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rget-induced Trivalent G-quadruplex/hemin DNAzyme for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Hg^(2+) Based on an Exonuclease III Assisted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1
作者 Zhenghua LIU Zhonghai L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Mercury ion(Hg^(2+)),a highly noxious of heavy metalion,has detrimental effe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Herein,we have developed an exonuclease III(Exo III)assisted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fo... Mercury ion(Hg^(2+)),a highly noxious of heavy metalion,has detrimental effect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Herein,we have developed an exonuclease III(Exo III)assisted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formation of a trivalent G-quadruplex/hemin DNAzyme for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Hg^(2+).A hairpin DNA(Hr)was designed with thymine-Hg^(2+)-thymine pairs that catalyzed by Exo III is prompted to happen upon binding Hg^(2+).A released DNA fragment triggers the catalytic assembly of other three hairpins(H1,H2,and H3)to form many trivalent G-quadruplex/hemin DNA enzymes for signal output.The developed sensor shows a dynamic range from 2 pM to 2μM,with an impressively low detection limit of 0.32 pM for Hg^(2+)detection.Such a sensor also has good selectivity toward Hg^(2+)det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common metal ions.This strategy shows the great potential for visual detection with portable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uadruplex/hemin DNAzyme Multivalence 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 exonuclease III Signal amplification Colorimetric detection
下载PDF
Detection of Interaction of Binding Affinity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 to the Specific DNA by Exonuclease Protection Mediated PCR Assay
2
作者 孙晞 徐顺清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A novel exonuclease protection mediated PCR assay (EPM-PCR) to detect the interaction of protein and DNA at a dioxin-responsive enhancer (DRE) upstream of the CYP1A1 gene in rat hepatic cytosol was established. A doub... A novel exonuclease protection mediated PCR assay (EPM-PCR) to detect the interaction of protein and DNA at a dioxin-responsive enhancer (DRE) upstream of the CYP1A1 gene in rat hepatic cytosol was established. A double-stranded DNA fragment containing two binding sites was designed and incubated with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transformed by 2,3,7,8-tetrachlorodibenzo-p dioxin (TCDD) to generate TCDD:AhR:DNA complex which could protect receptor-binding DNA against exonuclease Ⅲ (Exo Ⅲ) digestion. With ExoⅢ treatment, free DNAs were digested and receptor-bound DNAs remained that could be amplified by PCR.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es a clear band (285bp) was detected using TCDD-treated sample, while nothing with control samples. To detect transformed AhR-DRE complex, 2 fmol DNAs and 3 ug cytosol proteins were found to be sufficient in the experiment. Compared with gel retardation assay, this new method is more sensitive for monitoring the Ah receptor-enhancer interaction without radioactive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dioxin-responsive element exonuclease S1 nuclase PCR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筛选中单链DNA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顾华杰 蔡涵 +7 位作者 李雨欣 沈家明 陈锦辉 陈耔含 朱召娣 王璐君 杨倩倩 杨皓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215-227,共13页
核酸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短链核酸,作为分子识别元件,能够与各类靶标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分为单链DNA和RNA两种类型。其中单链DNA适配体由于其稳定性比RNA适配体更好而更受欢迎,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核酸适配体筛选通常是通过配... 核酸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短链核酸,作为分子识别元件,能够与各类靶标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分为单链DNA和RNA两种类型。其中单链DNA适配体由于其稳定性比RNA适配体更好而更受欢迎,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核酸适配体筛选通常是通过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实现的,筛选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关键的单链制备步骤,即将双链DNA转化为相应的单链DNA。目前,存在许多方法可以制备单链DNA,包括热变性法、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亲和分离法、变性胶电泳分离法、核酸外切酶消化法、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等。本文在总结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各种单链DNA制备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近5年的应用情况,并对这些单链DNA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展望,以期能为成功筛选各类靶标的核酸适配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单链DNA制备 热变性法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亲和分离法 变性胶电泳分离法 核酸外切酶消化法 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病毒核酸酶抑制宿主蛋白表达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冯闪环 丁铲 +1 位作者 钱琨 廖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229,共8页
核酸酶是负责剪切多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核酸外切酶负责催化水解mRNA 5'或3'端磷酸二酯移除核苷酸;核酸内切酶从mRNA分子内部剪切磷酸二酯键;两者均介导mRNA降解。已有研究发现病毒通过编码核酸酶抑制宿主蛋白的表达:... 核酸酶是负责剪切多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核酸外切酶负责催化水解mRNA 5'或3'端磷酸二酯移除核苷酸;核酸内切酶从mRNA分子内部剪切磷酸二酯键;两者均介导mRNA降解。已有研究发现病毒通过编码核酸酶抑制宿主蛋白的表达:例如冠状病毒编码的nsp14具有3'-5'核酸外切酶(ExoN)活性,不仅在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发挥调节校对作用,还能抑制宿主蛋白表达;单纯疱疹病毒编码的Vhs、甲型流感病毒编码的PA-X、卡波西肉瘤疱疹病毒编码的SOX和冠状病毒编码的nsp15都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够降解RNA,帮助病毒劫持宿主蛋白翻译系统,优先翻译病毒蛋白。本文将重点介绍不同病毒编码的核酸酶抑制宿主蛋白的表达机制,使病毒的基因表达处于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外切酶 核酸内切酶 RNA降解 蛋白翻译关闭
下载PDF
Half a century after their discovery: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exonuclease and annealase proteins catalyzing recombineering
5
作者 Lucy J.Fitschen Timothy P.Newing +2 位作者 Nikolas P.Johnston Charles E.Bell Gökhan Tolun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2024年第1期39-54,共16页
Recombineering is an essential tool for molecular biologists,allowing for the facile and efficient manipulation of bacterial genomes directly in cells without the need for costly and laborious in vitro manipulations i... Recombineering is an essential tool for molecular biologists,allowing for the facile and efficient manipulation of bacterial genomes directly in cells without the need for costly and laborious in vitro manipulations involving restriction enzymes.The main workhorses behind recombineering are bacteriophage proteins that promote the single-strand annealing(SSA)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pathway to repair double-stranded DNA breaks.While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reviews examining recombineer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omparatively few have focused on the mechanisms of the proteins that are the key players in the SSA pathway:a 5′→3′exonuclease and a single-strand annealing protein(SSAP or“annealase”).This review dives into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he two SSA recombination systems that were the first to be developed for recombineering in E.coli:the RecET system from E.coli Rac prophage and the𝜆Red system from bacteriophageλ.By comparing the structures of the RecT and Red𝛽annealases,and the RecE and𝜆Exo exonucleases,we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how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proteins dictate their function.Examining the sequence conservation of the𝜆λExo and RecE exonucleases gives more profound insights into their critical functional features.Ultimately,as recombineering accelerates and evolves in the laboratory,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the proteins behind this powerful technique will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and expanded capabiliti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EERING Redβ λExo RecE RecT Protein structure Annealase exonuclease
原文传递
干扰素刺激基因20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沈海燕 王梦璐 +6 位作者 王松祺 聂晶晶 瞿云芝 刘志成 张春红 廖明 张建峰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属于DEDDh外切核酸酶家族,具有3′-5′端外切核酸酶活性,能降解RNA和DNA。ISG20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ISG20在特定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将其作为疾病的生物... 干扰素刺激基因20(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20,ISG20)属于DEDDh外切核酸酶家族,具有3′-5′端外切核酸酶活性,能降解RNA和DNA。ISG20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ISG20在特定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将其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本文综述了ISG20的概况,阐述了近些年来ISG20的抗病毒研究进展及其在疾病标记中的潜在用途,以期为ISG20抗病毒免疫研究和治疗疾病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基因20 核酸外切酶 抗病毒机制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家蚕RNAi效率相关核酸酶基因对RNAi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咏琪 尹延萍 +4 位作者 冯嘉伟 白新宇 李庆荣 钟仰进 杨婉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11,共9页
【目的】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消化系统存在的核酸酶是导致RNAi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家蚕Bombyx mori RNAi效率相关核酸酶(RNAi efficiency-related nuclease, REase)BmREase对家蚕RNAi低效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 【目的】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消化系统存在的核酸酶是导致RNAi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家蚕Bombyx mori RNAi效率相关核酸酶(RNAi efficiency-related nuclease, REase)BmREase对家蚕RNAi低效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对家蚕BmREase cDNA全长序列进行同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qRT-PCR检测BmREase在游走期家蚕不同组织(头、表皮、脂肪体、中肠、气管、马氏管和丝腺)中的特异性表达。通过向游走期家蚕注射BmREase,家蚕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 EcR)基因BmEcR,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 USP)基因BmUSP和细胞因子sp?tzle1(BmSpz1)基因BmSpz1的dsRNA进行RNAi,分析干扰BmREase表达后是否可以提高靶基因dsRNAs的干扰效率。【结果】RT-PCR扩增得到家蚕BmREase(GenBank登录号:XM_021350017.2)全长cDNA序列,其ORF长2 241 bp,编码746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mREase与人核酸外切酶I 3qe9.1具有极其相似的结构,其Thr7, His33, Ala37, Arg93, Lys97, Tyr159, Asp160, Ser161和Asn174组成的活性结构域能够与核苷酸序列结合,暗示BmREase具有核酸酶活性。qRT-PCR结果显示,BmREase在家蚕游走期的中肠和马氏管中高表达,说明BmREase主要在家蚕消化系统中表达。在家蚕游走期注射dsRNA,BmREase的表达量比空白对照组的高,RNAi干扰BmREase提高了dsBmEcR, dsBmUSP和dsBmSpz1的干扰效率。【结论】家蚕体内存在与人类核酸外切酶相似功能的酶BmREase,其存在可能影响dsRNA在家蚕体内的干扰效果。本研究为利用RNAi进行家蚕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RNAi防治害虫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RNA干扰 DSRNA RNAi效率相关核酸酶 BmREase dsRNA外切酶
下载PDF
基于Exo Ⅲ信号放大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Kunitz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心珠 谷春梅 +2 位作者 于寒松 董鹏超 鲍云翔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9-285,共7页
Kunitz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Kunitz 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KTI)是一种很关键的抗营养因子,不仅对动物消化系统和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还制约各个行业对大豆的利用率,因此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该研究建立一种基于核... Kunitz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Kunitz 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KTI)是一种很关键的抗营养因子,不仅对动物消化系统和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还制约各个行业对大豆的利用率,因此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该研究建立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Ⅲ(Exonuclease Ⅲ,Exo Ⅲ)和碳纳米颗粒(Carbon Nanoparticles,CNPs)的信号辅助放大荧光传感体系用于KTI的检测。具体体系包括KTI适配体(Aptamer,APT)、互补链(Complementary DNA,c DNA)、信号探针(Signal Probe,SP)、Exo Ⅲ和CNPs共5个部分。通过可行性分析和CNPs浓度优化试验,测得KTI在100~6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测限为12.59 ng/mL。以豆浆作为样品,采用加标回收测得回收率为97.42%~102.85%,RSD在0.61%~2.36%之间,该方法可对实际样品中的KTI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I 适配体生物传感器 核酸外切酶Ⅲ 碳纳米颗粒 荧光检测
下载PDF
Addition of the T5 exonuclease increases the prime editing efficiency in plants 被引量:2
9
作者 Zhen Liang Yuqing Wu +1 位作者 Yingjie Guo Sha Wei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82-588,共7页
Prime editing(PE)is a versatile genome editing tool without the need for double-stranded DNA breaks or donor DNA templates,but is limited by low editing efficiency.We previously fused the M-MLV reverse transcriptase t... Prime editing(PE)is a versatile genome editing tool without the need for double-stranded DNA breaks or donor DNA templates,but is limited by low editing efficiency.We previously fused the M-MLV reverse transcriptase to the Cas9 nickase,generating the PE2(v1)system,but the editing efficiency of this system is still low.Here we develop different versions of PE2 by adding the 50-to-30 exonuclease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nCas9-M-MLV RT fusion protein.PE2(v2),in which the T5 exonuclease fused to the N-terminus of the nCas9-MMLV fusion protein enhances prime editing efficiency of base substitutions,deletions,and insertions at several genomic sites by 1.7-to 2.9-fold in plant cells compared to PE2(v1).The improved editing efficiency of PE2(v2)is further confirmed by generating increased heritable prime edits in stable transgenic plant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ly established PE-P1,PE-P2,and PPE systems.Using PE2(v2),we generate herbicide-resistant rice by simultaneously introducing mutations causing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t two target sites.The PE efficiency is further improved by combining PE2(v2)and dualpegRNAs.Taken together,the increased genome editing efficiency of PE2(v2)developed in this study may enhance the applications of PE in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e editing CRISPR T5 exonuclease Genome editing
原文传递
纤维素外切酶CelC7的异源表达及降解黄原胶性能
10
作者 高媛 郝淼闻 +1 位作者 李宪臻 杨帆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68,共6页
为开发新型黄原胶外切酶、获得聚合度高度集中的黄原胶活性寡糖,对来自牛瘤胃真菌的纤维素酶CelC7的编码基因进行全基因合成,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该基因大小为1032 bp,编码344个氨基酸残基,表达蛋白产物理论分子质量为40 ku,... 为开发新型黄原胶外切酶、获得聚合度高度集中的黄原胶活性寡糖,对来自牛瘤胃真菌的纤维素酶CelC7的编码基因进行全基因合成,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该基因大小为1032 bp,编码344个氨基酸残基,表达蛋白产物理论分子质量为40 ku,属于糖苷水解酶GH7家族。该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经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可得到纯度达90%的纯酶。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6.0。CelC7能够有效地对黄原胶主链进行特异性切割,将其水解为低分子质量寡糖。亚铁离子螯合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低分子质量寡糖对亚铁离子螯合活性的半清除活性IC50为3.60 mg/mL,表明成功制备黄原胶活性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寡糖 纤维素外切酶 亚铁离子螯合活性
下载PDF
基于核酸外切酶Exo I的DNA折纸结构纯化方法
11
作者 雷云翔 梅治超 +1 位作者 程岚军 何雨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66,172,共5页
基于核酸外切酶(Exo I)选择性降解单链DNA的性质,为增加DNA折纸结构纯化方法的多样性,开发了一种快速除去剩余DNA单链、纯化DNA折纸结构的新方法。以三角形和矩形DNA折纸结构为研究对象,对缓冲液环境、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实... 基于核酸外切酶(Exo I)选择性降解单链DNA的性质,为增加DNA折纸结构纯化方法的多样性,开发了一种快速除去剩余DNA单链、纯化DNA折纸结构的新方法。以三角形和矩形DNA折纸结构为研究对象,对缓冲液环境、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与原子力显微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快速除去DNA单链、纯化DNA折纸结构的目的,Exo I酶处理不影响DNA折纸结构的完整性及后续的应用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折纸术 核酸外切酶 纯化 自组装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立诺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12
作者 谷兴璐 赵晓航 孙玉琳 《肝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15-24,共10页
目的:探究核酸外切酶1(exonuclease 1,EXO1)在肝癌中的作用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伏立诺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敲降或过表达EXO1的肝癌细胞系,通过细胞表型实验探讨EXO1对肝癌细胞... 目的:探究核酸外切酶1(exonuclease 1,EXO1)在肝癌中的作用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伏立诺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敲降或过表达EXO1的肝癌细胞系,通过细胞表型实验探讨EXO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同源重组报告实验、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XO1在同源重组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对肝癌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使用伏立诺他处理肝癌细胞,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伏立诺他对EXO1表达的影响及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结果:EXO1在肝癌细胞中的高表达促进了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通过同源重组途径促进DNA双链断裂修复,降低肝癌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此外,EXO1表达水平升高使肝癌细胞对伏立诺他更加不敏感,而敲降EXO1可增加肝癌细胞对伏立诺他的敏感性。且伏立诺他可通过抑制EXO1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同源重组修复能力,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结论:伏立诺他可通过降低EXO1的表达水平抑制肝癌细胞同源重组修复能力。EXO1可作为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外切酶1 肝癌 伏立诺他 同源重组修复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白舟 李颢 +1 位作者 谢佳 赵晓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3-826,共4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外切酶保护-荧光定量PCR检测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将从鱼肝脏中提取含雌激素受体的细胞溶质,与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酯结合,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制备双链结合DNA,将其与配体-受体复合物反应的结合物,用核酸外切酶... 建立了一种利用外切酶保护-荧光定量PCR检测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将从鱼肝脏中提取含雌激素受体的细胞溶质,与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酯结合,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制备双链结合DNA,将其与配体-受体复合物反应的结合物,用核酸外切酶ExoⅢ和S1核酸酶处理,消解游离DNA,并以消解后产物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建立Ct值与邻苯二甲酸酯质量浓度C(g/L)的对数标准曲线:Ct=-0.273 lg(C)+6.320。将该方法应用于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最低检测限达到10~100μg/mL。该法准确度高、抗干扰性强、适用于检测大批量环境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荧光定量PCR 核酸外切酶
下载PDF
赤子爱胜蚓核酸酶样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保锋 刘志贞 +4 位作者 张悦红 解军 程牛亮 王建华 牛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5期2390-2396,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从赤子爱胜蚓组织中获得一组核酸酶样蛋白,对该组核酸酶样蛋白的一级结构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其结构的基本性质,为进一步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对核酸酶样蛋白EWD1和EWD2进行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采用Edman降... 背景:前期研究从赤子爱胜蚓组织中获得一组核酸酶样蛋白,对该组核酸酶样蛋白的一级结构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其结构的基本性质,为进一步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对核酸酶样蛋白EWD1和EWD2进行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采用Edman降解法测定EWD1和EWD2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采用酸水解法测定其氨基酸组成,LC-MS/MS测定蛋白质内部分氨基酸的序列,MALDI-TOF-MS测定蛋白的含糖量和二硫键数目。结果与结论:核酸酶样蛋白EWD1和EWD2的氨基酸组成中,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之和的含量最高,都达到近10%,疏水氨基酸亮氨酸的含量也较高,半胱氨酸含量较少,氨基酸组成比较显示,该2种酶与其它核酸酶较相似。Edman降解法测定,EWD1蛋白大亚基的N末端6个氨基酸序列为:D、E、W、V、Y、P,EWD2蛋白的N末端9个氨基酸序列为:L、L、G、P、Y、K、P、K、C;串,联质谱的结果提示2种核酸酶为新蛋白;MALDI-TOF-MS法显示1号核酸酶中含有8个半胱氨酸,形成4对二硫键,2号核酸酶中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二硫键。EWD1,2均为糖蛋白,EWD1中的含糖量为17.3%,EWD2蛋白中的含糖量为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赤子爱胜蚓 核酸酶样蛋白 一级结构 质谱 二硫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白介素-22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林 秦晓宁 +3 位作者 阮洪训 赵晶 郝英豪 阎庆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661,共5页
目的: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由 T 细胞和固有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家族细胞因子,与炎症形成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 IL-22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 目的: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由 T 细胞和固有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家族细胞因子,与炎症形成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 IL-22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结肠癌患者 540 例和健康对照组 540 例,用 5’端核酸外切酶法分析 IL-22 基因 3 种常见多态性(-429 C/T、+1046 T/A 和+1995A/C)。分类变量间的差异采用 Pearson 卡方检验,Student’s t 检测连续变量间的差异。结果:结肠癌患者中IL-22-429 TT 基因型出现频率明显增高(OR=1.69,95%CI=1.24~2.30,P=0.001),-429T 等位基因(OR=1.35,95%CI=1.14~1.60, P=0.001)。此结果经过 Bonferroni 校正依然有统计学意义(P<0.017)。进一步分层研究后发现分化低的结肠癌患者相对于中高级别分化的结肠癌患者 IL-22 -429 TT 基因型频率较高(OR=1.45,95%CI=1.02~2.07,P=0.040),而-429 C/T 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的部位、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和 TNM 分期无关。 IL-22+1046 T/A 及 IL-22+1995 A/C 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无关(P=0.980,P=0.750)。结论:IL-22-429C/T 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结肠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结肠癌 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5'端核酸外切酶法
下载PDF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在SNP基因分型中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兴顺 程牛亮 +1 位作者 梁小波 赵彩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etra-primer ARMS-PCR)在SNP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人EXO1基因第10外显子C49T单核苷酸多态性为... 目的探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etra-primer ARMS-PCR)在SNP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人EXO1基因第10外显子C49T单核苷酸多态性为研究对象,以tetra-primer ARMS-PCR的原理设计四种引物进行扩增,从而对Mg2+浓度、dNTP浓度、Taq酶用量及内外引物浓度比例4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当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为51℃,Mg2+浓度、dNTP浓度分别为2.0mmol/L、0.1mmol/L,Taq酶用量为0.5U,内/外引物浓度为1/0.2μmol/L时,tetra-primer ARMS-PCR应用于该SNP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最佳。结论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是SNP基因分型的一种可行方法,但在应用时需对反应条件进行必要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外切酶1
下载PDF
博莱霉素-Ce(Ⅲ)对DNA的切断机理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德盈 杨铭 王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根据外切核酸酶Ⅲ酶解博莱霉素 Ce (Ⅲ ) [BLMA5 Ce (Ⅲ ) ]作用过的双链直线型DNA时 ,酶解速率明显增大 ,酶解产物除 5′ dAMP、 5′ dGMP、 5′ dCMP和 5′ dTMP 4种单核苷酸外 ,还有其他成分存在的实验事实 ,推测出BLMA5 Ce (Ⅲ )在... 根据外切核酸酶Ⅲ酶解博莱霉素 Ce (Ⅲ ) [BLMA5 Ce (Ⅲ ) ]作用过的双链直线型DNA时 ,酶解速率明显增大 ,酶解产物除 5′ dAMP、 5′ dGMP、 5′ dCMP和 5′ dTMP 4种单核苷酸外 ,还有其他成分存在的实验事实 ,推测出BLMA5 Ce (Ⅲ )在DNA双链的特定部位沿 5′→ 3′的方向切断磷酸二酯键 ,使DNA的双链上形成多个暴露的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莱霉素 铈(Ⅲ) DNA 药理学
下载PDF
pBI121载体酶切位点添加及拟南芥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俊莲 王蒂 +1 位作者 张金文 陈正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11-818,共8页
对pBI121载体GUS基因后的终止子序列(SacⅠ-EcoRⅠ)通过PCR扩增法进行了酶切位点的添加,即在SacⅠ后添加了XhoⅠ、在EcoRⅠ前添加了KpnⅠ。序列分析发现,两个酶切位点的添加是成功的,但扩增的终止子序列与原序列的同源性间有差异,即有4... 对pBI121载体GUS基因后的终止子序列(SacⅠ-EcoRⅠ)通过PCR扩增法进行了酶切位点的添加,即在SacⅠ后添加了XhoⅠ、在EcoRⅠ前添加了KpnⅠ。序列分析发现,两个酶切位点的添加是成功的,但扩增的终止子序列与原序列的同源性间有差异,即有4个碱基发生了变异,特别是第17个碱基位点出现了缺失。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对添加酶切位点载体进行了终止子活性的检测,结果发现,它与携带GFP的pBI121载体一样,GFP基因能正常表达,说明pBI121载体终止子序列酶切位点的添加是成功的。利用改造后的载体(pBI121-GZ)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AtNHX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I121 终止子 限制性酶 绿色荧光蛋白 植物表达载体
下载PDF
基于λ核酸外切酶辅助放大的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DNA的灵敏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佳 郭芸芸 +1 位作者 陈桥 邱洪灯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3-1519,共7页
基于G-四链体/血红素DNA酶的高催化活性以及λ核酸外切酶(λexo)的辅助放大功能,以17个碱基的DNA片段作为模型分析物,构建了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好的新型Luminol-H2O2-G-四链体/血红素DNA酶化学发光传感体系。考察了λexo用量、Lum... 基于G-四链体/血红素DNA酶的高催化活性以及λ核酸外切酶(λexo)的辅助放大功能,以17个碱基的DNA片段作为模型分析物,构建了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好的新型Luminol-H2O2-G-四链体/血红素DNA酶化学发光传感体系。考察了λexo用量、Luminol浓度、H2O2浓度、溶液p H值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即:p H=9.0,10 unitsλexo,1.0×10^-3mol/L Luminol,3.0×10^-2mol/L H2O2,测得DNA在2.0×10^-12~8.0×10^-9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Luminol的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7×10^-13mol/L。本方法可以区分不同错配的核酸序列,并可用于复杂生物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λ核酸外切酶 G-四链体/血红素DNA酶 化学发光 DNA
下载PDF
基于核酸外切酶Ⅰ的适配体荧光传感器检测人尿液中的Hg^(2+)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秋伶 张尤华 于晓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99-1105,共7页
基于富含胸腺嘧啶(T)DNA适配体对Hg^(2+)的特异性识别和核酸外切酶I(ExoⅠ)辅助的信号转换策略,建立了快速检测人尿液中Hg^(2+)的荧光分析方法。固定在微孔板上的DNA适配体特异识别Hg^(2+)后,折叠成稳定的发卡型双链结构,不能被单链特... 基于富含胸腺嘧啶(T)DNA适配体对Hg^(2+)的特异性识别和核酸外切酶I(ExoⅠ)辅助的信号转换策略,建立了快速检测人尿液中Hg^(2+)的荧光分析方法。固定在微孔板上的DNA适配体特异识别Hg^(2+)后,折叠成稳定的发卡型双链结构,不能被单链特异性的ExoⅠ水解,核酸染料SYBR Green I(SG)插入发卡部位产生荧光信号,基于此可实现Hg^(2+)的定量检测。优化后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微孔板包被亲和素浓度为50 mg/L;检测DNA包被浓度为75 nmol/L;使用5"SG以及1.2μL的Exo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荧光强度与Hg^(2+)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500 nmol/L,检出限为1.5 nmol/L(3σ)。利用本方法检测尿样中的Hg^(2+),加标回收率为91.2%~95.0%,相对标准偏差(n=5)为2.1%~4.6%。本方法选择性良好,操作简单,用HNO_3-KMnO_4溶液将尿液中其它形式的汞氧化为Hg^(2+)后,成功实现了尿液中总汞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识别 核酸外切酶Ⅰ 汞离子 信号放大 荧光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