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七七”理论探讨调周法治疗女性黄褐斑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媛媛 白彦萍 段行武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9期1021-1024,共4页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月经不调是诱发黄褐斑的主要因素。黄褐斑的生成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平衡是月经正常的关键。中医“七七”理论中,天癸存在二七至七七这一特定的生命阶段,在女性不...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月经不调是诱发黄褐斑的主要因素。黄褐斑的生成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平衡是月经正常的关键。中医“七七”理论中,天癸存在二七至七七这一特定的生命阶段,在女性不同年龄段进行着规律的长消变化,故从“七七”理论阐释调周法治疗女性黄褐斑的机理,可为黄褐斑的中医内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七七”理论 调周法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七七”事变纪念报道研究
2
作者 邵艳梅 王雪娇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喉舌”的作用,十分重视对“七七”事变的纪念报道。通过发表纪念性质的社论和文章、登载宣言通告、通电慰问、广播演讲、开辟纪念特刊或专刊等形式,对“七七”事变纪念进行了全方位的报... 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喉舌”的作用,十分重视对“七七”事变的纪念报道。通过发表纪念性质的社论和文章、登载宣言通告、通电慰问、广播演讲、开辟纪念特刊或专刊等形式,对“七七”事变纪念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晋察冀日报》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晋察冀根据地“七七”纪念的内涵的演进,在根据地创建和巩固阶段主要以动员群众力量、组织人民武装为主;在反摩擦斗争阶段则以宣传反投降、反倒退,粉碎敌人的诱降阴谋为主;在反“扫荡”斗争阶段主要号召人民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在根据地恢复和再发展阶段则号召人民加强团结,加紧生产。《晋察冀日报》对“七七”事变的纪念报道,充分动员了晋察冀根据地人民积极参与抗战,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导者形象,建构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些对于新时代开展纪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晋察冀日报》 “七七”事变 纪念报道
下载PDF
论“七七”事变前后的东北救亡运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万杰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民众以"收复东北失地、打回老家去"为宗旨,开展了东北救亡的运动。至"七七"事变前后,运动得到了空前发展并收到显著成效。它不仅将东北流亡民众聚集于东北救亡总会的旗帜之...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民众以"收复东北失地、打回老家去"为宗旨,开展了东北救亡的运动。至"七七"事变前后,运动得到了空前发展并收到显著成效。它不仅将东北流亡民众聚集于东北救亡总会的旗帜之下,而且还与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相结合,融汇到全国抗战的大潮之中。所以能够如此,与当时党的正确领导、国共合作的良好背景、救亡团体内部的团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救亡运动 张学良 “七七”事变 东北救亡总会 《反攻》半月刊
下载PDF
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的历史沿革和建筑本体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秋思 展玥 《南方建筑》 2018年第1期77-81,共5页
"七七抗战"礼堂是国立中央大学在重庆沙坪坝时期遗存的唯一建筑。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史料考证等研究方法,从历史沿革与建筑本体两方面对礼堂展开研究。一方面考证其建造年代,理清并还原其产生的历史环境;另一方面梳理其演变过... "七七抗战"礼堂是国立中央大学在重庆沙坪坝时期遗存的唯一建筑。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史料考证等研究方法,从历史沿革与建筑本体两方面对礼堂展开研究。一方面考证其建造年代,理清并还原其产生的历史环境;另一方面梳理其演变过程,阐述建造形态随功能变化的"自然生长"特性。在对礼堂时代性和地域性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礼堂作为抗战建筑遗产具有的科技价值、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抗战”礼堂 抗战遗址 历史沿革 时代性与地域性
下载PDF
仪式与政治: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七七”纪念大会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莉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5-31,共7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开始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七七”抗战周年纪念作为最具现实意义的纪念日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自1938年始每年都举行规模宏大的“七七”纪念大会。在全面抗战周年纪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开始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七七”抗战周年纪念作为最具现实意义的纪念日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自1938年始每年都举行规模宏大的“七七”纪念大会。在全面抗战周年纪念日举行“七七”纪念大会仪式,将当时尚处于局部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战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塑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政党形象,唤起国共两党团结合作的思想共识,也有利于建构中国共产党英勇奋斗的历史记忆,有效动员边区广大军民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七七”纪念大会 政治仪式
下载PDF
传说、庙会与民俗社会的构造——浙江缙云张山寨“七七”庙会研究
6
作者 刘秀峰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明清以来,浙江缙云一带一直沿袭着奉祀陈十四女神的三大庙会,尤以张山寨"七七"庙会为盛,活动辐射浙南闽北及东南沿海多个省区乃至台湾部分地区,历时三天,规模盛大。庙会在陈十四信仰的文化底层之上,集中展示了区域性民俗传统... 明清以来,浙江缙云一带一直沿袭着奉祀陈十四女神的三大庙会,尤以张山寨"七七"庙会为盛,活动辐射浙南闽北及东南沿海多个省区乃至台湾部分地区,历时三天,规模盛大。庙会在陈十四信仰的文化底层之上,集中展示了区域性民俗传统的内在活力,既是一种历史记忆的仪式操演,又充满了祭祀神灵的神圣与世俗生活的狂欢。本文通过对这一庙会的考察,力图呈现其多层次的文化意涵,并由此揭示其背后的民俗社会的构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十四 “七七”庙会民俗生活 民俗社会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七七”与“九九”
7
作者 杜贵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62-64,共3页
古代文学用“七”与“九”乃至“九九”作为章节、情节联系之数度的并不少见,但是用“七七”之数,特别是以“七七”、“九九”两循环之数错综交互为章节、情节的结构素,却是《西游记》的首创。由于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西游记》叙事并用... 古代文学用“七”与“九”乃至“九九”作为章节、情节联系之数度的并不少见,但是用“七七”之数,特别是以“七七”、“九九”两循环之数错综交互为章节、情节的结构素,却是《西游记》的首创。由于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西游记》叙事并用“七七”、“九九”之数为度。两者交叉互补,形成《西游记》章回布置与情节结构的数理机制。这一做法虽然主要是古代佛道中人才容易感知寓意,但一经揭明数理,普通读者也不难理解其加强文本叙事层次性、整体性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叙事 “七七 “九九”
下载PDF
事件语境下的小建筑解析--以重庆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为例
8
作者 戴秋思 展玥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2期87-89,共3页
建筑是事件生成的载体。文章以"事件"作为独特的视角,以重庆抗战时期的一座建筑遗址——"七七抗战"礼堂为例,在大量的文献查阅、数据收集、实地走访和调研测绘的基础上,分析其建造背景,对发生在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建筑是事件生成的载体。文章以"事件"作为独特的视角,以重庆抗战时期的一座建筑遗址——"七七抗战"礼堂为例,在大量的文献查阅、数据收集、实地走访和调研测绘的基础上,分析其建造背景,对发生在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做出历时性地梳理,探讨历史事件与建筑的相互作用,更真实地揭示其作为抗战建筑的本体价值与事件价值,为历史建筑的存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抗战”礼堂 抗战遗址 事件与建筑 建筑价值
下载PDF
以建筑遗产纪念“七七事变”八十周年
9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7年第9期27-28,共2页
铭记历史记忆,不仅是任何一个希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都不可或缺的需要,也是人类向往并追求"和平"遗产的重要文明标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又"七七",面对卢沟桥遗址八十年前中华民族开启的全民抗战大幕,对1961年全国第一批... 铭记历史记忆,不仅是任何一个希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都不可或缺的需要,也是人类向往并追求"和平"遗产的重要文明标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又"七七",面对卢沟桥遗址八十年前中华民族开启的全民抗战大幕,对1961年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沟桥的重审,是不是不该附和着它是抗战"胜利之桥"的说法,探寻纪念它对国人的意义?从遗产的纪念意义讲卢沟桥是"记忆之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全民抗战 大幕 纪念地 文物保护单位 “七七”事变 南岳衡山 纪念建筑 纪念意义 文化旅游
下载PDF
国共有关抗战问题表述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新华日报》国共两党“七七”纪念文章为对象的考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义成 刘洪英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101,共6页
在"七七"抗战纪念日,国共双方的军政人物都会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他们对抗战相关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如都揭露日本的侵略暴行、总结抗战的经验教训、主张持久抗战等。同时,国共对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战... 在"七七"抗战纪念日,国共双方的军政人物都会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他们对抗战相关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如都揭露日本的侵略暴行、总结抗战的经验教训、主张持久抗战等。同时,国共对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战争的进程等方面有不同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 抗战 “七七”抗战纪念 《新华日报》
下载PDF
“七七”事变绝非“偶发”事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匡一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6-51,共6页
卢沟桥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震惊世界的重要历史事件.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后,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挑起事端,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事件会导致八年之久的中日战争呢?日本学者秦郁彦曾... 卢沟桥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震惊世界的重要历史事件.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后,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挑起事端,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事件会导致八年之久的中日战争呢?日本学者秦郁彦曾写道:“从日军一木大队,清水中队在7月7日夜所采取的行动看不出有挑衅的意图.因此,如果第二十九军方面的行动和反应,稍微慎重和适当的话,卢沟桥事变是不会发生的,就是发生了大概也会按照局部纠纷处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日本侵略军 日本帝国主义 中日战争 侵华战争 中国驻屯军 满蒙 抗日活动 九军 广田弘毅
下载PDF
驳“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起点论——从日本史料揭露抗日战争起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艳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09-110,共2页
"七七"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这一观点从国际到国内被认同了近五十年。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深入,"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越来越成为不被支持的观点,2008年9... "七七"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这一观点从国际到国内被认同了近五十年。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深入,"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越来越成为不被支持的观点,2008年9月18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征集的两份来自日本的史料更成为驳斥"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起点论的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起点
下载PDF
“七七”事变与日本外交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志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30,共8页
“七七”事变与日本外交宋志勇关于七七事变以往大都侧重从政治、军事角度研究日本政府、军部以及在华日军在事变发生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政策和所起的作用,而对日本外交在事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重视不够。其实,在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中... “七七”事变与日本外交宋志勇关于七七事变以往大都侧重从政治、军事角度研究日本政府、军部以及在华日军在事变发生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政策和所起的作用,而对日本外交在事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重视不够。其实,在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中,军事与外交是相辅相成的,日本帝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政府 日本侵华 “七七”事变 日本外务省 七七事变 华北 中日外交 蒋介石 宋哲元 九国公约
下载PDF
“七七”纪念与中共党报对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中心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子谦 王静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131,共7页
"七七事件"既属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构建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资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尤为在意"七七"等重大纪念日之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主要媒介平台刊发大量代表性纪念报道。这些文... "七七事件"既属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构建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资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尤为在意"七七"等重大纪念日之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主要媒介平台刊发大量代表性纪念报道。这些文本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彼时构建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素材。中共党报通过大量针对性极强的报道突出"七七"之于中华民族的特殊意蕴,借以奋扬民族国家概念,透过媒介不断扩散影响。由此形成了一套历史记忆建构的媒介框架。中共党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行为除了鼓舞民族士气争取抗战胜利的现实考量,更深层次则体现了中共藉此重塑民族精神、实现国家复兴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纪念 《新中华报》 《解放日报》 历史记忆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前捷克斯洛伐克“七七宪章”运动的发展及影响
15
作者 郭翠萍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9,共8页
"七七宪章"运动是前捷克斯洛伐克一些知识分子在救助被政府审判的音乐人的过程中发起产生的,但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捷政府的"正常化"政策造成的社会矛盾以及70年代国际环境的影响。从1977年到80年代中期,"... "七七宪章"运动是前捷克斯洛伐克一些知识分子在救助被政府审判的音乐人的过程中发起产生的,但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捷政府的"正常化"政策造成的社会矛盾以及70年代国际环境的影响。从1977年到80年代中期,"七七宪章"运动主要表现为"持不同政见者"活动;80年代中期以后,其成员发展成为政府的"反对派"。"七七宪章"运动成员的"人权"和"地下文化"活动削弱了捷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最终造成捷共政府的垮台并促成了新制度的形成。但在转轨之后,由于其成员对新制度不赞同,因而其政治影响力逐渐衰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宪章” 捷克斯洛伐克 持不同政见者
下载PDF
“七七”事变研究综述
16
作者 张成香 冯夏根 《西部学刊》 2017年第7期47-50,共4页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是外国侵略中国的一个顶峰,它的爆发揭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回顾"七七"事变的历史,对于当今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是外国侵略中国的一个顶峰,它的爆发揭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回顾"七七"事变的历史,对于当今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厘清历史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七七"事变发生的原因,真相问题,国共两党对日态度,以及"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七七"事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中央日报》“七七”纪念报道的政治话语研究(1939—1945)——基于媒介仪式的观察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7-44,共8页
“七七事变”作为近代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意义。“七七”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打破民众常规生活,饱含凝聚力量的国家公共仪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全面抗战期间,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对每... “七七事变”作为近代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意义。“七七”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打破民众常规生活,饱含凝聚力量的国家公共仪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全面抗战期间,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对每年的“七七”纪念活动进行紧锣密鼓的报道,涉及官方话语权力的凸显、多种形式纪念活动的集体呈现、盟国对中国抗战盛赞与支援的展现等议题,积极为全民族抗战纪念活动渲染舆论氛围。《中央日报》通过刊载大量纪念文章在民众心中构建起一种关于抗战救亡的共同认知,它所营造的媒介仪式也成为民众“想象国家”、凝聚力量的重要纽带。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中央日报》的权威话语资源,另一方面使得“七七”纪念这一国家公共仪式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并逐渐演变成为国民政府的“政治操演”,成为其垄断政治资源的隐秘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纪念 《中央日报》 媒介仪式 政治话语
下载PDF
被称为“抗战老人”的雷鸣远神父——为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存信 《中国天主教》 2017年第3期49-51,共3页
中国抗战时期,无数先烈为国捐躯。尤其诸多外国人,不远万里来中国,积极参加抗战。并在中国献出宝贵生命。“抗战老人”雷鸣远司铎为其中之光辉典范。2017年,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之际,本文仅以雷鸣远司铎抗战事迹,缅怀抗战先烈。
关键词 “七七”事变 抗战时期 纪念 老人 神父 中国 外国人 司铎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共对“七七”事变的纪念——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东旭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0-35,共6页
抗战时期中共每年在陕甘宁边区举办"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动员群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制汪伪政权的投降活动。通过纪念纪念"七七"事变,宣传了自身的执政理念,团结了抗战力量,坚持并拓展了抗日民... 抗战时期中共每年在陕甘宁边区举办"七七"事变纪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动员群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制汪伪政权的投降活动。通过纪念纪念"七七"事变,宣传了自身的执政理念,团结了抗战力量,坚持并拓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共 陕甘宁边区 “七七”事变
下载PDF
山地湿热环境历史建筑病害评估暨原国立南京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
20
作者 卢亦庄 王鹏程 胡斌 《建筑技艺》 2022年第6期106-109,共4页
重庆大学原国立南京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修缮工程,从对重庆山地近代砖石历史建筑病害类型表现和建筑本体勘查分析等的科学调查评估工作入手,提出基于真实性、完整性原则的保护修缮措施和技术要求,是近年西南湿热环境地区砖石类历史建... 重庆大学原国立南京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修缮工程,从对重庆山地近代砖石历史建筑病害类型表现和建筑本体勘查分析等的科学调查评估工作入手,提出基于真实性、完整性原则的保护修缮措施和技术要求,是近年西南湿热环境地区砖石类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 建筑病害 历史建筑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