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代之文学”演变的美学根源探究 |
杜冉冉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2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与戏曲身份认同 |
陈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3
|
去芜存菁,让网络文学为作文教学服务 |
周倩
|
《学语文》
|
2011 |
0 |
|
4
|
大众传媒与新诗的音乐性——基于对重建新诗传播方式的思考 |
胡登全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5
|
文献资料的艰辛汇集 别开生面的学术视野——读赵义山等著《明代小说寄生词曲研究》 |
董乃斌
|
《励耘学刊》
|
2014 |
1
|
|
6
|
作家研究的新思维——《杨慎诗学研究》序言 |
张宏生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6 |
0 |
|
7
|
民国时期的宋词兴盛论 |
刘学洋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8
|
一部宋代辞赋研究的力作——刘培先生《两宋辞赋史》读后 |
樊庆彦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9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来源考 |
刘洪强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16 |
0 |
|
10
|
诗词艺术赏析拾趣 |
姚远
|
《语文知识》
|
2016 |
0 |
|
11
|
在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行——3D全息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创作、演出感悟谈 |
周慧
|
《黄梅戏艺术》
|
2012 |
1
|
|
12
|
新视野中的批判——论王国维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批判 |
陈春波
|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3
|
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诗歌述评 |
云峰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4
|
明人对元杂剧经典地位的建构 |
韦强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凭通才以知通变 藉通学而求通识——曹胜高《中国文学的代际》跋尾 |
翟景运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衔华佩实”:《文心雕龙》的文学语言审美观 |
连秀丽
|
《文艺评论》
|
2018 |
0 |
|
17
|
经典改编:拓宽戏曲传承之路 |
刘佳
|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当代审美格局中地方戏的生存与发展 |
王长安
施晓静
|
《新世纪剧坛》
|
2014 |
0 |
|
19
|
再创清词研究新境界——评《清词探微》 |
陈璇
|
《书品》
|
2009 |
0 |
|
20
|
读《初明诗歌研究》 |
陈志扬
|
《书品》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