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面情态构式“一V了之”的构式化与语义分析
1
作者 申佳丽 曾传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一V了之”是负面情态构式。构式化方面,经历了由“以+X+了之”到“以+一V+了之”再到“一V了之”的演变过程。受求简心理的影响,变量“X”稳定为常量“一V”,“一V”较“X”更加简便,“以+X+了之”稳定为“以+一V+了之”;受类推作用... “一V了之”是负面情态构式。构式化方面,经历了由“以+X+了之”到“以+一V+了之”再到“一V了之”的演变过程。受求简心理的影响,变量“X”稳定为常量“一V”,“一V”较“X”更加简便,“以+X+了之”稳定为“以+一V+了之”;受类推作用和经济原则的影响,“以”字省略,“以+一V+了之”最终简缩为“一V了之”构式。语义方面,“一V了之”的语义有属于行域的“简单解决”义;有属于知域的“无奈而择”义、“漠不关心”义和“推卸责任”义;有属于言域的“规劝”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了之 语义 负面情态 三域
下载PDF
“一V了之”的历时演变及其语义倾向的同现成分
2
作者 温爱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8-86,共9页
“一V了之”始见于明代,但北魏就出现了语义倾向和语用功能与其类似的“一N了之”。可能由于V更符合“了之”动作性事件表达的要求,因此,自清代、民国始,“一V了之”逐渐代替了“一N了之”且使用日趋频繁。从行为主体与评说者的双重视角... “一V了之”始见于明代,但北魏就出现了语义倾向和语用功能与其类似的“一N了之”。可能由于V更符合“了之”动作性事件表达的要求,因此,自清代、民国始,“一V了之”逐渐代替了“一N了之”且使用日趋频繁。从行为主体与评说者的双重视角看,该框式的语义倾向颇为丰富,但同一视角中,其语义的双重情感态度实现一般只存在于行为主体视角的四种语义倾向中。从句法层面看,“一V了之”的语义倾向往往能在句法组合上得到相应的虚义前置状性同现成分如副词、连词或非行为动词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了之” 历时演变 语义倾向 同现成分
下载PDF
“一V了之”的相关语义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温爱华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1年第2期36-41,共6页
在语义倾向上,从行为主体视角来看,"一V了之"往往表行为主体的无可奈何、方便利己、处置得当与两难取轻义,语义性质属肯定赞同义;从评说者视角来看,"一V了之"被认为行为主体的无可奈何与方便利己实为简单逃避与敷... 在语义倾向上,从行为主体视角来看,"一V了之"往往表行为主体的无可奈何、方便利己、处置得当与两难取轻义,语义性质属肯定赞同义;从评说者视角来看,"一V了之"被认为行为主体的无可奈何与方便利己实为简单逃避与敷衍塞责,语义性质属否定批驳义。但评说者同时也对行为主体的处置得当与两难取轻持肯定态度,此时语义性质也属肯定赞同义。否定批驳义的"一V了之",其否定范围有部分否定"一V"与整体否定"一V"两种。相比其变式,"一V了之"的主观语义程度更深。"一V了之"中"之"的语义指称对象,确切来说为"了"的受事或对象论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了之” 语义倾向 否定范围 语义程度 指称对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