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诺维也夫论“一国社会主义”
1
作者 周作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4-88,共5页
从阶级消亡国家消亡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出发,季诺维也夫认为一国可以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但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他指出,马克思和列宁从来没有什么"一国社会主义"理论。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个方面的资本主义复辟... 从阶级消亡国家消亡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出发,季诺维也夫认为一国可以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但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他指出,马克思和列宁从来没有什么"一国社会主义"理论。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个方面的资本主义复辟势力的现实威胁,只有世界革命的胜利才能最终免除这一威胁建成社会主义。他警示人们不要把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当成社会主义的俄国,这对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有重大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诺维也夫 列宁 “一国社会主义”
下载PDF
关于联共(布)“一国社会主义”之争的几个问题——两派胜败原因及历史教训
2
作者 王淑波 李心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4-136,共3页
联共(布)的"一国社会主义"之争,最终以多数派的胜利、反对派的失败而告结束,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派在政治上、组织上和策略上占了优势。这场争论的历史教训,一是联共(布)混淆了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界限,二是联共(布)在开展... 联共(布)的"一国社会主义"之争,最终以多数派的胜利、反对派的失败而告结束,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派在政治上、组织上和策略上占了优势。这场争论的历史教训,一是联共(布)混淆了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界限,二是联共(布)在开展党内思想斗争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三是联共(布)以政治权力决定理论是非,遗患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社会主义”之争 多数派 反对派 胜败原因 历史教训
下载PDF
重评联共(布)“一国社会主义”之争中的两派观点
3
作者 李心华 王冠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在联共(布)关于"一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中,多数派坚持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而反对派则否认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两派虽然都阐述了一些正确观点,但总的说来,他们都各执己见、各走极端,都没有区分"社会主义... 在联共(布)关于"一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中,多数派坚持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而反对派则否认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两派虽然都阐述了一些正确观点,但总的说来,他们都各执己见、各走极端,都没有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得出的结论都偏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问题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派 反对派 “一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基础” “完全的社会主义
下载PDF
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和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京元 《宜宾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11,共7页
本文在概括苏联20年代党内两场重大斗争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实现现了以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左翼反对派的诸多政策主张.本文认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以经典理论同迂回过渡理论的“... 本文在概括苏联20年代党内两场重大斗争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实现现了以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左翼反对派的诸多政策主张.本文认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以经典理论同迂回过渡理论的“揉合”为基础,以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矛盾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作为内外条件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的弊病只有经过曲折发展后才能被认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说明落后国家绕过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前期必然是十分曲折的,但仍不能因此否定这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更少曲折、更少痛苦、需时更短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不断革命论”
下载PDF
托洛茨基主义、工农联盟与“一国社会主义”——以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斗争为视角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吕新雨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180,共24页
不同于欧洲社会主义实践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工农联盟/城乡关系对于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与实践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它构成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核心,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基础。本文梳理和... 不同于欧洲社会主义实践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工农联盟/城乡关系对于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与实践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它构成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核心,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基础。本文梳理和检讨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党内布哈林、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之间就社会主义与工农联盟问题展开的激烈的路线斗争、各自不同的理论视野,以及对共产国际运动(特别是中国)的巨大历史影响。中、俄两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都处于一战前后全球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扩张的巨大压力之下,有着共同爆发社会革命的历史条件,并由此卷入共同的历史逻辑。作为20世纪世界历史中至为重大的事件,这一历史逻辑并没有被真正深刻地阐述和辨析,正因此,我们需要回到作为"中国道路"的世界共运史,或作为国际共运史的"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洛茨基 布哈林 “一国社会主义” 工农联盟 城乡关系
原文传递
重评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放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32-38,共7页
列宁在1915-1916年确实否定了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将在欧洲国家几乎同时胜利、建立欧洲社会主义联邦的传统观点,主张社会主义将在欧洲某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当时主张一国胜利是暗指俄国,到1917年才明指俄国。列宁当时主张的一国胜利主要... 列宁在1915-1916年确实否定了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将在欧洲国家几乎同时胜利、建立欧洲社会主义联邦的传统观点,主张社会主义将在欧洲某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当时主张一国胜利是暗指俄国,到1917年才明指俄国。列宁当时主张的一国胜利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同时开始实现社会制度变革的“社会革命”,但是并非指一国可以完成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即并非指一国能够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苏共历史上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争论,实质是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在党中央的权力地位而发动的一场披着理论争论外衣的权力斗争,用以彻底击败托洛茨基反对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共产党 列宁 斯大林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下载PDF
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是非探讨
7
作者 李静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理论界对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发展还是强加存在认识分歧。论题从斯大林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着手,探讨这一理论的真正内涵,对有关是非进行评析,从而弄清其与列宁主义的关系。
关键词 斯大林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是非评析
下载PDF
“一国胜利论”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关系
8
作者 夏云高 《传承》 2011年第4X期36-37,57,共3页
1915年,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它是根据当时世界和俄国的形势提出来的,它是被俄国革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1924年,俄共(布)党内围绕着要不要建成社会主义、建成怎样的社会主义问题展开了论战,斯大林同托洛茨基等人的论战... 1915年,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它是根据当时世界和俄国的形势提出来的,它是被俄国革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1924年,俄共(布)党内围绕着要不要建成社会主义、建成怎样的社会主义问题展开了论战,斯大林同托洛茨基等人的论战中,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其"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客观地说,"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一国胜利论” 斯大林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下载PDF
探析学界围绕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展开的几点论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从德 顾训宝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39,共6页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展开的论争虽由来已久,但仍有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或弄清楚,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的形成阶段、其与马恩的"同时胜利"思想间的理论逻辑以及列宁是否提出...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展开的论争虽由来已久,但仍有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或弄清楚,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的形成阶段、其与马恩的"同时胜利"思想间的理论逻辑以及列宁是否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等是这些学术争论中比较重要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认为,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初步形成于1915年8月至1916年8月间;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恩"同时胜利"思想中所蕴含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因子,尤其是拓展了马恩思想中"一国首先胜利"的时间跨度;列宁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思想,但始终认为彻底实现共产主义需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一国首先胜利” “同时胜利” “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下载PDF
埃内斯特·曼德尔的革命理论略论
10
作者 吕佳翼 《科学.经济.社会》 2015年第4期22-26,共5页
埃内斯特·曼德尔是当代"第四国际"的主要领导人和思想家,革命理论是他思想的核心部分。对曼德尔革命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曼德尔的整体思想和当代托派运动,也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思包括苏东剧变在内的20世纪社会... 埃内斯特·曼德尔是当代"第四国际"的主要领导人和思想家,革命理论是他思想的核心部分。对曼德尔革命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曼德尔的整体思想和当代托派运动,也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思包括苏东剧变在内的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对"一国社会主义"论的批判和对欧洲共产主义的批判是曼德尔革命理论的两大基本内容,其中既有合理的内核,也包含着托派的理论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德尔 “一国社会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