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ψ和ψ(2S)衰变中η和η′混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鲁公儒 孙俊峰 +1 位作者 房双世 黄金书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24-29,共6页
基于不同实验组给出的J/ψ,ψ(2S)→VP的分支比,我们对赝标量介子η和η′混合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如果只计及夸克组元,拟合给出的混合角分别为(-14.04±2.37)°和(-11.99±10.46)°;而如果η和η′同时含有胶子组... 基于不同实验组给出的J/ψ,ψ(2S)→VP的分支比,我们对赝标量介子η和η′混合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如果只计及夸克组元,拟合给出的混合角分别为(-14.04±2.37)°和(-11.99±10.46)°;而如果η和η′同时含有胶子组分,则η可能只有轻的夸克组成,η′中的胶子组分可能为Zη2′=0.30±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ψ和ψ(2S)衰变 η和η ′混合角
下载PDF
从ψ’→J/ψπ^+π^-衰变中抽取ππ相移(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奉坤 沈彭年 姜焕清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2-855,共4页
ψ’→J/ψπ+π-提供了一个抽取低于0.59GeV的ππS波相移的新途径.基于在树图衰变振幅中忽略D波的近似,给出了从ψ’→J/ψπ+π-的ππ不变质量谱中得到ππS波相移的公式.
关键词 ππ S波相移 ψ'→j/ψ π^+π^- 衰变振幅 j/ψ 相移 抽取 Π 不变质量谱
原文传递
核形变对J/Ψ压低的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萨本豪 陆中道 苏宗涤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89-993,共5页
用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研究(200A GeV)U+U中心碰撞中核形变对J/Ψ压低的效应.结果表明:在两形变核的长轴都沿束流方向的碰撞中,J/Ψ压低因子约为两长轴都垂直于束流方向碰撞时的二分之一.
关键词 核形变 j/ψ介子 j/ψ压低 jPCIAE模型 碰撞
原文传递
J/Ψ与Ψ(2S)的轴矢-赝标介子衰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顾以藩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37-740,共4页
北京谱仪合作组研究了粲夸克偶素J Ψ与Ψ(2S)的末态为轴矢介子与赝标介子组合的准二体衰变 ,观察到若干与朴素理论预期明显分歧的异常表现 ,这些结果引起了国际理论界的兴趣 。
关键词 轴矢介子 j/ψ(1S) Ψ(2S) 衰变 15%规则 反常压制 反常增大 赝标介子 粒子物理 夸克模型
原文传递
J/ψ核吸收新截面难以改变吸收机制的局面
5
作者 萨本豪 陆中道 苏宗涤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4-548,共5页
将新发表的J/ ψ核吸收截面输入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 ,计算了2 0 0AGeV/c的P A ,O U ,S U和Pb Pb最小偏畸碰撞中J/ ψ压低因子并与实验作比较 .结果表明 :增大的新截面难以改变核吸收机制不易解释Pb Pb碰撞J/
关键词 j/ψ介子 j/ψ压低 核吸收机制 jPCIAE模型 j/ψ核吸收截面 Pb-Pb碰撞
原文传递
关于Ψ(2S)与J/Ψ衰变率比值估算的讨论
6
作者 李新华 顾以藩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298,共6页
鉴于微扰量子色动力学预言包含的不确定性,利用现有实验数据计算了Ψ(2S)与J/Ψ强衰变分支比的比值;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若干遍举衰变道中有关压制效应对于这个比值的修正.
关键词 Ψ(2S) j/ψ 衰变率 压制效应 量子色动力学
原文传递
158A GeV/c Pb+Pb碰撞中J/ψ是反常压低吗?
7
作者 萨本豪 台安 王辉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用含有领头粒子能量衰减、J/ψ先驱体在弦色场中离解和物理J/ψ的强子吸收等三种机制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计算了200AGeV/c的PA和AB轻的弹核)反应以及Pb+Pb反应中J/ψ压低因子,取得与NA38... 用含有领头粒子能量衰减、J/ψ先驱体在弦色场中离解和物理J/ψ的强子吸收等三种机制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计算了200AGeV/c的PA和AB轻的弹核)反应以及Pb+Pb反应中J/ψ压低因子,取得与NA38及NA50数据全面地较好符合。从而对Pb+Pb反应中J/ψ是反常压低的说法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ψ压低因子 领头粒子能衰减 核-核碰撞
原文传递
用Monte Carlo产生器GCP模拟J/ψ的产生和吸收
8
作者 姚晓霞 赵维勤 庞阳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6-545,共10页
基于MonteCarlo产生器GCP,模拟了SPS能量下p-A和A-A碰撞中J/ψ粒子的产生和吸收过程.对J/ψ的吸收主要考虑了两种机制:强子环境下的核吸收和同行粒子对J/ψ的吸收.把Monto-Carlo模拟的结果和p-A和A-A碰撞中J/ψ产生的实验数据... 基于MonteCarlo产生器GCP,模拟了SPS能量下p-A和A-A碰撞中J/ψ粒子的产生和吸收过程.对J/ψ的吸收主要考虑了两种机制:强子环境下的核吸收和同行粒子对J/ψ的吸收.把Monto-Carlo模拟的结果和p-A和A-A碰撞中J/ψ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除了Pb-Pb碰撞外,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P j/ψ 核吸收 同行粒子 重离子碰撞
原文传递
A model to explain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J/Ψ and Ψ(2S) decay into ■ and ■
9
作者 M.Alekseev A.Amoroso +28 位作者 R.Baldini Ferroli I.Balossino M.Bertani D.Bettoni F.Bianchi J.Chai G.Cibinetto F.Cossio F.De Mori M.Destefanis R.Farinelli L.Fava G.Felici I.Garzia M.Greco L.Lavezzi C.Leng M.Maggiora A.Mangoni S.Marcello G.Mezzadri S.Pacetti P.Patteri A.Rivetti M.Da Rocha Rolo M.Savrié S.Sosio S.Spataro L.Yan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1-36,共6页
BESⅢ data show a particular angular distribution for the decay of J/Ψ and Ψ(2 S) mesons into ■ and Σ~0Σ~0 hyperons: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decay Ψ(2 S) →Σ~0Σ~0 exhibits an opposite trend with respec... BESⅢ data show a particular angular distribution for the decay of J/Ψ and Ψ(2 S) mesons into ■ and Σ~0Σ~0 hyperons: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decay Ψ(2 S) →Σ~0Σ~0 exhibits an opposite trend with respect to the other three channels: J/Ψ→■, J/Ψ→Σ~0Σ~0 and Ψ(2 S) →■. We define a model to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is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ψandψ(2S)hadronic DECAYS effective Lagrangian MODEL polarization parameters
原文传递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with J/ψ → inclusive decays
10
作者 麦迪娜 M. N. Achasov +354 位作者 D. J. Ambrose 安芬芬 安琪 安正华 白景芝 班勇 J. Becker N. Berger M. Bertani 边渐鸣 E. Boger O. Bondarenko I. Boyko R. A. Briere V. Bytev 蔡啸 A. Calcaterra 曹国富 常劲帆 G. Chelkov 陈刚 陈和生 陈江川 陈玛丽 陈申见 陈晔 陈元柏 程和平 初元萍 D. Cronin-Hennessy 代洪亮 代建平 D. Dedovich 邓子艳 A. Denig I. Denysenko M. Destefanis 丁伟民 丁勇 董燎原 董明义 杜书先 方建 房双世 L. Fava F. Feldbauer 封常青 R. B. Ferroli 傅成栋 傅金林 高原宁 耿聪 K. Goetzen 龚文煊 W. Gradl M. Greco 顾旻皓 顾运厅 管颖慧 郭爱强 郭立波 郭玉萍 韩艳良 郝喜庆 F. A. Harris 何康林 何苗 何振亚 T. Held 衡月昆 侯治龙 胡海明 胡继峰 胡涛 黄彬 黄光明 黄金书 黄性涛 黄燕萍 T. Hussain 姬长胜 纪全 季晓斌 季筱璐 贾卢魁 姜丽丽 江晓山 焦健斌 焦铮 金大鹏 金山 景繁凡 N. Kalantar-Nayestanaki M. Kavatsyuk W. Kuehn 赖蔚 J. S. Lange 潘振声 李春花 李澄 李翠 李德民 李飞 李刚 李海波 李家才 李康 李蕾 李宁博 李秋菊 李绍莉 李卫东 李卫国 李晓玲 李小男 李学潜 李秀荣 李志兵 梁昊 梁勇飞 梁羽铁 廖广瑞 廖小涛 刘北江 C. L. Liu 刘春秀 刘春燕 刘福虎 刘芳 刘峰 刘虎 刘宏邦 刘汇慧 刘怀民 刘红薇 刘觉平 刘魁勇 刘凯 刘坤 刘佩莲 刘树彬 刘翔 刘晓海 刘勇 刘豫斌 刘振安 刘志强 刘智青 H. Loehner 鲁公儒 吕海江 吕军光 吕绮雯 吕晓睿 卢云鹏 罗成林 罗民兴 罗涛 罗小兰 吕蒙 马长利 马凤才 马海龙 马秋梅 马斯 马天 马晓妍 Y. Ma F. E. Maas M. Maggiora Q. A. Malik 毛虎 冒亚军 毛泽普 J. G. Messchendorp 闵建 闵天觉 R. E. Mitchell 莫晓虎 C. Morales Morales C. Motzko N. Yu. Muchnoi Y. Nefedov 宁洁 I. B. Nikolaev 宁哲 马鹏 欧阳群 S. Pacetti 卞正烷 M. Pelizaeus 彭海平 K. Peters 平加伦 平荣刚 R. Poling E. Prencipe C. S. J. Pun 祁鸣 钱森 乔从丰 秦小帅 秦瑶 秦中华 邱进发 K. H. Rashid 荣刚 阮向东 A. Sarantsev B. D. Schaefer J. Schulze 邵明 沈成平 沈肖雁 盛华义 M. R. Shepherd 宋新颖 S. Spataro B. Spruck 孙德辉 孙功星 孙俊峰 孙胜森 孙晓东 孙勇杰 孙永昭 孙志嘉 孙振田 唐昌建 唐晓 E. H. Thorndike 田浩来 D. Toth M. Ullrich G. S. Varner 王斌 王博群 王科 王亮亮 王灵淑 王萌 王平 王佩良 王强 王庆娟 王思广 王雄飞 汪晓莲 王雅迪 王贻芳 王亚乾 王铮 王志刚 王至勇 魏代会 P. Weidenkaff 文群刚 文硕频 M. Werner U. Wiedner 伍灵慧 吴宁 吴硕星 吴蔚 吴智 夏力钢 肖振军 谢宇广 修青磊 许国发 徐光明 徐昊 徐庆君 徐新平 徐晔 许志蕊 薛飞 薛镇 严亮 鄢文标 颜永红 杨洪勋 杨涛 杨迎 杨永栩 叶桦 叶梅 叶铭汉 俞伯祥 喻纯旭 俞洁晟 于帅鹏 苑长征 袁文龙 袁野 A. A. Zafar A. Zallo 曾云 张丙新 张炳云 张长春 张达华 张宏浩 章红宇 张杰 张金国 张敬庆 张家文 张建勇 张景芝 张雷 张书华 张太锐 张晓杰 张学尧 张瑶 张银鸿 张艳硕 张子平 张振宇 赵光 赵海升 赵京伟 赵凯旋 赵雷 赵玲 赵明刚 赵强 赵书俊 赵天池 赵祥虎 赵豫斌 赵政国 A. Zhemchugov 郑建平 郑阳恒 郑志鹏 钟彬 J. Zhong 周莉 周晓康 周小蓉 朱程 朱凯 朱科军 朱世海 朱相雷 朱兴旺 朱亚敏 朱永生 朱自安 庄建 邹冰松 邹佳恒 左嘉旭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915-925,共11页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collected with the BES detector at the BEPC from June 12 to July 28, 2009 is determined to be (225.3 ± 2.8) × 10^ 6 using J/ψ→inclusive events, where the uncertainty is the syst...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collected with the BES detector at the BEPC from June 12 to July 28, 2009 is determined to be (225.3 ± 2.8) × 10^ 6 using J/ψ→inclusive events, where the uncertainty is the systematic error and the statistical one is neglig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ber of j/ψ events BES detector j/ψ →inclusive events
原文传递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with inclusive J/ψ decays
11
作者 麦迪娜 M.N.Achasov +407 位作者 艾小聪 O.Albayrak M.Albrecht D.J.Ambrose A.Amoroso 安芬芬 安琪 白景芝 R.Baldini Ferroli 班勇 D.W.Bennett J.V.Bennett M.Bertani D.Bettoni 边渐鸣 F.Bianchi E.Boger I.Boyko R.A.Briere 蔡浩 蔡啸 O.Cakir A.Calcaterra 曹国富 S.A.Cetin 常劲帆 G.Chelkov 陈刚 陈和生 陈海云 陈江川 陈玛丽 陈申见 谌炫 陈旭荣 陈元柏 程和平 褚新坤 G.Cibinetto 代洪亮 代建平 A.Dbeyssi D.Dedovich 邓子艳 A.Denig I.Denysenko M.Destefanis F.De Mori 丁勇 董超 董静 董燎原 董明义 豆正磊 杜书先 段鹏飞 范荆州 方建 房双世 方馨 方易 R.Farinelli L.Fava O.Fedorov F.Feldbauer G.Felici 封常青 E.Fioravanti M.Fritsch 傅成栋 高清 高鑫磊 高旭阳 高原宁 高榛 I.Garzia K.Goetzen 龚丽 龚文煊 W.Gradl M.Greco 顾旻皓 顾运厅 管颖慧 郭爱强 郭立波 郭玥 郭玉萍 Z.Haddadi A.Hafner 韩爽 郝喜庆 F.A.Harris 何康林 T.Held 衡月昆 侯治龙 胡琛 胡海明 胡继峰 胡涛 胡誉 黄光顺 黄金书 黄性涛 黄勇 T.Hussain 纪全 姬清平 季晓斌 季筱璐 姜鲁文 江晓山 蒋兴雨 焦健斌 焦铮 金大鹏 金山 T.Johansson A.Julin N.Kalantar-Nayestanaki 康晓琳 康晓珅 M.Kavatsyuk 柯百谦 P.Kiese R.Kliemt B.Kloss 0.B.Kolcu B.Kopf M.Kornicer A.Kupsc W.Kuhn J.S.Lange M.Lara P.Larin C.Leng 李翠 李澄 李德民 李飞 李峰云 李刚 李海波 李家才 李瑾 李科 李康 李蕾 李培荣 李启云 李腾 李卫东 李卫国 李晓玲 李小男 李学潜 李志兵 梁昊 梁勇飞 梁羽铁 廖广睿 林德旭 刘北江 刘春秀 刘栋 刘福虎 刘芳 刘峰 刘宏邦 刘欢欢 刘慧慧 刘怀民 刘杰 刘建北 刘觉平 刘晶译 刘凯 刘魁勇 刘兰雕 刘佩莲 刘倩 刘树彬 刘翔 刘玉斌 刘振安 刘智青 H.Loehner 娄辛丑 吕海江 吕军光 卢宇 卢云鹏 罗成林 罗民兴 T.Luo 罗小兰 吕晓睿 马凤才 马海龙 马连良 马秋梅 马天 马旭宁 马骁妍 马玉明 F.E.Maas M.Maggiora 冒亚军 毛泽普 S.Marcello J.G.Messchendorp 闵建 闵天觉 R.E.Mitchell 莫晓虎 莫玉俊 C.Morales Morales N.Yu.Muchnoi H.Muramatsu Y.Nefedov F.Nerling I.B.Nikolaev 宁哲 S.Nisar 牛顺利 牛讯伊 马鹏 欧阳群 S.Pacetti 潘越 P.Patteri M.Pelizaeus 彭海平 K.Peters J.Pettersson 平加伦 平荣刚 R.Poling V.Prasad 漆红荣 祁鸣 钱森 乔从丰 秦丽清 覃拈 秦小帅 秦中华 邱进发 K.H.Rashid C.F.Redmer M.Ripka 荣刚 Ch.Rosner 阮向东 V.Santoro A.Sarantsev M.Savrie K.Schoenning S.Schumann 单葳 邵明 沈成平 沈培迅 沈肖雁 盛华义 宋维民 宋欣颖 S.Sosio S.Spataro 孙功星 孙俊峰 孙胜森 孙勇杰 孙永昭 孙志嘉 孙振田 唐昌建 唐晓 I.Tapan E.H.Thorndike M.Tiemens M.Ullrich I.Uman G.S.Varner 王斌 王滨龙 王东 王大勇 王科 王亮亮 王灵淑 王萌 王平 王佩良 王炜 王维平 王雄飞 王雅迪 王贻芳 王亚乾 王铮 王志刚 王志宏 王至勇 T.Weber 魏代会 P.Weidenkaff 文硕频 U.Wiedner M.Wolke 伍灵慧 吴智 夏磊 夏力钢 夏宇 肖栋 肖浩 肖振军 谢宇广 修青磊 许国发 徐雷 徐庆君 徐庆年 徐新平 严亮 鄢文标 闫文成 颜永红 杨海军 杨洪勋 杨柳 杨永栩 叶梅 叶铭汉 殷俊昊 俞伯祥 喻纯旭 俞洁晟 苑长征 袁文龙 袁野 A.Yuncu A.A.Zafar A.Zallo 曾云 曾哲 张丙新 张炳云 张驰 张长春 张达华 张宏浩 章红宇 张佳佳 张杰磊 张敬庆 张家文 张建勇 张景芝 张坤 张磊 张学尧 张瑶 张银鸿 张宇宁 张亚腾 张宇 张正好 张子平 张振宇 赵光 赵京伟 赵静宜 赵京周 赵雷 赵玲 赵明刚 赵强 赵庆旺 赵书俊 赵天池 赵豫斌 赵政国 A.Zhemchugov 郑波 郑建平 郑文静 郑阳恒 钟彬 周莉 周详 周晓康 周小蓉 周兴玉 朱凯 朱科军 朱帅 朱世海 朱相雷 朱莹春 朱永生 朱自安 庄建 L.Zotti 邹冰松 邹佳恒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A measurement of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collected with the BESⅢ detector in 2009 and 2012 is performed using inclusive decays of the J/ψ.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taken in 2009 is recalculated to be(223.7±... A measurement of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collected with the BESⅢ detector in 2009 and 2012 is performed using inclusive decays of the J/ψ.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taken in 2009 is recalculated to be(223.7±1.4)×10^6,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vious measurement, but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ecision due to improvements in the BESⅢ software.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taken in 2012 is determined to be(1086.9±6.0)×10^6. In total, the number of J/ψ events collected with the BESⅢ detector is measured to be(1310.6±7.0)×10^6, where the uncertainty is dominated by systematic effects and the statistical uncertainty is neglig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ber of j/ψ events BESⅢ detector inclusive j/ψ events
原文传递
Study of ππ final state interactions in ψ(2S)→π^+π^- J/ψ
12
作者 郭玉萍 平荣刚 肖振军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5-248,共4页
The π^+π^ transition of heavy quarkonia in decay ψ(2S) →π^+π^-J/ψ is studied. With the BESII data on the decay ψ(2S) →π^+π^-J/ψ, we update the values of coupling constants (gi) and chromopolarizab... The π^+π^ transition of heavy quarkonia in decay ψ(2S) →π^+π^-J/ψ is studied. With the BESII data on the decay ψ(2S) →π^+π^-J/ψ, we update the values of coupling constants (gi) and chromopolarizability (αψ(2s)J/ψ) in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π^- transition ψ(2S) →π^+π^-j/ψ decays coupling constants chromopolarizability
原文传递
关于格点规范理论中胶球质量数值计算结果的讨论
13
作者 吴济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894-899,共6页
分析了最近格点规范理论中数值计算胶球质量的结果及对J/ψ、ψ′衰变实验的含义.
关键词 格点规范理论 数值计算 胶球质量
原文传递
Charmonium results from BES
14
作者 平荣刚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26-631,共6页
Using ~ 14 × 10^6 ψ(2S) and ~ 58 × 10^ J/ ψ data collected at BES Ⅱ/BEPC, the branching fraction of ψ(2S)→Ω-Ω^+ is measured with about 5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A electric dipole and ∧... Using ~ 14 × 10^6 ψ(2S) and ~ 58 × 10^ J/ ψ data collected at BES Ⅱ/BEPC, the branching fraction of ψ(2S)→Ω-Ω^+ is measured with about 5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A electric dipole and ∧ decay parameter are studied using the decay J/ψ →∧∧→ ppπ^+π^-. Using (106±3)× 10^6 ψ(2S) decays collected at BESⅢ/BEPC Ⅱ, we have obtained some interesting physics results. The branching fractions of XcJ→π^0π^0, ηη are measured with precision improved. The mass and width of he(l^1P1) state, together with the branching fractions of Br(ψ(2S) →π^0hc) and Br(hc →γηc) are the first measurements. Surprisingly, the decays of Xc1→φφ, ωω, and ωφ are firstly observed in BESⅢ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monium decays j/ψ Xcj ψ(2S) BES Ⅱ/BESⅢ experi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