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黄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郭雅丹
汪婷
+1 位作者
曾艳
唐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6-450,共5页
通过对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独芽和1芽1叶为原料所制黄茶的主要品质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进行研究,以了解‘川农黄芽早’的黄茶适制性。结果表明,‘川农黄芽早’独芽所制的黄芽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
通过对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独芽和1芽1叶为原料所制黄茶的主要品质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进行研究,以了解‘川农黄芽早’的黄茶适制性。结果表明,‘川农黄芽早’独芽所制的黄芽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分别比‘福选9号’独芽所制黄芽茶(CK1)高:4.11%,18.02%,9.17%,18.80%,8.65%,差异显著。1芽1叶制得的黄小茶与‘福选9号’1芽1叶所制黄小茶(CK2)相比,水浸出物高13.46%,氨基酸高25.47%,咖啡碱高10.06%,儿茶素高8.12%,而茶多酚含量低8.78%。香气成分含量比对照高5.61%,检出香气成分共31种,其中6种特有。感官审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表明其制作黄茶品质更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农黄芽早'
黄茶
适制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新品种川农16产量评价和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伟
郑有良
+2 位作者
兰秀锦
魏育明
颜泽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利用AMMI模型对2001年和2002年国家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川农16稳定性和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川农16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15 2685+16 0237x1+7 9396x4+8 0625x5-1 4065x6。结合偏相关和通径分...
利用AMMI模型对2001年和2002年国家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川农16稳定性和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川农16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15 2685+16 0237x1+7 9396x4+8 0625x5-1 4065x6。结合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川农16是典型的穗数型品种。其有效穗对产量贡献最大,千粒重和穗粒数次之。有效穗与千粒重易协调,而与穗粒数协调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川农16品种
AMMI模型
多元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产量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麦42”ד川农16”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廖杰
李俊
+6 位作者
汤永禄
杨玉敏
曾云超
魏会廷
彭正松
胡晓蓉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300-304,共5页
利用“川麦42”ד川农1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7个株系),对抽穗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此外,对群体中...
利用“川麦42”ד川农1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7个株系),对抽穗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此外,对群体中农艺性状突出的株系进行了分析,6个株系表现为产量超高亲20%,19个株系的综合性状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42
川农16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杆菌介导的“川农”系列小麦品种遗传转化效率研究初探
被引量:
2
4
作者
马建华
郑寒
+2 位作者
彭姚
刘燕
陈静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基因型是影响小麦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携带双元表达载体PCAMB IA-1303的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1,对12个"川农"系列小麦品种的幼胚和愈伤进行了遗传转化。GUS瞬时表达的染色结果表明:"川农"系列小麦...
基因型是影响小麦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携带双元表达载体PCAMB IA-1303的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1,对12个"川农"系列小麦品种的幼胚和愈伤进行了遗传转化。GUS瞬时表达的染色结果表明:"川农"系列小麦不同基因型间转化效率差异较大,愈伤组织普遍较幼胚的转化率高,其中幼胚转化效率较高的品种有川农21和川农22,分别为90%和85%;愈伤组织的转化效率普遍高于幼胚,川农22和川农25的愈伤转化率都达到了100%。这些材料可进一步用来转化有益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农”小麦
品种
农杆菌
转化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小麦川农16与圆锥小麦杂交后代分析
5
作者
李伟
陈国跃
+1 位作者
魏育明
郑有良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3,共4页
对小麦川农16与圆锥小麦地方品种杂交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均含有35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多种配对形式,染色体组成上存在差异。F_1植株株高和小穗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穗长表现出了超亲优势,穗粒数不同组合间存在差异,同...
对小麦川农16与圆锥小麦地方品种杂交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均含有35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多种配对形式,染色体组成上存在差异。F_1植株株高和小穗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穗长表现出了超亲优势,穗粒数不同组合间存在差异,同时F_1正常结实。F_2代表现出较大分离,单株间差异较大,同时育性发生分离。采用优异品种回交可以有效控制远缘杂种后代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农16
圆锥小麦
杂交后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农号”系列小麦产量和抗病性相关分析
6
作者
张彭良
郝艳玲
+2 位作者
杨洁
骆耀
任正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3991-13993,共3页
[目的]描述四川小麦育种的概括和今后四川小麦育种走向,并为小麦育种和栽培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选定1999~2007年由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课题组选育的17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相关的产量和抗病性分析。[结果]"川农号"系列小麦...
[目的]描述四川小麦育种的概括和今后四川小麦育种走向,并为小麦育种和栽培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选定1999~2007年由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课题组选育的17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相关的产量和抗病性分析。[结果]"川农号"系列小麦大多属于早中熟春性品种,产量介于5 000~5 500 kg/hm2,增产幅度较为明显,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其有效穗和穗粒数变异系数是11.11%和11.47%,在保持原有产量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是今后提高四川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结论]证明了四川地区培育高产优质小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农号”系列小麦
性状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品种川农18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力分析
7
作者
倪薇
占爱瑶
罗培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513-16514,16529,共3页
[目的]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川农18(CN18)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F2代群体及2个亲本的株高、穗数、小穗数、单株粒数、穗长、单株重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和遗传...
[目的]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川农18(CN18)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F2代群体及2个亲本的株高、穗数、小穗数、单株粒数、穗长、单株重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和遗传力分析。[结果]F2代群体各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大小为单株重>小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穗数>穗长>株高。正反交后代农艺性状的表现型差别不大,遗传力差别较大,正交后代株高和小穗数的遗传力低于反交后代,单株粒数、穗长、单粒重和千粒重的遗传力高于反交后代,细胞质对相同性状的遗传力有很大影响。[结论]杂交后代选择中,对单株重、小穗数和单株粒数进行早代选择有利于培育高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农18
农艺性状
遗传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农泡椒一号”辣椒的植物学性状和核型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敏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对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泡椒专用品种"川农泡椒一号"和22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植物学性状观察并进行聚类分析,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川农泡椒一号"和5个辣椒变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川农泡椒一号"染色体数...
对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泡椒专用品种"川农泡椒一号"和22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植物学性状观察并进行聚类分析,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川农泡椒一号"和5个辣椒变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川农泡椒一号"染色体数为2n=24,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核型为2A型,核型公式2n=24=22m+2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M2+14M1,最长染色体和最短染色体之比在1.41,说明"川农泡椒一号"在整个系统演化中处于相对原始的地位。5个辣椒变种的核型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川农泡椒一号"的植物学性状、核型与这5个变种有较大差异,而与锥形椒相近,因此将其归为锥形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农泡椒一号”
植物学性状观察
核型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黄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郭雅丹
汪婷
曾艳
唐茜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6-450,共5页
基金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项目
文摘
通过对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独芽和1芽1叶为原料所制黄茶的主要品质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进行研究,以了解‘川农黄芽早’的黄茶适制性。结果表明,‘川农黄芽早’独芽所制的黄芽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分别比‘福选9号’独芽所制黄芽茶(CK1)高:4.11%,18.02%,9.17%,18.80%,8.65%,差异显著。1芽1叶制得的黄小茶与‘福选9号’1芽1叶所制黄小茶(CK2)相比,水浸出物高13.46%,氨基酸高25.47%,咖啡碱高10.06%,儿茶素高8.12%,而茶多酚含量低8.78%。香气成分含量比对照高5.61%,检出香气成分共31种,其中6种特有。感官审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表明其制作黄茶品质更优良。
关键词
'川农黄芽早'
黄茶
适制性
Keywords
‘ chuannong huangyazao'
Yellow-tea
Productive suitabilit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新品种川农16产量评价和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伟
郑有良
兰秀锦
魏育明
颜泽洪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四川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重大项目。
文摘
利用AMMI模型对2001年和2002年国家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川农16稳定性和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川农16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15 2685+16 0237x1+7 9396x4+8 0625x5-1 4065x6。结合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川农16是典型的穗数型品种。其有效穗对产量贡献最大,千粒重和穗粒数次之。有效穗与千粒重易协调,而与穗粒数协调较困难。
关键词
小麦
川农16品种
AMMI模型
多元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产量评价
Keywords
wheat
chuannong
16
AMMI model
multiple regression
correlation
path analysi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麦42”ד川农16”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廖杰
李俊
汤永禄
杨玉敏
曾云超
魏会廷
彭正松
胡晓蓉
杨武云
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300-30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71061)
国家863计划(2006AA10Z1C6)
+3 种基金
四川省国际合作项目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资助
四川省育种工程资助
四川省育种攻关资助
文摘
利用“川麦42”ד川农1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7个株系),对抽穗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此外,对群体中农艺性状突出的株系进行了分析,6个株系表现为产量超高亲20%,19个株系的综合性状均较好。
关键词
川麦42
川农16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Keywords
Chuanmai 42
chuannong
16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agronomic trait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杆菌介导的“川农”系列小麦品种遗传转化效率研究初探
被引量:
2
4
作者
马建华
郑寒
彭姚
刘燕
陈静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文摘
基因型是影响小麦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携带双元表达载体PCAMB IA-1303的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1,对12个"川农"系列小麦品种的幼胚和愈伤进行了遗传转化。GUS瞬时表达的染色结果表明:"川农"系列小麦不同基因型间转化效率差异较大,愈伤组织普遍较幼胚的转化率高,其中幼胚转化效率较高的品种有川农21和川农22,分别为90%和85%;愈伤组织的转化效率普遍高于幼胚,川农22和川农25的愈伤转化率都达到了100%。这些材料可进一步用来转化有益目的基因。
关键词
“川农”小麦
品种
农杆菌
转化效率
Keywords
chuannong
wheat
cultivar
agroacterium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小麦川农16与圆锥小麦杂交后代分析
5
作者
李伟
陈国跃
魏育明
郑有良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3,共4页
基金
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青年创新基金(00130800)
文摘
对小麦川农16与圆锥小麦地方品种杂交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均含有35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多种配对形式,染色体组成上存在差异。F_1植株株高和小穗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穗长表现出了超亲优势,穗粒数不同组合间存在差异,同时F_1正常结实。F_2代表现出较大分离,单株间差异较大,同时育性发生分离。采用优异品种回交可以有效控制远缘杂种后代分离。
关键词
川农16
圆锥小麦
杂交后代
Keywords
chuannong
16
turgidum wheat
hybrids descendant
分类号
S512.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农号”系列小麦产量和抗病性相关分析
6
作者
张彭良
郝艳玲
杨洁
骆耀
任正隆
机构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3991-13993,共3页
文摘
[目的]描述四川小麦育种的概括和今后四川小麦育种走向,并为小麦育种和栽培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选定1999~2007年由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课题组选育的17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相关的产量和抗病性分析。[结果]"川农号"系列小麦大多属于早中熟春性品种,产量介于5 000~5 500 kg/hm2,增产幅度较为明显,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其有效穗和穗粒数变异系数是11.11%和11.47%,在保持原有产量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是今后提高四川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结论]证明了四川地区培育高产优质小麦的可行性。
关键词
“川农号”系列小麦
性状
分析
Keywords
Serial of Wheat Varieties—
chuannong
Trait
Analysi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品种川农18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力分析
7
作者
倪薇
占爱瑶
罗培高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系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513-16514,1652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787)
教育部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111030)
+1 种基金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2010JQ0042)
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文摘
[目的]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川农18(CN18)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F2代群体及2个亲本的株高、穗数、小穗数、单株粒数、穗长、单株重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和遗传力分析。[结果]F2代群体各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大小为单株重>小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穗数>穗长>株高。正反交后代农艺性状的表现型差别不大,遗传力差别较大,正交后代株高和小穗数的遗传力低于反交后代,单株粒数、穗长、单粒重和千粒重的遗传力高于反交后代,细胞质对相同性状的遗传力有很大影响。[结论]杂交后代选择中,对单株重、小穗数和单株粒数进行早代选择有利于培育高产品种。
关键词
川农18
农艺性状
遗传力
Keywords
chuannong
18
Agronomic traits
Heritability
分类号
S152.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农泡椒一号”辣椒的植物学性状和核型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敏
机构
菏泽学院
出处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文摘
对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泡椒专用品种"川农泡椒一号"和22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植物学性状观察并进行聚类分析,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川农泡椒一号"和5个辣椒变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川农泡椒一号"染色体数为2n=24,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核型为2A型,核型公式2n=24=22m+2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M2+14M1,最长染色体和最短染色体之比在1.41,说明"川农泡椒一号"在整个系统演化中处于相对原始的地位。5个辣椒变种的核型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川农泡椒一号"的植物学性状、核型与这5个变种有较大差异,而与锥形椒相近,因此将其归为锥形椒。
关键词
“川农泡椒一号”
植物学性状观察
核型分析
Keywords
"
chuannong
Pickled Pepper 1"
botanical characters observation
karyotype analysis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黄茶适制性研究
郭雅丹
汪婷
曾艳
唐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新品种川农16产量评价和分析
李伟
郑有良
兰秀锦
魏育明
颜泽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麦42”ד川农16”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
廖杰
李俊
汤永禄
杨玉敏
曾云超
魏会廷
彭正松
胡晓蓉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农杆菌介导的“川农”系列小麦品种遗传转化效率研究初探
马建华
郑寒
彭姚
刘燕
陈静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普通小麦川农16与圆锥小麦杂交后代分析
李伟
陈国跃
魏育明
郑有良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川农号”系列小麦产量和抗病性相关分析
张彭良
郝艳玲
杨洁
骆耀
任正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麦品种川农18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力分析
倪薇
占爱瑶
罗培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川农泡椒一号”辣椒的植物学性状和核型研究
李敏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