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生”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基于阳朔道山村的调研与实践
1
作者 彭骞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192-196,共5页
该文通过长期驻村调研和行动研究,从“三生”融合视角探讨道山村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道山村通过生态化系统化的总体规划为先导,建立健全基础组织机构;打造生态产业示范点,以点带面;通过粪污集中生态化处理和垃圾分类建构生态化生活;通... 该文通过长期驻村调研和行动研究,从“三生”融合视角探讨道山村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道山村通过生态化系统化的总体规划为先导,建立健全基础组织机构;打造生态产业示范点,以点带面;通过粪污集中生态化处理和垃圾分类建构生态化生活;通过生态文化来赋能乡村,在桂北乡村振兴模式中树立了“三生”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融合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浙江省乡村“三生”融合发展探索
2
作者 闫斌 章金蕾 +1 位作者 江锦文 林照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5期32-33,共2页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要求,本文提出浙江省应按照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对乡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坚持以建设未来乡村、美丽乡村、实现民生福祉为目标,以人本化...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要求,本文提出浙江省应按照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对乡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坚持以建设未来乡村、美丽乡村、实现民生福祉为目标,以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为建设方向,解决各乡村建设过程中凸显的难点问题。从各级政府、基层村委、项目产业、居民生活提出未来式“三生”优化方案,构建发展体系,并为政府合理规划建设提供可持续、可推广的“三生”融合共生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乡村 “三生”融合 发展现状
下载PDF
“三生”融合视角下安徽省运河小镇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雪洁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运河小镇作为一座具有千年历史并带有鲜明运河文化的特色区域,发展已初具规模,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发展难题。通过对安徽省运河小镇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运河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自身特色主导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生活设施... 运河小镇作为一座具有千年历史并带有鲜明运河文化的特色区域,发展已初具规模,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发展难题。通过对安徽省运河小镇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运河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自身特色主导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生活设施有待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保护不足等问题。从三生融合的视角出发,提出精准定位特色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旅游产业、完善小镇基础建设,提升小镇服务水平、加强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的保护等方面的建议,为安徽省运河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融合 运河小镇 发展策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三生”融合理念的乡村共同体构建研究——以常州市钟楼区琵琶墩村为例
4
作者 叶洁楠(指导) 吴浩楠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7期210-212,共3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乡村旅游也越来越火爆。然而,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对景观环境的改造,或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缺少一套系统的理论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三生”融合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乡村旅游也越来越火爆。然而,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对景观环境的改造,或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缺少一套系统的理论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三生”融合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核心在于把村庄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村庄分为三个不同的景观空间,即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探讨一种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紧密相连的发展模式。文章从“三生”融合的角度出发,结合多种可持续发展策略,系统探讨琵琶墩村的规划策略,如整合庭院空间布局、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三产交融、将现代材料运用到景观设计中,通过乡村共同体的构建,使村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生”融合 可持续发展 乡村共同体
下载PDF
“三生”融合视角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水体景观的解析与启示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海峰 于立 +2 位作者 梁林 张可男 陆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3-66,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频繁出现的内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反映出过往对水体景观的营造缺乏功能角度的综合性思考。在历史上,传统乡村景观堪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能够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集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多种功能...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频繁出现的内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反映出过往对水体景观的营造缺乏功能角度的综合性思考。在历史上,传统乡村景观堪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能够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集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多种功能为一体。研究以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水体景观为例,从"三生"融合的可持续视角解析了水体景观的7种相互作用的功能。研究认为传统的"三生"景观营造是乡村居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齐心协力探索和实践的结果。而在今天城市中专业细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和过程被破碎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营造具有"三生"功能的可持续景观,应首先从社区营造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景观 乡村聚落 “三生”融合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三生”融合中的特色小镇文脉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费广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0-45,共6页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留住人,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此,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满足居民就业需要,而生产的核心是产业,要做到“特而强”。其次是建设具有吸引力的社区生活。特色小镇不仅是生产场所,还应是生活场所,是社区,要做到“聚而合”。...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留住人,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此,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满足居民就业需要,而生产的核心是产业,要做到“特而强”。其次是建设具有吸引力的社区生活。特色小镇不仅是生产场所,还应是生活场所,是社区,要做到“聚而合”。最后是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特色小镇不仅需要有人居住,更要适合人居住,实现“精而美”。“三生”融合,生产是基础,生活是内容,生态是条件,三者相互支撑、互为条件。在此过程中,文化是融合剂。小镇产业因文化底蕴而能与城市产业错位发展,从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社区生活因文化而更具“人情味”和“温度感”;生态环境因文化底蕴而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和依依不舍的乡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融合 特色小镇建设 文脉传承
下载PDF
“三生”融合视角下黄山世界遗产地保护和利用新途径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慧芳 杨效忠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5-32,共8页
基于"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融合视角,运用"三生"空间理念,梳理世界遗产空间类型,构建出区域性世界遗产"三生"空间体系。再以黄山市为研究区域,分析黄山市世界遗产"三生"空间体系,探索出&qu... 基于"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融合视角,运用"三生"空间理念,梳理世界遗产空间类型,构建出区域性世界遗产"三生"空间体系。再以黄山市为研究区域,分析黄山市世界遗产"三生"空间体系,探索出"徽州古道申遗"的新途径,在推动黄山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遗产地 “三生”融合 “三生”空间 徽州古道
下载PDF
“三生”融合导向下煤炭资源型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策略研究——以神木市孙家岔镇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黛 《城市住宅》 2021年第2期49-51,共3页
将孙家岔镇镇区的景观风貌规划与"三生"融合理念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能反映城镇形象特征、彰显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要素,以保障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生活、生态、生产3个方面,对城镇景观风貌系统进行规划组织。
关键词 “三生”融合 煤炭资源型小城镇 特色小镇 景观风貌 景观规划
下载PDF
“三生融合”视角下江淮生态大走廊水生态文明建设初探——以扬州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凌宇 王守红 +3 位作者 何榕 寇祥明 徐荣 张家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第4期58-63,共6页
本文在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段水环境现状及问题调研与分析基础上,提出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应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目标,将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与绿色产业发展、生态城镇建设、特色文化传承... 本文在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段水环境现状及问题调研与分析基础上,提出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应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目标,将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与绿色产业发展、生态城镇建设、特色文化传承等有机融合,探索净化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的有效路径,促进水、城、人、产、文的和谐发展,构建城水相融、人水共生的水生态文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态大走廊 扬州 态文明建设 “三生”融合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视角的乡村振兴规划探索——以天津市蓟州区段截庄为例
10
作者 赵睿 《经济师》 2023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文章结合“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用地保障,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以天津市段截庄村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探索,根据所在村庄的影像数据、规划数据和自主调查等相关数据,对不... 文章结合“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用地保障,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以天津市段截庄村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探索,根据所在村庄的影像数据、规划数据和自主调查等相关数据,对不同的空间要素按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种类型进行空间要素功能的识别与分类;然后,基于段截庄乡村空间载体的识别,建立以村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要素为对象的“空间适应性”评价体系;最后从“三生”协调融合的创新角度,提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北部区域,以生态空间为绝对主导;中部区域则以生活空间为主,生态空间为辅进行优化建设;南部区域以生产空间为主,生活空间为辅,并最终总结出其对乡村振兴的启发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融合 协调 适宜性评价 空间优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三生”视角下乡村小微湿地景观修复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苏芹 《现代农业》 2020年第7期16-17,共2页
我国小微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多分布在乡村地区,作为水乡的生命脉络,乡村小微湿地同样存在着生态环境破碎、水质富营养化严重、生物减少等问题。文章以江苏省泰州市东陈村为例,运用生态修复理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探索乡村小微湿... 我国小微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多分布在乡村地区,作为水乡的生命脉络,乡村小微湿地同样存在着生态环境破碎、水质富营养化严重、生物减少等问题。文章以江苏省泰州市东陈村为例,运用生态修复理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探索乡村小微湿景观修复策略,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打造宜居、宜产、宜游的复合型湿地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态修复 “三生”融合
下载PDF
贵州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测度
12
作者 孙红梅 刘书剑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贵州地处西南腹地,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成果来之不易,现在则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为了解贵州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现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生产、生活、... 贵州地处西南腹地,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成果来之不易,现在则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为了解贵州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现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贵州省省级层面及下辖的9个市(州)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发现:2011-2020年贵州省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综合评价值从2011年的0.014稳步上升至2020年的0.223,10年时间发展水平增长了14倍;乡村振兴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逐渐弱化,农业经济、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者的发展愈加均衡;各市(州)乡村振兴发展水平10年间稳步提升,但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及速度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生”融合 时空分异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农业功能转变与景观形态演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可 叶昌东 +1 位作者 陈当然 黄安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7-966,共10页
为探索农业功能与景观形态的演变历程及其关系,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融合,理清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农业功能及景观形态的演变历程,本研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和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80... 为探索农业功能与景观形态的演变历程及其关系,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融合,理清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农业功能及景观形态的演变历程,本研究引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和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80—2018年,农业食品与原材料生产功能价值从20.81亿元下降到17.45亿元,休闲与文化功能价值从11.83亿元增长至13.92亿元,生态调节与保护功能价值从215.88亿元增长至217.96亿元。农业景观面积从2094233.94 hm^(2)缩减到1753198.20 hm^(2),总斑块数从5536增长至8282,聚合度从96.7326减小至95.8782,景观形状指数由158.5788增长至182.8684。研究表明,农业功能转变及景观形态演变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以生产功能为主导,农业景观表现为以耕地为主、桑基鱼塘为典型的传统农业景观;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前后以生活功能为主导,农业景观呈现以观光体验为特征的观光农业景观;2010年前后至今转变为"三生"功能融合主导,农业景观呈现以生态休闲为目的的休闲农业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功能 景观形态 景观格局指数 “三生”融合 休闲农业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山水连城规划策略——以深圳市南湾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凯 江美莹 +1 位作者 谷文轲 洪武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99,共7页
为推动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重构生态文明背景下高密度城区与生态空间的关系,并结合山水连城的概念内涵,提出对山水连城的认知需进行3个方面的转变,即从“蓝绿空间”... 为推动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重构生态文明背景下高密度城区与生态空间的关系,并结合山水连城的概念内涵,提出对山水连城的认知需进行3个方面的转变,即从“蓝绿空间”到“全域全要素”的转变、从“空间资源”到“生态体验”的转变、从“景观”视角到“三生”融合视角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连生态、连生活、连城境、连体验”的高密度城区山水连城规划策略框架,即构建全域全要素的城市生命共同体,建立“连山、亲水、近城、优产”的慢行网络架构,塑造由“门户节点—公共空间节点—历史文化节点”组成的魅力公共空间,以及营造“山水大美、文脉特色”的多元游览体验空间,进而以深圳市南湾片区为例,探索山水连城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新时代的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区 “三生”融合 山水连城 规划策略 深圳市南湾片区
下载PDF
产业型新城空间营造理念与实践——以厦门市同翔高新城为例
15
作者 赵晓颖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3年第12期9-11,共3页
在国家大力倡导“产城融合、‘三生’融合”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产业型新城发展及营造理念更加明确,传统产业园区也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方向。该文以厦门市同翔高新城为例,剖析产业型新城在空间营造方面存在的主要挑战,从目标和空间统筹、韧... 在国家大力倡导“产城融合、‘三生’融合”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产业型新城发展及营造理念更加明确,传统产业园区也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方向。该文以厦门市同翔高新城为例,剖析产业型新城在空间营造方面存在的主要挑战,从目标和空间统筹、韧性理念、融合理念、交互理念、导则指引五个方面提出产业型新城空间营造理念方案,为厦门其他传统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型新城 产城人景融合 “三生”融合 空间营造
下载PDF
生产、生活、生态融合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街区空间设计——基于梦想小镇创业大街的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丽娟 刘进华 方贤峰 《包装与设计》 2022年第6期108-109,共2页
特色小镇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是有效推进“三生”融合。促进特色小镇街区空间的“三生”融合设计,对于特色小镇再现“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城镇聚落空间、推动特色小镇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生”融合视角出发,以梦想小镇创... 特色小镇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是有效推进“三生”融合。促进特色小镇街区空间的“三生”融合设计,对于特色小镇再现“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城镇聚落空间、推动特色小镇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生”融合视角出发,以梦想小镇创业大街的设计为例,提出并阐述了“功能复合、小尺度空间、界面优化、公共空间和设施配置、绿色界面”五个街区空间设计策略,以期为特色小镇的环境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街区 “三生”融合 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