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PP-2000 e^+e^-对撞机上用CMD-3探测器测量e^+e^-→ηπ^+π^-和e^+e^-→ωπ^+π^-的截面(英文)
1
作者 POPOV A.S. AKHMETSHIN R.R. +55 位作者 AMIRKHANOV A.N. ANISENKOV A.V. AULCHENKO V.M. BANZAROV V.S. BASHTOVOY N.S. BERKAEV D.E. BONDAR A.E. BRAGIN A.V. EIDELMAN D.E. EPIFANOV D.A. EPSHTEYN L.B. EROFEEV A.L. FEDOTOVICH G.V. GAYAZOV S.E. GREBENUK A.A. GRIBANOV S.S. GRIGORIEV D.N. GROMOV E.M. IGNATIN F.V. IVANOV V.L. KARPOV S.V. KASAEV A.S. KORPOTIN A.N. KOOP I.A. KOVALENKO O.A. KAZANIN V.F. KOZYREV A.N. KOZYREV E.A. KROKOVNY P.P. KUZMENKO A.E. KUZMIN A.S. LOGASHENKO I.B. LIKIN P.A. MIKHAILOV K.YU. OKHAPKIN V.S. OTBOEV A.V. PESTOVY U.N. PIVOVAROV S.G. RAZUVAEV G.P. ROMANOV A.L. RUBAN A.A. RYSKULOV N.M. RYZHENENKOV A.E. SHEBALIN V.E. SHEMYAKIN D.N. SHWARTZ B.A. SHWARTZ D.B. SIBIDANLOV A.L. SHATUNOV P.YU. SHATUNOVY U.M. SOLODOV E.P. TITOV V.M. TALYSHEV A.A. VOROBIOV A.I.. YUDINY U.V. ZHARINOVY U.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4-522,共9页
在VEPP^-2000e^+e^-对撞机上,CMD^-3探测器研究了e^+e^-→ηπ^+π^-→γγπ^+π^-,e^+e^-→ηπ^+π^-→π0π^+π^-π^+π^-以及e^+e^-→ωπ^+π^-→π0π^+π^-π^+π^-等过程.分析使用的是2011和2012年在1.2^-2.0Ge V能区收集的... 在VEPP^-2000e^+e^-对撞机上,CMD^-3探测器研究了e^+e^-→ηπ^+π^-→γγπ^+π^-,e^+e^-→ηπ^+π^-→π0π^+π^-π^+π^-以及e^+e^-→ωπ^+π^-→π0π^+π^-π^+π^-等过程.分析使用的是2011和2012年在1.2^-2.0Ge V能区收集的相应积分亮度为3×104nb^-1的数据.用η→γγ道测量了e^+e^-→ηπ^+π^-的波恩截面,结果与相关的实验结论相吻合;还用末态η→π^+π^-π0和ω→π^+π^-π0分别得到了e^+e^-→ηπ^+π^-和e^+e^-→ωπ^+π^-波恩截面的初步结果;e^+e^-→ηπ^+π^-波恩截面的数值还被用于确定τ^-→ηπ^-π0ντ的衰变分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 ηπ+π- ωπ+π- 强子 τ
下载PDF
ρ^(0)→π^(+)π^(-)衰变的么正计算和ρ^(0)极化插入的虚部
2
作者 刘良钢 黎培进 +1 位作者 段宜武 阮文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29,共5页
本文给出了ρ~0→π~+π~-衰变的么正计算及其衰变率和ρ~2极化插入的关系.ρ~0极化插入的虚部是用维度积分的方法来计算.极化插入虚部的计算方法是普适的.
关键词 ^ρ^(0)→π^(+)π^(-)衰变 光学定理 极化插入虚部
下载PDF
双核铜、锰三元配合物[Cu_2(L^1)(Phen)_4](ClO_4)_4及[Mn_2(L^2)_2(Phen)_4](ClO_4)_2:合成、表征、结构与π-π堆积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广华 田金磊 卜显和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6,46,共6页
合成了含邻菲咯啉的三元混配的双核酮、锰配合物:[Cu2(L1)(Phen)4](C lO4)4(1)和[M n2(L2)2(Phen)4](C lO4)2(2)(Phen=邻菲咯啉,L1=苯并三氮唑,L2=4-喹啉羧酸),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中两个Cu(Ⅱ)中心均为... 合成了含邻菲咯啉的三元混配的双核酮、锰配合物:[Cu2(L1)(Phen)4](C lO4)4(1)和[M n2(L2)2(Phen)4](C lO4)2(2)(Phen=邻菲咯啉,L1=苯并三氮唑,L2=4-喹啉羧酸),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中两个Cu(Ⅱ)中心均为五配位的四方锥配位构型,两金属中心之间通过苯并三氮唑桥联,分子内Cu…Cu距离为0.587 7 nm;配合物2中M n(Ⅱ)中心为六配位的八面人本构型,两个4-喹啉羧酸均以双单齿的桥联模式将两个M n(Ⅱ)原子连接,分子内M n…M n的距离为0.472 8 nm.此外,两个配合物均存在着较强的π-π堆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Cu(Ⅱ)配合物 Mn(Ⅱ)配合物 混配 邻菲咯啉 Π-Π作用
下载PDF
π-π Stacking, Hydrogen Bonding and Magnetic Coupling Mechanism on a Mono-nuclear Cu^Ⅱ Complex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红 于丽 +2 位作者 张士国 王玉清 石敬民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85-291,共7页
A new mono-nuclear CuII complex [Cu(DPP)(DP)Br](ClO4)H2O (DPP = 2-(3,5- dimethyl-1H-pyrazol-1-yl)-1,10-phenanthroline, DP = 3,5-dimethyl-1H-pyrazole) has been syn- thesized with 2-(3,5-dimethyl-1H-pyrazol-1... A new mono-nuclear CuII complex [Cu(DPP)(DP)Br](ClO4)H2O (DPP = 2-(3,5- dimethyl-1H-pyrazol-1-yl)-1,10-phenanthroline, DP = 3,5-dimethyl-1H-pyrazole) has been syn- thesized with 2-(3,5-dimethyl-1H-pyrazol-1-yl)-1,10-phenanthroline and 3,5-dimethyl-1H-pyrazole as ligand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crystal is of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3.765(2), b = 17.044(3), c = 10.9044(16), β= 97.112(2)°, V = 2538.5(6)3, Z = 4, C22H24BrClCuN6O5, Mr = 631.37, Dc = 1.652 g/cm3, F(000) = 1276 and μ= 2.585 mm-1. In the crystal, DPP functions as a tridentate ligand and CuII ions assume a distorted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with Br atom lying on the apex,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π-π stacking between adjacent complexes, which deals with two 1,10-phenanthroline plane rings. In addition to the π-π stacking, there are C-H···Br non-classic hydrogen bonds between adjacent complexes.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π-π stacking and C-H···Br non-classic hydrogen bond result in a weak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 with 2J = -5.34 cm-1 and a weak ferromagnetic 2J = 5.92 cm-1, respectively. The magnetic coupling sign from the π-π stacking could be explained with McConnell I spin-polariza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structure magnetic coupling π-π stacking hydrogen bond copper complex
下载PDF
A Double Helix Coordination Polymer Generated from 2-((Pyridin-4-ylmethyl)thio)-5-(quinoline-2-yl)-1,3,4-oxadiazole and Ag^Ⅰ Salts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祥雯 吴万福 +1 位作者 尹诗 马建平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496-1502,共7页
The new ligand 2-((pyridin-4-ylmethyl)thio)-5-(quinoline-2-yl)-1,3,4-oxadiazole(L) and Ag Cl O4 produced a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Ag2L2Cl O4)ClO 4]n(1). The complex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 The new ligand 2-((pyridin-4-ylmethyl)thio)-5-(quinoline-2-yl)-1,3,4-oxadiazole(L) and Ag Cl O4 produced a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Ag2L2Cl O4)ClO 4]n(1). The complex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R, TGA, PXRD, UV and elemental analysis.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 = 8.4593(5), b = 14.5903(9), c = 15.7908(10) A, α = 97.357(5), β = 99.116(5), γ = 104.470(5)°, V = 1834.43(20) A3, Dc = 1.91056 g/cm^3, Mr = 1055.38, Z = 2, F(000) = 1048, u = 1.399 mm-1, the final S = 1.002, R = 0.049 and wR = 0.105. The compound consists of a double helix chain. The neighboring chains interact via two kinds of π-π interactions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2D) sheet. Each sheet interacts with the neighboring sheets via π-π interactions to form an extended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rystal structure on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chains π-π interactions
下载PDF
Z型异质结1D/2D g-C_(3)N_(5)/g-C_(3)N_(4)的构建及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6
作者 卜义夫 刘思乐 +3 位作者 闫海生 吴静 田川 陶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182,共13页
以三聚氰胺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通过直接热聚合法制备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通过XRD,XPS,SEM等表征手段对光催化材料的晶型、化学组成、形貌以及光电化学性质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 以三聚氰胺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通过直接热聚合法制备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通过XRD,XPS,SEM等表征手段对光催化材料的晶型、化学组成、形貌以及光电化学性质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500 W氙灯作为可见光光源,研究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同时通过活性物质捕捉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1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表征研究体系的活性物质。结果表明:一维g-C_(3)N_(5)纳米棒和二维g-C_(3)N_(4)纳米片的无序堆叠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数量,g-C_(3)N_(5)与g-C_(3)N_(4)之间Z型异质结的形成,提高其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和光谱范围,抑制了光电子-空穴的复合,g-C_(3)N_(5)与g-C_(3)N_(4)相似的π-π^(*)共轭体系的相互叠加降低了电荷转移的传质阻力,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射30 min,20 mg的1D/2D g-C_(3)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对50 mL浓度为10 mg/L的MO溶液几乎降解完全,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0.14836 min^(-1),循环使用5次后,1D/2D g-C_(3)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对MO的光催化降解率为92.2%,这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活性物质捕捉实验和ESR表征表明:1D/2D g-C_(2)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光催化降解MO体系的主要活性物质是·O_(2)^(-)和h^(+),且MO的光催化降解反应是一个复杂的断键和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直接热聚合 1D/2D g-C_(3)N_(5)/g-C_(3)N_(4) 异质结 ^π-π^(*)共轭 甲基橙 Z型机制
下载PDF
Remote electron effects andπ-πinteractions ofα-diimine nickel complexes
7
作者 Yizhan Wang Hailong He Dan Pe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2,68,共7页
The seminal report ofα-diimine palladium and nickel catalysts in 1995 represented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 materials.Owing to the high abundance and low cost of nickel,nick... The seminal report ofα-diimine palladium and nickel catalysts in 1995 represented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 materials.Owing to the high abundance and low cost of nickel,nickel-based catalysts have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olefin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In this work,various N-aryl substituent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ic effects were synthesized and introduced intoα-diimine ligands.The aspreparedα-diimine nickel catalysts showed high polymerization activity(0.9×10^(7)–3.0×10^(7)g·mol^(−1)·h^(−1))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generating polyethylene products with adjustable molecular weights(Mn values:7.4×10^(4)–146.9×10^(4)g·mol^(−1))and branching densities(31/1000 C–68/1000 C).The resulting polyethylene products showe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with high tensile strength(up to 25.0 MPa)and high strain at break values(up to 3890%).The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and polar monomers can also be achieved by these nicekel complexes,ultimately preparing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diimine nickel catalyst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π-πinteraction effect electronic effect polar monomer
下载PDF
水溶性有机物与多环芳烃结合特征的红外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占新华 周立祥 +1 位作者 杨红 蒋廷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3,共7页
水溶性有机物(DOM)与多环芳烃(PAHs)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尚未弄清的理论问题。对其正确阐释有利于更好地理解DOM对PAHs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的影响及科学地评估PAHs的环境风险,并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 水溶性有机物(DOM)与多环芳烃(PAHs)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尚未弄清的理论问题。对其正确阐释有利于更好地理解DOM对PAHs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的影响及科学地评估PAHs的环境风险,并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有机物料猪粪、污水污泥和带根茬水稻土作为DOM的提取材料,以菲(Phenanthrene,Phe)和芘(Pyrene,Pyr)为PAHs代表,采用红外光谱学技术研究DOM与PAHs的相互作用。红外图谱显示,供试DOM在4000—3000cm^-1、2969—2900cm^-1、1700-1375cm^-1、1300—1000cm^1和900-600cm^-1存在明显的吸收峰,这说明DOM中含有-OH或酚-OH、-NH、苯环、-C-O及-CH2等功能团。对比DOM与DOM—Phe/Pyr的图谱发现,DOM—Phe/Pyr在4000—3000cm^-1、1700—1375cm^-1和900—600cm^-1的吸收峰发生不同程度的朝长波方向飘移,表明NH-π和π-π作用参与了DOM与Phe及Pyr结合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水溶性有机物 NH-π作用 Π-Π作用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塔河沥青质超分子体系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必心 龙军 +3 位作者 任强 李本高 申海平 张书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4,共9页
以塔河沥青质作为研究对象,对沥青质的超分子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采用动态光散射方法证明了沥青质可以在甲苯溶液中形成超分子结构,基于对沥青质分子结构的认识,利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形成沥青质超分子结构的分子间作用力,重点考察了... 以塔河沥青质作为研究对象,对沥青质的超分子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采用动态光散射方法证明了沥青质可以在甲苯溶液中形成超分子结构,基于对沥青质分子结构的认识,利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形成沥青质超分子结构的分子间作用力,重点考察了氢键、酸碱作用、π-π相互作用以及沥青质分子和金属卟啉化合物之间的配位作用。在这几种分子间作用力中,沥青质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的能量最大,并随沥青质分子聚集数的增多而增大,是使沥青质形成超分子的最主要推动力。此外,采用甲基化改性方法去掉沥青质分子上的活泼氢,破坏沥青质分子间的氢键及酸碱作用,然后比较其聚集体与沥青质聚集体的差异;结果表明,前者的尺寸要明显小于后者的尺寸,说明通过活泼H而形成的分子间氢键以及酸碱作用与沥青质超分子的尺寸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超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Π-Π相互作用 甲基化
下载PDF
石墨烯非共价键功能化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范彦如 赵宗彬 +3 位作者 万武波 周泉 胡涵 邱介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09-1520,共12页
为了扩展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克服石墨烯在溶液中难于溶解和难以分散等缺陷,石墨烯的表面功能化处理势在必行。而非共价键功能化由于对石墨烯结构的非破坏性可以更好地保持发挥石墨烯本身的优异性能而备受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重点综述了近... 为了扩展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克服石墨烯在溶液中难于溶解和难以分散等缺陷,石墨烯的表面功能化处理势在必行。而非共价键功能化由于对石墨烯结构的非破坏性可以更好地保持发挥石墨烯本身的优异性能而备受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在非共价键功能化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π-π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与石墨烯之间的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并对非共价键功能化石墨烯在电极材料、电催化、场效应晶体管和透明导体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对石墨烯在非共价键功能化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非共价键功能化 Π-Π相互作用
下载PDF
苯酚及取代酚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孙明礼 成荣明 +2 位作者 徐学诚 陈奕卫 李茂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碳纳米管(CNTs)吸附苯酚、对甲酚和对甲氧基苯酚的热力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碳纳米管对三种酚类物质的吸附均符合Freund lich和Langmu ir方程,吸附均...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碳纳米管(CNTs)吸附苯酚、对甲酚和对甲氧基苯酚的热力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碳纳米管对三种酚类物质的吸附均符合Freund lich和Langmu ir方程,吸附均为放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并且都具有物理吸附特征;碳纳米管与三种酚类物质分子之间的л—л共轭作用的强弱决定了碳纳米管对三种酚类物质的吸附能力,顺序依次为:对甲氧基苯酚>对甲酚>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酚类物质 吸附等温线 热力学 π-π共轭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向康 刘春华 +2 位作者 王平华 唐龙祥 王志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2-45,共4页
制备了含羟基的三亚苯衍生物,2,3,6,7,10,11-六(10′-羟基癸氧基)三亚苯(HHDTP)。利用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GO)。通过三亚苯基团与石墨烯片层之间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在GO还原为石墨烯的... 制备了含羟基的三亚苯衍生物,2,3,6,7,10,11-六(10′-羟基癸氧基)三亚苯(HHDTP)。利用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GO)。通过三亚苯基团与石墨烯片层之间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在GO还原为石墨烯的过程中将HHDTP与石墨烯复合,得到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石墨烯在有机溶剂如四氢呋喃(THF)中的分散性。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及荧光光谱表明,三亚苯基团与石墨烯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利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外观形貌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苯衍生物 石墨烯 Π-Π相互作用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沥青质分子聚集体中π-π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任强 龙军 +1 位作者 代振宇 周涵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1-758,共8页
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形成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的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能随着分子芳香环数的增加而增大;分子中含有的杂原子显著增加了沥青质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能;... 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形成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的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能随着分子芳香环数的增加而增大;分子中含有的杂原子显著增加了沥青质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能;沥青质分子的支链长度及类型能够影响π-π相互作用能的大小;当沥青质分子聚集体中含有多个π-π相互作用时,其分子间的聚集作用力会大大增加;沥青质分子间形成π-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分子间有少量的电子转移;色散作用是π-π相互作用中的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沥青质分子聚集体 Π-Π相互作用
下载PDF
配合物[Cu(NPA)_2(Im)_2(H_2O)]·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东平 陈志敏 +1 位作者 匡云飞 邝代治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2-896,共5页
铜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些重要酶的活性中心.其配合物在生命体系有着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催化作用。铜的配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磁学、电学、光学等性质而在材料、催化等许多领域中表现出潜在应用价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 铜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些重要酶的活性中心.其配合物在生命体系有着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催化作用。铜的配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磁学、电学、光学等性质而在材料、催化等许多领域中表现出潜在应用价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N-苯基代邻氨基苯甲酸 晶体结构 Π-Π堆积 电化学性质
下载PDF
三苯基Corrole及其铜配合物的π-π堆积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海洋 郭平叶 +3 位作者 徐志广 应晓 江焕峰 张启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4-508,共5页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5,10,15-tris(pentafluorophenyl)corrole (F15TPC), 5,10,15,20-tetra(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 (F20TPP), and their copper complexes in DCM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UV-Vis spectro-sco...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5,10,15-tris(pentafluorophenyl)corrole (F15TPC), 5,10,15,20-tetra(pentafluoroph-enyl)porphyrin (F20TPP), and their copper complexes in DCM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UV-Vis spectro-scopic method. F20TPP and F20TPPCu exhibited strong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in DCM, and the intermolecular dimerization constants turned out to be 1.82 × 103 and 17.2 × 103 L·mol-1 respectively. However,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of F15TPC and F15TPCCu at soret band remained unchanged with increasing in their concentrations from 1.0 to 40.0 μmol·L-1, indicating they remained monomeric in DCM solution. Based on DFT calculation and the π-π stacking geometries observed in crystal structures of metal octaethylcorrole complexes, destroy of π-π interactions in F15TPC and F15TPCCu may be understood by the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surfaces (EPS) features of the molecules and steric repulsions caused by the introducing of three phenyl at the meso- positions of corrole macro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CORROLE 铜配合物 π-π堆积效应 DFT
下载PDF
超分子配合物{[Cd(phen)_3]·NDC·8(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连香 尹伟荣 +2 位作者 叶俊伟 徐家宁 张萍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3-496,共4页
利用水热合成反应制备了超分子配合物{[Cd(phen)3].NDC.8(H2O)}(1)(phen邻菲啰啉;H2NDC2,6-萘二酸),通过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010(2)nm,b=1.2864(3)nm,c=1.70... 利用水热合成反应制备了超分子配合物{[Cd(phen)3].NDC.8(H2O)}(1)(phen邻菲啰啉;H2NDC2,6-萘二酸),通过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010(2)nm,b=1.2864(3)nm,c=1.7097(3)nm,α=74.21(3)°,β=69.92(3)°,γ=71.40(3)°,V=2.3117(8)nm3,Z=2,R1=0.0660,wR2=0.2043.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有光致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氢键 π…π相互作用 光致发光
下载PDF
N-乙氧羰基-N'-取代芳基硫脲晶体中的弱相互作用及超分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奇 魏太保 +1 位作者 姚虹 张有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合成了3种N-乙氧羰基-N'-取代芳基硫脲并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在这些化合物中存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分子间的氢键将化合物1和2组装成了一维链状的超分子结构,由于空间因素,化合物3没有形成类似于1,2中的氢键组装成的... 合成了3种N-乙氧羰基-N'-取代芳基硫脲并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在这些化合物中存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分子间的氢键将化合物1和2组装成了一维链状的超分子结构,由于空间因素,化合物3没有形成类似于1,2中的氢键组装成的链状超分子结构,而是形成了氢键链接的二聚体.同时在化合物1,3中还存在分子间的芳环间的π-π相互作用.在化合物1的晶体中,这种π-π相互作用使相邻的超分子链之间相互关联.化合物3的晶体中,相邻的二聚体间又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了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氢键 Π-Π相互作用 超分子
下载PDF
基于双吡啶基双西佛碱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超分子晶体 被引量:9
18
作者 叶开其 孔建飞 +2 位作者 姜世梅 叶玲 王悦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合成了双吡啶双西佛碱(bpbd)有机分子,并用该分子进行了超分子网络晶体的组装.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bpbd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该氢键由吡啶环上的N原子和西佛碱H—CN基团上的H原子相互作用而成.每一个bpbd分子同另外4...  合成了双吡啶双西佛碱(bpbd)有机分子,并用该分子进行了超分子网络晶体的组装.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bpbd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该氢键由吡啶环上的N原子和西佛碱H—CN基团上的H原子相互作用而成.每一个bpbd分子同另外4个bpbd分子通过氢键相连,构成了二维网状结构;在bpbd晶体中还存在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并导致一维分子柱的形成.二维氢键和一维π…π的协同作用,导致了三维超分子晶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 西佛碱 双吡啶 晶体 二维网状结构 氢键相互作用 一维 分子间 协同作用 X射线
下载PDF
基于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形成的吖啶荧光化合物超分子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迎辉 张慧东 +4 位作者 叶开其 张晶莹 李伟 杨柏 王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65-1868,共4页
合成了10-甲基-1,2-苯并吖啶(10-M ethyl-benzo[1,2]acrid ine,MBA),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获得了其单晶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MBA晶体中,由于存在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维无限伸展的分子柱.用MBA制备了微米晶体,通过调控反应... 合成了10-甲基-1,2-苯并吖啶(10-M ethyl-benzo[1,2]acrid ine,MBA),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获得了其单晶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MBA晶体中,由于存在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维无限伸展的分子柱.用MBA制备了微米晶体,通过调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获得长方和线状的微米晶体,用荧光显微镜考察了微米晶体的形貌.研究了MBA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MBA是一种具有蓝光发射特点的有机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Π相互作用 超分子结构 有机微晶
下载PDF
简单芳香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对活性炭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秉正 刘振宇 +1 位作者 雷智平 黄张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一种活性炭对废水中四种简单芳香化合物的吸附行为,并用Langmuir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可以近似地描述这些芳香化合物在该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芳香化合物的极性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对其在... 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一种活性炭对废水中四种简单芳香化合物的吸附行为,并用Langmuir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可以近似地描述这些芳香化合物在该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芳香化合物的极性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对其在活性炭上吸附的影响较大,芳香化合物与活性炭之间的π-π色散作用对吸附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芳香化合物 吸附 π-π色散作用 溶解度 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