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tally intracorporeal robot-assisted urinary diversion for bladder cancer(part 2).Review and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xisting intracorporeal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被引量:5
1
作者 Hugo Otaola-Arca Kulthe Ramesh Seetharam Bhat +2 位作者 Vipul R.Patel Marcio Covas Moschovas Marcelo Orvieto 《Asian Journal of Urology》 CSCD 2021年第1期63-80,共18页
Objective:To review the most used intracorporeal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ICONB)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for bladder cancer and create a unified compendium of the different alternatives,including new consistent ima... Objective:To review the most used intracorporeal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ICONB)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for bladder cancer and create a unified compendium of the different alternatives,including new consistent images.Methods:We performed a non-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the keywords“bladder cancer”,“urinary diversion”,“radical cystectomy”,and“neobladder”.Results:Forty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ICONB was the modified Studer“U”neobladder(70%)followed by the Hautmann“W”modified neobladder(7.5%),the“Y”neobladder(5%),and the Padua neobladder(5%).The operative time to perform a urinary diversion ranged from 124 to 553 min.The total estimated blood loss ranged from 200 to 900 mL.The rate of positive surgical margins ranged from 0%to 8.1%.Early minor and major complication rates ranged from 0%to 100%and from 0%to 33%,respectively.Late minor and major complication rates ranged from 0%to 70%and from 0%to 25%,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most frequent types of ICONB are Studer“U”neobladder,Hautmann“W”neobladder,“Y”neobladder,and the Padua neobladder.Randomized studies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CONB,the performance in an intra or extracorporeal manner,or the performance of an ICONB versus ICIC are lacking in the literature.To this day,there are not sufficient quality data to determine the supremacy of one technique.This manuscript represents a compendium of the most used ICONB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he technical aspects,operative and perioperative outcomes,and new consistent images of each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der cancer ileal orthotopic neobladder Intracorporeal urinary diversion Robot-assisted radical cystectomy Surgical technique
下载PDF
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治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永 徐战平 +5 位作者 黄剑华 关次宜 钟羽翔 林富祥 程微尹 招兰芝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10-113,122,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治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G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泌尿外科的84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POGD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治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G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泌尿外科的84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POG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肌肉注射联合开塞露塞肛灌肠,试验组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腹胀、肠鸣音及伴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硝黄温胆汤联合益生菌灌肠治疗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POGD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根治性切除术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硝黄温胆汤
下载PDF
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袁蓓 边东梅 +1 位作者 闫沛 杜白茹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分析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RC-OIN)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行RARC-OIN且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常... 目的:分析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RC-OIN)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行RARC-OIN且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接受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不同时点肛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术中肛温相较术前逐步降低,于术毕升高,观察组各时点肛温高于对照组;术中1 h、3 h时HR、MAP相较术前逐步升高,并于术中6 h、术毕时逐步下降,观察组各时点HR、MA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率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能够有效稳定RARC-OIN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保持体温稳定,提升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机器人辅助手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舒适度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尿道辅助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勇 沈露明 +5 位作者 胡海斌 朱辰 王俊 过俊杰 苏健 朱清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6-1711,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中心收治的17例膀胱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在经尿道途径的辅助下行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另...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中心收治的17例膀胱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在经尿道途径的辅助下行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另外10例为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共17例膀胱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41.4±52.1)min和(333.0±59.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06.4±104.6)mL和(190.5±82.3)mL,盆腔淋巴结清扫平均个数分别为17(7~22)个和18(12~23)个,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5.1±5.4)d和(26.8±6.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组在术后VAS疼痛评分和切口满意度评分上则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单孔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最大尿流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充盈量均明显比6个月时高,而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残余尿量较6个月时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辅助单孔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的新膀胱功能较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膀胱癌 经尿道辅助 单孔腹腔镜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分析及不同亚组间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蔡令凯 杨潇 +6 位作者 曹强 李鹏超 袁宝瑞 吴启开 庄俊涛 李凯 吕强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原位新膀胱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对不同亚组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1年10月行RC+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并...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原位新膀胱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对不同亚组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1年10月行RC+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与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U型膀胱与W型膀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间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03例患者中,男98例,女5例;平均年龄(56.9±9.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6(5~137)个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RC为新膀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182,95%CI=0.044~0.755,P=0.019)。此外,卡方检验显示,RARC组的总体并发症(23.1%vs 66.7%)、早期并发症(11.5%vs 52.0%)和CCSⅠ~Ⅱ(23.1%vs 54.7%)、CCSⅢ~Ⅴ(3.8%vs 25.3%)、新膀胱相关(3.8%vs 34.7%)、非新膀胱相关(19.2%vs 49.3%)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LRC组(P<0.05)。对于不同新膀胱类型的患者,U型膀胱的总体并发症(61.9%vs 31.6%)和新膀胱相关并发症(31.0%vs 5.3%)发生率显著高于W型膀胱,其在CCSⅠ~Ⅱ(51.2%vs 26.3%)中亦有显现(P<0.05)。MIBC与NMIBC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C联合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大多可以得到较好的处理和转归。RARC相较于LRC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膀胱癌分期并不会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新膀胱 并发症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左奇 袁顺辉 +2 位作者 唐彬洋 席亮 和术臣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0月该院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于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0月该院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于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全切,采用经尿管逆行放置双J管,在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新膀胱术中置入双J管,操作时间2~4min,单侧平均置入时间为(2.8±0.6)min,住院时间为(13.0±0.8)d。5例患者术后排尿恢复较好,且在病情恢复过程中均未发生尿漏和感染。结论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应用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不破坏气腹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其是一种在新膀胱术中安全、有效且便捷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导尿管 双J管 膀胱癌 腹腔途径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35
7
作者 梁天才 王敏 +9 位作者 梁国标 杜洋 王欣 王远亮 陈安健 陈宗平 郭亚南 杜江 李浩 余浪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1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成功施行了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例因术中膀胱内肿瘤出血增加...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1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成功施行了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例因术中膀胱内肿瘤出血增加术野无法显露而中转开放手术。12例在直视下行新膀胱尿道间断吻合,2例在腹腔镜下采用单针连续缝合法行新膀胱尿道吻合。手术平均时间44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90 ml。术后病理提示12例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其中1例伴部分鳞状细胞癌,2例为膀胱腺癌。2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术后出现尿失禁。术后随访6~56个月,3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1例目前发生肿瘤颅内转移。其余10例目前仍无瘤生存,其中1例术后1年出现尿道内口狭窄,经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后治愈。10例患者目前控尿功能恢复良好,新膀胱容量约300 ml。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可作为临床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下载PDF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鑫 王德林 +6 位作者 吴小侯 陈在贤 蒲军 张尧 何云峰 刘文聪 何祥彪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194-2196,2199,共4页
目的 总结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Bricker)膀胱术与原位回肠(Hautmann)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该院2010~2014年施行腹腔镜Bricker膀胱术74例,Hautmann新膀胱术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 总结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Bricker)膀胱术与原位回肠(Hautmann)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该院2010~2014年施行腹腔镜Bricker膀胱术74例,Hautmann新膀胱术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术中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等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阳性共8例(7.8%),合并前列腺癌3例(2.9%),无切缘阳性病例。Bricker膀胱术组、Hautmann新膀胱术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2±1.4)、(5.3±2.2)d,P=0.00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9%(23例)、53.3%(16例),P=0.043。Hautmann新膀胱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白天和夜间尿控分别为76.9%、57.7%,术后12个月白天和夜间尿控分别为90.9%、81.8%。Hautmann新膀胱术组术后2例(7.7%)复发转移,Bricker膀胱术组术后9例(14.1%)复发转移。结论 Bricker膀胱术和Hautmann新膀胱术具有相似肿瘤根治效果,但Hautmann新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新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尿流改道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
下载PDF
原位胃代膀胱与原位回肠代膀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汤召兵 苟欣 +3 位作者 王明 何卫阳 陈在贤 刘朝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比较胃、回肠原位代膀胱术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2001年3月至2008年5月84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原位胃、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结果。其中,胃代膀胱44例,... 目的比较胃、回肠原位代膀胱术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2001年3月至2008年5月84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原位胃、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结果。其中,胃代膀胱44例,回肠代膀胱40例。结果随访4~78个月,所有患者经尿道排尿,未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正常,无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胃代膀胱:容量290~530ml,平均395ml,排尿间隔时间2~4.8h,平均3.2h,最大尿流率12.8~26.2ml/s,平均18.4ml/s,充盈期膀胱压5~15cmH2O,平均10cmH2O;44例白天均能自控排尿,夜间遗尿8例,8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尿道灼痛;残余尿10~110ml,平均36ml;尿pH4.5~6.7,平均5.8;尿路感染13例;膀胱镜检查见胃黏膜光滑平整、色泽稍苍白,未见溃疡。回肠代膀胱:容量350~550ml,平均426ml,排尿间隔时间2~4.6h,平均3.4h,最大尿流率13.5~26ml/s,平均18.8ml/s,充盈期膀胱压6~15cmH2O,平均10cmH2O,40例白天均能自控排尿,夜间遗尿5例,残余尿10~150ml,平均38ml,尿pH6.0~7.2;尿路感染35例次,其中4例拔除尿管后出现上尿路感染、高热。膀胱镜检见较多肠黏液,肠黏膜光滑平整、色泽稍苍白,未见溃疡。结论胃、回肠原位膀胱均能获得较满意的贮尿功能,多数患者术后能满意控尿。术后各相关生理指标基本正常。回肠代膀胱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明显多于胃代膀胱,胃代膀胱术后尿pH降低可致尿道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胃原位膀胱 回肠原位膀胱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损害高危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瑞莉 娄安锋 +5 位作者 王庆伟 刘会范 张国贤 王焱 魏金星 文建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探讨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功能损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年龄39~68(54±10)岁,男性90例,女性15例]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6~36(20±6)个月,为代膀胱组]随访资料,包括尿动力学检... 目的探讨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上尿路功能损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年龄39~68(54±10)岁,男性90例,女性15例]W形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6~36(20±6)个月,为代膀胱组]随访资料,包括尿动力学检查、泌尿系彩超、肾功能、膀胱排尿造影和排尿表现。并选取20例患者[年龄40~70(56±10)岁,男性15例,女性5例]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正常膀胱组。比较代膀胱组和正常膀胱组相关参数的变化。同时,根据有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将行膀胱排尿造影的代膀胱患者分为有返流组和无返流组,比较2组相应参数变化。结果代膀胱组尿流曲线为间断或低平尿流曲线,正常膀胱组为钟形尿流曲线;代膀胱组最大尿流率[(12±4)ml/s]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21±5)ml/s],而残余尿量、最大代膀胱容量分别为(47±22)、(533±166)ml,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8±7)、(412±57)ml。代膀胱组代膀胱感觉减退,无明显尿意感,稳定性较好,仅有9例出现蠕动波,波幅较低,规律出现,并随灌注量增多频率先逐渐增加后降低,多不伴有明显感觉。共有90例(86%)患者术后3个月膀胱排尿造影随访时未见膀胱输尿管返流。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有11例(12%)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输尿管返流患者残余尿量、最大代膀胱容量、排尿期最大代膀胱压及颈口开放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返流患者。结论W型原位回肠代膀胱具有不同于正常膀胱组织特征的尿动力学表现,残余尿量、代膀胱容量、排尿期膀胱压及膀胱颈口开放不良是其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尿动力学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回肠代膀胱 尿动力学 尿流改道术
下载PDF
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初步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健 许可慰 +3 位作者 黄海 林天歆 江春 韩金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2月~2006年7月,为8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全麻,仰卧位,头低15°,大腿外展,膝关节屈曲。下腹部置入5个tr... 目的探讨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2月~2006年7月,为8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全麻,仰卧位,头低15°,大腿外展,膝关节屈曲。下腹部置入5个trocar。在髂血管分叉处剪开腹膜,游离输尿管,切断子宫圆韧带、卵巢韧带。沿盆壁向下游离子宫阔韧带,清扫盆腔淋巴组织。离断主韧带、骶韧带、双侧输尿管及膀胱侧血管蒂。于阔韧带基底部切开腹膜,沿子宫颈两侧游离打开阴道穹隆。切开前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前间隙,切断阴蒂背深静脉复合体,膀胱颈下方0.5cm处切断尿道。靠近阴道穹隆处横断阴道并封闭残端。在下腹正中线上做4~5cm切口,取出标本。切口外构建"M"形去管回肠储尿囊,输尿管"插入式"种植于储尿囊。储尿囊回纳腹腔,在腹腔镜下做储尿囊与尿道吻合。结果8例手术时间(344.5±42.1)min,术中出血(373.9±81.3)ml。术后随访6~46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12个月6例,半年内均能自主排尿,1例日间偶有尿失禁,1例夜间尿失禁,1例排尿困难。膀胱容量(333.6±40.4)ml。残余尿量0~183ml,(51.2±18.1)ml。术后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梗阻1例,新膀胱阴道瘘1例。结论腹腔镜行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能满足女性膀胱癌的肿瘤根治原则,术中操作精细,创伤小,术后大部分患者能自主排尿,但尿失禁及排尿困难发生率略高,术后中远期新膀胱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腹腔镜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22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明 黄金明 +3 位作者 王安邦 王志军 徐东亮 王林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1-736,共6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32~71岁(中位年龄63岁)。统计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结果,以及肿瘤控制情况和尿控效果等随访资料。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其中4例行单孔手术,2例为全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时间为320~600(420±36)min,术中出血量为100~400(150±17)mL,围手术期均未输血。术后1~2 d(中位数2 d)下床活动,1~3 d(中位数2 d)恢复肠道通气,5~21 d(中位数10 d)拔除负压引流管,10~25 d(中位数14 d)拔除导尿管。本组患者均无术中肠道损伤、术后肠梗阻等肠道并发症,无切口感染。2例发生新膀胱漏尿,经延长留置导尿管后自行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3~15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无患者死亡。术后2个月20例(90.1%)患者尿控满意。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内疝而手术,2例患者术后6个月因排尿困难给予间歇自我导尿。结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临床上安全可行,短期肿瘤控制和尿控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通过病例累积和长期随访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技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下载PDF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的随访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东 刘竞 +3 位作者 李利军 邱明星 黄小波 田雪梅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随访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方法61例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随访1~24个月,每月定期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详细记录术后自主排尿情况等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 目的随访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方法61例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随访1~24个月,每月定期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详细记录术后自主排尿情况等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42例患者于拔除尿管后28~35d自控通畅排尿,每次尿量约180~410mL,每次间隔60~180min;13例患者出院后仍有不同程度日间尿失禁现象,6例有夜间尿失禁现象;3例术前性功能正常男性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彩超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发现4例单侧肾积水,2例双肾积水。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肿瘤控制好,患者术后可具有较好的控尿功能和较低的尿失禁发生率,部分有效保存性功能,能够有效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腹腔镜 膀胱根治性切除 回肠新膀胱 疗效
下载PDF
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大明 于德新 +4 位作者 谢栋栋 丁德茂 陈磊 张志强 刘志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9-1131,1139,共4页
目的 探讨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2015年4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11例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4例回肠代膀胱(Brick)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顺行取石术,5例原位回肠新膀胱采用俯卧分腿位下双镜联合碎石取石术,2... 目的 探讨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2015年4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11例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4例回肠代膀胱(Brick)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顺行取石术,5例原位回肠新膀胱采用俯卧分腿位下双镜联合碎石取石术,2例回肠代膀胱(Brick)采用侧卧位下双镜联合取石术。结果 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2. 6±45. 5) min。9例结石完全清除;1例肾下盏残留2枚结石(长径分别为8、6 mm),1例肾下盏残留1枚5 mm结石,无须再次手术处理。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严重程度分级Ⅰ级2例,Ⅳ级1例。结石成份分析:7例感染性结石(六水磷酸镁铵2例,羟基磷灰石和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4例,磷酸三钙1例),2例一水草酸钙结石,2例一水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1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与术前CT对比6例肾积水无加重,5例肾积水明显减轻,9例结石无复发,2例残留结石未见增大及新发。结论 尿流改道后上尿路结石的处理需个体化设计,多种腔镜联合治疗优势明显,可有效清除结石及防止术后并发症,结石分析多为感染性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 经皮肾镜碎石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 俯卧分腿位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术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效果及预后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哲 陈怀安 +3 位作者 张潮 刘硕 苗文隆 李凤歧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比较3种尿流改道术式在膀胱癌全膀胱切术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需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资料,其中45例行回肠膀胱术(A组),18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B组),37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C组),比较3组疗效... 目的:比较3种尿流改道术式在膀胱癌全膀胱切术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需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资料,其中45例行回肠膀胱术(A组),18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B组),37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C组),比较3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分别为(263.1±28.9)min,(516.4±99.4)mL,(36.46±6.94)h和(41.25±2.58)d,均高于A组的(243.1±36.8)min,(453.4±98.1)mL,(32.54±5.58)h和(35.51±3.24)d,也显著高于C组,其分别为(203.5±29.5)min,(301.2±82.4)mL,(24.34±5.16)h和(28.35±3.18)d(P<0.05)。A组易发生切口感染、不完全肠梗阻和肺部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42.22%;B组易发生切口感染、尿失禁、不完全肠梗阻,并发症总发生率33.33%;C组易发生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肺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29.72%(P>0.05)。3组术后总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躯体、功能、情感状况领域评分显著高于A、C两组(P<0.05)。结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恢复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均有显著疗效,总体生活质量相当,三者早期并发症各异,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下载PDF
咀嚼口香糖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婷 马莉 +1 位作者 彭胤琼 钟莉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3265-3267,共3页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回肠膀胱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科对146例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均实施了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床上活动的...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回肠膀胱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科对146例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均实施了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床上活动的护理方法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实验组在采用床上活动的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在患者手术完毕回到病房后6小时后开始咀嚼口香糖,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2片,每次时间15分钟,直到肛门排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发生腹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4.633,P<0.001),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咀嚼口香糖有助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咀嚼口香糖是一种价廉、方便的促进肠道蠕动、恢复肠道功能的方法,可作为术后辅助回肠膀胱术患者康复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膀胱术后 咀嚼口香糖 胃肠功能 护理
下载PDF
盆底肌锻炼对膀胱癌根治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英凡 雷奕 +1 位作者 陈英 陈振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对膀胱癌根治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的影响。方法行膀胱癌根治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行尿意训练及腹压排尿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于Kegel运动锻炼...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对膀胱癌根治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的影响。方法行膀胱癌根治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行尿意训练及腹压排尿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于Kegel运动锻炼盆底肌肌力。对比2组患者术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功能状况和膀胱癌模块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训练效果及护理工作总体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egel运动能够促进膀胱癌根治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新膀胱的功能恢复,使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 Kegel运动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膀胱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临床应用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增林 张峰 +3 位作者 卞建强 张春锋 窦启锋 郑航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1期10-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的64例膀胱癌患者,根据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分为研究组(n=29...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的64例膀胱癌患者,根据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分为研究组(n=29)与对照组(n=35)。对照组行回肠膀胱术,研究组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于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损害、切口开裂、肺部感染、不完全性肠梗阻、吻合口狭窄、尿瘘、贮尿囊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45%、存活率为100.00%,对照组复发率为5.71%、存活率为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状态、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膀胱术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均可在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中取得显著疗效,且均具有一定安全性,回肠膀胱术手术及住院用时、出血量少,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实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回肠膀胱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排尿日记对提高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葳 肖春秀 郑艺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排尿日记对提高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8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8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目的探讨排尿日记对提高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8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8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新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的新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应用排尿日记,并根据每阶段的排尿日记调整训练方案;出院后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新膀胱功能。结果排控尿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排尿间隔时间延长,每次尿量增加,夜尿次数减少,日间控尿率及夜间控尿率均升高(均P<0.05);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下降,最大尿流速增快及膀胱逼尿肌压力升高(均P<0.05)。结论使用排尿日记有利于提高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日记 原位回肠新膀胱 膀胱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冬 王瑞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3,共2页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首位。目前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已成为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切除后,用其回肠段制成一个新膀胱,让患者保留经原尿道排尿...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首位。目前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已成为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切除后,用其回肠段制成一个新膀胱,让患者保留经原尿道排尿的功能,使患者术后能从尿道自控排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