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秩序中国际法的道德性与权力身影——“万国公法”在晚清中国的正当化及其依据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中江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晚清中国通过翻译《万国公法》,产生了约束和规范国际关系的新概念——"万国公法"。对于这一构建世界新秩序(具体说是中国如何处理与列强之间的关系)的新概念,晚清士大夫一方面立足于正义和道德将之合理化、正当化,但另一方... 晚清中国通过翻译《万国公法》,产生了约束和规范国际关系的新概念——"万国公法"。对于这一构建世界新秩序(具体说是中国如何处理与列强之间的关系)的新概念,晚清士大夫一方面立足于正义和道德将之合理化、正当化,但另一方面又以权力、强权为由对之保持戒心,甚至完全不信任。这两种矛盾的立场,既有历史和传统的根源,也有现实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秩序 “万国公法”道德 权力
原文传递
1874年日军侵台事件中的“番地无主”论与中国人主权观念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贾益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8,110,共12页
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交涉中,日本公开提出"番地无主"论。为应对外交挑战,清廷上下对台湾"番民"、"番地"与中国主权的关系,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并非出于对西方"万国公法"的认同... 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交涉中,日本公开提出"番地无主"论。为应对外交挑战,清廷上下对台湾"番民"、"番地"与中国主权的关系,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并非出于对西方"万国公法"的认同,而是传统体系内部的适当调整。另一方面,为应对边疆危机而把"番地"逐渐纳入"腹地"的行动,在近代条件下,成为中国逐渐由"天下"走向"万国"之一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番地无主”论 “生番” “万国公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