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地区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参考区间的确定与分析
1
作者 曹鑫 平娜娜 +4 位作者 丁谨 彭鹏 刘娜 张彧彤 冯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本中心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以指导成分制备,加强内部质控,提高血液制剂的质量。方法抽取本中心2023年3-8月使用2个厂家去白细胞型塑料血袋采集的全血1523袋,分别称取过滤前及过滤后的重量,依据...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本中心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以指导成分制备,加强内部质控,提高血液制剂的质量。方法抽取本中心2023年3-8月使用2个厂家去白细胞型塑料血袋采集的全血1523袋,分别称取过滤前及过滤后的重量,依据公式及测定的比重计算全血采集量、过滤损耗容量及产品容量。依据数据分布特征确定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参考范围,分析全血采集量、过滤损耗容量及产品容量在两个厂家之间的差异。比较近一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控容量数据及另抽取的100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与参考区间的差异,验证参考区间的有效性。结果样本总体全血采集量中位数为402.0 mL,过滤损耗容量中位数为41.4 mL;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均数为322.5 mL,其中使用厂家A去白细胞型塑料血袋的全血采集量(A:中位数404.4 mL;B:中位数397.7 mL,P<0.01)及去白悬浮红细胞产品容量(A:均值331.4 mL;B:均值312.0 mL,P<0.01)均更高,且过滤损耗容量更低(A:中位数39.5 mL;B:中位数46.6 mL,P<0.01);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数据标准差为19.6,则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参考区间为284.1~360.9 mL。验证样本及质控抽检数据均与区间样本无差异(P>0.05)。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将本中心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标准确定为284.1~360.9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合理用血 容量参考区间
下载PDF
辐照红细胞与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肝癌患者CD4+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王云鹏 张新蔚 +4 位作者 吕旭方 马宝亮 李小全 魏书堂 徐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辐照红细胞与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肝癌患者CD4+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肝癌患者,根据输血红细胞类型,将以辐照红细胞输注治疗的65例患者纳入辐照组,以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普通组。比较输... 目的分析辐照红细胞与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肝癌患者CD4+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肝癌患者,根据输血红细胞类型,将以辐照红细胞输注治疗的65例患者纳入辐照组,以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普通组。比较输血前和输血后14 d时,2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水平(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比较输血后3个月内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输血后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输血后14 d时,辐照组患者Th1、IL-2、IFN-γ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Th2、Treg、IL-10、IL-17水平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2组Th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3个月内辐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随访3年,2组患者PF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将抑制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而辐照红细胞输注可减轻异体输血引起的细胞免疫抑制反应,后者在肝癌手术中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红细胞 普通悬浮红细胞 肝癌 CD4+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血技术在急救输血中的实践及进展研究
3
作者 金凡力 张晓然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185-189,共5页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指分离白细胞后所剩的红细胞悬浮液,适用于大量失血患者的急救输血中。白细胞会引起相关病毒传播及介导输血反应,去白细胞可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本文对悬浮红细胞输血中的去白细胞方法进行研究,不同方法的白细胞去...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指分离白细胞后所剩的红细胞悬浮液,适用于大量失血患者的急救输血中。白细胞会引起相关病毒传播及介导输血反应,去白细胞可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本文对悬浮红细胞输血中的去白细胞方法进行研究,不同方法的白细胞去除率与红细胞回收率有所不同,制备悬浮红细胞主要采用第三代去白细胞过滤器,白细胞去除率超过99%。第四代白细胞过滤器使用的材料更加丰富,相关研究正在逐步开展,有待获得更充足的临床证据。有效去白细胞对于悬浮红细胞输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以防止人类白细胞抗原同种异体免疫,减少发热非溶血性输血相关反应,降低白细胞相关传染病风险,同时预防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输血 输血技术 去白细胞 悬浮红细胞 综述
下载PDF
全血采集去白悬浮红细胞当日与冷藏24h后制备质量比较
4
作者 单玉 范丽莉 王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7期167-170,共4页
目的比较全血采集去白悬浮红细胞当日与冷藏24 h后制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0月青岛市中心血站的245份400 mL全血,纳入观察组,另245份400 mL全血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在4℃冷藏条件下保存24 h后进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对照组... 目的比较全血采集去白悬浮红细胞当日与冷藏24 h后制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0月青岛市中心血站的245份400 mL全血,纳入观察组,另245份400 mL全血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在4℃冷藏条件下保存24 h后进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对照组在采集当日进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比较2组去白悬浮红细胞的滤白时间、滤器损失血量、细胞计数、代谢性指标及游离血红蛋白值、血浆溶血率等质量指标。结果2组滤器损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大于对照组,滤白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红细胞体积为(90.97±4.79)fL,大于对照组的(89.63±5.15)fL(P<0.05)。2组钾离子、钠离子及pH水平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溶血率为4.49%(11/245),高于对照组的1.22%(3/245)(P<0.05)。结论与全血采集当日相比,冷藏24h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的滤器损失血量无明显影响,但会增加去白悬浮红细胞容量,延长滤白时间,且对检测的细胞计数、血浆溶血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悬浮红细胞 全血采集 冷藏 血红蛋白值 红细胞数 钾离子
下载PDF
不同比例成分大量输血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滨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成分大量输血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大量输血治疗,输注>8 U的红细胞,按照悬浮红细胞∶血浆比例的不同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成分大量输血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大量输血治疗,输注>8 U的红细胞,按照悬浮红细胞∶血浆比例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悬浮红细胞∶血浆=1.5∶1)、对照组(60例,悬浮红细胞∶血浆=2.5∶1),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悬浮红细胞与血浆输注比例1.5∶1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与血浆比例 大量输血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以1∶1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少丰 陈楚填 陈醒霞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以1∶1的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和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严重创伤行急诊输血患者,将其按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去白悬浮红细胞比例的不同分为1∶1比例输注治疗组... 目的探讨以1∶1的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和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严重创伤行急诊输血患者,将其按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去白悬浮红细胞比例的不同分为1∶1比例输注治疗组、1∶2比例输注治疗组、1∶3比例输注治疗组,每组均40例。输注后,比较三组血栓弹力图指标[凝固角(α-Angle)、输血后凝固时间(K)值、反应时间(R)值以及血栓最大幅度(MA)值],并记录术后24 h出血量、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以及血容量恢复时间。结果输注后,1∶1比例输注治疗组的α-Angle、MA值高于1∶2、1∶3比例输注治疗组,K值、R值较1∶2、1∶3比例输注治疗组低(P<0.05);1∶1比例输注治疗组的ICU住院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以及血容量恢复时间均较1∶2、1∶3比例输注治疗组短(P<0.05)。结论为严重创伤急诊患者以1∶1的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去白悬浮红细胞可有效改善其凝血状态,并为其预后的改善提供积极助力,其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去白悬浮红细胞 严重创伤 血栓弹力图指标 急诊
下载PDF
X射线与γ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冯娜 兰静 +2 位作者 曹鑫 丁谨 景媛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经过X射线辐照与γ射线辐照后悬浮红细胞相关质控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变化,以评估X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留取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其他检测均合格的2 U悬浮红细胞共49袋,分成两组,按照辐照... 目的 对比分析经过X射线辐照与γ射线辐照后悬浮红细胞相关质控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变化,以评估X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留取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其他检测均合格的2 U悬浮红细胞共49袋,分成两组,按照辐照源分别命名为γ组(21袋)与X组(28袋)。将γ组与X组在采集后第13天进行相应的辐照处理,并将辐照后的血液置于2~6℃血液冷藏冰箱中保存,分别于辐照后第1天、第22天取样测定相应的质量指标。结果辐照后第1天,X组与γ组的溶血率、K~+浓度、Na~+浓度、Cl~-浓度与Ca~(2+)浓度分别为(0.10±0.03)%vs.(0.09±0.06)%、(46.50±7.94) mmol/L vs.(45.03±4.65) mmol/L、(99.44±3.86) mmol/L vs.(100.83±4.79) mmol/L、(68.35±2.79) mmol/L vs.(67.59±1.26) mmol/L、(0.40±0.11) mmol/L vs.(0.43±0.08) mmol/L。辐照后第22天,X组与γ组的溶血率、K~+浓度、Na~+浓度、Cl~-浓度与Ca~(2+)浓度分别为(0.29±0.07)%vs.(0.27±0.06)%、(64.22±4.58)mmol/L vs.(63.05±3.57) mmol/L、(81.50±5.56) mmol/L vs.(81.76±3.91) mmol/L、(68.72±1.97) mmol/L vs.(68.28±1.36) mmol/L、(0.39±0.10) mmol/L vs.(0.41±0.04) mmol/L。对X组与γ组同一保存时间的同一质量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X组与γ组的溶血率与K~+浓度均明显增大,Na~+浓度均显著降低,而Cl~-浓度与Ca~(2+)浓度则无变化。结论 悬浮红细胞经X射线与γ射线辐照后的质控指标与理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基于安全性考虑,X射线辐照仪可完全替代γ射线辐照仪用于制备辐照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辐照 Γ射线辐照 悬浮红细胞质量
下载PDF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输注不同贮存时间去白悬浮红细胞的价值评估
8
作者 李利燕 郭志海 《大医生》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输注不同贮存时间去白悬浮红细胞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14 d为临界值,按照输注...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输注不同贮存时间去白悬浮红细胞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14 d为临界值,按照输注不同储存时间去白悬浮红细胞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输注储存时间在14 d以内去白悬浮红细胞)和对照组(输注储存时间超过14 d去白悬浮红细胞),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去白悬浮红细胞中三磷酸腺苷、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及pH值,比较采集至储存间隔不同时间红细胞有效携氧量(Q)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输注2单位去白悬浮红细胞后血红蛋白(Hb)水平及红细胞比容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三磷酸腺苷、2,3二磷酸甘油酸、pH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去白悬浮红细胞采集当日红细胞Q水平高于7、14、21、28 d,且去白悬浮红细胞采集时间在28 d及以上的红细胞有效携氧量水平最低(P<0.05);观察组患者输注2单位去白悬浮红细胞后Hb水平及红细胞比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输注存储时间在14 d以内的去白悬浮红细胞,能更有效提高机体Hb及红细胞比容水平,且具有更理想的有效携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不同贮存时间 去白悬浮红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的影响
9
作者 尹玉婷 喻斌 周军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究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储存时间>14 d红... 目的探究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储存时间>14 d红细胞进行红细胞输注,观察组予以<14 d红细胞进行红细胞输注,比较两组输注前后血清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血清铁蛋白(SF)]、输血3 d时有效输注率、血清相关因子(K^(+)、Na^(+)、C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输血1 d后,两组RBC、Hb水平均高于输血前,RET、SF水平均低于输血前,且观察组RBC、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ET、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3 d后,观察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1 d后,两组K+、Na+、Cl-水平均高于输血前,但观察组K+水平低于对照组,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储存时间较短的红细胞对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悬浮红细胞输注效果较好,且对器官损伤较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储存时间 地中海贫血 悬浮红细胞输注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不同比例红细胞悬液与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应用于急性创伤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秋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红细胞悬液(SRBC)与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应用于急性创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治疗的51例急性创伤患者。根据FFP和SRBC输注比例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红细胞悬液(SRBC)与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应用于急性创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治疗的51例急性创伤患者。根据FFP和SRBC输注比例的不同将其分为低比例组(n=25)和高比例组(n=26)。低比例组以FFP∶SRBC比例为1∶3进行输血。高比例组以FFP∶SRBC比例为1∶1进行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及输血24 h后凝血功能、纤溶指标、血栓弹力图。结果:输血24 h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输血前(P<0.05),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输血前,高比例组FIB水平高于低比例组,PT、TT、APTT均短于低比例组(P<0.05)。输血24 h后,两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均高于输血前(P<0.05),且高比例组D-D、FDP水平均高于低比例组(P<0.05)。输血24 h后,两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均高于输血前(P<0.05),且高比例组R、K、α角、MA均高于低比例组(P<0.05)。结论:采用FFP∶SRBC比例为1∶1输注血液,可更好地调节纤溶系统,减轻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改善血栓弹力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红细胞悬液 血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X射线辐照对淋巴细胞的灭活能力及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怡静 卓海龙 +2 位作者 张怡 程晨 骆群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X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中淋巴细胞灭活能力及辐照后14 d内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悬浮红细胞分为三组:X射线辐照组、γ射线辐照组、未辐照组,辐照组分别使用X射线辐照仪、γ射线辐照仪以25 Gy剂量辐照。分离上述三组悬浮红... 目的探讨X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中淋巴细胞灭活能力及辐照后14 d内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悬浮红细胞分为三组:X射线辐照组、γ射线辐照组、未辐照组,辐照组分别使用X射线辐照仪、γ射线辐照仪以25 Gy剂量辐照。分离上述三组悬浮红细胞的淋巴细胞进行培养,比较两种辐照方法对悬浮红细胞中淋巴细胞的灭活效果;检测辐照后第0、7、14 d悬浮红细胞的溶血率、2,3–DPG、ATP、红细胞渗透脆性等。结果X射线辐照、γ射线辐照后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8.034±1.778)%和(97.882±1.915)%,且两组在辐照后14 d内溶血率、2,3–DPG、ATP、红细胞渗透脆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射线血液辐照仪和γ射线辐照仪对淋巴细胞的灭活效果无明显差异,且25 Gy辐照对悬浮红细胞质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Γ射线 悬浮红细胞 淋巴细胞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不同输血策略对外科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资源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照黄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95-96,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输血策略对外科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资源消耗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就诊的104例外科创伤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输血策略划为30例A组[新鲜冰冻血浆(FFP):悬浮红细胞(RBCS)>1:1]、38例B... 目的探究不同输血策略对外科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资源消耗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就诊的104例外科创伤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输血策略划为30例A组[新鲜冰冻血浆(FFP):悬浮红细胞(RBCS)>1:1]、38例B组(FFP:RBCS>1:2~1:1)、36例C组(FFP:RBCS≤1:2)。比较三组凝血功能、血液资源消耗情况、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及生存情况。结果三组输血后纤维蛋白原(FIB)均比输血前低,且C组比A组及B组低,B组比A组低(P<0.05);C组输血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比A组及B组高(P<0.05);C组FFP用量比A组及B组低,且B组比A组低(P<0.05);三组RBCS用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相比无差异(P>0.05);三组入院1d及1个月存活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FFP:RBCS>1:2~1:1的输血策略可在不影响外科创伤大出血患者疗效的前提下改善其凝血功能,减少血液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大出血 外科 悬浮红细胞 凝血功能 新鲜冰冻血浆
下载PDF
不同低气压缺氧环境下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变化
13
作者 雍雪莲 邹莉 +4 位作者 刘磊 臧倩 季金秀 程思 李永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低气压缺氧环境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悬浮红细胞空运、空投、高原运输储存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用压力控制装置模拟高空万米(0.026 MPa)和海拔6 000 m(0.047 MPa)低压气环境,悬浮红细胞分为3组(5袋/组,1.5 U/袋),对... 目的 探讨低气压缺氧环境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悬浮红细胞空运、空投、高原运输储存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用压力控制装置模拟高空万米(0.026 MPa)和海拔6 000 m(0.047 MPa)低压气环境,悬浮红细胞分为3组(5袋/组,1.5 U/袋),对照组,4℃储血冰箱正常存储;0.026 MPa组,置于0.026 MPa环境中,2℃~6℃存放24 h;0.047 MPa组,置于0.047 MPa环境中,2℃~6℃存放7 d。试验后,悬浮红细胞储存于4℃储血冰箱中,于储存期2 d, 9 d, 14 d, 28 d, 35 d观察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HCT、MCV、钾离子K^(+)、钠离子Na^(+)、游离血红蛋白FHb、溶血率,流变学指标及2,3-DPG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仅有葡萄糖Glu消耗显著增加(P<0.05)和乳酸LAC堆积的一过性增加。结论 低气压缺氧环境对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血液运输 缺氧/高原
下载PDF
某院临床输血患者特征调查分析
14
作者 杨俊龙 白艳丽 +2 位作者 杜旭利 郝梦圆 杨媛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S02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某院临床输血患者特征,为更好地实施患者血液管理(PBM)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该院输血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型、科室、输注血液成分、输血量等信息,对输血患者特征及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患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310... 目的分析某院临床输血患者特征,为更好地实施患者血液管理(PBM)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该院输血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型、科室、输注血液成分、输血量等信息,对输血患者特征及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患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3109例患者输血,77.8%患者输注红细胞成分(16481 U),57.5%患者输注血浆(1820400 mL),19.3%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2968 U),13.7%患者输注冷沉淀(9896 U),男女比例1.26∶1.00,平均每月350例患者输血,中位和平均年龄分别为60岁(0~99岁)57.1岁,49.3%患者仅输注1种血液成分,36.8%患者输注2种血液成分,10.1%患者输注3种血液成分,3.8%患者输注4种血液成分。红细胞成分输注的主要科室为血液科、消化内科、骨科、肿瘤科、心脏外科,共输注58.6%红细胞成分;血浆输注的主要科室为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脏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共输注71.6%血浆,其中消化内科患者输注35.9%血浆;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主要科室为血液科、肿瘤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脏外科,共输注86.5%单采血小板,其中血液科患者输注59.7%单采血小板;冷沉淀输注的主要科室为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血液科、心脏外科、普通外科,共输注79.6%冷沉淀。结论临床输血患者特征分析有助于动态了解输血患者特征变化,对实施PBM、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人口老龄化 患者血液管理 悬浮红细胞 血浆 单采血小板
下载PDF
高原地区悬浮红细胞保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钟锐 王红 +7 位作者 扎西顿珠 贺曾 刘华 次旦平措 黄晓倩 吴瑕 张警丹 刘嘉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考察西藏拉萨地区悬浮红细胞的保存质量。方法将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采集的400 mL全血(共6份)离心分离,去除血浆后加入100 mL MAP保存液制备得到悬浮红细胞(实验组),并分装到4个50 mL小袋,于1、7、21、35 d分别检测血常规、pH值、全... 目的考察西藏拉萨地区悬浮红细胞的保存质量。方法将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采集的400 mL全血(共6份)离心分离,去除血浆后加入100 mL MAP保存液制备得到悬浮红细胞(实验组),并分装到4个50 mL小袋,于1、7、21、35 d分别检测血常规、pH值、全血粘度、电解质、葡萄糖、乳酸、游离Hb、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变形性等指标,并与悬浮红细胞(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数、Hb浓度、Hct、血液粘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9±0.66)vs(6.02±0.33)1012/L,(202.0±16.7)vs(173.5±9.6)g/L,(61.1±4.0)%vs(56.6±2.8)%,(5.56±0.65)vs(4.44±0.25)200 s1。在保存期内,实验组悬浮红细胞的溶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其红细胞变形性差、红细胞渗透脆性大是密切相关的。另外,排除红细胞浓度的影响,保存过程中实验组悬浮红细胞的K+、Na+的代谢速率也明显快于对照组的悬浮红细胞,分别为(4.24±0.25)vs(3.68±0.15)mmoL/1012个红细胞,(7.32±0.30)vs(1.41±0.21)mmoL/1012个红细胞。结论 2组的悬浮红细胞相比,与保存质量相关的多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是否需要新的红细胞保存液来制备高海拔地区的悬浮红细胞,或是结合临床试验来制定适合高海拔地区的悬浮红细胞保存的新标准,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西藏 高原地区 血液保存
下载PDF
虾青素对红细胞氧化应激及胞膜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素玲 何路军 +2 位作者 何天博 韩卫 王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虾青素(Astaxanthin,ASTA)对储存悬浮红细胞内外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和对胞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志愿者血液,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在B、C、D3组悬浮红细胞的MAP保存液内加入抗...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虾青素(Astaxanthin,ASTA)对储存悬浮红细胞内外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和对胞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志愿者血液,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在B、C、D3组悬浮红细胞的MAP保存液内加入抗氧化剂ASTA,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10和20μmol/L,A组作为对照组只加入ASTA的溶解液DMSO。悬浮红细胞于2℃-6℃冰箱内保存。于保存第7、14、28、42天,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红细胞内活性氧族(ROS)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外过氧化氢(H2O2)含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外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结果:在红细胞储存期间B、C、D组悬浮红细胞内ROS、MDA含量、细胞外FHb和H2O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保存第7天和14天时B、C、D组的MCV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保存第28天和42天时B、C、D组的MCV低于对照组。结论:ASTA可以降低储存悬浮红细胞内外的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细胞膜的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悬浮红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族 游离血红蛋白
下载PDF
悬浮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聚林 罗志 何伟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合理、有效地应用悬浮红细胞。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2006年226名患者使用980U悬浮红细胞的输血资料,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悬浮红细胞应用广泛,针对各种不同患者均有明显效果,去白细胞输血效果更好。患者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合理、有效地应用悬浮红细胞。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2006年226名患者使用980U悬浮红细胞的输血资料,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悬浮红细胞应用广泛,针对各种不同患者均有明显效果,去白细胞输血效果更好。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水平、输血量等诸多关系左右输血,影响输血效果,创伤出血对输血效果影响较大,有"不合理"用血现象。结论悬浮红细胞疗效确切,但输注的指征与剂量应结合临床个人实际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输血 调查
下载PDF
海军医院船血液保障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1
18
作者 蒋学兵 成海 +1 位作者 靳冰 李文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1-1063,共3页
随着海军建设实现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和海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作为海上救治平台的海军医院船的使命越来越艰巨,其中血液保障是医院船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失血性休克是战伤、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液在创伤救治中起着... 随着海军建设实现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和海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作为海上救治平台的海军医院船的使命越来越艰巨,其中血液保障是医院船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失血性休克是战伤、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液在创伤救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血液保障能力决定着医院船的救治能力。医院船液态血的保障模式已不能满足其远洋长航任务的需要,医院船应建立1套以冰冻红细胞为基础储备、悬浮红细胞为机动储备、应急采血为应急措施的血液保障模式,以满足医院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医院船 血液保障 悬浮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保障模式 远海防卫
下载PDF
原料全血30℃保存24 h后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和血浆质量变化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剑豪 周燕 +4 位作者 章舜玮 傅剑敏 邱颖婕 徐蓓 徐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将全血分别在冷藏(4±2)℃与室温(30±1)℃条件下保存24 h,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由全血分离所得的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在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名健康无偿献血者,每人献400 mL全血,将其分成2份,每份200 mL。对... 目的将全血分别在冷藏(4±2)℃与室温(30±1)℃条件下保存24 h,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由全血分离所得的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在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名健康无偿献血者,每人献400 mL全血,将其分成2份,每份200 mL。对照组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实验组在室温条件下保存,于24 h后将2组全血离心,分离血浆入转移袋,加入50 mL MAP红细胞保存液,制备得到悬浮红细胞。2组悬浮红细胞均放置在冷藏条件下保存,于保存d 1、7、14、21、35分别无菌取样检测Hb、Hct、MCV、溶血率、pH、K^+、葡萄糖、ATP、2,3-DPG、红细胞渗透脆性值等指标;2组血浆分别于全血采集1 h后及全血保存24 h后进行无菌取样,检测Ⅷ因子含量。结果分离所得血浆在全血采集1 h后与保存24 h后Ⅷ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在35 d保存期内,悬浮红细胞的Hb、Hct和MCV值无显著性差异;d 35,研究发现实验组红细胞渗透脆性高于对照组(4.9±0.2 vs 4.7±0.2;P<0.05);2组溶血率、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于d 7、14、21、35;d 1、7、14、2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0.29±0.14 vs 0.11±0.09、0.39±0.22 vs 0.18±0.08、0.80±0.22 vs 0.24±0.07、0.93±0.22 vs 0.38±0.11;10.5±1.2 vs 5.4±0.7、21.7±2.0 vs 18.6±2.6、24.8±1.6 vs 22.7±2.7、29.2±2.5 vs 27.1±2.8;P均<0. 05);2组ATP、2,3-DPG、葡萄糖、pH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分别于d 14、21、35;d 1、7、14;d 1、7、14、21、35;d 1、7、2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4.2±0.2 vs 4.7±0.2、3.6±0.2 vs 4.5±0.2、3.1±0.3 vs 3.9±0.2;1.96±0.44 vs 10.67±0.87、1.33±0.34 vs 3.27±0.88、0.82±0.29 vs 1.49±0.45;23.2±1.1 vs 29.4±1.5、22.0±1.3 vs 27.4±1.1、21.5±0.8 vs 25.1±1.1、18.7±1.5 vs 22.8±1.2、16.1±1.8 vs 19.1±1.7;6.8±0.1 vs 7.0±0.1、6.7±0.1 vs 6.8±0.1、6.4±0.1 vs 6.5±0;P均<0.05)。结论与冷藏(4±2)℃保存条件下相比,全血在室温(30±1)℃保存24 h后进行离心制备,35 d保存期内的溶血率增加,2,3-DPG值下降;而分离所得血浆在全血采集1 h后与保存24 h后Ⅷ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本研究为相关标准或规程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或以此来指导临床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存 全血 悬浮红细胞 Ⅷ因子 溶血率 ATP 2 3-DPG
下载PDF
长途运输对滤白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婵 李琦 +2 位作者 程瑜静 陈婉璐 梁格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比较经长途运输后的滤白悬浮红细胞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从云南省地州血站采集并检测合格的悬浮红细胞(1.5 U)200份,留取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Ⅰ,这200份悬浮红细胞在当地滤白处理后,经8-10h的长途运输送达本院输血科,再留取此20... 目的比较经长途运输后的滤白悬浮红细胞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从云南省地州血站采集并检测合格的悬浮红细胞(1.5 U)200份,留取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Ⅰ,这200份悬浮红细胞在当地滤白处理后,经8-10h的长途运输送达本院输血科,再留取此200份作为检测组Ⅰ;同时选取从云南省地州血站同一时间采集并检测合格的,同一批次悬浮红细胞(1.5 U)160份,留取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Ⅱ,这160份悬浮红细胞与Ⅰ组一起经8-10 h长途运输送达本院,在输血科滤白处理后,留取标本作为检测组Ⅱ。分别检测这4组血液标本的游离血红蛋白(FHb)、红细胞比容(Hct)、总血红蛋白(Hb)、K+、乳酸脱氢酶和红细胞变形指数(EI),计算各组红细胞溶血率,并进行各检测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检测组Ⅰ与对照组Ⅰ比较,红细胞溶血率明显上升(P<0.05),K+、乳酸脱氢酶上升(P<0.05),EI下降(P<0.05);检测组Ⅱ与对照组Ⅱ比较,红细胞溶血率、K+、乳酸脱氢酶及EI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未滤白的悬浮红细胞经长途运输后,输注前再进行滤白的红细胞检测质量相对较好,为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经长途运输血液时,应尽量选用未滤白的悬浮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途运输 悬浮红细胞 滤除白细胞 质量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