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19,3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
作者 姜洁 《学周刊》 2025年第4期74-77,共4页
在当前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任务。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具有区域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可以为区域经济... 在当前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任务。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具有区域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可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有效提升区域内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主要解析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意义,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提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旨在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前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实训建设
下载PDF
大学城人才聚集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祖友 刘祖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36-40,共5页
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大学城作为人才高度聚集区域,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学城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如市场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作用欠缺、人才引进和管理机... 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大学城作为人才高度聚集区域,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学城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如市场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作用欠缺、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科研分配制度导向有待优化、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等困境。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首创性政策,推动创新资本和人才聚集相融合,做好人才引育规划,建立市场化的科研成果分配制度,打造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公共产品服务供给制度,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聚集 人才赋能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科技创新视角下数字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火弟 王澜晰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7-50,共14页
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驱动。基于我国2003—2020年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 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驱动。基于我国2003—2020年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越高的城市效果越显著。第二,科技创新产出的提高是数字人才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数字人才通过激发科技创新产出、提高创新效率,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第三,在各城市之间,教育投入越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的城市,数字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才 地区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新时代江苏农村“三新”经济培育与发展路径
4
作者 汪翔 沈贵银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9-284,共6页
江苏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农业多元价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 江苏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农业多元价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引领城乡消费模式创新,并吸引社会资本要素下乡。在梳理发展农村“三新”经济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围绕构建监测体系、夯实发展基础、探索融合发展与绿色发展、打造新载体与培育新主体等方向,提出推动江苏省农村“三新”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用地政策,加快要素多元投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支撑,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江苏农村 “三新”经济 培育路径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
5
作者 孙彬青 黄利强 +2 位作者 纪向宏 朱礼智 李冬娜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围绕天津市“1+3+4”产业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包装产业迭代升级的需要,本文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四链贯通、深度融合,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 围绕天津市“1+3+4”产业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包装产业迭代升级的需要,本文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四链贯通、深度融合,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具备工程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引企入校”共建校企平台;“引企入课”校企共同授课;“引企入师”双师指导;“引企入研”联合开展校企项目,深度融合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增强实践和聘请各类企业技术专家的方式,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生产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双导师团队。在天津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背景下,将行业产业和高校深度融合,打造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很好地化解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的短板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工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江苏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发展研究
6
作者 王树乔 李小聪 《江苏商论》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本文基于江苏2000—2020年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计年鉴数据,研究江苏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江苏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向格兰杰(Granger)... 本文基于江苏2000—2020年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计年鉴数据,研究江苏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江苏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向格兰杰(Granger)原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且贡献较高,现阶段江苏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人才培养 经济发展 VAR模型
下载PDF
服务区域经济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略谈
7
作者 胡越 畅思夏 《经济师》 2024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文章总结了服务领域经济的发展和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服务区域经济的特征和对人才的需求及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服务性人才的需求进行了阐述。通过聚焦人才培养,可以提高服务领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增强整体... 文章总结了服务领域经济的发展和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服务区域经济的特征和对人才的需求及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服务性人才的需求进行了阐述。通过聚焦人才培养,可以提高服务领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增强整体竞争力。分析了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挑战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需求 策略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谱系研究
8
作者 柯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数字经济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福建省泉州市GDP曾连续22年领跑福建,且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50%,具有典型性。目前泉州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名称改变、内涵不变,设置不够、规模较小,培养不精、留人困难,人员... 数字经济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福建省泉州市GDP曾连续22年领跑福建,且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50%,具有典型性。目前泉州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名称改变、内涵不变,设置不够、规模较小,培养不精、留人困难,人员不足、供需断链等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建立供需平台;泉州市高职院也应该优化专业布局,注重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增强数字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为泉州乃至福建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职院校 泉州市 人才培养 数字经济发展“画像” 谱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海南高校设计类专业创新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研究
9
作者 李崇源 姜庆莹 《新丝路》 2024年第25期0235-0237,共3页
在全球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设计类专业创新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在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以及促进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 在全球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设计类专业创新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在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以及促进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海南高校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校企合作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挑战,从完善教育资源、强化师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优化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海南高校 设计领域 创新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海南高校设计学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李崇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050-053,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机构正在不断地寻求创新之路。他们在努力构建以学生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标准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既有深厚学术基础又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这种模式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机构正在不断地寻求创新之路。他们在努力构建以学生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标准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既有深厚学术基础又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这种模式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实现其职业生涯规划。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海南实际情况,对海南高校设计学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为海南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质量和培养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学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需求 海南高校设计学 人才培养合作
下载PDF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1
作者 史华伟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60-162,共3页
该文从艺术设计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分析入手,首先梳理服务地方经济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综合分析与提炼现有的国内高职院校先进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提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 该文从艺术设计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分析入手,首先梳理服务地方经济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综合分析与提炼现有的国内高职院校先进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提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高职 艺术设计教育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区域经济发展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婧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程度日深,国内企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供不应求。国际贸易的激增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校英语人...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程度日深,国内企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供不应求。国际贸易的激增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挑战,要求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企业匹配度,优化课程体系,确保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英语人才培养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深化校企合作,结合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优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英语应用能力,构建多元英语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区域经济发展 高校英语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乡村人才振兴与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直 孔令海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乡村经济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人才振兴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乡村经...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乡村经济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人才振兴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培养和引进大量优秀人才,才能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此外,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能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改变村民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态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校毕业生
下载PDF
科技人才集聚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慧慧 刘晖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61-69,共9页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规模发生变化,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也会随之相应改变。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出发,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规模发生变化,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也会随之相应改变。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出发,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具有非线性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科技人才集聚在初期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科技人才集聚度的进一步提高,人才拥挤效应增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本地直接效应;工业化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对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的直接效应则并未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关系。因此,各地区需要始终坚持以本地产业发展集聚人才、以科技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地区公共服务建设、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并加强地区间科技人才跨区域交流和合作,进一步降低地区间科技人才流动壁垒,充分发挥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才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湖北省低空经济发展探索
15
作者 郑相毅 孙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1期8-11,共4页
凭借“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湖北省悄然来到“低空经济”大浪潮发展的新起点。本文通过对湖北省低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包括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等发展策略。同时,从技术进步影... 凭借“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湖北省悄然来到“低空经济”大浪潮发展的新起点。本文通过对湖北省低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包括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等发展策略。同时,从技术进步影响、市场需求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等三个方面预测湖北省低空经济发展前景,以期为湖北省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低空经济 政策引导 产业链创新 人才培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展望
16
作者 李韦足 陈张晴 +5 位作者 王红 吴梓涵 邹凌峰 李春华 陈朝蓉 毛威 《农业展望》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海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是“人才强国”“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选取2008—2020年全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中沿海省份地区经济发展... 海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是“人才强国”“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选取2008—2020年全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中沿海省份地区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硕士和博士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根据分析结果,高校应扩大海洋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完善海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注重高端人才培养,加大教学力度;推动沿海地区进出口业务发展,挖掘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依托国内大循环增强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稳定海洋产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专业 人才培养 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流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尽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已得到广泛认同,具体如何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 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尽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已得到广泛认同,具体如何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议题仍复杂而多面。在此背景下,探讨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促进作用,并分析二者如何深入耦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才资源流动 知识传播 社会责任感
下载PDF
人才振兴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18
作者 张慧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是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撑,不仅体现在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更表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反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受... 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是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撑,不仅体现在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更表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反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受农村发展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不足、干部队伍人才质量不高、人才机制不健全,致使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缓慢。鉴于此,需要构建全方位人才培育、引进模式,改进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方式,完善农村人才体制机制,以建强农村人才队伍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基础,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振兴 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机制
下载PDF
基于广西农业需求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
19
作者 龙涛 彭瑱 +2 位作者 王泽坤 张康 马亚勤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该文分析广西在“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品牌建设、深化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物流网络等措施,实现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并探讨复杂适应系统下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路径。现状显示,广西农业产业链的优化仍面... 该文分析广西在“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品牌建设、深化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物流网络等措施,实现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并探讨复杂适应系统下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路径。现状显示,广西农业产业链的优化仍面临挑战,如产业规划不清晰、品牌建设不足和物流质量差异等。通过国际化课程、跨境交流、技术创新等途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将有助于广西农业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为此,该文建议通过构建以技术合作为驱动的教学体系、课程整合的实践体系,以及项目为依托的国际视野培养体系,提升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农业 产业链 发展需求 经济管理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晓东 《创造》 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
产业工人是现代工业体系各条战线中的劳动者,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基础。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按照“政治上保证、... 产业工人是现代工业体系各条战线中的劳动者,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基础。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锻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工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产业工人队伍 高质量发展 人才保障 我国经济社会 提供人才支撑 总体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