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ρ(C)ρ/(N)对污水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彭永臻 尚会来 +1 位作者 张静蓉 王淑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7-522,共6页
利用SBR反应器硝化结束的混合液,通过投加不同碳源量和利用内源碳源反硝化,考察了不同ρ(C)/ρ(N)对污水反硝化过程中N2O产生情况的影响.控制ρ(C)/ρ(N)分别为0、1.2、2.4、3.5、5.0和20,结果发现,不投加外碳源条件下,利用内源碳源反... 利用SBR反应器硝化结束的混合液,通过投加不同碳源量和利用内源碳源反硝化,考察了不同ρ(C)/ρ(N)对污水反硝化过程中N2O产生情况的影响.控制ρ(C)/ρ(N)分别为0、1.2、2.4、3.5、5.0和20,结果发现,不投加外碳源条件下,利用内源碳源反硝化过程反硝化率仅有10%,产生的ρ(N2O)也很低.投加外碳源控制ρ(C)/ρ(N)为1.2和2.4条件下,反硝化率分别为18.44%和33.55%,产生的ρ(N2O)同样较低,ρ(C)/ρ(N)=3.5和5.0时,反硝化率升高到了71%和91.4%,产生的ρ(N2O)也升高到0.227 mg/L和0.135 mg/L,是不加外碳源时产生量的30倍和18倍.继续提高ρ(C)/ρ(N)到20,发现反硝化率可以达到99.29%,产生的ρ(N2O)增高到了0.317 mg/L.可见,在污水反硝化过程中,虽然ρ(C)/ρ(N)过低产生的ρ(N2O)很少,但严重影响反硝化效果,要得到较高的反硝化率,需要较高的ρ(C)/ρ(N),但是ρ(C)/ρ(N)较低和过高时都会产生较高的ρ(N2O),所以,污水反硝化过程中应该控制ρ(C)/ρ(N)在5左右,既可以实现较高的反硝化氮去除率,又可减少ρ(N2O)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ρ(C)/ρ(n) n2O
下载PDF
进水量和硝化液回流量对A2N2系统处理低ρ(C)/ρ(N)实际生活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淑莹 黄宇 +3 位作者 王梅香 赵伟华 潘聪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0-718,共9页
为了实现低ρ(C)/ρ(N)比实际生活污水有效的脱氮除磷,以A-SBR和N-SBR构成的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A2N2)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反应器在不同进水量(用进水比表征)和硝化液回流量(用内交换比表征)条件下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情况. A-SBR单元厌... 为了实现低ρ(C)/ρ(N)比实际生活污水有效的脱氮除磷,以A-SBR和N-SBR构成的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A2N2)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反应器在不同进水量(用进水比表征)和硝化液回流量(用内交换比表征)条件下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情况. A-SBR单元厌氧1. 5 h,缺氧2 h,好氧10 min,而N-SBR硝化单元一次硝化和二次硝化时间分别为4、1 h,A-SBR和N-SBR单元的曝气量恒定,N-SBR填料填充率为66%.在此条件下,通过改变进水比R1(70%、75%、80%)和内交换比R2(70%、75%、80%),做了9个平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进水比和内交换比条件下,A2N2系统都能稳定而高效地将有机物去除,各阶段平均COD去除率均在80%以上.而在TN的去除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去除率为61. 67%~78. 3%.在进水比和内交换比分别为70%和80%时,A2N2系统脱氮效果达到最佳,平均TN去除率高达78. 3%,平均出水TN质量浓度为9. 2 mg/L,在除磷方面,内交换比由70%增加到80%,反硝化除磷率保持在99%以上,出水磷质量浓度在0. 1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n2双污泥系统 低ρ(C)/ρ(n) 反硝化除磷 进水比和内交换比 Tn去除性能
下载PDF
ρ(C)/ρ(N)对3BER-S工艺特性及反硝化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郝瑞霞 任晓克 +3 位作者 孟成成 王建超 王润众 赵文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5-762,共8页
为提高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脱氮效率,通过运行不同TOC与TN的质量浓度比(ρ(C)/ρ(N))条件下三维电极生物膜-硫自养耦合工艺(3BER-S),并建立基于反硝化特异性基因nirS克隆文库,研究了ρ(C)/ρ(N)对3BER-S运行特性及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影响.... 为提高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脱氮效率,通过运行不同TOC与TN的质量浓度比(ρ(C)/ρ(N))条件下三维电极生物膜-硫自养耦合工艺(3BER-S),并建立基于反硝化特异性基因nirS克隆文库,研究了ρ(C)/ρ(N)对3BER-S运行特性及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ρ(C)/ρ(N)对3BER-S工艺的脱氮效率影响较小,不同ρ(C)/ρ(N)条件下的TN去除效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ρ(C)/ρ(N)对3BER-S体系内的反硝化细菌种群结构和营养类型均有一定影响.高ρ(C)/ρ(N)条件下,反硝化细菌种类较少,Thauera(陶厄氏菌属)是体系内的优势菌群,脱氮作用以异养反硝化过程为主;当ρ(C)/ρ(N)降低时,反硝化细菌种类增多,硫自养反硝化细菌所占比例升高.总之,由于硫磺单质的加入,弥补了3BER工艺低ρ(C)/ρ(N)时的反硝化作用电子供体不足,使得3BER-S耦合体系在不同ρ(C)/ρ(N)条件下均能保持高效且稳定的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生物膜 单质硫 耦合反硝化工艺 碳氮比 反硝化细菌
下载PDF
常温下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低C与N质量浓度比的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邵和东 王淑莹 +4 位作者 张亮 张树军 甘一萍 杨延栋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349,共6页
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序批式反应器和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组合工艺(SBR+SBBR)处理低C与N质量浓度比(ρ(C)/ρ(N))城市污水。原水先进入SBR反应器,通过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实现高效除磷,其出水进入SBBR反应器进行强化脱氮处理。SBBR反应器通... 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序批式反应器和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组合工艺(SBR+SBBR)处理低C与N质量浓度比(ρ(C)/ρ(N))城市污水。原水先进入SBR反应器,通过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实现高效除磷,其出水进入SBBR反应器进行强化脱氮处理。SBBR反应器通过接种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膜,控制适宜溶解氧(DO)质量浓度,实现全程自养脱氮。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原水COD质量浓度为206 mg/L,总氮质量浓度为51.52 mg/L,磷酸盐质量浓度为4.09 mg/L,出水的总氮和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为10.7 mg/L和0.17 mg/L。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组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ρ(C)/ρ(N)=4)城市污水,不外加碳源条件下,出水氮磷均可到达一级A标准。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维持SBBR反应器合理的DO质量浓度(0.2~0.5 mg/L),持续抑制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增殖,避免硝酸盐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生物反应器 生物膜 脱氮除磷 厌氧氨氧化 SBBR 低ρ(C)/ρ(n)
下载PDF
不同C/N物料腐解过程中两种酚酸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宇 朱林 +2 位作者 袁飞 张春兰 沈其荣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557,共3页
为进一步探明有机物料影响作物生长的作用机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稻草、猪粪等物料腐解过程中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这些物料本身均含有一定量的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两种酚酸的量随物料C/N的增加而减少;在... 为进一步探明有机物料影响作物生长的作用机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稻草、猪粪等物料腐解过程中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这些物料本身均含有一定量的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两种酚酸的量随物料C/N的增加而减少;在腐解过程中两种酚酸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相似,0~10d迅速下降,再逐渐回升,并在20 d或30 d达到高峰值,然后又下降直至最后趋于稳定.两种酚酸量的变化速率与物料C/N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稻草 碳氮比 水杨酸 对羟基苯甲酸
下载PDF
有机物对SNAD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杨开亮 廖德祥 +2 位作者 马义平 吴新锋 许乐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1,77,共6页
以葡萄糖作为有机碳源的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考察不同COD对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SNAD)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AD工艺的脱氮除性能随着COD/ρ(NH_(4)^(+)-N)的增加呈逐渐增强趋势,COD/... 以葡萄糖作为有机碳源的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考察不同COD对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SNAD)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AD工艺的脱氮除性能随着COD/ρ(NH_(4)^(+)-N)的增加呈逐渐增强趋势,COD/ρ(NH_(4)^(+)-N)为0.80时,TN平均去除率从85.00%增至96.86%,COD平均去除率为82.81%。运行120 d后,生物膜中与脱氮相关的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从56.44%和13.67%增至62.71%和16.00%。系统中仅检出一种厌氧氨氧化菌(AnAOB)为CandidatusJettenia,葡萄糖对CandidatusJettenia有显著促进作用,相对丰度从44.88%大幅增至62.33%,但却对SM1A02有极强的抑制作用,相对丰度从14.45%降至0.19%。反硝化菌(DNB)为Denitratisoma,相对丰度从4.08%增至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SnAD) COD/ρ(nH_(4)^(+)-n) CandidatusJettenia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基于ρ-支配轮廓及n-of-Nρ-支配轮廓的数据流中关键数据计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霸建民 郭永红 +3 位作者 彭龙 赵东阳 邵鹏志 杜宏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4-1015,共12页
目前数据采集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数据采集区域往往网络状况受限,比如网络时断时续、网络带宽较小,采集的数据难以实时准确的传输到数据应用方,因此如何计算出采集数据中关键数据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占用量至关重要。以装甲车辆... 目前数据采集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数据采集区域往往网络状况受限,比如网络时断时续、网络带宽较小,采集的数据难以实时准确的传输到数据应用方,因此如何计算出采集数据中关键数据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占用量至关重要。以装甲车辆的状态数据传输为背景,重新对数据流中ρ-支配关系的性质进行分析,并对数据流中ρ-支配轮廓查询算法进行更改和扩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流中n-of-Nρ-支配轮廓查询算法,进一步满足网络受限环境中关键数据选择传输的要求。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数据流中ρ-支配轮廓查询算法以及数据流中n-of-Nρ-支配轮廓查询算法能够计算出相对关键的数据,进而减小数据传输的网络代价,并且数据流中n-of-Nρ-支配轮廓查询相比于数据流中ρ-支配轮廓查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轮廓查询 ρ-支配轮廓 n-of-nρ-支配轮廓 数据传输
下载PDF
(n,m)-半群上的格林ρ关系
8
作者 杨微萍 李刚 《山东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92-95,共4页
本文将格林ρ关系从普通半群推广到(n,m)-半群上,从而定义了左同余、拟强ρ-宽广(n,m)-半群和强ρ-宽广(n,m)-半群.并讨论它们的基本性质.
关键词 (n m)-半群 左同余 拟强ρ-宽广(n m)-半群 强ρ-宽广(n m)-半群
下载PDF
DUALITY FOR MULTIOBJECTIVE FRACTIONAL PROGRAMMING INVOLVING n-SET FUNCTIONS
9
作者 陈世国 刘家学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1998年第S1期36-42,共7页
In this paper, two duality results are established under generalized ρ-convexity conditions for a class of multiobjective fractional programmign involvign differentiable n-sten functions.
关键词 n-set functions ρ-convexity strictly quasiconvex multiobjective fractional programming DUALITY
下载PDF
N-甲氧基,β-(对-苯酚基甲烷)吡咯烷酮诱导的犬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对三甲双酮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朱大岭 孟宪清 +2 位作者 李群伟 掘江透 周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186-191,共6页
三甲双酮是评价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由苯巴比妥类诱导的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代谢。本研究用N-甲氧基,β-(对-苯酚基甲烷)吡咯烷酮(NMPMP)作为细胞色素P450诱导剂,测定犬肝微粒体... 三甲双酮是评价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由苯巴比妥类诱导的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代谢。本研究用N-甲氧基,β-(对-苯酚基甲烷)吡咯烷酮(NMPMP)作为细胞色素P450诱导剂,测定犬肝微粒体P450总量及P450亚型2B,3A的含量;同时用肝微粒体重组系统测定P450单加氧酶活力,并用免疫抑制试验确定细胞色素P450亚型,2B和3A对三甲双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MPMP诱导的犬P450,P4502B和P4503A含量都增加;苄甲苯异丙胺N-脱甲基和4-硝基甲醚0-脱甲基活力增高;在重组系统,针对犬P4502B的多克隆抗体可部分抑制三甲双酮和平甲苯异丙胺N-脱甲基活动。本研究结果提示,就三甲双酮N-脱甲基活力这一点上,大鼠和犬间差别不大;与三甲双酮代谢有关的P450亚型是P4502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 三甲双酮 吡咯烷酮类 微粒体
下载PDF
进水碳氮比对中试AAO-BAF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彭永臻 潘聪 +2 位作者 孙事昊 赵伟华 黄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4-910,共7页
为了研究进水碳氮比对AAO-曝气生物滤池(BAF)双污泥脱氮除磷系统的影响,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一个处理量约为50m^3/d的中试规模AAO-BAF系统在碳氮比分别为3.3±0.3、4.5±0.3、6.0±0.3时长期运行的脱氮除磷特性... 为了研究进水碳氮比对AAO-曝气生物滤池(BAF)双污泥脱氮除磷系统的影响,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一个处理量约为50m^3/d的中试规模AAO-BAF系统在碳氮比分别为3.3±0.3、4.5±0.3、6.0±0.3时长期运行的脱氮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碳氮比约为3.3时,AAO-BAF工艺对COD、TN、PO4^3--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1.4%、67.6%和85.6%.适当提高有机物浓度,当碳氮比约为4.5时,AAO-BAF工艺对COD、TN、PO4^3--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9.7%、70.0%和93.5%,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最佳,平均出水TN和PO4^3--P为12.40、0.20mg/L.但当碳氮比继续提高至约为6.0时,过量的有机物会使缺氧区内存在大量可利用有机物,反硝化菌优先利用电子受体NO3--N,削弱了反硝化除磷菌的活性.同时会有剩余的有机物进入BAF,导致异养菌的增殖,氨氮不能完全氧化,使得缺氧区的电子受体进一步减少,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功能.此时,AAO-BAF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81.6%,TN、PO43--P的去除率分别迅速下降至55.1%和63.2%以下,系统接近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污泥系统 反硝化除磷 ρ(C)/ρ(n) 中试AAO-BAF 生活污水
下载PDF
分段进水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军 李乃实 +1 位作者 王磊 李大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2-1657,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分段进水工艺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过程仿真或对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阶段,通过采用城市污水对该工艺的运行特性与优化控制进行了较详尽的基础研究.通过3个阶段试验,比较了不同ρ(C)/ρ(N)对提高分段进水A/O工艺脱氮效率的影...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分段进水工艺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过程仿真或对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阶段,通过采用城市污水对该工艺的运行特性与优化控制进行了较详尽的基础研究.通过3个阶段试验,比较了不同ρ(C)/ρ(N)对提高分段进水A/O工艺脱氮效率的影响,对优化控制运行该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进水 多级A/O 低ρ(C)/ρ(n)条件 脱氮除磷
下载PDF
碳氮比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傅金祥 徐岩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8-731,共4页
目的碳氮比是影响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找到适合短程硝化反硝化的ρ(C)/ρ(N).方法采SBR反应器,用传统活性污泥作为种泥驯化污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进行动态试验并通过改变系统的ρ(C)/ρ(N),考察... 目的碳氮比是影响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找到适合短程硝化反硝化的ρ(C)/ρ(N).方法采SBR反应器,用传统活性污泥作为种泥驯化污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进行动态试验并通过改变系统的ρ(C)/ρ(N),考察ρ(C)/ρ(N)对系统典型周期中氮元素的变化、NO2--N积累率的影响及系统运行周期内氮的缺失原因.结果试验表明,系统稳定运行期间,ρ(C)/ρ(N)=4.37时,氨氮去除率为80.59%,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为87.31%;ρ(C)/ρ(N)=6.1时,氨氮去除率为82.8%,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为88.45%;ρ(C)/ρ(N)=8.2时,氨氮去除率为72.5%,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为77.65%.结论短程硝化反硝化所需的ρ(C)/ρ(N)不是越高越好,它应该控制在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传统活性污泥 模拟生活污水 ρ(C)/ρ(n)
下载PDF
污泥发酵液为碳源的反硝化过程亚硝酸盐积累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淑莹 操沈彬 +2 位作者 杜睿 吴程程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3-750,共8页
以污泥发酵液为碳源,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溶解性有机物的质量浓度与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之比(ρ(SCOD)/ρ(NO-3-N))和分次投加碳源时反硝化过程亚硝酸盐的积累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ρ(SCOD)/ρ(NO-3-N)条件下NO-2-N都得到积累;ρ(SCO... 以污泥发酵液为碳源,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溶解性有机物的质量浓度与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之比(ρ(SCOD)/ρ(NO-3-N))和分次投加碳源时反硝化过程亚硝酸盐的积累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ρ(SCOD)/ρ(NO-3-N)条件下NO-2-N都得到积累;ρ(SCOD)/ρ(NO-3-N)<4时,NO-2-N的最大积累质量浓度和积累速率随着ρ(SCOD)/ρ(NO-3-N)的增加而增大,分别达12.83 mg/L和0.107 mg/(L·min).分次投加发酵液与1次投加发酵液相比,NO-2-N的最大积累质量浓度相差很小,但分次投加能保持稳定的NO-2-N积累.另外,以污泥发酵液为碳源的反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NO-2-N的积累和发酵液的低pH导致N2O的释放与ρ(SCOD)/ρ(NO-3-N)成正相关.因此,在构建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时,分次投加发酵液具有很大优势,不仅可产生稳定的NO-2-N积累,弱化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还可减少N2O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发酵液 亚硝酸盐积累 碳氮比 分次投加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3BER反应器极板面积和布置形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瑞霞 任晓克 徐忠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7-453,共7页
为提高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BER)脱氮效率及出水水质,通过增大极板面积、减少极板间距、改变电极布置形式,构建了新型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BER-NC)用于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处理,研究了电流、进水p H和ρ(C)/ρ(N)对其运行效果的影... 为提高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BER)脱氮效率及出水水质,通过增大极板面积、减少极板间距、改变电极布置形式,构建了新型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BER-NC)用于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处理,研究了电流、进水p H和ρ(C)/ρ(N)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系统中反硝化菌群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减少极板间距能减缓碳棒阳极电解,出水色度低,能在较高的电流下运行,3BER-NC最佳运行电流为200 m A,比3BER反应器高出100m A.增大极板面积和改变极板位置分布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TN平均去除率提高约37.74%.电流强度、进水p H和ρ(C)/ρ(N)对系统脱氮效果均有较大影响,在不同运行条件下3BER-NC体系的脱氮效率均优于3BER.在3BER-NC体系中β变形菌起主导作用,脱氮主要是由异养和自养反硝化菌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脱氮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 电流 PH ρ(C)/ρ(n)
下载PDF
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对SB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秀红 李宇 王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2-768,共7页
目的研究在碳源不足的条件下,外加碳源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城市污水脱氮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厌氧末期、好氧初期投加外加碳源乙酸钠,通过改变碳源的投加量相应的改变系统内的碳氮质量... 目的研究在碳源不足的条件下,外加碳源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城市污水脱氮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厌氧末期、好氧初期投加外加碳源乙酸钠,通过改变碳源的投加量相应的改变系统内的碳氮质量浓度比值.测量每次试验进出水COD、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以及总氮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当外加碳源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为5.88时,系统对COD质量浓度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5.6%;将碳氮质量浓度比值由3.48增大到11.79,但其对NH3-N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去除率均在90%以上,当外加碳源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为3.48时,NH3-N去除率最高为99.37%;外加碳源后的碳氮质量浓度比值为7.94时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3.95%.结论外加碳源的加入使得SBBR系统对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生活污水中的COD、NH3-N、TN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使系统脱氮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工艺 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 外加碳源 脱氮 城市污水
下载PDF
A/O工艺生物脱氮过程黏性污泥膨胀的发生
17
作者 高春娣 焦二龙 +2 位作者 李浩 王惟肖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7-1733,共7页
采用A/O工艺,以低ρ(C)/ρ(N)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不加外碳源条件下不同参数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优运行参数,在较优运行参数下氨氮(ammonia nitrogen,NH+4-N)平均去除率为100%,总氮(total nitrogen,TN)平均去... 采用A/O工艺,以低ρ(C)/ρ(N)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不加外碳源条件下不同参数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优运行参数,在较优运行参数下氨氮(ammonia nitrogen,NH+4-N)平均去除率为100%,总氮(total nitrogen,TN)平均去除率为49.48%,COD平均去除率为82.03%,并在此过程中研究了系统黏性膨胀的发生及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外碳源使进水的ρ(C)/ρ(N)提高,研究了高ρ(C)/ρ(N)条件下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和系统黏性膨胀进一步变化情况,得到了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最终出水平均ρ(NH+4-N)、ρ(TN)和ρ(COD)均达到了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SVI也稳定在200 mL/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O 水力停留时间(HRT) 有机负荷 ρ(C) ρ(n) 黏性污泥膨胀
下载PDF
碳氮比对包埋颗粒反硝化过程中亚氮积累的影响
18
作者 李军 曾金平 +4 位作者 陈光辉 邓海亮 李芸 张彦灼 李文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2-948,共7页
为了探讨碳氮比(ρ(C)/ρ(N))在反硝化过程中对于亚氮积累的影响,采用乙酸钠为碳源,在序批式实验中,通过控制进水碳氮比来研究反硝化包埋颗粒在反应过程中亚硝态氮积累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不同的碳氮比条件下均出现亚硝... 为了探讨碳氮比(ρ(C)/ρ(N))在反硝化过程中对于亚氮积累的影响,采用乙酸钠为碳源,在序批式实验中,通过控制进水碳氮比来研究反硝化包埋颗粒在反应过程中亚硝态氮积累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不同的碳氮比条件下均出现亚硝态氮积累现象,且亚硝态氮积累率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碳源充足(碳氮比为4.0~6.0)时,亚硝态氮积累率在30 min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反应结束时在碳氮比为4.0条件下仍有亚氮积累;当碳源不足(碳氮比为2.0~3.0)时,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在120 min达到最大,而后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可以通过控制碳氮比和反应时间来获得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还原速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而逐步升高,而亚硝态氮的最大积累率与积累速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碳氮比为4.0时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和积累速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40.8%和24.46 mg/(L·h),说明碳氮比对亚硝态氮的积累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包埋颗粒 碳氮比 亚氮积累
下载PDF
有机物胁迫对亚硝化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月茹 王建芳 +1 位作者 钱飞跃 王书永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3,共5页
以完全自养亚硝化颗粒污泥为对象,控制进水NH_4^+-N的质量浓度为80 mg/L,以乙酸钠为碳源,改变进水COD/ρ(TN),考察有机物添加对亚硝化颗粒污泥NH_4^+-N降解性能、产物组分的影响,系统阐述了进水COD/ρ(TN)对亚硝化颗粒污泥性能、不同氮... 以完全自养亚硝化颗粒污泥为对象,控制进水NH_4^+-N的质量浓度为80 mg/L,以乙酸钠为碳源,改变进水COD/ρ(TN),考察有机物添加对亚硝化颗粒污泥NH_4^+-N降解性能、产物组分的影响,系统阐述了进水COD/ρ(TN)对亚硝化颗粒污泥性能、不同氮形态变化规律和产物中ρ(NO_2^--N)/ρ(NH_4^+-N)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D/ρ(TN)提高,运行周期数增加,NH_4^+-N降解速率下降,NO_2^--N比生成速率和NO_3^--N比生成速率下降,且NO_3^--N比生成速率受抑制更加显著,改变了产物中NO_3^--N和NO_2^--N的组分,导致对亚硝酸盐累积率反而有提高,产物中ρ(NO_2^--N)/ρ(NH_4^+-N)保持在1.0~1.3内的持续时间增加,有利于为后续厌氧氨氧化脱氮提供良好的基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抑制 亚硝酸盐累积 COD/ρ(Tn) ρ(nO_2^--n)/ρ(nH_4^+-n)
下载PDF
番茄植株中挥发性组分的鉴定及其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的触角电位活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美娟 管致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7-80,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植株中分离到2个纯化合物,经光谱法鉴定为二苯胺和N-苯基-β萘胺;番茄植株的粗提物经GC-MS测定,除获得上述2化合物外,还得到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经触角电位(EAG...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植株中分离到2个纯化合物,经光谱法鉴定为二苯胺和N-苯基-β萘胺;番茄植株的粗提物经GC-MS测定,除获得上述2化合物外,还得到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经触角电位(EAG)测定表明,二苯胺、N-苯基-β-萘胺与番茄植株粗提物对菜粉蝶均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菜粉蝶 触角电位 二苯胺 n-苯基-β-萘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