_2O_3后,Pd的4d轨道发生分裂,Bi6p,O2p轨道与Pd4d轨道复合形成导带,轨道间发生强烈的作用,使能级发生杂化,禁带宽度减小,光吸收边带发生红移。较好的说明了Pd掺杂提高了γ-Bi_2O_3光催化性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bi2o3 Pd掺杂 可见光催化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Co掺杂亚稳相γ-Bi_2O_3光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瑞民 贾晓硕 +2 位作者 徐健强 王宁宁 曹天宇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6期17-20,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Co掺杂前、后亚稳相γ-Bi_2O_3的电子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Co掺杂后Bi原子电荷布居数部分增大,部分减小,O原子布居数均下降;同时在禁带中引...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Co掺杂前、后亚稳相γ-Bi_2O_3的电子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Co掺杂后Bi原子电荷布居数部分增大,部分减小,O原子布居数均下降;同时在禁带中引入杂质能级,使γ-Bi_2O_3的禁带宽度变小;Co掺杂导致对近紫外光吸收增加,对可见光吸收减弱,吸收边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活性Bi_2O_3/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γ射线辐射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魏霞 周元林 李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利用机械球磨法通过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活性Bi2O3微/纳米粉体,以浆体形式加入天然胶乳中,制备具有良好力学强度及γ射线防护性能的活性Bi2O3/橡胶复合材料。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荧光(PL)、FT-IR、SEM、电子万... 利用机械球磨法通过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活性Bi2O3微/纳米粉体,以浆体形式加入天然胶乳中,制备具有良好力学强度及γ射线防护性能的活性Bi2O3/橡胶复合材料。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荧光(PL)、FT-IR、SEM、电子万能试验机、NaI(Tl)探测仪等方法对粒子的化学组成、粒径分布和光致发光以及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γ射线辐射防护特性做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以酪素为主的双子季铵盐/PVP复合表面修饰得到的活性Bi2O3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20nm,分散稳定性良好,其复合橡胶对241Am为点源的59.5keV的γ射线屏蔽率可达23.97%,力学强度显著高于未添加活性Bi2O3的纯天然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Bi2o3 橡胶复合材料 机械球磨 复合改性 γ射线防护
下载PDF
Bi2O3和WO3纳米粒子协同增强NR/WO3/Bi2O3复合材料γ射线屏蔽性能
7
作者 李银涛 刘栋梁 +2 位作者 周元林 张全平 李迎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7-62,共6页
以相同质量分数(30%)而不同比例的WO_3和Bi_2O_3纳米粒子分别填充至天然橡胶(NR)并制备出各自的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经双子季铵盐(GQA)改性球磨后的WO_3和Bi_2O_3粒子尺寸达到纳米级,并在其表面嫁接上有机活性官能团;与纯NR材料相比,复... 以相同质量分数(30%)而不同比例的WO_3和Bi_2O_3纳米粒子分别填充至天然橡胶(NR)并制备出各自的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经双子季铵盐(GQA)改性球磨后的WO_3和Bi_2O_3粒子尺寸达到纳米级,并在其表面嫁接上有机活性官能团;与纯NR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提升2倍以上;当WO_3和Bi_2O_3纳米粒子质量比为15∶15时,复合材料的γ-ray的屏蔽率由各自单独填充时的8.3%和9.2%提高至12%。WO_3和Bi_2O_3纳米粒子量子效应、表面效应以及在NR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是协同增强复合材料对γ-ray防护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ray防护 纳米粒子 BI2o3 Wo3 协同效应
下载PDF
Bi_2O_3/γ-Al_2O_3系助燃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尧国 崔湘浩 +1 位作者 王宝辉 马英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94-396,共3页
负载性Pt助燃剂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助燃剂能促进CO的转化成CO2,对焦炭本身的燃烧速度无明显影响,故欲强化催化剂再生过程应提高其表面结焦的燃烧速度。我们制备了一系列Bi2O3/γ-Al2O3助燃剂以取代较为昂贵的Pt系助燃剂,并考察了Bi系助... 负载性Pt助燃剂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助燃剂能促进CO的转化成CO2,对焦炭本身的燃烧速度无明显影响,故欲强化催化剂再生过程应提高其表面结焦的燃烧速度。我们制备了一系列Bi2O3/γ-Al2O3助燃剂以取代较为昂贵的Pt系助燃剂,并考察了Bi系助燃剂的物相结构、表面吸附性能、抗硫性及CO催化氧化活性和烧碳速度。结果表明,在高温实用区域,Bi系和Pt系对CO催化氧化活性相近,Bi系尚具有较好的去焦性能,有利于催化剂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燃剂 BI2o3 Γ-AL2o3 Co 氧化
全文增补中
添加剂对亚稳相g-Bi_2O_3的低温水相合成和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亚军 于海洋 +1 位作者 李泽雪 郭梁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以乙二醇-水为溶剂体系,以Bi(NO_3)_3·5H2O为铋源、NaOH为沉淀剂,采用低温(80℃)水相一步合成法,反应40 min制备出尺寸为亚微米的亚稳相γ-Bi_2O_3粉末。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Bi_2O_3样品晶型和微观形貌,研究了... 以乙二醇-水为溶剂体系,以Bi(NO_3)_3·5H2O为铋源、NaOH为沉淀剂,采用低温(80℃)水相一步合成法,反应40 min制备出尺寸为亚微米的亚稳相γ-Bi_2O_3粉末。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Bi_2O_3样品晶型和微观形貌,研究了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剂(丙三醇、Trion X-100、CTAB、SDBS、乙醇、油酸)对亚稳相γ-Bi_2O_3微观形貌和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大多为γ相,只有少量的a相,尺度在亚微米-微米间。加入不同的添加剂,样品的微观形貌不同,有立方体、四面体、自组装微花等。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紫外-可见光区有显著的光吸收。使用不同添加剂制备的样品其禁带宽度在较宽的范围(2.30~2.81 e V)变化,属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引起的吸收,为Bi_2O_3的直接带隙吸收。荧光光谱(PL)表明,样品在400~600 nm有5个发射谱带(谱带中心位于449、466、480、491和561 nm等处)。添加剂不但对样品的纯度和微观形貌有重要的影响,对晶体结构也有明显的影响。添加剂使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光性能)发生变化,加入添加剂可调节产品的禁带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光性能 溶液沉淀法 γ-bi2o3 微结构
原文传递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Metastable γ-Bi_2O_3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被引量:4
10
作者 Weichang Hao Yuan Gao +3 位作者 Xi Jing Wen Zou Yan Chen Tianmin W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The metastable γ-Bi2O3 photo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fabricated by means of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of as-prepared samp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 The metastable γ-Bi2O3 photo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fabricated by means of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of as-prepared samp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ion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i2O3 powder was evaluated using rhodamine B as a model pollutan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Th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2O3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is as follows, nanorod 〉 nanorod/nanoflake 〉 N doped TiO2 〉 irregular particle 〉 agglomerated particle. The γ-Bi2O3 shows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it can effectively degrade 97% RhB within 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bi2o3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MoRPH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