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言”、“二拍”中的媒婆形象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全福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0-34,共5页
在"三言"、"二拍"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经常有一批媒婆的身影在活动着,她们有时主动出面,成为演绎男女婚恋悲欢离合故事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情节线索。特别是在少女与情人见面、私定终身、大胆私奔或是少妇红杏出墙的... 在"三言"、"二拍"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经常有一批媒婆的身影在活动着,她们有时主动出面,成为演绎男女婚恋悲欢离合故事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情节线索。特别是在少女与情人见面、私定终身、大胆私奔或是少妇红杏出墙的故事中,这些作为配角出场的媒婆往往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她们的形象塑造有着明显的类型化趋势:贪财图钱,利字当头;能说会道,巧舌如簧;瞒天过海,连蒙带骗。她们的形象虽不够丰满,却在小说叙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媒婆 形象特点 功能性作用
下载PDF
配角的力量——论“三言”、“二拍”中的媒婆
2
作者 张姗姗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年第8期52-54,共3页
在"三言"、"二拍"中,作者为完成"文以载道"的文学主旨,塑造了一群媒婆形象来牵引出男女主人公的世俗之爱。她们角色虽小,却产生了作者主观意图之外的效果。她们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成为见证社会转型的一员... 在"三言"、"二拍"中,作者为完成"文以载道"的文学主旨,塑造了一群媒婆形象来牵引出男女主人公的世俗之爱。她们角色虽小,却产生了作者主观意图之外的效果。她们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成为见证社会转型的一员;她们在"逐利"过程中引导闺阁女性大胆追求肉体与精神之爱,促进了女性解放;同时,她们成为文学形象中最先具有反叛思想的人物角色,有着永恒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媒婆 配角 社会转型 女性解放 文学变革
下载PDF
“大历史”中的“小世界”——论“三言二拍”的宋史书写与文学想象
3
作者 梅东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5-52,共8页
“三言二拍”关注宋朝的“大历史”,如熙宁变法、靖康之变等大事件和宋高宗、王安石、贾似道等大人物;但小说家叙述的重点却非“大历史”的波澜壮阔,而是“大历史”中的“小世界”,以此展现历史剧变下人物的艰难处境和人生体验,或是历... “三言二拍”关注宋朝的“大历史”,如熙宁变法、靖康之变等大事件和宋高宗、王安石、贾似道等大人物;但小说家叙述的重点却非“大历史”的波澜壮阔,而是“大历史”中的“小世界”,以此展现历史剧变下人物的艰难处境和人生体验,或是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和适意生活,“小世界”未必契合正史叙述,却不违历史逻辑,并在“情理”维度丰富了“大历史”。“三言二拍”借“小世界”展开的宋史书写既有对市民趣味的迎合,也有文人趣味的表达,折射出明人对宋史的多元认知和历史观,尤其小说家对“靖康之变”的诸多关注,折射着明人的危机认识与社会焦虑以及对宋代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 小世界 宋史书写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试论“三言”“二拍”的爱情婚姻观
4
作者 张惠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X期58-59,共2页
爱情婚姻是"三言"、"二拍"作品中最具特色的题材,此类题材如实地刻画了普通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面貌,其宣扬的婚姻原则、道德标准突破了宋元话本的局限,有别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提倡追... 爱情婚姻是"三言"、"二拍"作品中最具特色的题材,此类题材如实地刻画了普通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面貌,其宣扬的婚姻原则、道德标准突破了宋元话本的局限,有别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提倡追求自由爱情,主张婚姻自主,强调了人的感情和尊重人的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爱情婚姻观
下载PDF
三言二拍选本研究
5
作者 程国赋 周彩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5,共5页
 三言二拍作为古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在明末至清代出现了14种选本,其中以《今古奇观》最为著名。这些选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明末清初时期、康乾时期和晚清时期。本文主要探讨三言二拍选本出现的历史原因以及选本所呈现的总体特征。
关键词 选本 分期 成因 总体特征
下载PDF
论三言二拍嬗变作品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6
作者 程国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75-81,共7页
作为古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代表作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被大量改编 ,共有 86篇拟话本在后世被改编 ,出现 12 6篇改编作品 ,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本文从忠奸斗争、白莲教运动和民族矛盾三个方面总结三言二拍嬗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 作为古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代表作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被大量改编 ,共有 86篇拟话本在后世被改编 ,出现 12 6篇改编作品 ,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本文从忠奸斗争、白莲教运动和民族矛盾三个方面总结三言二拍嬗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并结合社会现实、创作主体以及实学思潮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事化 小说创作 创作倾向 明末清初 白莲教运动 民族矛盾 社会现实 创作主体 实学思潮
下载PDF
“三言二拍”英译史料辨析和底本辨明
7
作者 马萧 郎希萌 《长江学术》 CSSCI 2022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三言二拍"代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18世纪以来被相继翻译成各国文字在海外传播。对"三言二拍"英译史料进行细致梳理和文本细读,发现"三言二拍"英译所依据的原文底本复杂,甚至存在以讹传讹现象... "三言二拍"代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18世纪以来被相继翻译成各国文字在海外传播。对"三言二拍"英译史料进行细致梳理和文本细读,发现"三言二拍"英译所依据的原文底本复杂,甚至存在以讹传讹现象。早期主要以《今古奇观》为底本,而中后期有些是依据其相关前世蓝本和后世选本,虽然故事情节类似,但相去甚远,不能归于"三言二拍"英译范畴。澄清这些误传,对于"三言二拍"翻译史研究和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拍” 英译史料 底本辨析 蓝本及选本辨明
下载PDF
“三言二拍”中僧尼形象分析
8
作者 刘向群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2-64,共3页
僧尼形象是"三言二拍"众多人物形象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僧尼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正僧尼、邪僧尼和高僧。这些僧尼形象体现了晚明的社会思潮、因果观念和女性观念的多层意义。
关键词 “三拍” 僧尼形象 多层意义
下载PDF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9
作者 韩亮 张艳姝 《同行》 2016年第10期346-346,共1页
高尔基说:'艺术源于生命,而高于生命。'明清的文学作品反映了明清时代世俗风情。以明清的传奇小说举例,整个明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小说,当属'三言'和'二拍'了。其中的三言指的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 高尔基说:'艺术源于生命,而高于生命。'明清的文学作品反映了明清时代世俗风情。以明清的传奇小说举例,整个明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小说,当属'三言'和'二拍'了。其中的三言指的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而二拍是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称奇》、《二刻拍案称奇》,这两部小说。五部小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对当代女性的刻画和描写入目三分。笔者通过本文详细的说明了对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的刻画分析的意义,并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总结对明清的历史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女性 形象探究
原文传递
明代拟话本小说中的道教角色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6-82,共7页
以"三言"、"二拍"为杰出代表的明代拟话本小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情世态与宗教信仰生活,但这种反映来自于其所包含的"现实因素",而并非是其题材与母题。"三言"、"二拍"... 以"三言"、"二拍"为杰出代表的明代拟话本小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情世态与宗教信仰生活,但这种反映来自于其所包含的"现实因素",而并非是其题材与母题。"三言"、"二拍"以描画"尘世"为根本特性,因此其中的道教角色并不多见,并体现出非否定性、叙事功能性、仪式行为的强烈世俗性三个特点,生动展现了当时一般民众的宗教信仰生活实际,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一般信仰的核心以及十四世纪以降世俗道教的真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角色 “三言”、“二拍” 明代拟话本小说
下载PDF
2002年《文史知识》总目
11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关键词 “三言”、“二拍” 蔡义江 吴小如 张福勋 文史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