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在民族文化中的嵌入与流动:“三交”驱动和认同强化
1
作者 孙九霞 罗意林 《文化遗产》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回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可窥见以非遗为重要载体的民族文化在跨地域流动中不断生成、演化、传播和应用的过程。首先,从演化历程看,非遗在跨越民族边界时同步实现了内涵强化与外延拓展,文化在族群内部也存在大量跨层次的... 回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可窥见以非遗为重要载体的民族文化在跨地域流动中不断生成、演化、传播和应用的过程。首先,从演化历程看,非遗在跨越民族边界时同步实现了内涵强化与外延拓展,文化在族群内部也存在大量跨层次的官民互动和上下联动。其次,在当代流动性背景下,生成并演化着的非遗印证了各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下相互包容的鲜活事实,面对现代化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自身能够持续吸收他文化要素并保持自身独特性,在交融碰撞中形塑了对我族、他族、地域乃至国家的多元认同。最后,文化认同的漩涡结构可作为非遗在民族文化中嵌入与流动的新认知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的非遗 非遗文化嵌入 旅游驱动“三交”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清代旅蒙晋商与归化城民族“三交”
2
作者 林柏 张雅慧 成艳萍 《晋阳学刊》 2023年第4期124-129,共6页
旅蒙晋商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商坐贾,展开多种经营,几乎掌控了当地的商业。在此过程中,归化城由早期蒙古族人占绝大多数,变为汉人居多、多民族同生共处的格局。晋商在归化城的经贸开发与扩展虽然伴随着一些民族摩擦与冲突,但总体上充... 旅蒙晋商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行商坐贾,展开多种经营,几乎掌控了当地的商业。在此过程中,归化城由早期蒙古族人占绝大多数,变为汉人居多、多民族同生共处的格局。晋商在归化城的经贸开发与扩展虽然伴随着一些民族摩擦与冲突,但总体上充当着民族“三交”的枢纽、桥梁与助推器,这着重体现在不同民族、特别是汉蒙之间在经济发展、生活习俗、语言文字、信仰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影响上。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梳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一支体量大、能力强的商业劲旅在带动民族地区市场化发展的同时,往往也会成为推动民族“三交”最为经济、持续和有效的力量;而商人群体得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市场开放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商人群体经贸活动带动下不同民族混居共生的模式,有助于各民族在物质、精神层面不断重塑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蒙晋商 归化城 民族“三交”
下载PDF
居家式康养旅游与民族“三交”:巴马“候鸟人”民族互嵌社区研究
3
作者 郝国强 杨彪 《旅游论坛》 2023年第4期62-71,共10页
旅游推动各民族广泛交流、跨区域流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月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候鸟人”被巴马长寿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到此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村中城”... 旅游推动各民族广泛交流、跨区域流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月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候鸟人”被巴马长寿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到此进行居家式康养旅游,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村中城”现象。“候鸟人”与当地壮、汉、瑶等各民族通过“在一起”实现了空间互嵌与融入、经济互利与互惠、文化共享与共建和情感认同与归属,在生态与生命之中找到了交融的共同性,使坡月村逐渐发展形成交融共生的民族互嵌社区,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一个生动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式康养旅游 民族“三交” 民族互嵌社区 “候鸟人”
下载PDF
关于广西“三交”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在广西民族大学讲座上的讲话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杰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8,共9页
广西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的本质就是广西民族关系史,但广西“三交”史的站位要高于广西民族关系史。我今天讲三个问题:广西“三交”史研究的三个“大”,即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视野,要把握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 广西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的本质就是广西民族关系史,但广西“三交”史的站位要高于广西民族关系史。我今天讲三个问题:广西“三交”史研究的三个“大”,即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视野,要把握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要有岭南地理的大概念。做好广西“三交”史研究要注重三个“清”,即认清广西的历史特点,讲清广西的融合脉络,弄清广西的世界意义。此外,要注意广西三交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三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关系 广西“三交”史研究方法
下载PDF
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三交”及影响——以明代贵州思南府地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田敏 蒋满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2,共9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对民族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最为持久、深刻。撤司建府后,在官方推动和民间交往的背景下,明代思南府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主要...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对民族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最为持久、深刻。撤司建府后,在官方推动和民间交往的背景下,明代思南府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儒学的广泛传播、风俗习惯的变迁、宗教信仰的相互影响、汉语文使用范围的扩大、族际通婚范围的扩大五个方面。通过交往交流交融,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依存于中华文化之下,建立起共有的文化认同,对思南府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民族融合的促进、国家认同的增强、社会稳定的维护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思南府 汉族与少数民族 文化“三交” 民族关系
下载PDF
文献:各民族“三交”的叙事文本
6
作者 洪勇明 《满族研究》 2022年第2期16-20,共5页
文章以叙事理论为基础,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的视野下,探讨民族文献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利用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丰富和发展“三交”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文章也是文学、文献、民族、语言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意在创新中... 文章以叙事理论为基础,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的视野下,探讨民族文献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利用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丰富和发展“三交”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文章也是文学、文献、民族、语言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意在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体系,构筑中国民族研究话语权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三交” 叙事文本
下载PDF
关于当前世界遗产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调研和思考——以获得三项世界遗产荣誉的丽江为个案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福泉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8-59,共12页
本文基于作者最近所做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对获得三项世界遗产荣誉的丽江市当前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事例进行了基于诸多个案的实证论述。文章结合丽江拥有的典型的不同民族聚居杂居、多元文化共存的历史,着重对当前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 本文基于作者最近所做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对获得三项世界遗产荣誉的丽江市当前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事例进行了基于诸多个案的实证论述。文章结合丽江拥有的典型的不同民族聚居杂居、多元文化共存的历史,着重对当前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以及永胜县的民族“三交”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得出了如下结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当代新形势下各民族“三交”的重要因素;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推动了当代各民族更坚定的国家认同和铸牢共同体的意识;改革开放促进了各民族更多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文章还分析了当前丽江市各民族“三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特点。文章认为,应多从各民族的文化(包括古籍、文学艺术)的相互交流交融中深入研究民族关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多有一些具体的个案研究,来实证地探讨如何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地 丽江 多民族 “三交”
下载PDF
滇西各族“三交”实践与诸葛亮崇拜的生成逻辑史证
8
作者 和梦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4,共8页
至迟自唐代伊始,逐渐完成了对诸葛亮因“有功于国”而成国家象征符号,因“有德于民”而成德配天地形象的神化历程,并长期发挥着滇西各族的国家认同、道德教化功能。通过对该区域诸葛亮崇拜从并无“南征”至滇西史实之“无”,到历史记忆... 至迟自唐代伊始,逐渐完成了对诸葛亮因“有功于国”而成国家象征符号,因“有德于民”而成德配天地形象的神化历程,并长期发挥着滇西各族的国家认同、道德教化功能。通过对该区域诸葛亮崇拜从并无“南征”至滇西史实之“无”,到历史记忆重构、信仰文化复创之“有”的跨学科考证,揭示滇西各族“三交”实践与诸葛亮崇拜的内在逻辑。可为推进国家认同与“三交”理论发展提供资料,也裨益于当下边地乡村文化振兴与边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崇拜 “三交” 国家认同 道德教化
原文传递
新时代民族博物馆发挥好“三交”平台作用的路径研究——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为例
9
作者 徐文敏 《区域治理》 2023年第5期0295-0298,共4页
“三交”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载体,根本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收藏、展示、宣传贵州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促进文化理解,加强沟通交流,取得可观成绩... “三交”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载体,根本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收藏、展示、宣传贵州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促进文化理解,加强沟通交流,取得可观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与知名博物馆的差距。作为后发者,要突破发展瓶颈,在新征程上展现民族博物馆的使命担当,就要立足贵州目前的战略定位,抢抓发展机遇,着重在文物征集研究、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等方面闯新路,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好“三交”平台作用,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文物 文化遗产 陈列展示 宣传教育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经验研究——以X盟H镇为例
10
作者 张小宁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通过对内蒙古牧区一个典型牧业乡镇社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上的H镇民族交往交融优良传统再到新时代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展开,全方位展示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当地居民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互动与配合,... 通过对内蒙古牧区一个典型牧业乡镇社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上的H镇民族交往交融优良传统再到新时代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展开,全方位展示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当地居民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互动与配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稳步立体推进,真实展现生动的地方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牧区实践 融传统
下载PDF
“三交”理念提出以来的争论及反思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须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7,共7页
"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做出的发展。然而,"三交"理念自2010年提出以来,学界就如何解读其内涵、如何在实践中施行的问题上分别产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出现了一些不当,乃至... "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做出的发展。然而,"三交"理念自2010年提出以来,学界就如何解读其内涵、如何在实践中施行的问题上分别产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出现了一些不当,乃至错误的思想观点,在社会上造成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其中一些至今仍在蔓延。回顾这两次争论的基本情况,反思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三交"理念的科学意涵,也有助于为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理念 政策力度及限度 争论 反思
原文传递
三交理论视野下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及创新途径研究
12
作者 羊中太 贺燕 《数据》 2022年第10期57-59,共3页
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基,“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关系的系统阐释,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搜集了整理了西宁市城东区的基层治理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 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基,“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关系的系统阐释,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搜集了整理了西宁市城东区的基层治理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困境有三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成本较高、居民自治动力不足以及有效沟通机制缺乏。本文结合西宁市城东区的创新实践,提出多民族利益共同体的建立和维护、尊重和运用少数民族的习惯方式、以多维促进地区发展为治理目标的对策,以期为改善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理念 民族地区 基层政府 社会治理
下载PDF
“三软”煤层交岔点支护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雷雷 王海峰 《科技与企业》 2015年第8期109-109,共1页
"三软"煤层交岔点支护一直是煤矿支护的难点问题,本文笔者简单的就"三软"煤层交岔点支护技术的应用做了阐述。
关键词 “三软”煤层岔点支护
下载PDF
社会空间视角下西藏班(校)学生交往研究
14
作者 张波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75,共8页
融洽的人际关系是西藏班(校)学生在异地求学成才的重要因素。在对西藏班(校)学生CQ(化名)14年异地求学生涯这一个案进行剖析后发现:西藏班(校)学生群际交往实践并非只是两个人群间的跨文化互动,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空间情境的形塑。经由学... 融洽的人际关系是西藏班(校)学生在异地求学成才的重要因素。在对西藏班(校)学生CQ(化名)14年异地求学生涯这一个案进行剖析后发现:西藏班(校)学生群际交往实践并非只是两个人群间的跨文化互动,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空间情境的形塑。经由学校这一微型社区中的空间区隔、空间叠加和空间互嵌等一系列不同的社会空间安排,西藏班(校)学生的群际交往实践呈现出内卷化,悬浮化和一体化等差异化表征。研究启示:有关教育机构在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到政策执行中可能产生的非预期后果,在今后的西藏班(校)政策实践中应尽可能地塑造具有可参与性的公共交往空间,为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创造一个宽松多元的交往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班(校) 教育 社会空间 “三交”
下载PDF
结构化社会时间的节日再生产——昆明各民族务工群体的左脚舞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翀炜 杨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8,共9页
社会时间结构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影响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秩序。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规定着秩序也在调整着秩序而使社会时间得以结构化,节日便是结构时间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昆明市出现了务工群体从... 社会时间结构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影响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秩序。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规定着秩序也在调整着秩序而使社会时间得以结构化,节日便是结构时间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昆明市出现了务工群体从偶然组织过节迅速转变为频繁组织过节的节日涌生现象。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跳左脚舞都是节日的主要内容。在从偶发性的、事件性的过节发展为新规范指导的理性的集体行为过程中,具有组织性、程式性和时代性的城市节日涌生现象建构了新的社会时间结构。昆明市各民族“三交”实践中的节日再生产具有坚实的社会、文化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时间 务工群体 “三交” 左脚舞 节日再生产
下载PDF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
16
作者 王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第22期27-29,共3页
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各民族“两个共同”奋斗目标的基础,是构建各民族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自“三交”提出以来,学术界对“三交”的研究与日俱增,分别从理论、性质、作用与实现途径以及个案分析等不同视... 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各民族“两个共同”奋斗目标的基础,是构建各民族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自“三交”提出以来,学术界对“三交”的研究与日俱增,分别从理论、性质、作用与实现途径以及个案分析等不同视角对“三交”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平台,输入“交往交流交融”关键词,以下载量和引用量为标准进行相关文献的筛选,最后整理出下载量较多、引用率较高、较权威、较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进行分类与比较分析,从“三交”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三交”对促进和谐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三交”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以期能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三交”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机场不停运条件下的附属交通中心更新改造
17
作者 王梅珍 《建筑施工》 2022年第5期1034-1037,共4页
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附属交通中心更新工程为例,围绕机场不停运情况下进行交通中心改造,从复杂环境下交通组织等量换乘补偿方面对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根据新建交通中心的结构类型,采用逆作法,并通过“三次翻交、两次开通”,充... 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附属交通中心更新工程为例,围绕机场不停运情况下进行交通中心改造,从复杂环境下交通组织等量换乘补偿方面对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根据新建交通中心的结构类型,采用逆作法,并通过“三次翻交、两次开通”,充分利用新建交通中心的首层板,进行场地翻交,并利用新建交通中心的立柱,设置钢栈桥,在保证周边市政改建的同时,解决陆侧旅客换乘、交通要道通行、航站楼正常运营等问题,确保机场不停运,为同类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运施工 通中心 换乘补偿 “三次翻、两次开通”
下载PDF
青海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多元宗教信仰文化互动为视阈
18
作者 王默 张媛 《青藏高原论坛》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共同体最根本的纽带,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混杂居地区,民族宗教信仰文化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青海各民族长期以来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大... 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共同体最根本的纽带,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混杂居地区,民族宗教信仰文化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青海各民族长期以来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大背景为前提,阐明传统宗教信仰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的同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宗教信仰文化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文化表征,探讨多元信仰文化互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提出利用传统宗教信仰文化中交往交流交融的特殊文化资源,培育该地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多民族地区 多元宗教信仰文化 “三交”互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关帝“护法神”形象在藏传佛教中的建构与显化——以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师徒的著述为中心
19
作者 刘雨桐 《中国藏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9-167,218,共10页
关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关公信仰则是儒释道合流的重要体现,围绕其展开的文化、宗教实践和影响深入到汉、藏、满、蒙古等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大区域。这一信仰在藏传佛教中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而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师... 关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关公信仰则是儒释道合流的重要体现,围绕其展开的文化、宗教实践和影响深入到汉、藏、满、蒙古等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大区域。这一信仰在藏传佛教中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而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师徒则是推动这一信仰得到文本支持并被规范化的关键人物。其中,三世土观呼图克图的著作明显表现出树立传承自龙树师徒之正统的意愿,结合相关人物传记中与外道持续交锋的记载,其对关公信仰修供文本的进一步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宣扬教法正统性的辅助措施;而这也是藏传佛教中国化在历史上的一个代表性体现。对于“关公/关帝”这一重要而复杂的文化母题,研究并理解其形象在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中的显化与内涵,以及这种建构所扎根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语境,是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长期过程和灿烂成果的有力切入点,也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公信仰 藏传佛教 世章嘉 世土观 民族“三交”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术后恶心呕吐概况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春 王铁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6期111-113,共3页
术后恶心呕吐(PONV)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都有影响,既延长住院天数,又增加治疗费用,尤其是肥胖、吸烟、腹腔镜手术等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有副作用,依从性差,非药物治疗成为新选择。针灸可刺激机体免疫功... 术后恶心呕吐(PONV)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都有影响,既延长住院天数,又增加治疗费用,尤其是肥胖、吸烟、腹腔镜手术等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有副作用,依从性差,非药物治疗成为新选择。针灸可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反馈至大脑呕吐中枢;促使内啡肽释放止吐;也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影响5-HT3转运;针刺时大脑中枢特定区域会发生相应神经系统改变;增强迷走神经调节作用。术前、术中持续刺激穴位获得满意疗效均有报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有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配穴按经脉(本经、表里经、同名经)、按部位(上下、前后、左右),考虑手术因素,多选择四肢部位相关联穴位,常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可激活大脑皮质A10神经分布领域,激活旧皮质同时也激发新皮质活性,对脑细胞有广泛影响。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部位、病情、体质、疾病相关,一般留针10~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PONV) 针刺 近部选穴 远部选穴 辨证选穴 配穴 内关 得气 留针时间 免疫功能 呕吐中枢 内啡肽 神经-内分泌系统 5-HT3 迷走神经调节 大脑皮质A10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