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0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和Vit 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民族儿童铅中毒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艳 刘继文 +5 位作者 赵江霞 崔君 李玲 阿斯娅 朱炎 田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80-285,共6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汉族、维族和哈族儿童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铅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的489名汉族、49... 背景与目的:探讨汉族、维族和哈族儿童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铅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的489名汉族、499名维族和525名哈族儿童ALAD、VD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ALAD、VDR不同基因型在汉、维、哈族中分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VDR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位点BsmI、TaqI和ApaI单体型分析发现,汉族儿童中单体型Atb、AtB在铅中毒组显著降低(P<0.01),而单体型ATb、aTb在铅中毒组显著增高(P<0.05)。其它民族单体型分析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D、VDR不同基因型分布具有种族差异;在汉族儿童中,单体型Atb和AtB可能是铅中毒的保护因素,而单体型ATb和aTb可能是铅中毒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单体型 铅中毒
下载PDF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汉族儿童铅中毒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艳 赵江霞 +4 位作者 崔君 李玲 阿斯娅 朱炎 田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7-478,共2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铅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PCR-RFLP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443名和汉族469名儿童ALAD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了维吾尔...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铅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PCR-RFLP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443名和汉族469名儿童ALAD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的关系,及影响血铅水平的因素。结果在维吾尔族人群中,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0.52%和9.48%;在汉族人群中,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73%和4.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族儿童血铅浓度为(55.86±2.23)μg/L,铅中毒流行率为23.25%;汉族儿童血铅浓度为(53.05±2.24)μg/L,铅中毒的流行率为23.31%,两民族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水平间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基因多态性 铅中毒
下载PDF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与铅毒性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瑞雪 黄德群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0,187,共3页
δ 氨基 γ 酮戊酸脱水酶 (ALAD)是参与血红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 ,可催化两分子的δ 氨基 γ 酮戊酸(ALA)聚合成卟胆原 (PBG)。有研究表明 ,ALAD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的易感性相关 ,分布存在种族差异 ,其等位基因ALAD1个体骨铅含量高... δ 氨基 γ 酮戊酸脱水酶 (ALAD)是参与血红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 ,可催化两分子的δ 氨基 γ 酮戊酸(ALA)聚合成卟胆原 (PBG)。有研究表明 ,ALAD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的易感性相关 ,分布存在种族差异 ,其等位基因ALAD1个体骨铅含量高 ,ALAD2个体血铅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O)基因 基因多态性 铅毒性 易感性
下载PDF
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儿童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4
作者 陈艳 郑玉建 +5 位作者 马龙 赵江霞 崔君 李玲 阿斯娅.克里木 田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儿童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相互间无血缘关系的469例汉族、443例维吾尔族和51... 目的:探讨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儿童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相互间无血缘关系的469例汉族、443例维吾尔族和516例哈萨克族儿童ALAD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在汉族人群中,ALAD1-1纯合子基因型占91.68%,ALAD1-2杂合子基因型占8.10%,ALAD2-2变异纯合子基因型占0.22%,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73%和4.27%;在维吾尔族人群中,ALAD1-1纯合子基因型占81.94%,ALAD1-2杂合子基因型占17.16%,ALAD2-2变异纯合子基因型占0.90%;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0.52%和9.48%;在哈萨克族人群中,ALAD1-1纯合子基因型占83.33%,ALAD1-2杂合子基因型占15.89%,ALAD2-2变异纯合子基因型占0.78%;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1.28%和8.72%。结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儿童ALAD2等位基因分布明显高于汉族儿童,与欧洲白人的ALAD2等位基因分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基因多态性 儿童
下载PDF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与铅中毒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青华 蒋东方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此文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近年来对不同水平接铅及其血铅、骨铅变化和由此引起的肾毒性、神经毒性、性激素反应与ALAD基因型个体的分布特性研究,阐述了ALAD基因与铅中毒的关系。
关键词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 铅中毒 血铅 骨铅
下载PDF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与铅毒性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永伟 杨跃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87-294,共8页
环境铅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仍然是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机体的易感性可能是铅毒性作用的重要决定因素,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基因遗传多态性对铅毒性易感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编码人类ALAD的基因位于... 环境铅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仍然是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机体的易感性可能是铅毒性作用的重要决定因素,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基因遗传多态性对铅毒性易感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编码人类ALAD的基因位于染色体9q34,ALAD酶是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通路中的第2个关键酶,ALAD基因具有多态性。ALAD编码区第177位碱基处发现了G→C颠换,产生ALAD-1和ALAD-22个共显性等位基因,并且与铅毒性易感性有关。目前为止,由于对人群ALAD基因多态性尚未有效检测,尚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在环境暴露水平上,ALAD基因型与铅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毒性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7
作者 李丽华 陈赵慧 +2 位作者 杨敏 韩静 杨今言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PDT)联合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玫瑰痤疮(A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AR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PDT)联合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玫瑰痤疮(A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AR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ALA-PDT联合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红斑指数(EI)、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QOL)评分、皮肤生理功能[经皮水分流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和pH]、角质层完整性指标(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粘脱蛋白质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较对照组的79.07%(34/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EI低于对照组,Acne-QOL评分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TEWL、pH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粘脱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4/43)、11.63%(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联合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AR,可修复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改善EI,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戊酸 光动力 小剂量 异维A酸 玫瑰痤疮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鲍温病皮损中p53 Caveolin-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张艳峰 樊磊强 +2 位作者 高悦 孙业晓 徐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鲍温病皮损中p53、Caveolin-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运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病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光动力治疗前后鲍温病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p53...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鲍温病皮损中p53、Caveolin-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运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温病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光动力治疗前后鲍温病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p53、Caveolin-1的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治疗前p53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及BD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40%(χ^(2)=11.20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53在正常皮肤组织及BD的阳性率为10%、5%(χ^(2)=0.712,P=0.39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p53在BD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1,P<0.001)。治疗前Caveolin-1在正常皮肤组织及BD中阳性表达率为15%、55%(χ^(2)=14.449,P<0.0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正常皮肤组织及BD中Caveolin-1的阳性率为5%、12.5%(χ^(2)=0.816,P=0.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Caveolin-1在BD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3,P<0.001)。BD中p53与Caveolin-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0.533,P=0.015)。结论:p53及Caveolin-1的高表达可能与BD的发生密切关联,且ALA-PDT能够抑制p53及Caveolin-1的表达,从而抑制疾病的发展。通过更大样本量的研究,p53及Caveolin-1可能会成为皮肤相关疾病的诊断工具,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戊酸光动力疗法 鲍温病 P53 CAVEOLIN-1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膜包载5-氨基酮戊酸介导的光热作用抑制皮脂分泌
9
作者 赵天奇 于然 +1 位作者 王余海 朱明姬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膜包载5-氨基酮戊酸(ALA@STCM)介导的光热作用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皮脂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提取MSC膜,制备ALA@STCM。首先,通过CCK-8实验对比5-氨基酮戊酸(ALA)和ALA@STCM对皮脂腺细...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膜包载5-氨基酮戊酸(ALA@STCM)介导的光热作用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皮脂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提取MSC膜,制备ALA@STCM。首先,通过CCK-8实验对比5-氨基酮戊酸(ALA)和ALA@STCM对皮脂腺细胞活力的影响。其次,建立金黄地鼠痤疮动物模型,通过组织学分析对比ALA和ALA@STCM对皮脂分泌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表明,相较于ALA,使用MSC膜包载ALA未明显增加细胞毒性,证明了MSC膜作为载药工具的安全性。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给予光照后,ALA和ALA@STCM均能不同程度地缩小皮脂腺斑面积和抑制皮脂分泌,但是我们发现ALA@STCM的缩小皮脂腺斑的作用和抑制皮脂分泌作用明显优于ALA。结论ALA@STCM介导的光热作用可缩小金黄地鼠的皮脂腺斑、抑制皮脂分泌,并且显著优于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5-氨基戊酸 间充质干细胞 光热作用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联合干扰素栓对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病毒清除率及阴道微环境的影响
10
作者 唐容迪 倪泞 沈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08-111,116,共5页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PDT)联合干扰素栓对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HPV清除率及阴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PDT)联合干扰素栓对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HPV清除率及阴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栓联合ALA-PDT治疗,观察两组病毒载量变化和HPV清除率、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情况、阴道pH变化、Nugnet评分变化以及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HPV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菌群密集度正常率、菌群多样性正常率、优势菌群健康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阴道pH、Nugne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联合干扰素栓治疗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可以提高HPV清除率,改善阴道微环境,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高危型 5-氨基戊酸光动力学疗法 清除率 阴道微环境
下载PDF
行为改变轮理论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俞美琴 李健 郑正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轮(BCW)理论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89例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确诊C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轮(BCW)理论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89例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确诊C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2)。两组均接受ALA-PDT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CA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CW理论干预,均干预1个月。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皮肤病生活指数(DLQI)、健康行为量表(HPL)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根除率。结果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DL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PL、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HPV感染根除率为89.36%(42/47),对照组HPV感染根除率为83.33%(35/42),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BCW理论干预ALA-PDT治疗的CA患者,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促进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轮理论 5-氨基戊酸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下载PDF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
12
作者 杨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01-0004,共4页
观察ALA-PDT与CO2的激光治疗该种疾病疗效。方法:采用2021年3月-2022年3月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CO2的激光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ALA-PDT治疗,分析效果。结果:生活质量相比差异不显著,各项指标对照组均较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疾病复... 观察ALA-PDT与CO2的激光治疗该种疾病疗效。方法:采用2021年3月-2022年3月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CO2的激光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ALA-PDT治疗,分析效果。结果:生活质量相比差异不显著,各项指标对照组均较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疾病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尖锐湿疣采用ALA-PDT与CO2激光治疗疗效确切,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治疗 5-氨基戊酸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疗效
下载PDF
中国维吾尔族和彝族人群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吕新芳 吕京 +1 位作者 崔涛 贺锡雯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维吾尔族、彝族人群δ 氨基 γ 酮戊酸脱水酶 (ALAD)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MspI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PL)对 2 14名新疆维吾尔族人和 144名云南彝族人的ALAD基因多态性... 目的 探讨中国维吾尔族、彝族人群δ 氨基 γ 酮戊酸脱水酶 (ALAD)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MspI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PL)对 2 14名新疆维吾尔族人和 144名云南彝族人的ALAD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维吾尔族人群中ALAD1 1纯合子基因型占 82 .71% ,ALAD1 2杂合子占 15 .89% ,ALAD2 2纯合子占 1.40 % ;ALAD1和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90 .6 5 %和 9.35 %。在彝族人群中ALAD1 1纯合子基因型占 96 .5 3% ,ALAD1 2杂合子占 2 .87% ,而ALAD2 2纯合子仅占 0 .6 9% ;ALAD1和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7.92 %和 2 .0 8%。结论 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的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文献报道的欧洲白人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近 ,而彝族人群的ALAD2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文献报道的亚洲人群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 彝族 中国
原文传递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铅毒性易感性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细标 吴翠娥 +3 位作者 杨水莲 鲁翼雯 倪为民 傅华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2-374,共3页
关键词 ALAD 职业性铅中毒 相关性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铅毒性 易感性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尖锐湿疣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桑国耀 关晓燕 王丽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7期845-847,共3页
目的 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 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采用ALA-PDT治疗)和对照组44例(采用CO_(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VEGF、HIF-1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VEGF、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061,P=0.043)。结论 ALA-PDT治疗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反应,减少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戊酸光动力 CO_(2)激光 尖锐湿疣 炎性反应
下载PDF
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银儿 何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评估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重度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ALA... 目的评估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重度痤疮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ALA-PDT,而观察组采取枇杷清肺饮联合ALA-PDT治疗,比较2组皮损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肤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高达54.7%(23/42),高于对照组35.7%(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ALA-PDT治疗重度痤疮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兼具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清肺饮 5-氨基戊酸光动力疗法 痤疮
下载PDF
配体调控二茂钛催化合成β-氨基酮衍生物的研究
17
作者 王芸芸 李晓月 +1 位作者 陆旭 王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0-546,共7页
β-氨基酮衍生物因其分子中具有2个不同的官能团——酮羰基和氨基而显示高的生物反应活性。曼尼希反应是合成β-氨基酮衍生物的最常用的反应之一,本研究探讨了Cp_(2)TiCl_(2)与不同含氧酸组成双酸、双功能体系协同催化三组分曼尼希反应... β-氨基酮衍生物因其分子中具有2个不同的官能团——酮羰基和氨基而显示高的生物反应活性。曼尼希反应是合成β-氨基酮衍生物的最常用的反应之一,本研究探讨了Cp_(2)TiCl_(2)与不同含氧酸组成双酸、双功能体系协同催化三组分曼尼希反应。研究表明:在配体为2,3喹啉二酸,催化体系比例为1:1,温度为室温,底物比例为1:1.2:2时得到了良好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的β-氨基酮衍生物,同时考察了催化体系对底物的普适性研究,共合成了27种β-氨基酮类衍生物,产率高达99.0%,选择性高达97:3,催化体系普适性良好。该方法具有后处理简单、条件温和、收率高、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衍生物 双功能催化 茂钛配合物
下载PDF
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铅肾毒性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爱红 王群利 +3 位作者 宋启发 徐景野 胡利丰 毛国传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之间的联合作用对铅肾毒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33名铅作业工人,根据工人接触铅水平是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测定血铅、尿N-乙... 目的探讨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之间的联合作用对铅肾毒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33名铅作业工人,根据工人接触铅水平是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测定血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肌酐,全血提取DAN基因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ALAD和VDR基因多态性。结果超职业限值组,ALAD1-2/2-2基因型和ALAD1-1基因型工人尿NAG的浓度分别为(2.12±0.07)U/mmol Cr和(1.73±0.03)U/mmol Cr,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VDR-Bb基因型的工人尿β2-MG浓度[(20.94±0.12)μg/mmol Cr]高于携带VDR-bb基因型工人的尿β2-MG浓度[(15.28±0.09)μg/mmol Cr](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铅接触、高血铅等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基因的联合作用都是铅作业工人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接铅水平、血铅水平、ALAD基因型和接铅水平的联合作用引起尿NAG异常的OR值分别为6.85(2.51~10.87)、2.41(1.70~3.41)、3.01(1.10~8.19)。结论在高铅浓度接触下ALAD和VDR基因型与铅肾毒性有关,ALAD-2等位基因和高铅接触是加重铅肾毒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戊酸脱水 酶维生素D受体 肾毒性 基因多态性 铅中毒
原文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渊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行红蓝光照射治疗,2次/w,持续治疗1个月,试验组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每10天1次...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行红蓝光照射治疗,2次/w,持续治疗1个月,试验组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每10天1次,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皮损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00%(51/51),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皮损数目、皮肤痒痛、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达5.88%(3/51),低于对照组的31.37%(1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为9.80%、15.6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皮损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戊酸光动力 面部中重度痤疮 疗效 炎性因子水平 皮损症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E)-4-(3,5-二溴-4-羟基苯亚甲基氨基)-2,3-二甲基-1-苯基-1,2-二氢吡唑-5-酮的合成与表征
20
作者 黄长亮 黄志浩 +1 位作者 屈莉铭 于宪松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8-50,共3页
采用3,5-二溴-4-羟基苯乙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以甲醇作为溶剂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E)-4-(3,5-二溴-4-羟基苯亚甲基氨基)-2,3-二甲基-1-苯基-1,2-二氢吡唑-5-酮。对所生成化合物采用乙醇进行结晶,5 d后获得浅黄色的晶体,其结构经X-射线单... 采用3,5-二溴-4-羟基苯乙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以甲醇作为溶剂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E)-4-(3,5-二溴-4-羟基苯亚甲基氨基)-2,3-二甲基-1-苯基-1,2-二氢吡唑-5-酮。对所生成化合物采用乙醇进行结晶,5 d后获得浅黄色的晶体,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2.0197(11),b=10.8239(10),c=13.3921(12),β=94.870(2)°,V=1736.0(3)3,Z=4,D x=1.780 mg·m-3,θ=2.4~25.5°,μ=4.69 mm-1,T=295(2)K,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得到产物的红外光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4-(3 5-二溴-4-羟基苯亚甲基氨基)-2 3-二甲基-1-苯基-1 2-二氢吡唑-5- 合成 晶体结构 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