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Approach for Inferring the Proportion of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Input to Marine Sediments on the Basis of TOC:TN and δ<sup>13</sup>C<sub>org</sub>Signatures
1
作者 Antonio Fernando Menezes Freire Marcelo Costa Monteiro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3年第2期74-92,共19页
The ratio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 total nitrogen (TOC:TN) and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 of organic matter (δ13Corg) are widely applied for inferring the origin of organic matter (OM) in Quaternary marine sed... The ratio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 total nitrogen (TOC:TN) and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 of organic matter (δ13Corg) are widely applied for inferring the origin of organic matter (OM) in Quaternary marine sediments. A plot of TOC:TN vs. δ13Corg is useful for such studies but is strongly based on qualitative constrain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ource of Quaternary OM via analysis of TOC:TN and δ13Corg signatures, but also proposes a probability parameter, which combines both signatures, to infer the amount of Terrestrial OM Input (TOMI). This index provides a method for quantifying the proportion of terrestrial OM vs. marine OMin a more comprehensive manner. The TOMI index concept was applied to a study area in theJoetsuBasin, eastern margin of theJapanSea, where previous studies have characterized theOMfrom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to the present. The upwards increase in TOC indicates thatOMproduction during the Holocene was higher than during the LGM. The enriched δ13Corg signature upwards and decrease in TOC:TN suggest predominantly marine phytoplankton OM during the Holocene. Throughout the LGM, low OM production with depleted δ13Corg values and high TOC:TN values in the sediments suggest a predominantly C3 terrestrial plant source for the OM. Using these data, it was possible to calculate a proxy for a sea level variation curve during that period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ximity of the coastal line to the continental slope on the input of terrestrial material to the basin. The proposal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ncepts. The TOMI index could confirm that the proximity to the shoreline and shelf break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input of terrestrial material during lowstand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org Joetsu Basin Japan Sea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INPUT TOMI Index TOC:TN
下载PDF
秀山上寒武统古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平 谢渊 +3 位作者 汪正江 刘建清 赵瞻 卓皆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363,共10页
秀山上寒武统古油藏沥青主要富集于耿家店组粗晶白云岩晶间孔、晶间溶孔及缝合线中,有机碳含量为3.43%~7.12%,显示其较高的沥青含量。受地表水淋滤氧化作用及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氯仿沥青"A"及热解烃含量较低,饱和烃含量较... 秀山上寒武统古油藏沥青主要富集于耿家店组粗晶白云岩晶间孔、晶间溶孔及缝合线中,有机碳含量为3.43%~7.12%,显示其较高的沥青含量。受地表水淋滤氧化作用及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氯仿沥青"A"及热解烃含量较低,饱和烃含量较低,芳烃、非烃含量较高,轻重烃∑C21-/∑C21+比值较低。固体碳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二分特征,范围分别为-26.7‰~-25.6‰和-29.1‰~-28.8‰,反映古油藏油气聚集成藏至少有两期,分别来源于不同有机质类型的母岩。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δ13Corg及单体烃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沥青分别来源于下寒武统黑色灰岩和黑色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δ13corg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秀山
下载PDF
溢油污染物在海底沉积物中的识别与垂向迁移——大连湾海底沉积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晓果 杨海丽 +6 位作者 刘星 雷吉江 林忠胜 姚子伟 章伟艳 姚旭莹 金肖兵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5,共8页
沉积物插管短柱样品于2013年4月采自大连湾2010年"7·16"溢油事故污染区,BQ050站与BQ007站分别位于生物分散剂和化学分散剂喷洒区。沉积物的可溶有机质含量(沥青A)、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和210Pb比活度分析... 沉积物插管短柱样品于2013年4月采自大连湾2010年"7·16"溢油事故污染区,BQ050站与BQ007站分别位于生物分散剂和化学分散剂喷洒区。沉积物的可溶有机质含量(沥青A)、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和210Pb比活度分析结果表明:喷洒生物分散剂的重污染区(BQ050站),沉积物中TOC含量为0.58%~1.51%,平均为1.15%;δ^(13)C_(org)值为-22.2‰^-20.5‰PDB,平均为-21.74‰PDB;沥青A含量为0.061 5%~0.566 4%,平均为0.174 9%;沥青A/TOC比值为7.0%~34.8%,平均为14.13%;210Pbex比活度存在异常峰值分布,垂向分布特征与沥青A相似;2~16 cm段沉积物的可溶有机质具有明显的外来输入特征。喷洒化学分散剂的较轻污染区(BQ007站),沉积物中TOC含量为0.61%~1.14%,平均为0.87%,除8~14 cm层段外,比BQ050站略低;但沥青A含量与沥青A/TOC比值明显低于前者;δ^(13)C_(org)值较BQ050站轻;210Pbex比活度随柱样深度呈指数衰减,对数相关;外来有机质输入量较低。截至2013年4月,BQ050站溢油污染物在海底下16 cm深度处有特征信号,溢油污染物沥青A组分垂向迁移距离约为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沉积物 沥青A δ13corg 210Pbex
下载PDF
湖相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苗忠英 郑绵平 +2 位作者 张震 毛立全 王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8-1116,共9页
湖相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蕴含着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是古环境研究中必要的基础资料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湖相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在应用有机地球化学信息探讨古环境时,首先要根据有机质组成特征区分其来源... 湖相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蕴含着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是古环境研究中必要的基础资料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湖相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在应用有机地球化学信息探讨古环境时,首先要根据有机质组成特征区分其来源,不同来源的有机质,其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异;2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org)是研究古气候变化的常用指标,在区分暖湿、暖干、冷湿、冷干气候类型时需结合沉积物中总有机质丰度(TOC)、总有机氮丰度(TN)、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δ18O)等资料;3脂肪酸不饱和度可作为恢复古环境温度的定性指标,UK37和UK37'在定量恢复古湖水表层温度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TEX86有望应用在古湖水表层温度的重建;4生物标志化合物可较好地区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沉积水体的盐度及氧化还原性。可见,有机地球化学是研究古环境常用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多项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相互验证能够更精确地重建古环境并预测其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古环境 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质碳同位素 湖水表层温度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载PDF
黄土记录的中亚干旱区东部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范义姣 马箫忆 +6 位作者 刘慧 王树源 杨军怀 陈梓炫 高福元 贾佳 夏敦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826,共9页
选取位于中亚干旱区东部新疆天山地区的两个典型黄土沉积剖面,通过磁学参数(χARM/SIRM)、亮度(L*)、有机碳/氮同位素(δ13Corg和δ15N)等记录,对研究区内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进行重建。结果表明:早全新世,χARM/SIRM、L*指示黄土成壤... 选取位于中亚干旱区东部新疆天山地区的两个典型黄土沉积剖面,通过磁学参数(χARM/SIRM)、亮度(L*)、有机碳/氮同位素(δ13Corg和δ15N)等记录,对研究区内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进行重建。结果表明:早全新世,χARM/SIRM、L*指示黄土成壤较弱、有机质含量低,δ13Corg记录表明区域降水较少,共同反映该时期地表植被覆盖低、相对干旱的气候环境;中晚全新世,χARM/SIRM、L*和δ13Corg记录的湿度逐渐增加,黄土δ15N偏正变化,指示地表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强、植被覆盖增加,表明该区域气候适宜期发生在中晚全新世。中亚干旱区东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特征,与北半球高纬度冰盖、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δ13corg δ15N 全新世 新疆天山地区 中亚干旱区东部
下载PDF
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08P31孔晚第四纪的古海洋学记录 被引量:5
6
作者 梅静 王汝建 +5 位作者 章陶亮 肖文申 陈志华 陈建芳 程振波 孙烨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135,共15页
本文通过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冰洋楚科奇海台采集的08P31孔样品的多项指标分析,重建该区晚第四纪的古海洋与古气候演变历史。将08P31孔沉积物记录与其他孔综合对比初步划分为氧同位素3期(MIS 3)-MIS 1的沉积序列;TOC与Opal含量... 本文通过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冰洋楚科奇海台采集的08P31孔样品的多项指标分析,重建该区晚第四纪的古海洋与古气候演变历史。将08P31孔沉积物记录与其他孔综合对比初步划分为氧同位素3期(MIS 3)-MIS 1的沉积序列;TOC与Opal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自MIS 3以来该区总生产力呈逐渐上升趋势,但硅质生产力不高;CaCO3含量不仅代表海生钙质生物的生产力,也是陆源碎屑碳酸盐岩的信号;根据δ13Corg值运用两端元法计算出TOCmar/TOC,并通过TOCmar、TOCter与C/N值比较可知,δ13Corg值作为有机质来源的指标更可靠。经分析该孔沉积物有机质以海源有机质为主,但褐色层B2与白色层W3的有机质主要受到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该孔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sin.)(Nps)的δ18 O和-δ13 C结果显示:褐色层B2和灰色层G1的轻值是由冰融水造成;黄褐色层Yb1上部到白色层W3下部的轻值反映了海冰形成速率提高,导致轻同位素卤水的生产和下沉。黄褐色层Yb1中部及白色层W3,Nps-δ18 O和-δ13C的重值对应低的有孔虫丰度,指示水体温度下降以及低营养环境。黄褐色层Yb2的Nps-δ18 O和-δ13C值呈镜像关系,这是由于大冰期环境下,海盆内储存了较少的融冰水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科奇海台 西北冰洋 碳氮比值 有机碳同位素 氧碳同位素 古生产力 水团变化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有机碳同位素差异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君兰 邓伟 +1 位作者 张平宇 张家武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5-631,共7页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因常被用于识别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或流域植被信息而逐渐成为一个常规代用指标,但当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变化显著、赋存状态不同时,采用统一分析方法(全样或某一粒级组分)测试的结果在不同含量或赋存状态时是否...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因常被用于识别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或流域植被信息而逐渐成为一个常规代用指标,但当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变化显著、赋存状态不同时,采用统一分析方法(全样或某一粒级组分)测试的结果在不同含量或赋存状态时是否会产生偏差,目前没有详细的研究进行评价.利用嘎顺诺尔湖泊沉积物,采用全样品、细颗粒组分(过120目筛和360目筛),分别进行有机质含量和同位素分析,评价选择不同粒级样品因有机质赋存状态不同对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组分的烧失量或元素分析仪方法测得的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但不同组分的有机碳同位素结果出现差异:全样的有机碳同位素值存在较大波动,随着过筛孔径变小,δ13Corg值波动减小,且过360目筛的细颗粒组分的碳同位素值较全样或过120目筛后组分的δ13Corg值偏负.这一差异与有机质组分赋存的颗粒范围有关.对比认为过360目筛的细颗粒组分更有利于充分反应,且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同位素值.因此,在进行不同湖泊沉积物δ13Corg值对比时,应注意研究使用样品的前处理方式,相同处理方式下的结果更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结果对于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全样品 细颗粒组分 有机碳同位素
下载PDF
利用Rb/Sr值、有机碳氮同位素及14C重建贵州喀斯特地区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坤 季宏兵 +2 位作者 褚华硕 宋长顺 吴燕飞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本文利用碳酸盐岩风化剖面土壤中Rb/Sr值、有机碳氮的稳定同位素值(δ^(13)C_(org)和δ^(15)N_(org))并结合^(14)C定年结果,讨论了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晚更新世以来,研... 本文利用碳酸盐岩风化剖面土壤中Rb/Sr值、有机碳氮的稳定同位素值(δ^(13)C_(org)和δ^(15)N_(org))并结合^(14)C定年结果,讨论了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气候在千年尺度上经历了多个冷热、干湿循环过程,植被以C4植物为主;(2)研究区在14 750 a BP时期可能发生过较为极端的气候事件;(3)Rb/Sr值和δ^(13)C_(org)值可以用来指示古环境变化情况,高Rb/Sr值和高δ^(13)C_(org)值指示湿热气候,低Rb/Sr值和低δ^(13)C_(org)值指示干冷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Rb/Sr值 有机碳氮同位素 古环境 贵州
下载PDF
东海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及其对陆源有机碳运移分布的指示 被引量:2
9
作者 熊伟 梅西 +2 位作者 韩宗珠 王中波 张勇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0期22-31,共10页
东海埋藏了通过长江、黄河以及台湾河流进入的巨量陆源有机碳,是重要的有机碳碳"汇"。识别东海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搬运过程,是东海碳通量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目前关于陆源有机碳在东海沉积物中分布的研究区域主... 东海埋藏了通过长江、黄河以及台湾河流进入的巨量陆源有机碳,是重要的有机碳碳"汇"。识别东海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搬运过程,是东海碳通量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目前关于陆源有机碳在东海沉积物中分布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口、内陆架以及水深<120 m的中、外陆架地区;针对东海外陆架和冲绳海槽陆坡的研究较少,仅少量研究对东海陆架与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的陆源有机碳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陆源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分布特征、沉积动力机制等诸多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通过对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80个表层沉积物的长链正构烷烃含量及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粒度、总有机碳(TOC)及稳定碳同位素(δ^13C)指标,讨论了研究区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含量及运移分布。结果显示,δ^13C和(ΣC27+C29+C31 n-alkane)/TOC指示的陆源有机碳相对含量在研究区变化范围很大,从外陆架到海槽,有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陆源有机碳在陆坡以及海槽的一些特定区域选择性的大量沉积。东海内陆架的陆源有机碳在横穿东海陆架后,可以在陆坡处通过搬运-沉积-再悬浮-再搬运的方式运移至冲绳海槽沉积。长链正构烷碳优势指数(CPI)的结果表明,来自东海内陆架的陆源有机碳主要在冲绳海槽28.5°—30°N范围内沉积,28.5°N以南的陆源有机质主要受到台湾物质的影响,而30°N以北沉积物中的陆源有机质主要是来源于黄河和日本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有机碳 正构烷烃 有机碳同位素 冲绳海槽 东海
下载PDF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地层有机质主要来源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饶志国 郭文康 +1 位作者 薛骞 陈发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9-827,共9页
黄土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决定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能否应用于重建过去C3/C4相对丰度变化及相应的古气候变化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如若黄土地层当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粉尘携带而来,而非当地植被,显然其δ13Corg.不是一个局地植被过去C... 黄土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决定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能否应用于重建过去C3/C4相对丰度变化及相应的古气候变化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如若黄土地层当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粉尘携带而来,而非当地植被,显然其δ13Corg.不是一个局地植被过去C3/C4相对丰度变化及古气候变化的良好指示器.本文对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六盘山以西)新获得和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尝试对该地区黄土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该地区黄土地层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当地植被,由粉尘携带而来的有机质贡献量不超过8%,所造成的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幅度不超过1.7‰.这些结果说明该地区的黄土地层有机质δ13Corg.是可以用来重建过去C3/C4植物相对丰度及相应的古气候变化的.为了更精确的重建,后续的工作应当更多考虑粉尘搬运过程当中的有机质输入以及粉尘沉积之后的微生物活动的可能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 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 粉尘 当地植被 C3/C4相对丰度
原文传递
Lake geochemistry reveals marke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Mid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被引量:9
11
作者 Julie Lebreton-Anberree Shihu Li +5 位作者 Shu-Feng Li Robert A. Spicer Shi-Tao Zhang Tao Su Chenglong Deng Zhe-Kun Zho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97-910,共14页
The Mid-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MMCO; 15-17 Ma) was one of the short-term climatic warm events that punctuated the Cenozoic long-term cooling trend. Because there are very few terrestrial records of this event, m... The Mid-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MMCO; 15-17 Ma) was one of the short-term climatic warm events that punctuated the Cenozoic long-term cooling trend. Because there are very few terrestrial records of this event, most of our understanding comes from marine cores. In this report, we first present new palaeomagnetic data that revises the dating of our 400 m-thick lacustrine section in Wenshan (Yunnan), previously thought to be Late Mio- cene. These new data suggest an older age, ca. 15.2-16.5 Ma, coinciding with the MMCO. We measured δ13C on bulk organic matter (3 Corg),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nitrogen (TN) and C/N ratios at a high sample resolution to: (1) reconstruct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lake catchment area, and (2) infe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se chang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all four geochemical parameters demonstrate that a strong environmental change occurred around the middle of the section, shortly after the C5Cn/C5Br geomagnetic reversal and the Early/Middle Miocene boundary at 15.97 Ma. We propos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shift may be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a change in climate, which became cooler, together with a change in organic matter cycling within the lake.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insight into the MMCO and demonstrates that although the MMCO was generally a warm event, it was also a time of climatic instability and abrupt environment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NNAN Mid-Miocene ClimaticOptimum Bulk organic carbon isotopes δ13corg)C/N ratio TO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