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μ-芋螺毒素及其类似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晓琴 陈常英 +4 位作者 李玉林 陈冀胜 罗宇 来鲁华 徐筱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85-490,共6页
μ-芋螺毒素是肌肉型钠离子通道的专一性阻断剂,本文主要采用PLS(PartialLeastSquare)多元数学分析方法对μ-芋螺毒素及其17个类似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QSAR模型,其模型的交叉验证值R2=0.813,Y实验值与Y预测值的相... μ-芋螺毒素是肌肉型钠离子通道的专一性阻断剂,本文主要采用PLS(PartialLeastSquare)多元数学分析方法对μ-芋螺毒素及其17个类似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QSAR模型,其模型的交叉验证值R2=0.813,Y实验值与Y预测值的相关系数0.903.计算结果表明,对分子活性影响比较大的是13位精氨酸残基和分子中的电荷变化,增加分子的正电荷,将提高分子的活性,其次是19,2,12,9,和17位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芋螺毒素 PLS QSAR 钠离子通道 多肽
下载PDF
μ-芋螺毒素——高特异性钠通道阻滞剂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健会 李晖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8-510,共3页
μ-芋螺毒素是一类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海洋生物毒素,至今共发现有7种,均为16~22个氨基酸大小的小肽,其分子内部形成3对二硫键。它们高度特异性地阻断电压门控Na+通道,甚至能够区分Na+通道的不同亚型。最近发现的两种μ-芋螺毒素的特异... μ-芋螺毒素是一类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海洋生物毒素,至今共发现有7种,均为16~22个氨基酸大小的小肽,其分子内部形成3对二硫键。它们高度特异性地阻断电压门控Na+通道,甚至能够区分Na+通道的不同亚型。最近发现的两种μ-芋螺毒素的特异性更强,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TTX-R型Na+通道,而对TTX-S型Na+通道几乎无任何影响,这种作用的特点对于研究Na+通道亚型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芋螺毒素 电压门控Na^+通道 TTX-R型Na^+通道 二硫键
下载PDF
μ-芋螺毒素电子结构与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亚兰 黄锋 +4 位作者 蒋辉 范崇旭 丁晓琴 陈常英 陈冀胜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6,共4页
探讨μ-芋螺毒素的活性部位、作用方式及结构-活性关系,讨论μ-芋螺毒素同肌肉型钠通道受体的相互作用特点。采用AMl方法对μ-芋螺毒素的代表物μ-GIIIA整体分子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μ-GIIIA分子笼形结构表明突出部位... 探讨μ-芋螺毒素的活性部位、作用方式及结构-活性关系,讨论μ-芋螺毒素同肌肉型钠通道受体的相互作用特点。采用AMl方法对μ-芋螺毒素的代表物μ-GIIIA整体分子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μ-GIIIA分子笼形结构表明突出部位的几个极性氨基酸如Arg^(13)、Arg^(19)、Arg^1、Lys^(11)、Lys^(16)等是主要的正电荷区域,在与受体结合时是接受电子的主要部位;Hyp^(17)、Asp^(12)等为主要的负电荷区域,为供电子的主要部位。通过与经典的钠通道拮抗剂比较,发现在μ-GIIIA(肌肉型钠通道拮抗剂)中,相近的极性氨基酸侧链之间正负电荷部位的距离为8(?),而神经型钠通道拮抗剂正负电荷部位之间的距离为4(?)作用,从而解释了这两种钠通道拮抗剂与不同受体亚型作用的原因,并由此探讨了这两种受体亚型的不同的电子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芋螺毒素 量子化学计算 电子结构 空间结构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