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Vineyard Cover Crop on Main Monomeric Phenols of Grape Berry and Wine in Vitis viniferal L. cv. Cabernet Sauvignon 被引量:11
1
作者 XI Zhu-mei ZHANG Zhen-wen CHENG Yu-feng LI Hu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40-448,共9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ver crop inter-row in vineyard on main mono-phenol content of grape berry and wine. Three such cover crops, two perennial legumes (white clover and alfalfa) and ...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ver crop inter-row in vineyard on main mono-phenol content of grape berry and wine. Three such cover crops, two perennial legumes (white clover and alfalfa) and a perennial gramineous grass (tall fescue) were sown in vineyard. The main phenolic compounds of mature grape berry and wines vinifi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were extracted with ethyl acetate and diethyl ether and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by comparing to soil tillage. A total of ten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in the different grape berry and wines, including nonflavonoids (hydroxybenzoic and hydroxycinnamic acids) and flavonoids (flavanols and flavonols). The concentration of flavonoid compounds (409.43 to 538.63 mg kg^-1 and 56.16 to 81.30 mg L^-1) was higher than nonflavonoids (76.91 to 98.85 mg kg^-1 and 30.65 to 41.22 mg L^-1) for Cabernet Sauvignon grape and wine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In the flavonoid phenolics, Catechin was the most abundant in the different grapes and wines, accounting for 74.94 to 79.70% and 48.60 to 50.62% of total nonanthocyanin phenolics quantified,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soil tillage, the sward treatments showed a higher content of main mono-phenol and total nonanthocyanin phenolics in grapes and win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over crop treatments (tall fescue and white clover) and soil tillage for the content of benzoic acid, salicylic acid, caffeic acid, catechin, and total phenolics in the grape berry (P 〈 0.05 or P〈0.01). The wine from tall fescue cover crop had the highest gallic acid, caffeic acid and catechin. Cover crop system increased the total nonanthocyanin phenolics of grapes and wines in order of the four treatments: tall fescue, white clover, alfalfa, and soil tillage (control). Cover crop in vineyard increased total phenols of grape berry and wine, and thu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wine evid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NEYARD cover crops inter-row cabernet sauvignon grape berry WINE monomeric phenols
下载PDF
Active volatiles of cabernet sauvignon wine from Changli County 被引量:3
2
作者 Yong-Sheng Tao Hua Li 《Health》 2009年第3期176-182,共7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to the overall aroma of Cabernet Sauvignon wines from Changli County (China). W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vintages from 2000 to 2005. Volatile compo...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to the overall aroma of Cabernet Sauvignon wines from Changli County (China). W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vintages from 2000 to 2005.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ex-tracted by PDMS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i- bers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 ss Spectrometry (GC-MS). A total of 65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in-cluding higher alcohols, ethyl and acetate esters, and fatty acids. According to their odor active values (OA-Vs), 21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con- sidered to be the powerful impact odorants of Cabernet Sauvignon wines from Changli. Odor descriptions of impact volatiles suggested Cab-ernet Sauvignon red wines from Changli County as having a complex aroma, which included not only pleasant floral and fruity odors, but also cheese, clove flavors, and grassy and smoky aro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ernet sauvignon Red WINE AROMA COMPOUNDS OAV GC-MS
下载PDF
Effect of Water Stress in Grape Berries Cabernet Sauvignon (Mendoza, Argentina) during Four Years Consecutives
3
作者 Leonor Deis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3年第9期993-1001,共9页
关键词 葡萄浆果 水分胁迫 阿根廷 赤霞珠 生长调节剂 非生物胁迫 植物生理学 多酚含量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不同方位摘叶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李红英 王静 +4 位作者 李娜 姜琳琳 杨洋 胡宏远 张晓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酿酒葡萄转色后摘叶会改变微气候,从而影响葡萄果实糖、酸、酚类物质等品质因子的积累。以南北行向种植的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园开展葡萄东面摘叶、西面摘叶和东西两面摘叶三种方式摘叶试验,以田间正常叶... 酿酒葡萄转色后摘叶会改变微气候,从而影响葡萄果实糖、酸、酚类物质等品质因子的积累。以南北行向种植的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园开展葡萄东面摘叶、西面摘叶和东西两面摘叶三种方式摘叶试验,以田间正常叶幕水平为对照,研究不同摘叶方位对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赤霞珠酿酒葡萄果实转色后进行东面摘叶可使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总酸、糖酸比、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单宁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果糖、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增加显著;果实还原糖、总酚、花青素含量比对照减少,但差异不显著。(2)西面摘叶处理下成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酚和花青素含量略下降,果糖、苹果酸、柠檬酸和单宁显著上升,葡萄糖和酒石酸含量略上升。(3)双面摘叶葡萄果实的单宁含量显著增加,葡萄糖、果糖、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略增加,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苹果酸、总酚和花青素含量都比对照要低。综合分析认为,摘叶后葡萄果实糖的含量整体呈不显著增加,但东面摘叶处理葡萄果实中酸含量均提高、单宁含量增加,总酚和花青素虽然略有减少,减少幅度相对最小。针对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糖高酸低现状,建议在贺兰山东麓南北行向种植的葡萄园,采用东面摘叶为主的叶幕管理模式进行果实品质因子调控,从而达到平衡葡萄果实整体风味物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 赤霞珠 摘叶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基于电学参数的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子产区判别
5
作者 马海军 朱娟娟 +2 位作者 周乃帅 安雅静 侯丽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2,共8页
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银川、青铜峡、红寺堡、石嘴山和农垦产区)自然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和电学特性,分析不同产区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特征频率和有效电学... 本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银川、青铜峡、红寺堡、石嘴山和农垦产区)自然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和电学特性,分析不同产区葡萄酒间电学特性的差异,筛选出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特征频率和有效电学参数,初步探索基于电学特性识别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葡萄酒的能力,以期为简捷快速有效识别产区葡萄酒提供新方法。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的葡萄酒理化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农垦产区的葡萄酒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而还原糖含量最低;银川产区的葡萄酒挥发酸含量最低,石嘴山产区的葡萄酒酒精度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出电压2 V下,区分不同产区葡萄酒的电学特性特征频率为0.1 kHz,有效电学参数为Z、L_(p)、X、C_(p)和Q。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均显示,利用葡萄酒电学参数能够明显区分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其回代检测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100%。因此,利用葡萄酒电学特性识别产区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区判别 赤霞珠 自然发酵葡萄酒 电学特性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枝条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朱燕芳 王元元 +2 位作者 郝燕 李翠艳 王玉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2-653,共12页
以5种砧木(1103P、SO4、5BB、3309M、110R)嫁接‘赤霞珠’(CS)和‘马瑟兰’(MS)的嫁接苗及自根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砧木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赤霞珠’和‘马瑟兰’枝条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的嫁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以5种砧木(1103P、SO4、5BB、3309M、110R)嫁接‘赤霞珠’(CS)和‘马瑟兰’(MS)的嫁接苗及自根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砧木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赤霞珠’和‘马瑟兰’枝条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的嫁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S/3309M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4.44%,其次是CS/SO4,为83.33%,CS/5BB组合的达75%。MS/5BB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3.33%,其次为MS/3309M,为77.78%,MS/SO4的为72.22%。砧木嫁接显著提高了‘赤霞珠’和‘马瑟兰’枝条的生长量,CS/SO4、CS/5BB和CS/110R、MS/SO4、MS/3309M的接穗年生长量和新梢节间长均显著高于自根苗。CS/5BB和MS/5BB的抗寒性最强,分别能耐-24.67℃和-26.46℃的低温,其次为CS/SO4和MS/110R,分别能耐-24.25℃和-24.81℃的低温。CS/3309M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比自根苗高7.03%,‘赤霞珠’的5个砧穗组合果实的还原糖含量均低于自根苗,CS/SO4组合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为0.265%,显著高于自根苗和其他砧穗组合,CS/1103P、CS/110R、CS/5BB、CS/3309M组合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自根苗低9.80%、27.45%、7.84%、9.80%。‘马瑟兰’的5个砧穗组合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均低于自根苗,MS/SO4、MS/1103P、MS/110R组合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赤霞珠’的5种组合每667 m^(2)产量均高于自根苗,CS/3309M的最高,每667 m^(2)产量比自根苗增产98.42%。5BB和SO4提高了MS的每667 m^(2)产量,分别比自根苗增产29.82%、17.98%。经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3309M、5BB、110R嫁接‘赤霞珠’,SO4、5BB和3309M嫁接‘马瑟兰’,其葡萄生长势、枝条抗寒性和果实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马瑟兰 砧木 生长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菌剂对葡萄园土壤、果实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张慧珍 张齐 +4 位作者 高邦牢 缪成鹏 王群力 惠竹梅 王雪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为了减少化肥施用量,充分发挥有机肥效应并有效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_(1))、100%有机肥(O_(1))、100%有机肥+菌剂(O_(1)B)、60%化肥+40%有机肥(C_(0.6)O_(0.4))、60%化肥+40%有机肥+菌剂(C_(0.6)O_(... 为了减少化肥施用量,充分发挥有机肥效应并有效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100%化肥(C_(1))、100%有机肥(O_(1))、100%有机肥+菌剂(O_(1)B)、60%化肥+40%有机肥(C_(0.6)O_(0.4))、60%化肥+40%有机肥+菌剂(C_(0.6)O_(0.4B))6个处理,除CK外,各施肥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含量一致,研究不同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园土壤养分、果实及葡萄酒基本理化性质以及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土壤环境因子与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酿酒葡萄的科学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O_(1)和C_(0.6)O_(0.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30.22%和70.65%、27.45%和31.37%、10.10%和20.11%、438.93%和491.60%。与C_(1)处理相比,有机肥配施菌剂处理(O_(1)B、C_(0.6)O_(0.4B))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01.30%和104.78%、27.45%和47.06%、13.58%和23.12%、2.23%和15.81%。有机肥配施菌剂可显著提升葡萄园土壤肥力;与CK相比,C_(0.6)O_(0.4B)处理的葡萄果实总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糖酸比分别提高了4.93%、10.35%和49.78%;葡萄酒酒度提高了6.67%、总酸含量降低了7.93%;果皮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了26.98%和19.56%,葡萄酒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了11.13%和56.98%;冗余度分析和Spearman相关系数表明,酿酒葡萄果实和葡萄酒品质指标的变化与土壤环境因子(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密切相关,证实了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共施可提高酿酒葡萄品质。综合比较,施用有机肥及菌剂可以改善土壤性状及酿酒葡萄品质,进而提高葡萄酒口感和色泽品质,其中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和菌剂(C_(0.6)O_(0.4B))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微生物菌剂 土壤 赤霞珠 葡萄酒品质 单体花色苷
下载PDF
乳酸菌剂结合碳酸钾优化赤霞珠葡萄酒降酸工艺研究
8
作者 杨建 陈俞佑 +2 位作者 郑语涵 刘达玉 邹强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34-38,63,共6页
本文以降低赤霞珠葡萄酒的酸度为目的,探究赤霞珠葡萄酒以乳酸菌剂结合碳酸钾降酸工艺对葡萄酒中总酸含量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混合降酸最佳工艺条件:碳酸钾与乳酸菌剂总质量浓度1.5 g/L、碳酸钾与乳酸菌剂... 本文以降低赤霞珠葡萄酒的酸度为目的,探究赤霞珠葡萄酒以乳酸菌剂结合碳酸钾降酸工艺对葡萄酒中总酸含量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混合降酸最佳工艺条件:碳酸钾与乳酸菌剂总质量浓度1.5 g/L、碳酸钾与乳酸菌剂混合比例100∶1 g/g、反应时间7 d、反应温度26℃,在此条件下,赤霞珠葡萄酒的总酸含量为3.2054 g/kg,感官评分为88.7分。该研究为赤霞珠葡萄酒乳酸菌剂结合碳酸钾混合降酸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酒 乳酸菌 碳酸钾 混合降酸
下载PDF
基于LiCl法优化酿酒葡萄叶片的RNA提取
9
作者 成丹丹 范丽娜 +2 位作者 王美娇 于放 王燕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获得纯度高、质量好的酿酒葡萄植株叶片RNA以用于荧光实时定量分析,为后续以酿酒葡萄叶片RNA为材料研究相关转录水平的调控提供技术保障,以经典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重蒸酚法、Trizol法、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 为获得纯度高、质量好的酿酒葡萄植株叶片RNA以用于荧光实时定量分析,为后续以酿酒葡萄叶片RNA为材料研究相关转录水平的调控提供技术保障,以经典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重蒸酚法、Trizol法、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LiCl法(基于改良的SDS法)4种方法对酿酒葡萄叶片RNA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蒸酚法提取RNA浓度较低,完整性较差,存在部分降解;Trizol法提取的RNA则有部分DNA污染;改良CTAB法提取浓度较高,但蛋白和DNA污染严重;LiCl法提取结果显示,28S的条带亮度是18S的2倍,条带无拖尾,完整性较好,存在DNA污染和少量的蛋白污染。进一步在LiCl法基础上利用醋酸钠、DNAase消化、苯酚抽提法进一步优化,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验证,结果表明,醋酸钠的加入RNA质量无明显改善;然而,经氯仿和水饱和酚(体积比1∶1)抽提2次,氯仿抽提1次,氯仿和水饱和酚(体积比1∶1)抽提1次,并经DNAase进行消化,最终提取出质量浓度为173.611μg/mL、A_(260/280)为1.803纯度高、完整性较好且无蛋白和DNA污染的葡萄叶片总RNA;经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该方法提取的RNA经反转录后获得较好的扩增曲线以及融解曲线,并能够对相关基因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赤霞珠 RNA提取 LiCl法优化 QRT-PCR
下载PDF
不同产区赤霞珠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0
作者 王珊 史红梅 +3 位作者 赵现华 李翠霞 南海龙 宋建强 《酿酒科技》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以山东蓬莱、宁夏红寺堡及新疆和硕3个产区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产区该种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东蓬莱产区此种葡萄酒中总酚含量最高,达到2.32 mg/mL... 以山东蓬莱、宁夏红寺堡及新疆和硕3个产区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产区该种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东蓬莱产区此种葡萄酒中总酚含量最高,达到2.32 mg/mL;宁夏红寺堡产区此种葡萄酒中总花色苷含量最高,达34.32 mg/L;新疆和硕产区此种葡萄酒中总类黄酮和总黄烷醇含量最高,高于蓬莱2.67%,高于红寺堡6.23%;宁夏红寺堡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o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高;新疆和硕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高;对Fe3+还原能力的检测(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得出山东蓬莱产区葡萄酒较高;对酚类物质的综合评价得出宁夏红寺堡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抗氧化能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干红葡萄酒 不同产区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葡萄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11
作者 韩秀丽 李嘉伟 +3 位作者 张杰 郭艳杰 张丽娟 吉艳芝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205,共11页
为了明确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赤霞珠’葡萄产量、品质与土壤肥力的影响,于2019—2020年设置传统水肥(CK)、优化水肥(Opt)及优化水肥中化肥氮的20%(B1)和40%(B2)分别由生物有机肥替代,比较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养分含量及葡萄的产量和品... 为了明确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赤霞珠’葡萄产量、品质与土壤肥力的影响,于2019—2020年设置传统水肥(CK)、优化水肥(Opt)及优化水肥中化肥氮的20%(B1)和40%(B2)分别由生物有机肥替代,比较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养分含量及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优化水肥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较好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肥力,促进葡萄生长。其中,B1处理可显著增加葡萄园经济效益,2年平均收益较CK提高33.59%;B2处理提升土壤肥力效果较好,与CK相比,成熟期0—40 cm土层的pH与硝态氮含量均有降低,有机质显著增加,与Opt处理相比,成熟期0—40 cm土层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升109.90%、32.20%。由此表明,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果园高效、安全、持续生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替代 产量 品质 土壤肥力 赤霞珠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侯晨阳 张艳霞 +2 位作者 薛晓斌 王振平 李栋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试验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对照(CK)、轻度胁迫(T1)、中度胁迫(T2)和重度胁迫(T3)4个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采用荧光定量...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试验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对照(CK)、轻度胁迫(T1)、中度胁迫(T2)和重度胁迫(T3)4个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VvCCD1)、E-(β)-丁香烯合成酶(VvEcar)和植物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VvHPLA)、芳樟醇合成酶基因(Vvlis)在葡萄果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花后110 d,与CK相比,T1和T2处理下果实百粒重分别显著降低7.32%和20.97%,T3处理下果实百粒重显著降低31.80%;T1和T2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相比于CK分别增加10.33%和5.68%,差异不显著,但在T3处理下,果实TSS显著降低15.74%;果实有机酸含量在T1和T2处理下分别降低11.66%(P>0.05)和25.56%(P<0.05),T3处理显著增加18.61%;各处理下总酚含量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T2处理果实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9.35%,T1处理和T3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水分胁迫处理下T1、T2、T3处理单宁含量分别是CK的2.3倍,1.3倍和2.8倍,T3处理显著高于CK。对于‘赤霞珠’葡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合成,共筛选出42种主要挥发性物质,醛类物质是含量最多的一类挥发性物质,其中2-己醛在果实整个发育期含量最高,在花后110 d时T1和T2处理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4.61%和71.95%,T3处理下2-己醛含量是CK处理的2倍。T1、T2处理会降低果实醛类、酮类、酯类以及烃类物质含量,但会促进醇类物质合成。水分胁迫处理下T1处理VvCCD1、VvEcar、VvHPLA、Vvlis基因表达量显著提升,T3处理则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水分胁迫 挥发性化合物 基因表达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机械修剪次数和间隔对赤霞珠葡萄光合性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曲运琴 焦连成 +2 位作者 贾强生 徐建兵 张红娟 《中国果树》 2024年第5期61-67,共7页
以8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机械修剪方式下,叶幕修剪次数与间隔时间对叶片光合性能、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增加叶幕修剪次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单穗重、果实产量、果实还原糖含量、果皮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增加,以修... 以8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机械修剪方式下,叶幕修剪次数与间隔时间对叶片光合性能、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增加叶幕修剪次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单穗重、果实产量、果实还原糖含量、果皮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增加,以修剪3次最高;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以修剪4次最低;糖酸比增加,以修剪4次最高,但修剪4次与3次间无显著差异。而且,修剪次数的增加减缓了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生育过程下降的幅度。副梢生长量为15~25 cm时比副梢生长量为25~35 cm时修剪,叶片光合性能增强,果实还原糖含量以及果皮总酚、黄烷-3-醇、单宁含量显著增加;单穗重、果实产量、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提高,但修剪间隔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副梢生长量15~25 cm、机械修剪3次的组合,具有较高的果实产量、糖酸比和酚类物质含量,是适宜山西省南部地区赤霞珠葡萄规模化生产的叶幕机械修剪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赤霞珠 修剪次数和间隔 光合性能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路妍 李明 陈晓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3,共12页
【目的】了解不同盐分配比和不同浓度梯度复合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Vitis vinfera‘Cabernet Sauvignon’)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确认其耐盐碱性范围及耐盐碱能力。【方法】以1年生‘赤霞珠’自根苗为试材,用NaCl、Na_(2)S... 【目的】了解不同盐分配比和不同浓度梯度复合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Vitis vinfera‘Cabernet Sauvignon’)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确认其耐盐碱性范围及耐盐碱能力。【方法】以1年生‘赤霞珠’自根苗为试材,用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中性盐、弱碱性盐、强碱性盐3组复合盐溶液,每组各设置50,100,150 mmol/L 3个浓度梯度,以不做处理的溶液作为对照,于幼苗生长期间进行定期浇灌处理,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模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在处理后不同时期测定幼苗生长形态、生理及光合指标。【结果】(1)‘赤霞珠’幼苗茎粗和叶面积随盐碱胁迫浓度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株高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幼苗株高在强碱性盐组150 mmol/L胁迫处理10 d和40 d时都较同期中性、弱碱性组相应浓度显著降低。(2)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赤霞珠’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POD活性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强碱性盐组叶片POD活性在胁迫处理30~50 d时均高于相应浓度的中性、弱碱性盐组,但到处理60 d后逐渐低于相应浓度其他两处理组,并以150 mmol/L浓度表现得更明显。(3)‘赤霞珠’幼苗叶片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主要呈下降趋势,其胞间CO_(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均为50 mmol/L浓度处理时较高;在同期相同盐碱浓度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强碱性盐150 mmol/L胁迫处理75 d时显著低于中性、弱碱性处理组。【结论】‘赤霞珠’幼苗株高、叶面积、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在50 mmol/L浓度处理下均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而其株高及茎粗在150 mmol/L强碱性盐胁迫处理下增长不明显;一定范围内低浓度(50 mmol/L)盐碱胁迫有利于‘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盐碱胁迫 理化性质 贺兰山东麓
下载PDF
新疆四个主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品质指标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
15
作者 屈顺基 左杨楠 +5 位作者 张国基 周一帆 康治伟 王辉 李璐 朱丽霞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9期75-81,共7页
为探究新疆4个葡萄酒产区(伊犁河谷(YL-KL)、阿克苏(AKS-HY)、吐哈盆地(TH-PC)、焉耆盆地(YQ-TS))环境因子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对4个原产地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12个基础理化指标(酒精度、总糖、还原糖、总酸、挥发酸、pH... 为探究新疆4个葡萄酒产区(伊犁河谷(YL-KL)、阿克苏(AKS-HY)、吐哈盆地(TH-PC)、焉耆盆地(YQ-TS))环境因子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对4个原产地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12个基础理化指标(酒精度、总糖、还原糖、总酸、挥发酸、pH值、二氧化硫、总酚、原花青素、a值、b值、L值)测定,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以揭示4个地区赤霞珠干红品质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YQ-TS的酒精度和a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产区,AKS-HY的总酚和pH值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产区;对赤霞珠干红香气活性值(OAV)分析显示大马士酮、辛酸乙酯和3-甲硫基丙醇在酒体中贡献度最高(OAV>1);主成分分析(PCA)表明6个理化指标(SO2、pH值、酒精度、总酚、a值、L值)和OAV>1的3种香气化合物是区分4个产区赤霞珠干红的主要差异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气温与总酚呈显著(p<0.01)负相关,挥发酸与降水量呈显著(p<0.01)负相关,而与蒸发量呈显著(p<0.01)正相关,日照时数和还原糖、总糖、大马士酮含量含量均呈显著(p<0.01)负相关;降水量与挥发酸呈显著(p<0.01)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品质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类生长调节剂对‘蛇龙珠’葡萄果实品质及脂氧合酶代谢途径的影响
16
作者 冶楠 张珍 +3 位作者 吕转转 杜建明 张生祥 李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8-256,共9页
以‘蛇龙珠’葡萄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筛选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类物质最适浓度,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MeJA类物质响应的挥发性关键代谢物及关键酶活性,探究... 以‘蛇龙珠’葡萄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其基本理化指标,筛选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类物质最适浓度,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MeJA类物质响应的挥发性关键代谢物及关键酶活性,探究采前MeJA类物质处理对‘蛇龙珠’葡萄果实品质及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代谢途径中绿叶挥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 mmol/L MeJA和5 mmol/L二氢茉莉酸甲酯处理可显著提高‘蛇龙珠’葡萄果实百粒质量、总糖质量浓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pH值、总酚及总花色苷含量,在采收期时分别提高了10.24%、27.83%、28.24%、4.80%、77.63%、85.29%和9.15%、24.01%、24.41%、8.30%、69.21%、71.57%,果实可滴定酸质量浓度分别降低40.0%及30.24%,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和改善。此浓度处理后,‘蛇龙珠’葡萄果实C6类化合物含量明显提高,更加突出其果实香气的典型性。同时,LOX代谢途径中各个关键酶活性与代谢产物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较适浓度的MeJA类物质处理对‘蛇龙珠’葡萄果实中绿叶挥发物的积累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 茉莉酸甲酯 二氢茉莉酸甲酯 葡萄品质 脂氧合酶代谢
下载PDF
单宁添加对赤霞珠葡萄酒颜色和花色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马懿 喻康杰 +5 位作者 赖晓琴 肖雄峻 熊蓉 谢李明 魏紫云 黄慧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8,共8页
为探究不同酿酒单宁对葡萄酒颜色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使用五种不同的酿酒单宁进行葡萄酒酿造及120 d的陈酿。在发酵完成以及陈酿过程中对葡萄酒总酚、总花色苷、总黄烷醇、单体花色苷含量、色度以及感官评价进行分... 为探究不同酿酒单宁对葡萄酒颜色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使用五种不同的酿酒单宁进行葡萄酒酿造及120 d的陈酿。在发酵完成以及陈酿过程中对葡萄酒总酚、总花色苷、总黄烷醇、单体花色苷含量、色度以及感官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酒精发酵前添加单宁可以提高葡萄酒总酚含量、影响葡萄酒颜色以及提高葡萄酒感官品质。BSO组(橡木单宁)总酚含量的提升最明显,最高峰值达到1850.13 mg/L。陈酿120 d后,BRE组(绿茶单宁)b^(*)(黄色调)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颜色偏黄褐色。陈酿120 d后,PTZ组(葡萄籽单宁)和ECA组(栗木单宁)a^(*)(红色调)比陈酿后的对照组(不使用单宁)分别提升了38.19%、27.76%,颜色更加稳定,颜色偏紫红色调。由相关性共线网络分析可知,葡萄酒的红色与大多数单体花色苷呈正相关(P<0.05,|r|>0.6),与部分乙酰化花色(乙酰化二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花翠素-3-O-乙酰化葡萄糖苷、香豆酰化3'-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呈负相关(P<0.05,|r|>0.6)。综上所述,发酵前添加酿酒单宁更有利于提高红葡萄酒的品质,来自葡萄籽的缩合单宁具有最优质的辅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颜色 酿酒单宁 赤霞珠葡萄酒 相关性网络
下载PDF
宁夏‘赤霞珠’葡萄不同发育期晚霜冻害阈值试验研究
18
作者 梁小娟 张晓煜 +2 位作者 杨永娥 马梦瑶 张志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0-469,共10页
【目的】葡萄霜冻温度阈值是葡萄霜冻监测、预测、评估与防御的基础。对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赤霞珠’不同发育期低温忍耐力进行研究分析,建立葡萄霜冻温度阈值体系,旨为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霜冻预测、防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葡萄霜冻温度阈值是葡萄霜冻监测、预测、评估与防御的基础。对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赤霞珠’不同发育期低温忍耐力进行研究分析,建立葡萄霜冻温度阈值体系,旨为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霜冻预测、防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4—5月采用野外霜冻试验箱原位试验方法对贺兰山东麓主栽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不同发育期绒球、芽、新叶、新梢进行低温处理,测定其过冷却点、相对电导率(REC)及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对低温胁迫后的受冻指数进行田间跟踪调查,利用受冻率与低温建立关系模型,计算不同发育期轻、中、重度受冻温度阈值。对不同发育期过冷却点、半致死温度(LT50)及霜冻指标温度阈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发育期霜冻温度阈值。【结果】不同低温对‘赤霞珠’绒球期、芽开放期、展叶期和新梢生长期的影响程度不同,温度越低,各发育期的受冻率越大;随发育进程推进,‘赤霞珠’过冷却点温度、半致死温度逐渐升高;绒球期的低温耐受性最强,芽开放期、展叶期次之,新梢生长期最弱。【结论】-7.70℃是绒球期重度受冻的起始温度;芽开放期遭受重度霜冻的临界温度为-4.49℃;展叶期在-2.79℃即遭受不可逆伤害;新梢生长期出现-1.62℃以下的低温会造成严重的霜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萌芽期 霜冻温度阈值 过冷却点 半致死温度 原位试验 野外霜冻试验箱
下载PDF
脱落酸调控‘品丽珠’葡萄果实白藜芦醇合成的研究
19
作者 王俊芳 姜凯凯 +2 位作者 杨东岳 孙玉霞 管雪强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本研究在‘品丽珠’葡萄始熟期前10 d左右进行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处理,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外源ABA对葡萄果实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合成与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外源ABA处理能... 本研究在‘品丽珠’葡萄始熟期前10 d左右进行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处理,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外源ABA对葡萄果实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合成与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外源ABA处理能够促进‘品丽珠’葡萄果实提前成熟,采收时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约5%,Res含量增加约33%;氟啶酮处理可以延缓葡萄果实成熟,采收时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约20%,Res含量降低约44%;且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Res合成受转录水平的调控,外源ABA处理后ABA合成基因VvNCED1和VvNCED2表达升高,Res合成相关基因及其调控基因(VvSTS、VvMyb14及VvMyb15)表达升高,而氟啶酮处理均表现降低。进一步证明外源ABA有利于葡萄果实Res的合成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脱落酸 品丽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果实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20
作者 张敏 梁国平 +6 位作者 王欣宇 李欣宇 李彦彪 卢世雄 马维峰 陈佰鸿 毛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目的】为了确定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果实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甘肃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为材料,共设置6个不同采收时期,测定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单宁、糖组分和有机酸组分等指标,并... 【目的】为了确定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果实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甘肃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为材料,共设置6个不同采收时期,测定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单宁、糖组分和有机酸组分等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最佳采收期。【结果】随着采收时间的延迟,蛇龙珠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花后第106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53%和24.03%;可滴定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三者含量在花后第106天时均达到最小值,分别为0.63 mg/g、2.55 mg/g、2.15 mg/g;总酚和单宁含量呈前升后降的趋势,在花后第103天时均达最大值,分别为23.13 mg/g和6.45 mg/g,随后逐渐降低。通过对1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出在花后第100天,103天和106天采收的蛇龙珠葡萄的综合品质排名在前三。【结论】蛇龙珠葡萄的最佳采收期范围为花后第100~106天,其中花后第103天时采收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 采收期 主成分分析 糖组分 有机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