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3个典型水域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晓玲 徐东坡 +2 位作者 刘凯 段金荣 施炜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5-931,共7页
运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贡湖湾、鲤山湾和东太湖3个典型水域的红鳍原鲌食性差异.结果显示,红鳍原鲌的δ13C值与体长、δ15N值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个体的红鳍原鲌(体长>138 mm)... 运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贡湖湾、鲤山湾和东太湖3个典型水域的红鳍原鲌食性差异.结果显示,红鳍原鲌的δ13C值与体长、δ15N值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个体的红鳍原鲌(体长>138 mm)δ13C值和营养级显著高于小个体红鳍原鲌(体长<138 mm),表明红鳍原鲌在生长过程中随着口裂的增大和捕食能力的加强发生了食性转变现象:食物来源由小型浮游动物向鱼类转变.红鳍原鲌的δ13C在3个水域中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太湖(-25.17‰±2.56‰)作为养殖活动影响区均显著低于贡湖湾(-23.11‰±1.05‰)和鲤山湾(-22.73‰±1.31‰),而且个体普遍偏小,说明红鳍原鲌种群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域性,会根据栖息环境选择食物来源.红鳍原鲌在高浓度蓝藻的环境下,偏向摄食较大个体的动物性饵料,减轻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间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另外,还讨论了红鳍原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其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红鳍原鲌 ^Δ^13C ^δ^15n 体长 营养级位置
下载PDF
The δ^15N response and nitrate assimilation of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and Brassica napus plantlets in vitro during the multiplication stage cultured under differ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Kaiyan Zhang Yanyou Wu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0-197,共8页
Natural nit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δ^(15)N) is an indicator of nitrogen sources and is useful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nitrogen cycling in organisms and ecosystems. δ^(15)N is also used to study assimilation of ino... Natural nit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δ^(15)N) is an indicator of nitrogen sources and is useful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nitrogen cycling in organisms and ecosystems. δ^(15)N is also used to study assimilation of inorganic nitrogen. However, the foliar δ^(15)N of intact plants, which is a consequence of nitrate assimilation occurring in the roots and shoots, is not suited for studying nitrate assimilation in cases where nitrate is the sole nitrogen source. In this study,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Ov) and Brassica napus(Bn) plantlets, in which nitrate assimilation occurred in the leav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iar δ^(15)N and nitrate assimilation.The plantlets were grown in vitro in culture media with differ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s, and no root formation occurred for the plantlets during the multiplication stage.Nitro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occurred in both the Ov and the Bn plantlets under all treatments. Furthermore, the foliar nitrogen content of both the Ov and Bn plantlet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itrate concentration. Foliar nitro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oliar nitrogen content for both the Ov and Bn plantle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oliar nitro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value could be employed to evaluate nitrate assimilation ability and leaf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Moreover, high external nitrate concentrations couldcontribute to improved foliar nitrogen content and enhanced nitrate assimilation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浓度 氮同化 植株生长 培养基 甘蓝型油菜 体外 增殖 BRASSICA
下载PDF
丛枝菌根对植物叶片δ^(15) N含量影响的数据挖掘分析
3
作者 徐寿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7,M0008,共11页
为明确丛枝菌根(AM)对植物叶片稳定氮同位素(δ^(15)N)含量的影响,探索丛枝菌根在调控植物应对全球变化方面的重要功能,通过数据挖掘,建立了AM植物和非AM(non-AM)植物叶片δ^(15)N含量数据库,探究了AM对植物叶片δ^(15)N含量的影响。结... 为明确丛枝菌根(AM)对植物叶片稳定氮同位素(δ^(15)N)含量的影响,探索丛枝菌根在调控植物应对全球变化方面的重要功能,通过数据挖掘,建立了AM植物和非AM(non-AM)植物叶片δ^(15)N含量数据库,探究了AM对植物叶片δ^(15)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M植物叶片δ^(15)N含量为0.86‰,显著高于non-AM植物叶片的0.50‰。丛枝菌根针对不同植物功能群而言,将植物的AM状况与植物的固氮状况和生长周期结合作为影响因素时,AM都显著影响着植物叶片的δ^(15)N含量。虽然AM没有显著提高固氮植物叶片δ^(15)N含量,但却把非固氮植物叶片δ^(15)N的含量从0.58‰提高到了0.99‰。AM使多年生植物叶片δ^(15)N含量的增加最显著,从0.49‰增加到了0.82‰。可见,丛枝菌根作为与植物长期共生进化的最广泛共生体,对植物叶片δ^(15)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δ^(15)n含量 丛枝菌根 功能型 固氮 计量分析
下载PDF
小长山岛3种大型海藻组织碳、氮含量和δ^(15)N值的环境指示意义
4
作者 赵玥茹 蔡恒江 +3 位作者 王选忠 刘龙强 单晓煊 胡思琪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674,共8页
大型海藻组织碳、氮含量及δ^(15)N值的变化对于指示营养盐来源及营养盐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大型海藻组织碳、氮含量及δ^(15)N值的变化特征,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逐月分析了小长山岛潮间带孔石莼(Ulva pertusa)、角叉菜(C... 大型海藻组织碳、氮含量及δ^(15)N值的变化对于指示营养盐来源及营养盐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大型海藻组织碳、氮含量及δ^(15)N值的变化特征,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逐月分析了小长山岛潮间带孔石莼(Ulva pertus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3种大型海藻组织的碳、氮含量和δ^(15)N值的变化,并对其生长环境中海水的理化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孔石莼组织的氮含量与海水中的NO_(3)-N和DIN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角叉菜组织的氮含量与海水中的NH 3-N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然而,大型海藻组织的碳含量和C/N比值与海水中的碳、氮营养盐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孔石莼组织的δ^(15)N值与海水中的NO_(3)-N和DIN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孔石莼适于用作NO_(3)-N和DIN来源的指示藻种。结果指示小长山岛潮间带海水中具有供大型海藻生长利用的充足的营养盐,其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和养殖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大型海藻 碳、氮含量 ^δ^(15)n 氮营养盐
下载PDF
植物叶片氮同位素(δ^(15)N)指示大气氮沉降的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学炎 肖化云 刘丛强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05-409,共5页
大气氮沉降的植物监测还未得到重视,尤其是氮同位素(δ15N)示踪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基本还没有开展。大气中的氮能够被叶片吸收而成为植物生长的氮源使得叶片氮同位素可以用于指示大气氮沉降,但影响因素甚多其可靠性不确定。本文总结了大... 大气氮沉降的植物监测还未得到重视,尤其是氮同位素(δ15N)示踪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基本还没有开展。大气中的氮能够被叶片吸收而成为植物生长的氮源使得叶片氮同位素可以用于指示大气氮沉降,但影响因素甚多其可靠性不确定。本文总结了大气氮沉降输入及其被叶片的吸收机制,进而探讨利用叶片氮同位素识别大气氮沉降存在的问题。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苔藓氮同位素是指示和评价大气氮沉降的可靠工具,还探讨了苔藓氮同位素指示大气氮沉降的可行性和优势,目的在于促进从氮同位素的角度认识地表植物对大气氮的吸收,为深入开展植物氮同位素指示大气氮沉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δ^15n 叶片
下载PDF
原油生物降解中含氮化合物δ^(15)N变化原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传平 梅博文 +1 位作者 熊涛 易绍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通过模拟油藏的喜氧环境进行原油微生物降解实验,测定实验降解原油和水样的氮同位素组成,初步探讨了原油生物降解过程中氮同位素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显示,随降解程度增加,原油的氮同位素比值总的变化趋势不断降低,培养液中NH+4的δ15N... 通过模拟油藏的喜氧环境进行原油微生物降解实验,测定实验降解原油和水样的氮同位素组成,初步探讨了原油生物降解过程中氮同位素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显示,随降解程度增加,原油的氮同位素比值总的变化趋势不断降低,培养液中NH+4的δ15N逐渐增大,暗示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有可能不断利用水溶液中无机化合氮,转化为生物有机氮并部分进入原油,重质组分的增加不仅仅是烃类的优先降解导致的残留和富集。这一现象对于探讨油藏条件下原油微生物降解的作用机理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生物降解 氮同位素 模拟实验 ^δ^15n
下载PDF
采伐剩余物管理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和叶片δ^(15)N的长期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瑞强 何宗明 +4 位作者 黄志群 范少辉 万晓华 杜婷 苏慧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3,共7页
利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5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炼山、收获采伐剩余物和地被层、全树收获、仅收获树干和树皮以及加倍采伐剩余物)下0~40 cm土层土壤δ15N 15年的监测数据和造林后第15年叶片δ15N、氮磷含量和氮磷比数据... 利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5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炼山、收获采伐剩余物和地被层、全树收获、仅收获树干和树皮以及加倍采伐剩余物)下0~40 cm土层土壤δ15N 15年的监测数据和造林后第15年叶片δ15N、氮磷含量和氮磷比数据,探讨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循环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取样年份(造林后第3,6,9,12和15年),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土壤δ15N均无显著影响;0~10 cm土层土壤δ15N与凋落物量显著正相关,与0~1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极显著负相关;造林后第15年,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叶片δ15N、叶片δ15N富集指数(δ15Nfoliar-δ15Nsoil)、叶片氮磷含量和氮磷比均无显著影响;土壤和叶片δ15N与0~1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热水浸提的有机氮含量均显著负相关;不同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下土壤全氮含量、热水浸提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以及所有取样年份的凋落物量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循环的长期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氮循环 采伐剩余物管理 ^δ^15n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羊草气体交换和δ^(13)C、δ^(15)N的组成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石伟琦 王国安 李晓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8,共6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claroidum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气体交换和稳定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对羊草生长第45、60和75天的测定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提高植株的含...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claroidum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气体交换和稳定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对羊草生长第45、60和75天的测定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提高植株的含磷量、叶片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降低植株δ15N值,但对羊草的内在水分利用效率和δ13C的组成未产生显著影响;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其气体交换和稳定性同位素δ13C、δ15N均产生显著影响;时间和接种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植株的光合速率、δ13C和δ15N;羊草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提高归因于菌根真菌改善植株磷营养和增加根系碳分配所致;而植株内在水分利用效率和δ13C无显著性差异是因为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总是发生同方向变化造成的;菌根植物具有较低δ15N是源于菌根真菌吸收N,并富集15N,转运给植株贫化的15N所致。试验结果为认识草原植物的碳水平衡和N循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羊草 ^Δ^13C ^δ^15n
下载PDF
水体系中硝酸态氮的富集和δ^(15)N值的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杜丽娟 施书莲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研究了水体系中硝酸盐的富集及δ ̄(15)N值的测定等问题。结果表明;水体系中硝酸盐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后,可以达到富集浓缩的目的;吸附在树脂柱上的NO3--N,可用2mol/LHCI溶液洗脱,不仅回...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研究了水体系中硝酸盐的富集及δ ̄(15)N值的测定等问题。结果表明;水体系中硝酸盐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后,可以达到富集浓缩的目的;吸附在树脂柱上的NO3--N,可用2mol/LHCI溶液洗脱,不仅回收率高,而且测得的δ ̄(15)N值与未通过树脂柱的硝酸态氮标准溶液的δ ̄(15)N值相接近,表明水体系中N和标准溶液的N经树脂柱处理后,均来产生同位素分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硝酸态氮 富集 ^δ^15n 测定
下载PDF
基于δ^(15)N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人工防护林大型土壤动物营养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淑花 张雪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92-2899,共8页
稳定同位素δ15N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人工防护林土壤动物的营养级及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对3个地区人工杨树林12类大型土壤动物及其土壤、细根及植物枯落叶的稳定同位素δ15N分析结果显示,不... 稳定同位素δ15N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人工防护林土壤动物的营养级及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对3个地区人工杨树林12类大型土壤动物及其土壤、细根及植物枯落叶的稳定同位素δ15N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动物δ15N具有显著差异性(F=38.067,P<0.001),土壤动物δ15N值与土壤、植物细根及枯落叶δ15N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全氮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不同土壤动物δ15N值的状况,12种土壤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大都处于第二至第四营养级,处于较低营养级位置的动物主要有大蚊幼虫(Tipulidae larvae)、蚯蚓(Lumbricidae)、金龟甲幼虫(Scarabaeidae larvae)等类群,较高营养级的为蜈蚣(Scolopendromorpha)、隐翅甲成虫(Staphylinidae adult)、叩甲成虫(Elateridae adult)、线蚓(Enchytraeidae)等动物,同类土壤动物在不同样地中营养级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δ^15n 土壤动物 营养级
下载PDF
上海-南极洋面大气N2O的δ^15N与δ^18O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仁斌 刘雅淑 +2 位作者 徐华 马静 孙立广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56-1166,共11页
在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用Tedlar气袋采集了"雪龙号"考察船航线上洋面大气样品以及东南极米洛半岛近地面大气样品(采样时间分别为地方时上午10:00和夜间22:00),在室内通过带有全自动预GC浓缩接口(PreCon)的Thermo Fi... 在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用Tedlar气袋采集了"雪龙号"考察船航线上洋面大气样品以及东南极米洛半岛近地面大气样品(采样时间分别为地方时上午10:00和夜间22:00),在室内通过带有全自动预GC浓缩接口(PreCon)的Thermo Finnigan MAT-253同位素质谱仪,对这些大气样品中N2O的同位素组成进行了高精度地测量;并分析了其δ15N与δ18O空间变化规律.上海-南极洋面大气N2O的δ15N与δ18O平均分别为(7.21±0.50)‰和(44.52±0.52)‰.由30°N往南极随着纬度的变化,δ15N(6.05‰~7.88‰)呈线性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01‰/纬度,δ18O(43.05‰~48.78‰)则呈现较大的波动;且δ15N与气温、N2O浓度呈负相关,而与δ18O呈弱的正相关.东南极米洛半岛近地面大气N2O的δ15N与δ18O夏季变化趋势相一致,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而与N2O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地点大气N2O的δ15N与δ18O平均分别为(7.46±0.39)‰和(44.63±0.45)‰,略高于洋面大气N2O的δ15N与δ18O;而显著高于北半球低纬度大气N2O的δ15N与δ18O值.分析讨论了引起地面大气N2O的δ15N与δ18O空间变化的主导因素.提供了全球大区域洋面大气N2O的同位素资料,有助于定量评估全球与区域大气N2O的净收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大气 氧化亚氮 ^δ^15n ^Δ^18O 同位素 海洋
原文传递
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小麦植株各器官δ^(15)N值的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谷淑波 宋雪皎 +1 位作者 王树芸 高居荣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18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建立了15N标记的小麦植株各器官中δ^(15)N值的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联用技术(EA-IRMS)的测定方法.对仪器的稳定性和线性进行了条件优化,标准气N_2的同位素比值的标准偏差为0.03‰,在同位素信号值1e^(-9)~1e^(-8)A范围内,总体线性... 建立了15N标记的小麦植株各器官中δ^(15)N值的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联用技术(EA-IRMS)的测定方法.对仪器的稳定性和线性进行了条件优化,标准气N_2的同位素比值的标准偏差为0.03‰,在同位素信号值1e^(-9)~1e^(-8)A范围内,总体线性为0.009‰/n A.称取不同量的小麦粉标准物质(OAS/Isotope)测定δ^(15)N值,进样量为4 mg时标准偏差最小,为最佳称样量.对硫酸铵标准物质(IAEA-N2-6)、小麦粉标准物质和^(15)N标记小麦植株样品各器官进行测定,δ^(15)N值的标准偏差均小于5%,测定精度和准确度较好.方法为研究氮素在小麦体内运转及利用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联用技术 15n标记 小麦 ^δ^15n
下载PDF
基于光电传感δ^(15)N的潍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检测
13
作者 梁纪袖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8-222,共5页
为了提高山东潍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中δ^(15)N的溯源准确性,结合硝酸盐污染中δ^(15)N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光电传感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δ^(15)N检测方法。通过对标准硝酸钠溶液进行δ^(15)N检测,绘制出传感器吸收δ^(15)N光谱标准曲线,... 为了提高山东潍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中δ^(15)N的溯源准确性,结合硝酸盐污染中δ^(15)N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光电传感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δ^(15)N检测方法。通过对标准硝酸钠溶液进行δ^(15)N检测,绘制出传感器吸收δ^(15)N光谱标准曲线,结合曲线特点,设计出相应的传感设备。在山东潍坊市军埠口镇进行了室内外两部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和器件稳定性差异性系数的值为3.12%;重复性差异性系数的值为2.92%;与国标法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3.9%~115%之间。证明该方法拥有良好的精确度、敏感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能够对山东潍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进行实时准确的δ^(15)N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坊地下水 硝酸盐 传感器 ^δ^15n
下载PDF
北京地区典型落叶阔叶乔木叶片含氮量和δ^(15)N值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超明 唐美庆 +3 位作者 马坤 刘星韵 于涵 张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34-2341,共8页
为探究植物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和对这部分氮素的来源指示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198个采样点,典型落叶阔叶乔木杨属(Populus)和柳属(Salix)植物叶片进行采样,测定其叶片样品含氮量和δ^(15)N值。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杨属植物叶片含氮量... 为探究植物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和对这部分氮素的来源指示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198个采样点,典型落叶阔叶乔木杨属(Populus)和柳属(Salix)植物叶片进行采样,测定其叶片样品含氮量和δ^(15)N值。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杨属植物叶片含氮量为16.5—38.6g/kg,平均(24.0±4.0)g/kg;柳属植物叶片含氮量为17.2—36.2g/kg,平均(25.9±4.1)g/kg。研究区域范围内杨属、柳属植物叶片的含氮量均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对角线型分布,与该区域大气氮沉降的空间变异相吻合。由于研究区域范围内气候因子无明显的变异,植物叶片的含氮量变化反应了大气氮沉降对植物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和植物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北京地区杨属植物叶片δ^(15)N值为-3.95‰—8.10‰,平均(1.15±2.48)‰;柳属植物叶片δ^(15)N值为-3.04‰—9.73‰,平均(2.31±2.60)‰。杨属和柳属植物叶片的δ^(15)N值均呈现出西北高、中部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与叶片含氮量空间分布趋势相反。中部城区较高的δ^(15)N值反应了交通污染对大气含氮化合物增加的影响;西北部较高的δ^(15)N值反应了该区域受人为活动排放源的影响较少,自然的氮循环是其较高δ^(15)N值的主要原因;东南部较低的δ^(15)N值则有可能是由农业活动和交通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乔木 叶片含氮量 δ15n 大气氮沉降 北京地区
下载PDF
外源Ca^(2+)对南林895杨扦插苗生长及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动态分布的影响
15
作者 王雷 尹增芳 +3 位作者 尤禄祥 李建银 于明祥 徐棉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7,共7页
利用形态检测与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外源Ca2+(CaCl2)处理下,南林895杨扦插苗株高、地径、生物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各营养器官δ13C,δ15N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Ca2+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苗木的生长。外源喷... 利用形态检测与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外源Ca2+(CaCl2)处理下,南林895杨扦插苗株高、地径、生物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各营养器官δ13C,δ15N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Ca2+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苗木的生长。外源喷施Ca2+后,扦插苗株高、地径、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其中以200mg·L-1质量浓度的Ca2+处理效果最好,其单株平均株高、地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4.82%,18.01%,19.7%。随着Ca2+质量浓度(0,2,20,100,200,300mg·L-1)的升高,南林895苗木叶、茎、根中δ13C,δ15N值均呈现逐渐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且最大值出现在Ca2+质量浓度为200mg·L-1处。δ13C,δ15N值在植株中的分布遵从"库"器官大于"源"器官的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源"器官δ13C,δ15N值与株高、地径呈显著性负相关,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库"器官δ13C,δ15N值与株高、地径、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营养器官δ13C,δ15N值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南林895杨扦插苗"源""库"器官间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再分配格局对外源Ca2+质量浓度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杨 ^外源CA^2+ 生物量 ^Δ^13C ^δ^15n
下载PDF
几种饲用牧草的δ^(15)N值及其固氮能力初评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允寅 陈明 +4 位作者 马昌磷 王志东 侯景琴 张丽红 骆永云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不同种、不同品种豆科牧草茎叶的δ^(15)N值相差甚大,表明了它们的固氮能力的明显不同。某些禾本科牧草茎叶的δ^(15)N值很低,接近大气N_2的δ^(15)N值(0‰),表明它们很可能通过联合固氮等途径获取生长所需的N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δ^(15)n 固氮作用 牧草
下载PDF
基于双同位素(δ^15N-NO^--δ^18O-NO3^-)和IsoSource模型的岩溶槽谷区地下水硝酸盐来源的定量示踪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璐 蒋勇军 +1 位作者 段世辉 何瑞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37-3645,共9页
由于岩溶水文系统的脆弱性,岩溶地下水的NO-3污染成为全球普遍且严峻的环境问题,为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准确识别地下水中NO-3污染来源并量化各来源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重庆市近郊受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影响显著的中梁山北部的龙凤和龙... 由于岩溶水文系统的脆弱性,岩溶地下水的NO-3污染成为全球普遍且严峻的环境问题,为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准确识别地下水中NO-3污染来源并量化各来源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重庆市近郊受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影响显著的中梁山北部的龙凤和龙车两个岩溶槽谷地下河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采集地下河水水样,分析其水化学和(δ^15N-NO^--δ^18O-NO3^-),并利用IsoSource模型定量评估地下水中NO-3的来源.结果表明:①龙凤和龙车槽谷地下水NO^-3浓度变化范围为19.31~37.01 mg·L^-1和2.15~27.69 mg·L^-1,平均值分别为28.21 mg·L^-1和10.31 mg·L^-1,季节变化明显;②龙凤和龙车槽谷地下水δ^15N-NO3^-和δ^18O-NO3^-分别变化于3.29‰~11.03‰、0.88‰~7.51‰和5.25‰~11.40‰、2.90‰~19.94‰,平均值分别为6.74‰、3.18‰和7.95‰、11.18‰,龙凤槽谷较低的δ^15N-NO3^-和δ^18O-NO3^-值暗示其地下水NO3^-主要来源于农业N肥,而龙车槽谷较高的δ^15N-NO3^-和δ^18O-NO3^-值意味着其地下水NO3^-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也表明硝化过程是本区地下水N的主要转化过程;同时,两槽谷地下水δ^15N-NO3^-和δ^18O-NO3^-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龙凤槽谷旱季和雨季地下水δ^15N-NO3^-和δ^18O-NO3^-的平均值分别为8.83‰、2.79‰和4.64‰、3.58‰,龙车槽谷旱季和雨季地下水δ^15N-NO3^-和δ^18O-NO3^-的平均值分别为9.79‰、14.56‰和5.12‰、7.8‰,表明两槽谷地下水NO-3来源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龙凤槽谷雨季地下水NO3^-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化肥中NH+4的硝化作用、土壤有机氮,而旱季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及污水,龙车槽谷旱、雨季地下水NO3^-都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及污水;③IsoSource模型解析结果表明,龙凤槽谷地下水NO3^-污染以降水和化肥中的NH+4来源贡献最大(44.63%),其次为人畜粪便及污水(29.5%)和土壤氮矿化(22.38%),大气沉降和化肥贡献率较低,不足10%.其中,雨季主要来源为降水和化肥中的NH+4(52.25%),旱季则是人畜粪便及污水(41%);龙车槽谷NO3^-污染以人畜粪便及污水来源最大(36.17%),其次为降水和化肥中的NH4^+硝化(23.5%)和土壤氮矿化(22.5%),大气沉降和化肥贡献率皆低于10%,旱、雨季人畜粪便及污水来源的贡献率都较大,分别为47%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槽谷区 地下水 ^nO3^-来源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δ^15n-nO^--δ^18O-nO3^-) IsoSource模型
原文传递
δ^(15)N和δ^(18)O在太湖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祝鹏 祝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3,共5页
通过对太湖污染源的概化、比较,选择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雨水作为太湖水体污染源,测定污染源及16个水样δ^(15)N和δ^(18)O值,结合同位素质量守恒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确定各污染源来源比例。结果表明:太湖整体工农业污染占主... 通过对太湖污染源的概化、比较,选择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雨水作为太湖水体污染源,测定污染源及16个水样δ^(15)N和δ^(18)O值,结合同位素质量守恒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确定各污染源来源比例。结果表明:太湖整体工农业污染占主要比重,生活污水和雨水来源比例均较低;其中,入湖支流水样工业污染来源比例平均高于农业污染来源,相对开阔湖区水样工业污染来源比例低于农业污染来源,而相对封闭湖区水样工业污染来源比例则高于农业污染来源。可见,在合理划分湖泊水体污染源组成的基础上,利用同位素与数值模型对污染源来源比例的量化研究可为湖泊污染源治理轻重缓急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是揭示湖泊水体污染来源及其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δ15n Δ18O 污染源 质量守恒 太湖
下载PDF
黄海小黄鱼不同组织中δ^(15)N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谭鲁玉 王玉堃 +3 位作者 唐学玺 戴芳群 孙耀 金显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5,共6页
本研究利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黄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肌肉、内脏、鱼鳃、鳞片和背鳍等不同组织器官中的氮稳定同位素的比值(δ^(15)N)。结果显示,内脏、鱼鳃、背鳍、鳞片与肌肉间δ^(15)N的平均值范围为10.29‰~10.72‰... 本研究利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黄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肌肉、内脏、鱼鳃、鳞片和背鳍等不同组织器官中的氮稳定同位素的比值(δ^(15)N)。结果显示,内脏、鱼鳃、背鳍、鳞片与肌肉间δ^(15)N的平均值范围为10.29‰~10.72‰,无显著差异(P>0.05);而耳石中的δ^(15)N值低于其他组织器官中的δ^(15)N值,其平均值为7.08‰,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耳石与其他组织器官中δ^(15)N值的组成明显不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内脏、背鳍、鳞片、鱼鳃、耳石与肌肉中的δ^(15)N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其Pearson相关系数均>0.72,表明其他组织器官中δ^(15)N值可替代肌肉研究鱼类营养等级和构建海洋食物网结构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5)n 组织器官 小黄鱼
下载PDF
增温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δ^(13)C、δ^(15)N值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佳珍 董文旭 +1 位作者 陈拓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2-850,共9页
农田土壤是重要的碳氮库,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但土壤碳氮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还不清楚。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碳氮同位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红... 农田土壤是重要的碳氮库,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但土壤碳氮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还不清楚。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碳氮同位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全球变暖,使5 cm土壤温度增加约2℃。通过测定灌溉前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研究增温、施氮和灌溉对华北平原小麦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不施氮不增温(N0T0)、不施氮增温(N0T1)、施氮不增温(N1T0)和施氮增温(N1T1)。结果表明:灌溉前,增温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0~10 cm土层N1T1处理与不增温处理(N0T0和N1T0)之间差异显著(P<0.05),10~20 cm土层N1T1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均显著(P<0.05);灌溉后,增温虽有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施氮条件下,增温显著提升了δ^(13)C值(P<0.05)。增温降低了土壤全氮含量,并在灌溉前10~20 cm土层和灌溉后0~10 cm土层达显著水平(P<0.05);增温提升了土壤δ^(15)N值,灌溉前0~10 cm土层N0T0处理与增温处理(N0T1和N1T1)差异显著(P<0.05),灌溉后0~10 cm土层仅N0T1和N1T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而10~20 cm土层增温处理(N0T1和N1T1)均与N1T0处理差异显著(P<0.05)。同一处理同一时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δ^(13)C和δ^(15)N值随深度增加而升高,但土壤有机碳和δ^(13)C值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全氮含量和δ^(15)N值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δ^(13)C和δ^(15)N值在灌溉前后的差异均不显著。连续5年的增温施氮试验表明,未来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快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分解,造成更多轻组有机碳损失。灌溉在短期内不会显著改变土壤碳氮含量及δ^(13)C和δ^(15)N值,但其长期影响还需进一步探究。此外,未来研究还应该重视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施氮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δ^(13)C值 ^δ^(15)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