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I1566V突变位点MS2噬菌体病毒样颗粒的构建
1
作者 杨静远 李永鑫 +3 位作者 史茜 刘春燕 梁梦洁 张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I1566V突变位点MS2噬菌体病毒样颗粒。方法选取并合成带有6×His标签的MS2噬菌体的衣壳蛋白(CP)、成熟蛋白(A蛋白)及Omicron I1566V突变基因序列,插入pACYCDuet-1质粒构建重组载体,通过原核系统诱导表...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I1566V突变位点MS2噬菌体病毒样颗粒。方法选取并合成带有6×His标签的MS2噬菌体的衣壳蛋白(CP)、成熟蛋白(A蛋白)及Omicron I1566V突变基因序列,插入pACYCDuet-1质粒构建重组载体,通过原核系统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纯化重组蛋白后利用透射电镜对蛋白质进行物理表征,最后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样颗粒的热稳定性及耐核酸酶水解能力。结果成功构建包含有6×His标签的CP、A蛋白和Omicron I1566V突变基因序列的重组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KpnⅠ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结果均与预期相符。经诱导并纯化后,通过电镜观察到了大小均匀、直径为23~28 nm的病毒样颗粒,该病毒样颗粒经核酸酶消化后可在37℃条件下稳定储存20 d以上。结论该研究成功利用MS2噬菌体的CP和A蛋白构建了Omicron I1566V突变位点病毒样颗粒,为该突变位点的RT-PCR检测体系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 Omicron I1566V突变位点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S2噬菌体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Effect of Post-Treatment Conditions on the Inactivation of MS2 Bacteriophage as Indicator for Pathogenic Viruses after the Composting Process 被引量:1
2
作者 Hamidatu S. Darimani Ryusei Ito +1 位作者 Naoyuki Funamizu Amadou H. Maig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2018年第2期73-80,共8页
A rural model composting toilet system still had some pathogens in the compost after months of operation and hence requires a post-treatment.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sanitize compost withdrawn from the composting ... A rural model composting toilet system still had some pathogens in the compost after months of operation and hence requires a post-treatment.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sanitize compost withdrawn from the composting toilet by setting post-treatment conditions. The kinetics inactivation of MS2 bacteriophage, selected as indicator for pathogenic viruses were determined during post-treatm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30°C, 40°C and 50°C) with varying moisture contents (50%, 60% and 70%). As a result, the inactivation rates during the post-treatment were 0.093 - 0.020 h-1, 0.025 - 0.088 h1, 0.447 - 0.100 h-1 at 30°C, 40°C and 50°C respectively. The inactivation rate coefficient (k) values of MS2 bacteriophage depended on higher temperature but not on moisture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TING TOILET MS2 bacteriophage Temperature Moisture Content POST-TREATMENT
下载PDF
成都汉族ACTBP_2位点多态性研究及三个位点的复合扩增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振波 陈林 +5 位作者 吴梅筠 孙光云 李晓斌 赖跃 胡海洋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短串联重复序列 ACTBP2 (SE33)位点的多态性分布 ,建立DHFRP2 、FIBRA和 ACTBP2 三个 STR位点的复合扩增方法。方法 用 Am p- FL 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 ,对 14 7个成都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 目的 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短串联重复序列 ACTBP2 (SE33)位点的多态性分布 ,建立DHFRP2 、FIBRA和 ACTBP2 三个 STR位点的复合扩增方法。方法 用 Am p- FL 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 ,对 14 7个成都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 ACTBP2 位点的等位基因为 2 0个 ;基因型 86种 ;观察杂合度 (h) 0 .972 8;个体鉴别机率 (DP) 0 .986 1;多态性信息量 (PIC) 0 .9310 ;非父排除率 (EP) 0 .82 0 3。基因型分布皆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 ,家系调查结果证明均符合孟德尔遗传法则。结论  ACTBP2 位点多态性好 ,灵敏度高 ,可用于人类遗传分析及法科学中的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 ,三个 STR位点的复合扩增方法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BP2位点 多态性 复合扩增
下载PDF
溶原性噬菌体在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中的检出和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玉玲 陆承平 范红结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在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噬菌体整合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PCR方法,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结果显示,25株SS2致病菌株均扩增出目的片段,非毒... 【目的】为了研究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在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噬菌体整合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PCR方法,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结果显示,25株SS2致病菌株均扩增出目的片段,非毒力株T15、5株其它血清型猪链球菌及兰氏C群猪源链球菌未扩增出目的片段。经丝裂霉素C诱导后,SS2致病菌株出现完全的细胞溶解,而非毒力株T15未出现溶解。SS2致病株HA9801和ZY05719诱导均产生溶原性噬菌体,分别命名为SS2-HA和SS2-ZY,电镜观察,二者均头部呈正六边形,无尾部,其核酸类型为dsDNA,可鉴定为复层噬菌体科(Tectiviridae)的成员。噬菌体SS2-HA和SS2-ZY整合酶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SS2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序列高度同源,显示SS2噬菌体整合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从SS2致病株中检出溶原性噬菌体和噬菌体整合酶基因,且噬菌体整合酶基因与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等7种毒力相关基因有相关性,表明SS2的溶原性噬菌体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 溶原性噬菌体 诱导
下载PDF
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文敬 赵峰梅 +3 位作者 赵生旺 秦丽 郭金权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6-41,共6页
考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并研究了噬菌体侵染后菌体形态、种子培养过程和发酵过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导致了发酵转化率的下降、发酵周期的延长和发酵液过滤速率的降低。发酵前期、中期... 考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并研究了噬菌体侵染后菌体形态、种子培养过程和发酵过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导致了发酵转化率的下降、发酵周期的延长和发酵液过滤速率的降低。发酵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噬菌体侵染所造成的危害差异显著(p<0.01),侵染时期愈早所造成的危害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
下载PDF
噬菌体污染对荧光假单胞菌K1005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峰梅 孙文敬 +2 位作者 米丽娟 宋崴 蒋明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74,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噬菌体污染对荧光假单胞菌K1005的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早期的噬菌体污染减缓菌株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发酵周期大大延长和发酵转化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噬菌体污染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 荧光假单胞菌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细小病毒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9
7
作者 方立 徐辉 +3 位作者 陈伟杰 赵灵燕 倪柏锋 方维焕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54-958,共5页
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D和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在分别建立单一病毒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3组引物的比例和浓度、dNTPs和Mg2+浓度、退火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针... 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D和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在分别建立单一病毒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3组引物的比例和浓度、dNTPs和Mg2+浓度、退火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针对上述3种病毒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敏感性试验表明,应用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4×10-4ng/μL的PRV双链DNA模板和2×10-5ng/μL的PCV2和PPV单链DNA模板。对21份自然感染病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三重PCR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的结果完全符合。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可用于3种DNA病毒的同时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 猪伪狂犬病病毒 猪细小病毒 三重PCR
下载PDF
吖啶橙与长波紫外线灭活血浆中f_2噬菌体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思雄 熊鸿燕 +3 位作者 林辉 徐焰 李莉 宋建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观察吖啶橙 (AO)与长波紫外线 (UVA)消毒血浆中f2 噬菌体后形态的变化。方法 以f2 噬菌体为试验病毒 ,通过AO与UVA单用及联用灭活病毒效果测定筛选二者协同作用的最佳条件 ,在此最佳消毒条件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f2 噬菌体在消毒... 目的 观察吖啶橙 (AO)与长波紫外线 (UVA)消毒血浆中f2 噬菌体后形态的变化。方法 以f2 噬菌体为试验病毒 ,通过AO与UVA单用及联用灭活病毒效果测定筛选二者协同作用的最佳条件 ,在此最佳消毒条件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f2 噬菌体在消毒前后形态的变化。结果 经AO处理后再经UVA照射 ,能明显减少血浆中f2 噬菌体的滴度 ,两因素的T E值大于 1;经有效灭活病毒的剂量 ( 6μg mlAO +4 5 0 0J m2 UVA)消毒后与消毒前相比 ,血浆中大多数f2 噬菌体由球形变为纺锤状和丝状 ,且轮廓变得不清晰 ,电子密度降低。结论 AO与UVA两因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消毒后f2 噬菌体的形态明显发生了变化 ,由球形变为纺锤状和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 长波紫外线 F2噬菌体 血浆消毒 病毒灭活 透射电镜
下载PDF
SIV、PCV-2、PRRSV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胜锋 徐振娜 +2 位作者 王丙云 计慧琴 陈志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45,共4页
为建立猪流感病毒(SI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一或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病毒保守区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SIV、PCV-2与PRRSV基因的相应片段,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SIV、PCV-2、... 为建立猪流感病毒(SI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一或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病毒保守区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SIV、PCV-2与PRRSV基因的相应片段,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SIV、PCV-2、PRRSV三重PCR检测方法,其最低检测限度为10-4-10-5数量级。用三重PCR和单项PCR/RT-PCR检测40份临床病料,符合率为100%。提示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能够对SIV、PCV-2、PRRSV单一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猪圆环病毒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三重PCR
下载PDF
人源性抗乳腺癌HER2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晓辉 王志文 +4 位作者 蔡颖 黄静 朱丽华 杨清玲 陈昌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440,共7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乳腺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和鉴定抗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特异性scFv,为HER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双靶向融合蛋白的研制提供靶向HER2的高亲和力序列。方法:取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乳腺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和鉴定抗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特异性scFv,为HER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双靶向融合蛋白的研制提供靶向HER2的高亲和力序列。方法:取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癌旁淋巴组织,提取总RNA;构建可变区基因的T载体库,将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与pCANTAB连接肽连接,获得pCANTAB-scFv,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G1;以M13K07辅助噬菌体进行感染,获噬菌体抗体库;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筛选后获得的噬菌体抗体活性,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体亲和力,并通过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成功构建大容量pCANTAB-scFv抗体库,获得的scFv长度为750bp,VH和VL长度分别为375和330kb;电转化大肠杆菌TG1后酶切验证插入片段大小正确,得到库容为2.48×10^8的大容量抗体库;通过噬菌体展示和淘洗筛选,富集针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表面抗原的抗体库;所得抗体对HER2有高度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对乳腺癌组织HER2抗原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测序结果与人IgG抗体进行对比,所获得的scFv具有高度的人源性。结论:主要构建了大容量人源性抗乳腺癌细胞的噬菌体scFv库,并筛选获得可特异性识别人乳腺癌HER2的高亲和力scFv,为制备以HER2为靶点的抗肿瘤HER2和CXCR4双靶向融合蛋白提供了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免疫学 DNA 互补/遗传学 基因文库 抗体 细菌/遗传 细菌噬菌体/遗传学 受体 erbB-2 受体 CXCR4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噬菌体对2-酮基-L-古龙酸生产的影响
11
作者 刘杰 黄建民 +2 位作者 肖江锋 杜尔凤 展建秋 《黑龙江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研究了噬菌体对2-酮基-L-古龙酸混菌发酵的影响,在混菌培养12小时后分别接种2×105pfu/ml巨大芽孢杆菌的两种噬菌体BS601和BS801,发现:(1)噬菌体BS601虽能裂解B.megaterium,但能通过释放胞内活性物质促进K.vulgare生长,从而促进2-KL... 研究了噬菌体对2-酮基-L-古龙酸混菌发酵的影响,在混菌培养12小时后分别接种2×105pfu/ml巨大芽孢杆菌的两种噬菌体BS601和BS801,发现:(1)噬菌体BS601虽能裂解B.megaterium,但能通过释放胞内活性物质促进K.vulgare生长,从而促进2-KLG的合成并缩短发酵周期;(2)添加噬菌体BS801能同时裂解B.megaterium和K.vulgar,导致代谢停止,无法合成2-KLG。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通过在不同发酵周期添加一定浓度的噬菌体BS601,显著提高了2-KLG的产量和生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2-酮基-L-古龙酸 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 巨大芽孢杆菌
下载PDF
双金属协同调控G-三链体/血红素比色传感探针的构筑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珊 张燕 +5 位作者 高渝萌 黄瑶瑶 蔡慧珊 魏袁 苏小东 周倩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714,共8页
该文首次将一条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5’-CTGGGAGGGAGGGA-3’)与血红素结合,形成的G-三链体/血红素复合物具有类过氧化氢酶活性,能够催化H2O2的氧化反应,使反应底物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由无色变为绿色。通过对... 该文首次将一条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5’-CTGGGAGGGAGGGA-3’)与血红素结合,形成的G-三链体/血红素复合物具有类过氧化氢酶活性,能够催化H2O2的氧化反应,使反应底物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由无色变为绿色。通过对金属离子的筛选,发现K+和Sr2+同时存在能稳定G-三链体结构,基于此构筑了双金属协同调控的G-三链体/血红素比色传感探针,并将其用于H2O2的定量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溶液的吸光度与H2O2浓度在0.5~4.5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 mmol/L。将该方法用于牛奶中H2O2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5%~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2%~5.4%。该探针具有碱基序列短、成本低廉、适用性强等诸多优势,为G-三链体功能化核酸探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三链体 血红素 钾离子 锶离子 比色探针 协同调控
下载PDF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inactivation of bacteriophage f2 by Cu-TiO_2 nanofibers in the presence of humic acid 被引量:2
13
作者 Rong Cheng Mi Kang +2 位作者 Zhi-peng Shen Lei Shi Xiang Zh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83-391,共9页
Pathogenic viruses in drinking water are great threats to public health.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is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virus inactivation. However, the existing photocatalytic antiviral research stu... Pathogenic viruses in drinking water are great threats to public health.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is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virus inactivation. However, the existing photocatalytic antiviral research studies have mostly been carried out in single-component systems, neglecting the effect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which exists widely in actual water bodies. In this paper, electrospun Cu-TiO2 nanofibers were prepared as photocatalyst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ntiviral performance in the presence of humic acid(HA) was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reaction. In addition, the safety,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photocatalytic disinfection in the mixed system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irus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A concentration. The type of reaction solution, such as PBS buffer solution or water, did not affec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noticeably.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the electrostatic forces between photocatalysts and viruses were strengthened, leading to higher virus removal efficiency. As the reaction time went on, the pH value in the solutio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tended to be stable, the conductivity remained stable, and the dissolved oxyge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The safety test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u ions released into the solution was lower than specifi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No photoreactivation was observed, and the addition of HA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e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phot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sis Visible light bacteriophage F2 HUMIC acid
原文传递
噬菌体Z基因组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荟玉 赵素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7-903,共17页
噬菌体基因组中存在丰富的碱基修饰,主要用于逃避宿主内切酶的切割。40多年前,在蓝藻噬菌体S-2L的DNA中,研究者发现2-氨基腺嘌呤(Z)完全取代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形成具有三根氢键的互补配对,形成了特殊的Z基因组。近年来,研究者在... 噬菌体基因组中存在丰富的碱基修饰,主要用于逃避宿主内切酶的切割。40多年前,在蓝藻噬菌体S-2L的DNA中,研究者发现2-氨基腺嘌呤(Z)完全取代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形成具有三根氢键的互补配对,形成了特殊的Z基因组。近年来,研究者在多个噬菌体中发现并证实了噬菌体Z基因组生物合成通路。该通路是一个多酶系统,其中包含由噬菌体DNA编码的2-氨基脱氧腺苷琥珀酸合成酶(PurZ)、脱氧腺苷三磷酸水解酶(dATPase/DatZ)、脱氧腺苷/脱氧鸟苷三磷酸的焦磷酸水解酶(DUF550/MazZ)和DNA聚合酶(DpoZ)。本文在简述噬菌体中各种修饰核苷发现历史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Z基因组生物合成通路中多种酶的研究进展,最后对Z基因组及其合成通路中多种酶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基因组 噬菌体 DNA修饰 2-氨基腺嘌呤 生物合成通路
下载PDF
Photoinactivation of bacteriophage MS2,Tulane virus and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oysters by microencapsulated rose bengal
15
作者 Mohamad Eshaghi Gorji Dan Li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396-403,共8页
Bivalve molluscan shellfish such as oysters are important vector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including both viruses and bacteria.Photoinactivation provides a cold-sterilization option against the cont... Bivalve molluscan shellfish such as oysters are important vector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including both viruses and bacteria.Photoinactivation provides a cold-sterilization option against the contamination as excited photosensitizers could transfer electronic energy to oxygen molecules produc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uch as singlet oxygen,leading to oxidative damage and death of the pathogens.However,the efficacy of photoinactivation is very often compromised by the presence of food matrix due to the nonselective reactions of short-lived singlet oxygen with organic matter other than the target pathogens.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issue,we encapsulated a food-grade photosensitizer rose bengal(RB)in alginate microbeads.An extra coating of chitosan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e release of RB from the microbeads in seawater,and more importantly,enhanced the selectivity of the photoinactivation via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ationic chitosan and anionic charge of the virus particles(bacteriophage MS2 and Tulane virus)and the Gram-negative bacteria Vibrio parahaemolyticus(V parahaemolyticus).The treatment of oysters with microencapsulated RB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higher reductions of MS2 phage,Tulane virus and V parahaemolyticus than free RB and non-RB carrying microbeads(P<0.05)tested with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al set-ups.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new strategy in delivering comprehensively formulated biochemical sanitizers in bivalve shellfish through their natural filter-feeding activity and thereby enhancing the mitigation efficiency of foodborne pathogen cont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ophage MS2 Tulane viru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PHOTOSENSITIZER ENCAPSULATION OYSTER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肝期童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4
16
作者 童畅 沈际佳 +1 位作者 蒋作君 汪学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的cDNA文库 ,以从中寻找新的抗病疫苗和诊断分子。方法 阳性钉螺逸出尾蚴 ,人工感染家兔 ,15d后剖杀家兔 ,门静脉灌洗收集童虫。提取其总RNA ,并反转录PCR合成cDNA ,将cDNA片段定向重组入噬菌体载体 ,包...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的cDNA文库 ,以从中寻找新的抗病疫苗和诊断分子。方法 阳性钉螺逸出尾蚴 ,人工感染家兔 ,15d后剖杀家兔 ,门静脉灌洗收集童虫。提取其总RNA ,并反转录PCR合成cDNA ,将cDNA片段定向重组入噬菌体载体 ,包装后构建成cDNA文库。结果 反转录PCR产生的cDNA经电泳 ,分子量大小位于 4 0 0~ 35 0 0bp之间 ,经含有IPTG和x -Gal颜色选择平皿测定 ,初步提示重组效率为 90 %以上。随机挑取 6个重组克隆经自身环化成质粒后双酶切鉴定提示插入片段 4 0 0~ 12 0 0 pb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童虫 CDNA文库 鉴定 λtriplex2噬菌体
下载PDF
λ噬菌体cDNA文库向质粒cDNA文库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靖 杨娜娜 +1 位作者 李浩 杜立新 《家畜生态学报》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尽管以λ噬菌体载体系统构建的cDNA文库具有装载容量大、质量高、代表性好、适合长期保存等优点,但是噬菌斑铺平板培养不但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此外,以λ噬菌体载体系统构建的cDNA文库可采用的筛选方法有限,不能对文库进... 尽管以λ噬菌体载体系统构建的cDNA文库具有装载容量大、质量高、代表性好、适合长期保存等优点,但是噬菌斑铺平板培养不但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此外,以λ噬菌体载体系统构建的cDNA文库可采用的筛选方法有限,不能对文库进行功能性筛选。根据λTriplEx2噬菌体能利用重组酶自身环化成质粒pTriplEx2这一原理,通过随机挑选多个分界良好的噬菌斑转导入E.coli BM25.8菌中将噬菌体转化为质粒的实验,说明是一种实现cDNA文库功能性筛选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打破了噬菌体文库筛选方法的局限性,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功能性筛选 λtriplex2噬菌体 质粒ptriplex2
下载PDF
芥蓝cDNA文库的构建及文库质量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劲 袁旭 李旭峰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6-79,共4页
以λTriplEx2 TM 为载体 ,构建了芥蓝 (Brassicaalboglabra)的cDNA文库 .该文库初始滴度为 1.2 8× 10 6 pfu/mL ,扩增滴度为 4 .88× 10 12 ,重组频率为 85% .
关键词 λtriplex2^(TM) 芥蓝 CDNA文库
下载PDF
KDR基因重组的T7噬菌体疫苗构建及其对小鼠Lewis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红梅 唐亮 +6 位作者 刘岽 李晓慧 周彩存 谈立松 王丽萍 张培德 张尚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目的:构建KDR基因重组的T7噬菌体疫苗以及探讨其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克隆KDR的膜外Ⅱ区基因,构建KDR基因重组T7噬菌体疫苗,免疫小鼠,免疫四次后接种Lewis肺癌,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14 d后脱颈椎杀死小鼠,眼球取血、取... 目的:构建KDR基因重组的T7噬菌体疫苗以及探讨其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克隆KDR的膜外Ⅱ区基因,构建KDR基因重组T7噬菌体疫苗,免疫小鼠,免疫四次后接种Lewis肺癌,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14 d后脱颈椎杀死小鼠,眼球取血、取出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观察抗肿瘤效果。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KDR抗体滴度。结果:实验组抑制程度明显,肿瘤生长速度最慢,肿瘤重量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噬菌体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瘤率可达57.0%,远大于空白噬菌体组(16.0%)。小鼠血清稀释至1∶500,小鼠特异性抗人源KDR抗体仍呈阳性。结论:KDR基因重组的T7噬菌体疫苗对小鼠Lewis肺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用人源KDR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免疫交叉反应可以打破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噬菌体T7 癌症疫苗
下载PDF
铜离子加银离子与游离氯协同灭活水中病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骆文静 张进 +2 位作者 胡艳冰 张文清 侯悦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铜离子或银离子对水中大肠杆菌噬菌体f2与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灭活效果极低。但以400μg/L铜离子加40μg/L银离子与03mg/L游离氯协同作用30min,则可将两者存活率对数分别减少至4806与2674,远较... 铜离子或银离子对水中大肠杆菌噬菌体f2与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灭活效果极低。但以400μg/L铜离子加40μg/L银离子与03mg/L游离氯协同作用30min,则可将两者存活率对数分别减少至4806与2674,远较单独使用游离氯效果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氯 灭活 大肠杆菌 脊髓灰质炎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