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课程教学中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佘纲正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59,共6页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不仅是清华大学所确立的教育理念,也是其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依靠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特别是准确把握价值要素在育人行为中的首要地...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不仅是清华大学所确立的教育理念,也是其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依靠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特别是准确把握价值要素在育人行为中的首要地位。在世界秩序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让学生正确、全面、有重点地把握最近一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的互动并以此真正理解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故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为例,聚焦课程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探讨如何在“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价值塑造 课程教学 国际关系史
下载PDF
在生产实习中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臻 于歆杰 +2 位作者 朱桂萍 董嘉佳 王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文章分析了生产实习的特点,阐述了生产实习在"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中的作用,列举了目前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在生产实习中贯彻"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建议。
关键词 生产实习 三位一体 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价值意蕴、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阙明坤 沈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3,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一体部署、统筹安排,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主张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重视发展教育、提高科学技术、培养各类人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科技观、人才观进行了不断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一体部署、统筹安排,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主张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重视发展教育、提高科学技术、培养各类人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科技观、人才观进行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在历史演变中日趋明晰,教育是科技、人才的先导,科技是教育、人才的驱动,人才是教育、科技的关键,三者最终共同指向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不是要素之间、子系统内部的单向互动,而是强调系统运行、协同创新。建议系统谋划,加强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全面领导;重点突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破除壁垒,构建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协同合作,提升科技教育人才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三位一体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赋能高等教育新质人才培养的逻辑、挑战与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兆吉 房一宁 鲍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4,共11页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要求和发展目标,新质人才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新质人才是指满足人才新质态属性并且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动态性、循环性和市场资本性等...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要求和发展目标,新质人才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新质人才是指满足人才新质态属性并且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动态性、循环性和市场资本性等新质态属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具有强大的内生逻辑和外在能量,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体系,其中教育为基础,科技为驱动,人才为支撑,三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数字化发展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冲击,产业升级也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的优质输出。为应对现实挑战,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赋能高等教育新质人才培养,建议创立“教育元宇宙”数字化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连接科技的“桥船一体”人才培养模型,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与新质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共同构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 人才 “三位一体 新质人才
下载PDF
“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与行动路向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会庆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既强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建设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与战略性部署,也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是高等教育具有自成系统与互成系统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既强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建设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与战略性部署,也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是高等教育具有自成系统与互成系统的双重属性,依赖并支撑“三位一体”协同演变。新时代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融合行动路向是科学全面把握高等教育之于“三位一体”复杂系统的逻辑关系和多元适应性主体涌现出的复杂行为,以坚持系统认知、以人为本、功能耦合、内外融合为行动准则,奋力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党的二十大 “三位一体 系统逻辑 行动路向
下载PDF
基于“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思政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勇 李西德 +2 位作者 谢小青 文仁兴 周晶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8期168-172,共5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有效途径,也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教学实施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思政研究呈现出内容集中... 课程思政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有效途径,也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教学实施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思政研究呈现出内容集中且重复、创新性与高质量成果有限、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以汽车4S店汽车销售九大流程为主线,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精神和服务意识等思政元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他课程的思政设计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育人理念 汽车营销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在仪器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7
作者 孟子阳 董瑞琦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4-1650,共7页
近些年来,“三位一体”已逐渐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上升到教育理念层面。该理念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保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三位一体”理念符合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三位一体”已逐渐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上升到教育理念层面。该理念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保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三位一体”理念符合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需求。针对仪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价值观引导不足的问题,作者采用“三位一体”理念对仪器学科人才培养开展了教育改革,对课堂和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反馈表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对于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仪器科学与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仪器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三位一体”的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8
作者 杜超 邓瑶 《商业会计》 2024年第15期105-108,共4页
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是筹措资金的重要方式,为陕西省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由于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的特殊性,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文章通过对地方... 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是筹措资金的重要方式,为陕西省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由于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的特殊性,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文章通过对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发行现状、风险点及防控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学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三个角度构建“三位一体”的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加强监管和审核等措施,降低还债风险的同时提高地方政府教育专项债券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专项债券 “三位一体 风险管理 防控体系
下载PDF
教育硕士 “三位一体” 实践体系构建策略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云萍 林楠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6期6-9,共4页
传统全日制教育硕士实习制度只重视单一的实习环节,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不足。新时代“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体系包括见习、实习、研习三个环节,是对传统实习制度的超越和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全程性、完整性、层次性。为践行“三位一体... 传统全日制教育硕士实习制度只重视单一的实习环节,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不足。新时代“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体系包括见习、实习、研习三个环节,是对传统实习制度的超越和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全程性、完整性、层次性。为践行“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模式,应从三方面构建策略,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教育实践体系;二是整体规划,明晰教育实践的阶段任务;三是创新评价形式,科学考评教育实践质量。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教育实践体系,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三位一体”教育实践体系 教学实践能力
下载PDF
三位一体的高校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10
作者 闫炳才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87-90,共4页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在不断增大,容易出现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加上很多学生对互联网和新媒体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所以加大面向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构建更加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变得更加重...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在不断增大,容易出现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加上很多学生对互联网和新媒体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所以加大面向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构建更加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变得更加重要。对此,将在分析当前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的高校健康教育模式,建议树立更加科学的健康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加大健康行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健康教育评价与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高校体育 健康教育 教育模式 价值观
下载PDF
基于“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的“人口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11
作者 刘晔 张弦 冯志昕 《地理教育》 2024年第10期71-76,共6页
“人口地理学”是中国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经世致用学科特色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提出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教学理念融入“人口地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关... “人口地理学”是中国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经世致用学科特色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提出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教学理念融入“人口地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现实问题,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认知,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学的思维和技术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实现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解决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地理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三位一体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筑牢“三位一体”之基:关系定位、逻辑梳理及路径探赜
12
作者 张晶 陈澳慧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为了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可从新时代教育的方位、方向、目标和要求四个维度,明晰新时代教育与“三位一体”的关系定位。新时代教育筑牢“三位一体”之基在于加快科技第一生产力,塑造高水平科技优势、涵养人才... 为了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可从新时代教育的方位、方向、目标和要求四个维度,明晰新时代教育与“三位一体”的关系定位。新时代教育筑牢“三位一体”之基在于加快科技第一生产力,塑造高水平科技优势、涵养人才第一资源,强化人才主体性支撑和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加快创新动力源助推。新时代教育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衔接,勇担“教育破圈”重任、与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相适应,勇闯“科技破冰”难关、以培育创新型时代新人为导向,勇挑“人才破题”大梁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基础性作用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
13
作者 褚蓉 刘玉升 《科学咨询》 2024年第20期34-37,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单一模式,文章从“理论主课堂、网络云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的多元教学模式展开论述,通过完善教学过程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展。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基于“三位一体”理念的“组织行为学”教学研究
14
作者 王萍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5期48-50,共3页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金课”,秉承“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有机融合的“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聚焦“组织行为学”教学研究现状,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知识、能力和价值塑造目标;丰...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金课”,秉承“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有机融合的“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聚焦“组织行为学”教学研究现状,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知识、能力和价值塑造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开发两个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学的“四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教育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三位一体”教学理念 体验式教学 成果导向教育
下载PDF
基于三维一体视域下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晓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3期142-143,147,共3页
“三维一体”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的“生活即教育”实质就是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 “三维一体”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的“生活即教育”实质就是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三维一体”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实现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了方向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一体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一体多面,思政育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级英语”教学改革
16
作者 张丽华 李岩峰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7-124,共8页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题组积极探索改革与创新途径,对该课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教学改革,坚持“思政引领、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采用OBE教育理念...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题组积极探索改革与创新途径,对该课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教学改革,坚持“思政引领、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采用OBE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反向设计,打造“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课堂,构建一体多面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引领 OBE教育理念 反向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杨斌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在学校上下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各项工作的背景下举行的;也是按照清华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新奋斗目标,谋划落实综改深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在学校上下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各项工作的背景下举行的;也是按照清华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新奋斗目标,谋划落实综改深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 教育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清华大学 教育工作 培养能力 讨论会
原文传递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其圈层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小球 宋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新表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基本内涵在于教育、科技、人才的相互关联和动态耦合,与经济社会多维互动。同时,其表现出教育、科技、人才在资源结构、规模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新表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基本内涵在于教育、科技、人才的相互关联和动态耦合,与经济社会多维互动。同时,其表现出教育、科技、人才在资源结构、规模体系、发展质量、产出价值方面的协调,高质量的科技支撑教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优化,高水平的人才驱动科技—教育融汇,高品质的教育助推人才—科技协同等内生性特征。研究运用圈层结构理论,从制度、要素、功能等维度,构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圈层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框架,为我国开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综合性理论研究提供了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三位一体 圈层体系
下载PDF
从“原始”走向“智能”:“洞穴隐喻”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教育省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航 杨琳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0期13-22,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指出教育、科技、人才实质上是一个统一体,但当前仍存在这三者之间融合困难的现实问题,阻碍社会从“原始”走向“智能”、我国从大国迈向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指出教育、科技、人才实质上是一个统一体,但当前仍存在这三者之间融合困难的现实问题,阻碍社会从“原始”走向“智能”、我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前进道路。基于此,文章首先通过援引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审视从“原始”走向“智能”过程中“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内涵转变,接着厘清教育、科技与人才“三位一体”的逻辑遵循,然后省思“三位一体”超越“原始洞穴”过程中的问题,最后明晰“三位一体”的实践路径,分别为教育筑牢人的主体性地位以跨越“原始洞穴”门槛;强化科技、人才为教育增效赋能以优化“智能洞穴”治理;统筹“三位一体”的发展观以平衡“智能洞穴”生态。文章通过研究,旨在助力破解教育、科技、人才走向“智能洞穴”过程中的关键矛盾,形成“三位一体”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三位一体 洞穴隐喻
下载PDF
探讨环境设计教育理念——基于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模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园园 《设计》 2020年第17期90-92,共3页
文章以教育理念研究为切入点,整体思考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指导理念。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中国近20年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献的趋势和关注热点,归纳环境设计教育的内涵与问题,在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成果与经... 文章以教育理念研究为切入点,整体思考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指导理念。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中国近20年环境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献的趋势和关注热点,归纳环境设计教育的内涵与问题,在借鉴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成果与经验基础上,最后确定环境设计"三位一体"理念的内涵、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出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不容忽视的研究问题,研究成果对环境设计专业内涵界定以及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教育理念 三位一体 整体视角 顶层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