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ylamine hydrobromide passivated tin-based perovskites to efficient solar cells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meng Li Pengcheng Jia +7 位作者 Fanwen Meng Xingyu Zhang Yang Tang Bo Song Chang Gao Liang Qin Feng Teng Yanbing 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965-1972,共8页
The development of tin-based devices with low toxicity is critical for the commercial vi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However because tin halide is a stronger Lewis acid,its crystallization rate is extremely fast,... The development of tin-based devices with low toxicity is critical for the commercial vi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However because tin halide is a stronger Lewis acid,its crystallization rate is extremely fast,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numerous defects that affect the device performance of ti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Herein,propylamine hydrobromide(PABr)was added to the perovskite precursor solution as an additive to passivate defects and fabricate more uniform and dense perovskite films.Because propylamine cations are too large to enter the perovskite lattices,they only exist at the grain boundary to passivate surface defects and promote crystal growth in a preferred orientation.The PABr additive raises the average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from 19.45 to 25.47 mA·cm^(-2)by reducing carrier recombination induced by defects.Furthermore,the device’s long-term illumination stability is improved after optimization,and the hysteresis effect is negligible.The addition of PABr results in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ropylamine hydrobromide PASSIVATION crystallization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Dinuclear Cu(II) Complex [Cu(C_(12)H_(17)N_2O)(NCS)]_2 with Tridentate Schiff Base Ligand N-(Salicylidene)-3-dimethylaminopropylamine
2
作者 林鸿 冯云龙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48,共3页
A new dinuclear copper(II) complex (Cu(C12H17N2O)(NCS)2, C26H34Cu2N6O2S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 = 11.... A new dinuclear copper(II) complex (Cu(C12H17N2O)(NCS)2, C26H34Cu2N6O2S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 = 11.289(2), b = 12.071(2), c = 12.113(2) ?, α = 72.90(3), β = 83.76(3), γ = 65.60(3)°, V = 1436.7(5) ?3, Z = 2, Mr = 653.79, F(000) = 676, Dc = 1.511 g/cm3, μ(MoKα) = 1.660 mm?1, the final R = 0.0334 and wR = 0.0856 for 5047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I)). The asymmetric unit comprises two half-molecules. The complex is a centrosymmetric dimmer in which each copper(II) is coordinated in the equatorial plane to the N-(salicylidene)-3- dimethylaminopropylamine ligand through the deprotonated phenolic oxygen atom as well as the nitrogen atoms of imine and amine. The fourth coordination site is occupied by the nitrogen atom of NCS?, while the axial one by the symmetrically related phenoxy oxygen of the other monomeric unit. The Cu(II)…Cu(II) average distance is 3.110(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methylamino-1-propylamine SALICYLALDEHYDE Schiff base Cu(II)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Z)-Ethyl-4-(4-methoxy)benzylidene-2-(3,5-dimethoxypheny-tetrahydrofuran-3,3-dicarboxylate
3
作者 王甜甜 吕志良 +1 位作者 刘嘉 李科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03-806,共4页
The title compound (Z)-ethyl-4-(4-methoxy)benzylidene-2-(3,5-dimethoxyphenyl)- tetrahydrofuran-3,3-dicarboxylat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 The title compound (Z)-ethyl-4-(4-methoxy)benzylidene-2-(3,5-dimethoxyphenyl)- tetrahydrofuran-3,3-dicarboxylat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 = 8.140(3), b = 11.966(4), c = 13.771(5)Aα= 67.366(4), β= 85.165(5), γ= 75.806(4)°, V = 1200.1(7) A3, Z = 2, C26H3008, Mr = 470.50, Dc = 1.302 g/cm^3, F(000) = 500,λ(MoKa) = 0.71073 A, μ= 0.096 mm^-1, R = 0.0659 and wR = 0.1841 for 3080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I)). As a key intermediate of HIV-1 integrase inhibitor, the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confirmation of the title compound are important for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thyl-4- (4-methoxy)benzylidene-2-(3 5-dimethoxyphenyl)-tetrahydrofuran-3- dicarboxylate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丙胺盐酸盐辅助结合气淬法制备高效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静 韩晓静 +5 位作者 刘冬雪 石标 王鹏阳 许盛之 赵颖 张晓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3-253,共11页
宽带隙钙钛矿与晶硅电池结合制备叠层太阳电池,其效率可以超越单结太阳电池的理论极限.然而,宽带隙钙钛矿薄膜结晶速率快,导致薄膜结晶质量差且具有大量缺陷,严重降低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本文采用温和的气淬法制备宽带隙钙钛矿薄膜,并... 宽带隙钙钛矿与晶硅电池结合制备叠层太阳电池,其效率可以超越单结太阳电池的理论极限.然而,宽带隙钙钛矿薄膜结晶速率快,导致薄膜结晶质量差且具有大量缺陷,严重降低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本文采用温和的气淬法制备宽带隙钙钛矿薄膜,并引入丙胺盐酸盐作为添加剂改善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质量.丙胺阳离子与钙钛矿组分相互作用生成了二维钙钛矿相,钙钛矿以二维相作为生长模板降低了α相钙钛矿的形成能,同时辅助钙钛矿均匀成核和择优取向生长,增大了晶粒尺寸.使用该策略制备的带隙为1.68 eV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实现了21.48%的光电转换效率.此外,制备的8 cm×8 cm的宽带隙钙钛矿薄膜具有良好的均匀性.本工作为高效、大面积钙钛矿基的光伏器件的制备工艺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隙钙钛矿 气淬法 丙胺盐酸盐 结晶
下载PDF
HZSM-5分子筛一步法绿色合成
5
作者 荆文静 张玉霞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2-24,共3页
ZSM-5分子筛在吸附、催化中用途广泛,随着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传统生产中面临的高耗能、高耗水及长流程给分子筛的应用带来阻碍。本文研究了以大孔硅胶、硝酸铝、正丙胺为原料一步法合成HZSM-5分子筛,考察了晶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 ZSM-5分子筛在吸附、催化中用途广泛,随着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传统生产中面临的高耗能、高耗水及长流程给分子筛的应用带来阻碍。本文研究了以大孔硅胶、硝酸铝、正丙胺为原料一步法合成HZSM-5分子筛,考察了晶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化时间延长,分子筛结构逐步生长,晶化36 h后成功制备出晶体呈棒状相互交错的高结晶度ZSM-5分子筛,其BET比表面积达到421 m^(2)/g,铝以四配位状态全部进入分子筛骨架。该合成方法流程简单,耗水量低,同时不添加高腐蚀性氟化氢,不需要铵交换,是一种有高效节能的分子筛绿色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分子筛 一步法合成 大孔硅胶 硝酸铝 正丙胺
下载PDF
牛蒡苷元氨解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桂荣 徐煜彬 +1 位作者 窦德强 姜洪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牛蒡苷元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水溶性差,故以牛蒡苷元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改善其水溶性,进而提高生物度,方便制剂、扩大牛蒡苷元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采用丙胺与牛蒡苷元在室温下发生氨解反应,通过重结晶方法制备氨解衍生物... 目的:牛蒡苷元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水溶性差,故以牛蒡苷元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改善其水溶性,进而提高生物度,方便制剂、扩大牛蒡苷元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采用丙胺与牛蒡苷元在室温下发生氨解反应,通过重结晶方法制备氨解衍生物。采用5种人癌细胞株对氨解衍生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合成得到牛蒡苷元氨解衍生物,操作简单,后处理容易,收率较高,并且衍生物的溶解性高于牛蒡苷元。对牛蒡苷元与氨解衍生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氨解衍生物的活性低于牛蒡苷元。结论:牛蒡苷元氨解衍生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牛蒡苷元与丙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0.05,室温反应24 h,收率为64%。经活性研究表明牛蒡苷元的内酯环是抗肿瘤活性关键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苷元 氨解 丙胺 抗肿瘤活性 结构修饰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在Nafion/羟基磷灰石膜上的电化学发光及其应用于肌红蛋白的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国涛 贾丽萍 +4 位作者 赵倩 陶绪泉 贾文丽 崔慧 王怀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2-1247,共6页
利用羟基磷灰石(HAp)和Nafion将CdTe/CdS量子点(QD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在复合膜内的CdTe/CdS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行为。相比水溶液中的量子点在裸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CdTe/CdS修饰到复合膜内后的电化学发光更加稳定,且发光... 利用羟基磷灰石(HAp)和Nafion将CdTe/CdS量子点(QD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在复合膜内的CdTe/CdS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行为。相比水溶液中的量子点在裸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CdTe/CdS修饰到复合膜内后的电化学发光更加稳定,且发光强度增加数十倍。在p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以三丙胺(TPrA)为共反应物,基于肌红蛋白(Mb)能有效地猝灭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ECL)强度,建立了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检测Mb的新方法,同时我们探讨了Mb猝灭QDs电化学发光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b浓度在0.59 nmol/L~10.59 nmol/L范围内,分析信号lg(I0-I)/I与肌红蛋白浓度的对数lg[CMb]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2 n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点 电化学发光 羟基磷灰石 三丙胺 肌红蛋白
下载PDF
[(ZnS)_(1.5)NH_2(CH_2)_2CH_3]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文戈 戴洁 +1 位作者 卞国庆 王昕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报道一种用溶剂热合成技术制备的配位光催化剂 :[(ZnS) 1 .5NH2 (CH2 ) 2 CH3]2 。该化合物完全难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 ,是一种多聚结构化合物。用该催化剂进行的活性紫X - 2R染料光降解实验表明 。
关键词 配合物 溶剂热合成 光降解 光催化剂 [(ZnS)1.5NH2(CH2)2NH3] 光催化活性 污染治理 水溶性染料
下载PDF
合成异丙胺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邢晓东 刘增勋 +1 位作者 赵维君 刘天林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1-33,共3页
异丙胺是一个很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研究了以丙酮,液氨和氢气为原料合成异丙胺的新工艺。该工艺操作简便,对异丙胺的选择性好,产率高。
关键词 氢气 异丙胺 丙酮 液氨
下载PDF
原位红外技术对胺类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江 侯亮 +1 位作者 叶勤 张嗣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用原位红外过程分析技术研究了异丙胺与环氧丙烷的N-烷基化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环氧丙烷826cm-1处吸光度的下降和产物位于1069cm-1峰高的逐渐增加,可清楚反映出反应的进程、反应条件的影响和反应终点的判断。... 用原位红外过程分析技术研究了异丙胺与环氧丙烷的N-烷基化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环氧丙烷826cm-1处吸光度的下降和产物位于1069cm-1峰高的逐渐增加,可清楚反映出反应的进程、反应条件的影响和反应终点的判断。结果显示该技术是研究反应机理、动力学和优化反应条件的十分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醇胺 FTIR 异丙胺 环氧丙烷
下载PDF
锌粉催化合成N-烃基-3-氯丙胺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雯 赵君颖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2-43,共2页
N-烃基-3-氯丙胺是重要的药物合成年口研究的中间体,此类化合物以前的合成方法存在着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较高、收率较低的不足之处。我们对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1-溴-3-氯丙烷和仲胺为原料,锌粉作催化剂,通过缩合... N-烃基-3-氯丙胺是重要的药物合成年口研究的中间体,此类化合物以前的合成方法存在着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较高、收率较低的不足之处。我们对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1-溴-3-氯丙烷和仲胺为原料,锌粉作催化剂,通过缩合反应得到产物,反应后的锌粉可再生利用。采用该方法合成N-烃基-3-氯丙胺,以仲胺计总收率可达67%-86%。该方法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粉 合成 N-烃基-3-氧丙胺
下载PDF
1-(4-甲氧基)苯基-2-丙胺的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冬梅 赵丽琴 +2 位作者 黄慧琴 张雅芳 程卯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7-368,共2页
以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 ,采用了一条新路线合成了平喘药福莫特罗重要中间体 1- (4 -甲氧基 )苯基 - 2 -丙胺 ,反应总收率 38%。方法操作简单、可行 。
关键词 合成 1-(4-甲氧基)苯基-2-丙胺 福莫特罗 平喘药
下载PDF
氧化还原功能纤维的研究──Ⅶ.含正丙胺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u^(3+)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顺清 邓端茂 +1 位作者 陆耘 曾汉民 《合成纤维工业》 CSCD 1996年第4期36-40,共5页
以氯甲基化纤维、聚乙烯醇(PVA)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_一缩二乙二醇丙烯酸双酯(DGA)纤维:氯球三种反应性基体,合成了含氮量分别为2.34,2.94,1.61mmol/g的含正丙胺基吸附剂。结果表明:... 以氯甲基化纤维、聚乙烯醇(PVA)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_一缩二乙二醇丙烯酸双酯(DGA)纤维:氯球三种反应性基体,合成了含氮量分别为2.34,2.94,1.61mmol/g的含正丙胺基吸附剂。结果表明:该类吸附剂在高酸度(pH<1.5)及低酸度(pH>3.5)对Au^(3+)都有较高的吸附量,而在pH1.5~3.0的吸附量较小甚至为零;且该类吸附剂在低酸度(pH>2.5)对Au^(3+)有还原作用,随溶液离子强度升高,吸附剂对Au^(3+)的吸附量下降。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含正丙胺基吸附剂在pH4.0对Au^(3+)的吸附速度很慢,72h后仍未达到饱和吸附。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吸附态金聚集成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胺基纤维 氧化还原 吸附 金离子 功能纤维
下载PDF
氧化还原功能纤维的研究 Ⅷ.含正丙胺基吸附剂与Au^(3+)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顺清 邓端茂 +1 位作者 陆耘 曾汉民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2-25,共4页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手段,证实含正丙胺基吸附剂与Au3+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氮原子邻近的羟基碳或C-H键被氧化,而氮原子并未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吸附态Au(3+)最终部分...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手段,证实含正丙胺基吸附剂与Au3+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氮原子邻近的羟基碳或C-H键被氧化,而氮原子并未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吸附态Au(3+)最终部分被还原成单质金;在非水介质中吸附在吸附剂上的金聚集成颗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胺基 氧化还原 吸附剂 功能纤维 吸附纤维
下载PDF
合成光学活性1,1'-联-2-萘酚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遵乐 石中平 +1 位作者 涂敬仁 黄文洪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1-34,共4页
利用(一)-1,1′-联-2-萘酚[(—)-1]与(+)-1-苯基-2-丙胺[(+)-2]·Cu(Ⅱ)络合物及(+)-1,1′-联-2-萘酚[(+)-1)与(一)-1-苯基-2-丙胺[(—)-2]·Cu(Ⅱ)络合物可以生成复合物沉淀,而在cu(Ⅱ)·胺络合物作用下,溶液中的光活性1... 利用(一)-1,1′-联-2-萘酚[(—)-1]与(+)-1-苯基-2-丙胺[(+)-2]·Cu(Ⅱ)络合物及(+)-1,1′-联-2-萘酚[(+)-1)与(一)-1-苯基-2-丙胺[(—)-2]·Cu(Ⅱ)络合物可以生成复合物沉淀,而在cu(Ⅱ)·胺络合物作用下,溶液中的光活性1发生消旋化作用,由(士)-1以76×10^(-2)的产率立体选择地制备了(+)-1和(—)-1。当用≥50×10^(-2)ee的2进行反应时,也可获得60×10^(-2)的光活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1-萘酚 苯基 丙胺 铜胺络合物
下载PDF
消旋棉酚拆分的研究——Ⅳ.苏(-)或(+)-1-(对硝基苯基)-1,3-二羟基丙胺-2为拆分剂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多楷 孟佳克 +2 位作者 司伊康 马顺义 黄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30-434,共5页
本文介绍以光学活性苏-1-(对硝基苯基)-1,3-二羟基丙胺-2为拆分剂,与消旋棉酚缩合,用常压柱色谱或溶剂结晶法分离得到两个光学纯的非对映体,然后分别水解得(+)和(-)-棉酚。
关键词 棉酚 消旋反应
下载PDF
3-芳氧基-1-丙胺类HIV-1 Tat/PCAF BRD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家明 汪志勇 +1 位作者 ZENG,Lei ZHOU,Ming-Ming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51-1156,共6页
为了研究HIV-1Tat/PCAFBRD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合成了6个3-芳氧基-1-丙胺类化合物.以取代的2-硝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在常规加热和微波辐射加热下与1,3-二溴丙烷反应合成3-(2-硝基芳氧基)-1-溴丙烷(3),结果显示,微波辐射加热比常规加热下的... 为了研究HIV-1Tat/PCAFBRD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合成了6个3-芳氧基-1-丙胺类化合物.以取代的2-硝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在常规加热和微波辐射加热下与1,3-二溴丙烷反应合成3-(2-硝基芳氧基)-1-溴丙烷(3),结果显示,微波辐射加热比常规加热下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收率有所提高.3和邻苯二甲酰亚胺钾进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2-[3-(芳氧基)-丙基]二氢异吲哚-1,3-二酮,再经肼解得到了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FTIR,1HNMR,13CNMR及HRMS确证.ELISA检测法测定了它们体外抑制HIV-1Tat/PCAFBRD的活性,并对影响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芳氧基-1-丙胺盐酸盐 微波辐射 肼解 Gabriel反应 抗HIV-1
下载PDF
模板剂用量对SAPO-11分子筛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萘与甲醇烷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潇潇 张伟 +1 位作者 赵亮富 魏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2-1077,共6页
考察了二正丙胺(DPA)模板剂用量对合成的SAPO-11分子筛的物化特性及催化萘与甲醇的烷基化的影响,并通过XRD、SEM、N2 adsorption-desorption、NH3-TPD、FTIR和29SiMAS NMR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变模板剂用量不仅可... 考察了二正丙胺(DPA)模板剂用量对合成的SAPO-11分子筛的物化特性及催化萘与甲醇的烷基化的影响,并通过XRD、SEM、N2 adsorption-desorption、NH3-TPD、FTIR和29SiMAS NMR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变模板剂用量不仅可以调节SAPO-11的孔结构,还会改变Si在分子筛骨架上的分布,从而调节SAPO-11的酸性。当n(DPA)/n(Al2O3)=1.5时,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215 m2/g和0.173 cm3/g;样品的Si区面积最小,Si(nAl)(0<n<4)结构最多,从而样品的酸量多,酸性强,同时用于催化萘与甲醇烷基化反应的活性最高,反应11 h后其萘的转化率和2,6-二甲基萘的收率分别达到56.5%和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分子筛 烷基化 二正丙胺 模板剂用量 催化技术
下载PDF
光原锰(Ⅲ)卟啉二甲酯与有机碱配位还原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清民 师同顺 +1 位作者 代友红 曹锡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7-70,共4页
实验表明,Mn(Ⅲ)卟啉对理解血红蛋白的催化反应很有意义。Mn(Ⅲ)卟啉突出的性质是配位还原性,尤其与有机碱的反应。等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锰(Ⅲ)(TPPMn(Ⅲ)Cl)与有机碱的配位还原反应。本文部分作者曾研究过(β-硝基)四苯基卟... 实验表明,Mn(Ⅲ)卟啉对理解血红蛋白的催化反应很有意义。Mn(Ⅲ)卟啉突出的性质是配位还原性,尤其与有机碱的反应。等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锰(Ⅲ)(TPPMn(Ⅲ)Cl)与有机碱的配位还原反应。本文部分作者曾研究过(β-硝基)四苯基卟啉锰(Ⅲ),((β-NO2)TPP Mn(Ⅲ)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卟啉二甲酯 有机碱 配位还原反应
下载PDF
2-甲基-1-苯基丙胺的合成、拆分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小凤 张广友 +1 位作者 刘长欣 张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9-251,共3页
The racemic amine (±)-2-methyl-1-phenyl propylamine(4)was obtained from benzene(1)and isobutyryl chloride(2).Enantiomers of(4)(up to 99%e.e.)were resolved with(S)-(+)-mandelic acid[(+)-(5)]and(R)-(-)-mandelic aci... The racemic amine (±)-2-methyl-1-phenyl propylamine(4)was obtained from benzene(1)and isobutyryl chloride(2).Enantiomers of(4)(up to 99%e.e.)were resolved with(S)-(+)-mandelic acid[(+)-(5)]and(R)-(-)-mandelic acid[(-)-(5)]as resolving reagents in a mixed solvent of ethyl acetate/hexane.The struchure of (4)was characterized by IR,NMR and MS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1-苯基丙胺 (S)-(+)-扁桃酸 拆分 结构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