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谈当前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 |
谭玉川
|
《兵团党校学报》
|
1999 |
0 |
|
2
|
邓小平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
李源正
|
《党史博采(上)》
|
2024 |
0 |
|
3
|
“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及其意义 |
刘小新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4
|
“三个有利于”:改变世界的价值标准 |
刘秀芬
|
《唯实》
CSSCI
|
1999 |
0 |
|
5
|
“三个有利于”是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
李士群
路日亮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6
|
论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价值论基础 |
高春花
曹凤目
|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0 |
0 |
|
7
|
论生产力价值标准的具体化进程——生产力·“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 |
丁社教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8
|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兼谈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社会主义观 |
苗桂山
|
《郑州铁路教育学院学报》
|
1999 |
0 |
|
9
|
试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社会价值观 |
郭海英
|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0
|
“三个有利于”——新时期的最高价值标准 |
薛祖国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2
|
|
11
|
“三个有利于”应当是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
王金鑫
|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
1995 |
1
|
|
12
|
“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 |
张舟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3
|
论“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作为价值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
邓金娥
|
《职大学报》
|
2004 |
0 |
|
14
|
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杨瑞龙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5
|
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从实践标准谈起 |
陈思
|
《克拉玛依学刊》
|
2019 |
0 |
|
16
|
从“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的要求 |
胡敏中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7
|
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论“经营要素参与分配”问题 |
甘宜沅
余淑均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8
|
从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双重视角看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 |
刘智宏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9
|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牛明洁
|
《理论观察》
|
2003 |
0 |
|
20
|
浅谈“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
马福元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