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增温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全球Meta分析
1
作者 张莉莉 叶志成 +3 位作者 廖凯华 朱青 赖晓明 郭长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12-5421,共10页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进而影响群落组成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分利用效率作为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水分生理过程的指标,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进而影响群落组成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分利用效率作为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水分生理过程的指标,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的关键,反映了植被生态系统对立地环境快速调整和资源变化的适应策略,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植物叶片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是反映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但全球气候变暖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该研究利用Meta分析整合全球范围内51份相关研究文献中的371组数据,较为系统地评估模拟增温对植物叶片δ^(13)C及其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增温能够使叶片δ^(13)C值显著升高0.6%(P<0.001),同时对叶片呼吸速率R_(d)、气孔导度G_(s)、净光合作用速率P_(n)、碳C的效应值分别为0.237、0.062、-0.140、-0.019 (P<0.05)。模拟增温处理在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提高了叶片呼吸速率(R_(d)),导致光合产物不断被消耗、叶片碳(C)降低,最终使叶片P_(n)降低并且叶片δ^(13)C产生富集现象。通过进一步对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叶片δ^(13)C值对增温的响应主要受增温时间、高程和年均气温等控制(相对重要性指数分别为1.00、0.97和0.92)。另外,模拟增温时选用不同的增温模式对叶片δ^(13)C值也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采用红外线加热、土柱置换和电缆增温等方法对叶片δ^(13)C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70、0.44和0.35),而采用遮阳屏与开顶箱增温等方法具有负向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7和-0.09)。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水分利用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植物生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增温 ^叶片δ^(13)c META分析 气孔导度 呼吸速率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贵州黑洞475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
2
作者 郜魁 何尧启 +3 位作者 邱万银 张鑫 冯唐慧 姜修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0-980,共11页
【目的】全球变暖背景下,喀斯特地貌广布的西南地区可能面临石漠化加剧的风险,对该区域石漠化演变历史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采自贵州省黔西县黑洞一支石笋(HD12)的29个230Th年龄和954个δ^(13)C数据,重建了该地区过去4 750... 【目的】全球变暖背景下,喀斯特地貌广布的西南地区可能面临石漠化加剧的风险,对该区域石漠化演变历史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采自贵州省黔西县黑洞一支石笋(HD12)的29个230Th年龄和954个δ^(13)C数据,重建了该地区过去4 750年的生态环境演变历史。【结果与结论】发现在4 322~3 526 a B.P.以及803~82 a B.P.时段存在两个显著的δ^(13)C正偏移,说明这两个时段洞穴上方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HD12石笋δ^(13)C记录在约803 a B.P.的显著偏正持续了约290 a,其振幅达4.2‰,指示了该区域石漠化的扩张过程。这一时期西南地区多个洞穴石笋δ^(13)C值的一致偏正特征,可能指示了宋末靖康事件(823 a B.P.)后,人口的大量迁入和气候的干旱化导致了该区域石漠化的扩张。HD12石笋δ^(13)C值在4 322~3 526 a B.P.时期的偏正,振幅达4.9‰,其中4 322~3 977 a B.P.偏正过程对应于北半球4.2 ka事件,而3 777~3 526 a B.P.的偏正对应3.7 ka事件,两个时期的干旱事件在西南地区的多个石笋与湖泊记录中均有体现,说明在此期间,亚洲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可能引起了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大幅降低和土壤严重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δ^(13)c 晚全新世 喀斯特石漠化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radial growth and δ^(13)C in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 to climate change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Li Qin Huaming Shang +4 位作者 Weiping Liu Yuting Fan Kexiang Liu Tongwen Zhang Ruibo Zh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05-218,共14页
Tree radial growth can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o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fractionation of Q... Tree radial growth can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o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fractionation of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a widely distributed native conifer in northwestern China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we developed chronologies for tree-ring widths and δ^(13)C in trees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and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ree-ring variables and major climatic factors.Tree-ring widths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climatic factors early in the growing season,and the radial growth in trees on the northern slopes was more sensitive to climate than in trees on the southern.Tree-ring δ^(13)C was more sensitive to climate than radial growth.δ^(13)C fractionatio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summe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arly in the growing season.Stomatal conductance more strongly limited stabl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tree rings than photosynthetic rate did.The response between tree rings and climate in mountains gradually weakened as climate warmed.Changes in radial growth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of P.crassifolia in response to climat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may be further complicated by continued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rings Qinghai spruce(Picea crassifolia Kom.) Stable carbon ^isotope(δ^(13)c) Qilian Mountains: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坡面片蚀泥沙有机碳组分及^(13)C同位素不均匀富集对水动力学参数的响应
4
作者 屈久祁 刘琳 王善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9-409,431,共12页
[目的]探究片蚀泥沙轻组有机碳(LF_(OC))和重组有机碳(HF_(OC))不均匀富集的水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特征,为正确理解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三区”移动式变坡钢... [目的]探究片蚀泥沙轻组有机碳(LF_(OC))和重组有机碳(HF_(OC))不均匀富集的水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特征,为正确理解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三区”移动式变坡钢制土槽,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技术,测定径流水动力学参数和泥沙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组成及其δ^(13)C值,并辅以棕壤侵蚀泥沙有机碳δ^(13)C值和水力参数,验证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①雨强和坡度较小时,侵蚀泥沙LF_(OC)和HF_(OC)易发生富集,且相较黏粉粒和微团聚体,大团聚体LF_(OC)与HF_(OC)含量受雨强和坡度的影响更大;②侵蚀泥沙黏粉粒中有机碳δ^(13)C值与其有机碳活跃分数(λ)呈负相关,而其他粒径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与其λ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流速与黏粉粒λ显著正相关(p<0.05),雷诺数与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片蚀过程中流速越大,黏粉粒中LF_(OC)越易于优先输移,而紊流加剧则促进低δ^(13)C值团聚体有机碳的优先输移;④对于侵蚀泥沙黏粉粒,流速和雷诺数越大,其有机碳δ^(13)C值越小,λ越大;对于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雷诺数越小,其有机碳δ^(13)C值与λ越大。[结论]片蚀过程中轻重组有机碳流失与流速和雷诺数密切相关。并进一步验证了^(13)C同位素对侵蚀泥沙有机碳示踪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蚀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水动力学特征 ^δ^(13)c 分馏效应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草原区植物δ^(13)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11
5
作者 苏波 韩兴国 +3 位作者 李凌浩 黄建辉 白永飞 渠春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8-655,共8页
测定了中国东北森林 -草原样带草原区 15个常见植物种叶片的 δ1 3 C值 ,并以此作为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值 ,研究了不同植物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年均降水量、年均大气温度和海拔高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有相当一部... 测定了中国东北森林 -草原样带草原区 15个常见植物种叶片的 δ1 3 C值 ,并以此作为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值 ,研究了不同植物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年均降水量、年均大气温度和海拔高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植物种的 δ1 3 C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增加而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如羊草 (L 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家榆 (Ulmuspumila L.)、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 L am.)、直立黄芪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和菊叶委陵菜 (Potentila tanacetifolia Willd.ex Schlecht.)等 ) ,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如扁蓿豆 (Melissitus ruthenicus(L.) Peschkova)、羊草、家榆、小叶锦鸡儿、直立黄芪、地榆等 ) ;而少数几个种 (如达乌里胡枝子 (L espedeza davurica(L axm.)Schindl.) ,麻花头 (Serratula centauroides L.)等 )则与大多数种的情况截然相反 ,另外部分植物种则随环境因子变化不大 (达乌里黄芪 (Astragalus dahuricus(Pall.) DC.)、中间锦鸡儿 (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和狭叶锦鸡儿 (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 ,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Willd.)、糙叶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Δ^13c 水分利用效率 气温 草原区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间叶片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凤君 高荣孚 +2 位作者 沈应柏 苏晓华 张冰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1,共6页
通过温室中控制浇水量的方法 ,对 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间总生物量、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WUEL)的差异 ,及WUEL 差异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各无性系的总生物量均显著下降 ,而δ1 3C明显上... 通过温室中控制浇水量的方法 ,对 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间总生物量、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WUEL)的差异 ,及WUEL 差异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各无性系的总生物量均显著下降 ,而δ1 3C明显上升 ;同等水分处理下 ,无性系间总生物量、WUEL 差异显著 ,J2 、J6 、J7、J8、J9是生物量大、WUEL 高的优良无性系 ;δ1 3C的差异在水分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无性系间也达到显著水平 ,均方的比较结果显示水分是引起δ1 3C差异的主要因素 ;同等水分处理下δ1 3C和WUEL 正相关 ,各水分处理下二者的相关系数都在0 70以上 ;同等水分处理下 ,δ1 3C是间接评估无性系间WUEL 差异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 水分处理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胁迫 生物量 美洲黑杨 叶片 ^Δ^13c 稳定碳同位素 水平
下载PDF
长江中游若干湖泊水生植物体内C、N、P及δ^(13)C分布 被引量:32
7
作者 黄亮 吴莹 +2 位作者 张经 李伟 周菊珍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518,共4页
本文就长江中游 9个湖泊 10种水生植物的C、N、P和稳定C同位素进行了测定 ,水生植物C元素的平均含量为33.2± 5 .4 6 % ,N、P分别为 1.5 8± 0 .90 %和 0 .30± 0 .13% ,δ13 C组成变化在 - 2 7.91‰~ - 17.16‰之间。从... 本文就长江中游 9个湖泊 10种水生植物的C、N、P和稳定C同位素进行了测定 ,水生植物C元素的平均含量为33.2± 5 .4 6 % ,N、P分别为 1.5 8± 0 .90 %和 0 .30± 0 .13% ,δ13 C组成变化在 - 2 7.91‰~ - 17.16‰之间。从水生植物的生长区域来看 ,叶子中的C、N和δ13 C值与其所处的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沉水植物 ,由于受到无机碳的限制 ,其叶子中C和N含量显著低于挺水植物及浮水植物 ;而同时由于水体中无机碳δ13 C组成较高 ,使得沉水植物叶子的δ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水生植物 ^Δ^13c 稳定c同位素 长江中游地区
下载PDF
甘肃马衔山平车前叶片δ^(13)C的海拔和时间差异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拓 秦大河 +2 位作者 任贾文 孙维贞 陈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72-675,共4页
以甘肃马衔山自然生长的平车前为材料 ,比较了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月份下叶片δ13C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海拔的升高 ,叶片δ13C值增大 ;生长初期叶片δ13C也高于生长后期叶片 δ13C值 ,并且叶片 δ13C具有年间差异。叶片 δ13C值的这种... 以甘肃马衔山自然生长的平车前为材料 ,比较了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月份下叶片δ13C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海拔的升高 ,叶片δ13C值增大 ;生长初期叶片δ13C也高于生长后期叶片 δ13C值 ,并且叶片 δ13C具有年间差异。叶片 δ13C值的这种变化也许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车前 ^Δ^13c 海拔梯度 叶片 时间变化
下载PDF
新疆昭苏云杉树轮纤维素δ^(13)C的气候意义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拓 秦大河 +3 位作者 李江风 任贾文 刘晓宏 孙维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7-352,共6页
依据树轮纤维素δ13C测定数据 ,分析了其气候意义 .结果表明 ,树轮Δ 13C与气候诸要素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包括降水、相对湿度、温度、日照时间 (或太阳辐射 )等 ,部分原因可归咎于云杉是一种浅根系植物、其生长对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 ... 依据树轮纤维素δ13C测定数据 ,分析了其气候意义 .结果表明 ,树轮Δ 13C与气候诸要素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包括降水、相对湿度、温度、日照时间 (或太阳辐射 )等 ,部分原因可归咎于云杉是一种浅根系植物、其生长对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 ,因为它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养分和水分均是根系吸收的 .分析表明 ,温度与树轮Δ13C的相关性是它们与相对湿度或降水之间交互相关的结果 ,日照时间与树轮Δ13C呈正相关与光呼吸有关 .利用树轮Δ13C与降水之间的函数关系 ,恢复了近 30 0a来新疆昭苏地区的降水变化 ,恢复的系列与历史文献记录和树轮指数所揭示的降水历史有较好的对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新疆 云杉 纤维素碳同位素 气候 温度 降水
下载PDF
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泥炭层δ^(13)C记录的古气候变化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郑朝贵 朱诚 +2 位作者 高华中 申洪源 马春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34,共7页
对南京江北地区林峰桥剖面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两个泥炭层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上部泥炭层和下部泥炭层1δ3C值皆较低(≤-23.79‰),部泥炭层的1δ3C值明显高于下部泥炭层。结合其它研究可知,该区全新世大暖期稳定暖湿鼎盛阶段的校... 对南京江北地区林峰桥剖面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两个泥炭层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上部泥炭层和下部泥炭层1δ3C值皆较低(≤-23.79‰),部泥炭层的1δ3C值明显高于下部泥炭层。结合其它研究可知,该区全新世大暖期稳定暖湿鼎盛阶段的校正年代约在8.2~7.0 ka B.P.,在此阶段前后,表现为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低温气候环境。12.8~12.1 cal.ka B.P.该区气温高低波动频繁期。12.8~12.7 cal.ka B.P.和12.6~12.2ka B.P.两时段气温较低;2.7~12.6 cal.ka B.P.阶段气温较高。12.2~12.1 cal.ka B.P.表现为Younger D ryas之后气候的迅速增暖,可视为该区全新世开始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层 ^Δ^13c 晚更新世 气候变化 南京江北地区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方位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自旺 钱君龙 +6 位作者 屠其璞 濮培民 黄纯朴 柯善哲 黄耀生 唐劲松 柯晓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8,共6页
应用方差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合成分析 ,研究了天目山柳杉 (Cryptomeriafortunei)树轮中δ13C随方位的分布特征。应用相关分析探讨了这种分布特征的年际差异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树轮δ13C值有显著方位差异和年际变化 ,不同方... 应用方差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合成分析 ,研究了天目山柳杉 (Cryptomeriafortunei)树轮中δ13C随方位的分布特征。应用相关分析探讨了这种分布特征的年际差异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树轮δ13C值有显著方位差异和年际变化 ,不同方位的差异可以用 4个基本角分布型表示 ,其中一型表示各方位δ13C比多年平均值偏大 ,其中北 (N)、西 (W)、西南 (SW)、南 (S)较平均值偏大约 0 .5 ,而其余 4个方位偏大不到 0 .2 ;二型各方位也较多年平均值偏大 ,但各方位差异不大 ,除N方位较小外 ,其余均在 0 .2~ 0 .4之间。三型为各方位δ13C较平均状况偏小 ,其中西北(NW)、东北 (NE)方位约偏小 0 .4,其余方位偏小 0 .2~ 0 .3。四型表现为NE、东 (E)、东南 (SE)与平均状况一致 ,西北(NW )方位较平均状况偏大约 0 .1,N方位偏小 0 .2 ,其余 3个方位则偏小约 0 .3。而其年际变化既可用这 4个角分布型的更替表示 ,也可以用第一、二主成分表示。δ13C的第一主成分与前一年 8~ 12月降水量负相关 ,与当年 1~ 3月降水正相关。第二主成分与前一年 8月至当年 1月的 6个月平均气温正相关。不同的角分布型与不同的气候状态相联系。一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R8~ 12 少、R1~ 3 多、T3~ 7低并且T8~ 1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天目山柳杉 树轮 ^Δ^13c 方位分布
下载PDF
叶片δ^(13)C与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凤君 沈应柏 +2 位作者 高荣孚 苏晓华 张冰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5,共6页
该文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黑杨无性系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叶片δ^(13)C、光合作用、气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无性系间WUEL、δ^(13)C、光合作用、气孔都存在差异.4个水分处理下J2、J6、J7、J8、J9都是WUEL较优的无... 该文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黑杨无性系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叶片δ^(13)C、光合作用、气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无性系间WUEL、δ^(13)C、光合作用、气孔都存在差异.4个水分处理下J2、J6、J7、J8、J9都是WUEL较优的无性系,同时它们的δ^(13)C高、净光合速率Pn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较高、气孔频度和气孔大小适中、上/下表皮气孔数目比大.气孔的差异是导致无性系间Pn和WUEi差异,并最终导致WUEL、δ^(13)C差异的关键因子.δ^(13)C和WUEL呈正相关,充分供水条件下相关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δ^13c 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作用 气孔
下载PDF
δ^(13)C法研究秸秆添加对棕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顾鑫 安婷婷 +2 位作者 李双异 李慧 汪景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7,312,共6页
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 C)标记的玉米秸秆添加入棕壤,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站进行田间原位培养,研究玉米秸秆添加对棕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影响,探索秸秆腐解过程中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添加不仅促进了棕壤>... 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 C)标记的玉米秸秆添加入棕壤,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站进行田间原位培养,研究玉米秸秆添加对棕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影响,探索秸秆腐解过程中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添加不仅促进了棕壤>2 000μ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而且显著提高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并随团聚体级别增大而增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棕壤的团聚能力逐渐减弱,水稳性大团聚体破碎转变成微团聚体,MWD有所降低。大团聚体中总有机碳、新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微团聚体中总有机碳、新碳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棕壤总有机碳与团聚体有机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腐解 田间原位培养 水稳性团聚体 棕壤 ^Δ^13c
下载PDF
树木年轮δ^(13)C值及其对我国北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7
14
作者 蒋高明 黄银晓 +4 位作者 万国江 陈业材 耿龙年 曾毅强 王宏卫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本文采样分析了承德市油松年轮中δ13C值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用以揭示我国北方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承德市油松年轮中的δ13C值自1810年以来平均下降了0.839‰,下降范围0.682‰~1.120‰... 本文采样分析了承德市油松年轮中δ13C值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用以揭示我国北方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承德市油松年轮中的δ13C值自1810年以来平均下降了0.839‰,下降范围0.682‰~1.120‰,指示了大气CO2浓度逐渐升高的特点。δ13C值与历史时期全球大气CO2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5609,P<0.01)。应用树木年轮δ13C值与大气CO2浓度之间的关系式,推测出我国北方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以前的约278.4μmolmol-1上升到目前的340μmolmol-1。从而为我国的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CO2浓度历史变迁方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3c 油松 年轮 全球变化 二氧化碳
下载PDF
树轮α-纤维素δ^(13)C角分布及其气候含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宝君 钱君龙 +3 位作者 濮培民 柯善哲 黄耀生 柯晓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利用从中国天目山和庐山采集的 4株树轮样 ,分析了树轮沿不同方位δ1 3C的变化特点 ,讨论了角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 ,树轮在不同方位上的木质α 纤维素δ1 3C值不同 ,而且各方位上δ1 3C的差异与分析期间历年平均值的年际差异在量级上... 利用从中国天目山和庐山采集的 4株树轮样 ,分析了树轮沿不同方位δ1 3C的变化特点 ,讨论了角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 ,树轮在不同方位上的木质α 纤维素δ1 3C值不同 ,而且各方位上δ1 3C的差异与分析期间历年平均值的年际差异在量级上大致相当。对各方位δ1 3C作方差分析表明 ,各方位存在显著性差异 ,说明δ1 3C的角分布具有独立意义。对其中一棵柳杉树轮δ1 3C角分布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表明 ,不同方位的δ1 3C值与年、季节和月降水及温度相关 ,从而使树轮可记录信息分辨率提高、信息量增大。用树轮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Α-纤维素 ^δ^13c角分布 气候要素 相关分析 碳同位素 13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δ^(13)C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林 孙向阳 +4 位作者 乔永 高程达 曹吉鑫 阿拉塔 宝音贺希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153,共5页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载畜率下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探讨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有机碳深度分布和δ13C值的组成差异特征。结果显示:随深度增加,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急剧降低,变化范围在16.1...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载畜率下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探讨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有机碳深度分布和δ13C值的组成差异特征。结果显示:随深度增加,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急剧降低,变化范围在16.17~6.26g/kg之间;而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不断增大,变化范围在-22.5‰~-14.3‰。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在0-20cm土层,且放牧强度越大,有机碳含量越低,有机质分解程度越大,δ13C值越偏正。δ13C值的深度变化特征还表明,土壤剖面形成发育过程中当地气候和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实现了由C4植物占优势向C3植物占优势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土壤有机碳 ^δ^13c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近440年来大气δ^(13)C变化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拓 秦大河 +2 位作者 刘晓宏 任贾文 李江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69-1472,共4页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过度砍伐,引起大气中CO_2浓度的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Suess效应,大气CO_2中的δ^(13)C在不断地下降。植物中δ^(13)C的变化是大气CO_2浓度和同位素比值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文中利用树木年轮δ^(13)C序列和植物...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过度砍伐,引起大气中CO_2浓度的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Suess效应,大气CO_2中的δ^(13)C在不断地下降。植物中δ^(13)C的变化是大气CO_2浓度和同位素比值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文中利用树木年轮δ^(13)C序列和植物碳同位素分馏模型,尝试恢复了新疆阿勒泰地区近440年来大气δ^(13)C的变化。结果表明,1850年之前,从树木年轮δ^(13)C序列恢复的大气δ^(13)C相对恒定在-6.60‰(R^2=0.052),而1850年之后,该大气δ^(13)C明显降低(R^2=0.65),平均约为-7.04‰,平均年降低0.0084‰。这一结果高于从冰芯气泡所恢复的大气δ^(13)C,1850年~1981年冰芯大气δ^(13)C平均年降低约0.00657‰这可能与从树木年轮δ^(13)C序列恢复的大气 δ^(13)C有更高的分辨率及树木生长点大气δ^(13)C不同于全球大气δ^(13)C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大气 ^Δ^13c 模型
下载PDF
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18
作者 沈承德 易惟熙 +4 位作者 孙彦敏 邢长平 杨英 彭少麟 李志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本文结出鼎湖山五棵松、庆云寺和坑口 3个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14C表观年龄,该地区成壤过程持续时间约为 500~ 1000a;最大14C表观年龄分别为 5 572± 94aB.P., 8 663±112aB.P和288... 本文结出鼎湖山五棵松、庆云寺和坑口 3个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14C表观年龄,该地区成壤过程持续时间约为 500~ 1000a;最大14C表观年龄分别为 5 572± 94aB.P., 8 663±112aB.P和2883±77aB.P.3个剖面有机碳及其δ13C变化均可分成2段:表面至约40cm段,δ13C变化范围分别为-274‰~-24.1‰,-27.5‰~-22.2‰和-24.4‰~-20.1‰,有机碳含量变率大,有机质由“活动型”有机碳构成 5约40cm至约160cm段,δ13C和有机碳趋于稳定,有机质由“稳定型”有机碳构成。剖面有机碳δ13C平均值不但可用于C3,C4植被之区分,还可用于阔叶林、针叶林等植被类型之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森林土壤 碳14表观年龄 碳同位素
下载PDF
沙坡头不同微生境下油蒿和柠条叶片δ^(13)C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良菊 肖洪浪 +3 位作者 刘晓宏 罗芳 李守中 陆明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754,共8页
通过对沙坡头人工固沙区不同微生境和种植方式下固沙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的测定,研究了该区油蒿和柠条叶片δ13C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并探讨了不同气候因素对植物δ13C... 通过对沙坡头人工固沙区不同微生境和种植方式下固沙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的测定,研究了该区油蒿和柠条叶片δ13C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并探讨了不同气候因素对植物δ13C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δ13C显著高于油蒿(P=0.003),即柠条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油蒿.在生长季内两种植物δ13C变化因种类及种植方式不同而异,除混种柠条的δ13C在整个生长季呈降低趋势外,单种柠条、单种油蒿和混种油蒿的δ13C均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在7月份达最高值,即水分利用效率在7月份达最高.油蒿和柠条的δ13C因生境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引种圃的油蒿和柠条的δ13C分别低于水分平衡场;水分平衡场内单种柠条的δ13C高于混种,油蒿则反之;植物叶片含水量与δ13C的变化呈相反变化趋势.两种植物的δ13C逐月变化量(Δ13Cm)与气象因子的响应程度因其种类而异,其中油蒿Δ13Cm与月降雨量、月均相对湿度和水汽压负相关,与温度正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柠条叶片Δ13Cm与温度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柠条生长对温度敏感,而油蒿则对水分和温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坡头 微生境 ^Δ^13c 柠条 油蒿
下载PDF
δ^(13)C方法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20
作者 朱书法 刘丛强 陶发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503,共9页
δ13C方法是近年来用于土壤有机质动力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除了具有14C标记法的优点外,还具有无放射性,可以提供长期的标记,并能使所有的土壤有机质组分都能被均匀标记,相对经济、在实验地采样后直接进行研究等特殊优点,从而在土... δ13C方法是近年来用于土壤有机质动力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除了具有14C标记法的优点外,还具有无放射性,可以提供长期的标记,并能使所有的土壤有机质组分都能被均匀标记,相对经济、在实验地采样后直接进行研究等特殊优点,从而在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来源、周转和C3/C4植被的历史变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该方法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分析δ13C值技术的不断改进,δ13C方法在研究土壤过程特别是土壤碳循环中显示出新的活力。为了推动δ13C方法在国内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对影响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因素、国内外近年来该方法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和δ13C值的分析方法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 土壤有机质 ^δ^13c 土壤碳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