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谈当前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
1
作者 谭玉川 《兵团党校学报》 1999年第3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 制度创新 价值取向 制度变迁 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管理制度 创新过程
下载PDF
邓小平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2
作者 李源正 《党史博采(上)》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邓小平曾经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他从来都是从客观情况出发来认识实际、把握实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他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而没有其他东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邓小平坚决反对教条、反对从本本... 邓小平曾经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他从来都是从客观情况出发来认识实际、把握实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他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而没有其他东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邓小平坚决反对教条、反对从本本出发,总是从最大多数群众参与实践的客观效果来分析问题、调整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情况,邓小平更是多次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他还身体力行保护可贵的基层探索,鼓励人们发扬探索精神,勇于进行实践。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邓小平最后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在哲学层面上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判断标准,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 党的指导思想 创造性实践 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事求是 观察和思考 判断标准 是非得失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6-30,共5页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它坚持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基础理论 ,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 ,在理论上、价值观上解决了多年来使人困惑的问题。“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赋...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它坚持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基础理论 ,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 ,在理论上、价值观上解决了多年来使人困惑的问题。“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赋予我们一定的哲学思考 :它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底蕴 ,是对实践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它彻底突破了姓“社”姓“资”的唯一价值标准论 ,并深化了人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 价值 价值标准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改变世界的价值标准
4
作者 刘秀芬 《唯实》 CSSCI 1999年第7期22-24,共3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了当代共产党人活动的价值标准,这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评价和确立这一标准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理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了当代共产党人活动的价值标准,这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评价和确立这一标准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理论界众说不一。笔者认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当代共产党人改变世界的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变世界 建设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 当代共产党人 价值标准体系 价值目标 “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 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是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5
作者 李士群 路日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3-15,共3页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社会长期形成并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就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去求真、求实 ;价值原则就是在意识和行为中追求效益的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真”的东西不一定是“善”的 ,更不一定是“美”的...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社会长期形成并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就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去求真、求实 ;价值原则就是在意识和行为中追求效益的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真”的东西不一定是“善”的 ,更不一定是“美”的。只有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即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才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问题由认识论走向价值论的过程 ,同时也是认识论、价值论拓展到历史唯物论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 实践标准 价值标准
下载PDF
论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价值论基础
6
作者 高春花 曹凤目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1-62,共2页
邓小平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终极关怀和最高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论基础。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价值... 邓小平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终极关怀和最高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论基础。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价值是标志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人类在改造世界和发展自身的社会实践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的行为如何做出选择的问题,它决定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有无意义和意义大小。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生产力标准,而且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力标准,它表现在,几乎每一个'有利于'都是由'社会主义'来界定。也就是说,衡量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个有利于'标准 价值
下载PDF
论生产力价值标准的具体化进程——生产力·“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
7
作者 丁社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15,共5页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标准。但是由于对生产力基本价值标准存在着一些错误理解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这一理论是生产力价值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标准。但是由于对生产力基本价值标准存在着一些错误理解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这一理论是生产力价值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展开。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具体提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 ,衡量社会不同领域发展与进步程度的基本价值标准体系。江泽民同志这一思想是以生产力为价值基础、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导向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的价值理想的现实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价值标准 基本价值标准 个有利于 三个代表
下载PDF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兼谈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社会主义观
8
作者 苗桂山 《郑州铁路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6-9,共4页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三个标准的提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实践标准 生产力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 真理 价值
下载PDF
试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社会价值观
9
作者 郭海英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必须有一定的着眼点 ,通过分析“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的特征 ,从生产力的内部矛盾联系揭示来“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价值观 ,一是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价值观 ;二是社会整体长远利益的自然价值观 ,指出在市场经济...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必须有一定的着眼点 ,通过分析“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的特征 ,从生产力的内部矛盾联系揭示来“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价值观 ,一是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价值观 ;二是社会整体长远利益的自然价值观 ,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歪曲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不良影响 ,及正确把握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 标准 社会价值 邓小平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新时期的最高价值标准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祖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36-39,共4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作为新时期最高价值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的特点,即:强调认识的实践标准与实践结果的价值标准的统一;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价值标准 个有利于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应当是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金鑫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5-8,14,共5页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澄清是非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决策和行动的标尺;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必然产物;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始终坚持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特色理论精髓是完全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澄清是非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决策和行动的标尺;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必然产物;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始终坚持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特色理论精髓是完全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本质与任务的具体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只有将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来正确理解和把握,才是最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放 生产力 市场经济 价值标准 行为准则 “三个有利于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
12
作者 张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8,共8页
针对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种种误解和疑问,围绕"三个有利于"是价值判断标准而非性质判断依据的中心论题展开,论述了邓小平同志为什么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他如何科学地解决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 针对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种种误解和疑问,围绕"三个有利于"是价值判断标准而非性质判断依据的中心论题展开,论述了邓小平同志为什么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他如何科学地解决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应如何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三个问题。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 社会主义实践 价值判断标准
下载PDF
论“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作为价值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13
作者 邓金娥 《职大学报》 2004年第3期85-86,共2页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在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本文试从价值评价角度讨论两者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它们都是作为判断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提...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在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本文试从价值评价角度讨论两者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它们都是作为判断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提出来的;它们的统一性还表现在民富国强上和实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 三个代表 价值判断 实践
下载PDF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瑞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共3页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有利于 资源配置 公有制经济 标准推进 坚持和完善
下载PDF
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从实践标准谈起
15
作者 陈思 《克拉玛依学刊》 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
真理标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价值标准是体现在人的价值关系与价值活动中的一种主体见于客体的尺度。邓小平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一,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在社会历... 真理标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价值标准是体现在人的价值关系与价值活动中的一种主体见于客体的尺度。邓小平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一,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入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把握其理论内涵,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 邓小平 真理标准 价值标准
下载PDF
从“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的要求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敏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7,共6页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 ;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标准 ;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 ,进一步发展了“三个有利...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 ;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标准 ;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 ,进一步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理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基本道路和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价值标准 实践 真理 "个有利于" "三个代表"
下载PDF
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论“经营要素参与分配”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甘宜沅 余淑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转化形式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认同萨伊的“三要素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 “三个有利于标准
下载PDF
从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双重视角看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
18
作者 刘智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三个“是否有利于”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概括出来的;是基于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源于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及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是否... 三个“是否有利于”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概括出来的;是基于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源于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及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是否有利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标准,它是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价值离开了科学,就会变成纯粹的“乌托邦”;科学离开了价值,就失去了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是否有利于 科学性 价值
下载PDF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9
作者 牛明洁 《理论观察》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的需要,它是社会主义历史价值的正确体现,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回答。能不能在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个标准,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事业的兴衰...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的需要,它是社会主义历史价值的正确体现,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回答。能不能在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个标准,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有利于 标准 历史价值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浅谈“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福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3-19,共7页
邓小平在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对“两个凡是”标准的彻底否定,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说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 邓小平在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对“两个凡是”标准的彻底否定,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说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标志着我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难题,解决客观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的能力、方法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对我国四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是衡量和科学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状况的根据,更是今后民族地区要取得更大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标准 “三个有利于 西部民族地区 指导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