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μ波抑制的界定、功能及其应用——揭示镜像神经元活动的机制和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官群 姚茹 孟万金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701-706,共6页
近年来人们十分热衷对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最新研究趋势是探究μ节律与镜像神经元系统活动功能的关联,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μ波抑制是代表高级神经活动标记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介绍了μ波抑制机理,强调了μ波抑制功能概念的飞跃,综... 近年来人们十分热衷对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最新研究趋势是探究μ节律与镜像神经元系统活动功能的关联,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μ波抑制是代表高级神经活动标记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介绍了μ波抑制机理,强调了μ波抑制功能概念的飞跃,综述了μ波抑制在三个方面(动作、语言认知、以及高级社会功能)作为镜像神经元活动的证据,最后总结与展望μ波抑制对心理与行为困难的矫正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波抑制 镜像神经元 行为与心理 高级的社会功能 训练与矫治
下载PDF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促进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柯秀君 潘巍一 +1 位作者 葛俊胜 张捷洪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16-19,共4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行镜像疗法对其上肢功能的促进以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精神科门诊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方式采取随机法1∶1展开分组,各组4...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行镜像疗法对其上肢功能的促进以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精神科门诊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方式采取随机法1∶1展开分组,各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镜像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以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和第2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呈进行性上升趋势,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趋势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随访第1月和第2月手部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虽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z、CPz、CP3、C3四区μ波抑制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行镜像疗法可有效恢复上肢功能、手部功能和日常生活指数,可有效抑制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活动,进而提升大脑神经功能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偏瘫 镜像疗法 上肢功能 μ波抑制
下载PDF
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MOTOmed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秋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1期20-23,27,共5页
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卡片号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开展以神经生理疗法、良肢位摆放、体位转... 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卡片号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开展以神经生理疗法、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训练等项目的常规训练方案,研究组(n=48)开展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MOTOmed训练,均连续训练4周,分别使用Fugl-Meyer评分(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评估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评估康复训练前后两组患者躯干屈伸肌群肌电信号、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Cz/CPz/CP3的脑电图信号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训练治疗4周后,研究组上肢FMA、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BBS评分、MAS评分及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BS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且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健侧/患侧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健侧两部位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侧两部位数值对比显示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Cz、CPz及CP3处μ波抑制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训练4周后,研究组3个电极处皮质μ波抑制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MOTOmed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躯体平衡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躯干肌群肌力,抑制皮质运动区μ波,以重构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镜像神经元理论 MOTOmed训练 表面肌电信号 脑电图 μ波抑制
下载PDF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皮质运动区μ波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波 孟兆祥 +4 位作者 施加加 尹正录 马灿灿 金星 苏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8-591,共4页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促进作用,并借助视频脑电技术探讨镜像疗法对患者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早...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促进作用,并借助视频脑电技术探讨镜像疗法对患者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早期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镜像疗法。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用视频脑电技术分析2组患者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指数(脑电信号采集点为Cz、CPz、CP3及C3共4个区域)。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ARAT、上肢FMA、FIM评分及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指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RAT、上肢FMA、FIM评分及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ARAT、上肢FMA、FIM评分[分别为(31.07±7.75)分、(31.27±7.66)分和(72.97±16.38)分]及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指数[分别为(-0.28±0.09)、(-0.32±0.13)、(-0.28±0.12)及(-0.32±0.13)]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 在早期康复干预中辅以镜像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借助视频脑电技术发现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作用较明显,从电生理角度初步揭示镜像疗法的可能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视频脑电 偏瘫 μ波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