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及其意义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杜贵晨
-
机构
河北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殷都学刊》
2002年第1期87-93,共7页
-
文摘
《儒林外史》研究向来较少注意到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前代小说传统的联系,其实此书暗用“三顾茅庐”之类“三复情节”模式不止一端,其用笔隐微几于使人不觉,而作品的讽刺意义因而更为深广,如马二先生游西湖是从“食色,性也”角度写他内心理欲之争等。这既是前代小说“三复情节”模式的影响,更是古代礼数观念和社会上“事不过三”等重“三”的风习潜移默化的结果。这一发现使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模式的普遍性获得新的证明,也使“三复情节”概念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理论意义得到加强。这对于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民族特点以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也应当能有所帮助。
-
关键词
《儒林外史》
“三复情节”
意义
-
Keywords
scholars
three times plots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意义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杜贵晨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14,共6页
-
文摘
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构想源于先民对数字“三”的特殊认识。由先秦“卜筮不过三”、“礼以三为成”演为后世“事不过三”,中国古代小说乃有了“三复情节”现象。“三复情节”萌芽于汉魏六朝,形成于唐代,宋元时的《三国志平话》至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使之发展到成熟,此后祖构者众。其美学意义在于体现了美的比例、尺度和节奏,合乎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习惯,是中国古代小说一个具体而鲜明的民族特色。
-
关键词
“三复情节”
中国古代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志平话》
“三进”
情节模式
《红楼梦》
美学意义
流变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三而一成”与中国叙事艺术述论
被引量:9
- 3
-
-
作者
杜贵晨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1期50-62,共13页
-
文摘
"三而一成"用指中国人观念中处事的过程或成物的要素,只要是达至三次或三个的组合,就可以成功了。表现于史传、小说、戏曲等叙事的艺术,主要有"三复情节"、"三变节律"、"三极建构"、"三事话语"、"一事三结"等五种模式。五种模式各有典型,能够清楚地区别开来,但某些个案却可能同时具备不止一种模式的特征。"三而一成"诸模式是中国叙事艺术最合乎中国人审美理想的造型,同时合乎普遍的美学原理,是中国古代叙事艺术广泛应用的情节模式和一个具体而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古代叙事艺术的典范,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
关键词
“三而一成”
叙事艺术
“三复情节”
“三变节律”
“三极建构”
“三事话语”
“一事三结”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