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发展中的“三足鼎立”动力模式刍议
1
作者 毛德儒 《学习论坛》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划时代理解,具有恒久价值。但由于核心概念上的界定不清,使得这个理论的传统阐释在实践中面临着解释困境。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历史探寻出发...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划时代理解,具有恒久价值。但由于核心概念上的界定不清,使得这个理论的传统阐释在实践中面临着解释困境。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历史探寻出发,通过考察生产力的具体内容,区分"物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得出一种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三足鼎立"动力模式,修正传统阐释之不足,并解决它的理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动力理论 物质生产力 现实生产力 “三足鼎立”动力模式
下载PDF
乡村景观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及动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谷康 王怡舞 王浩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运用历史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景观及其治理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全景式分析。将治理模式分为起步阶段、改革阶段和完善阶段,结合各时期乡村景观建设成效,归纳治理影响因素与对景观的调节机制,认为国家对... 运用历史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景观及其治理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全景式分析。将治理模式分为起步阶段、改革阶段和完善阶段,结合各时期乡村景观建设成效,归纳治理影响因素与对景观的调节机制,认为国家对乡村的定位决定景观治理目标与重点,土地、人口管理、经济产业等制度改革引导乡村治理的潜力挖掘,行政财政体制制约乡镇的治理效能,社会文化嬗变加速治理程序的价值转向。最后,基于演变路径提出建议,以期探索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的乡村景观建设与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治理模式 历史变迁 演变路径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社会发展中的“三足鼎立”动力模式刍议
3
《公安研究》 2010年第8期91-91,共1页
毛德儒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划时代理解,具有恒久价值。但由于核心概念上的界定不清,使得这个理论的传统阐释在实践中面临着解释困境。可... 毛德儒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划时代理解,具有恒久价值。但由于核心概念上的界定不清,使得这个理论的传统阐释在实践中面临着解释困境。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历史探寻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动力模式 三足鼎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生产力概念 2010年 学习论坛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创造性教师培养的“三足鼎立”课程模式及其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清 肖军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36,共4页
创造性教师是具有创造教育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三足鼎立"课程模式是以在创造性教师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创造学、创造心理学与创造教育学等三门学科为基础的、以培养创造性教师为目标的课程模式,其构建可以从课程目标、课... 创造性教师是具有创造教育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三足鼎立"课程模式是以在创造性教师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创造学、创造心理学与创造教育学等三门学科为基础的、以培养创造性教师为目标的课程模式,其构建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教师 创造性人才 “三足鼎立”课程模式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经济增长模式与动力机制转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曙光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M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地产红利,共同推动了四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未来中国必然要从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内涵式增长)转型。新质生产力条件下新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六大机制”或曰“六大效应”,即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组织变革效应和公共政策效应。未来中国要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动能转换中采取“弹性模式”而不是“刚性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深化体制改革,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增长模式 动力机制转换 增长理论 二十届三中全会
下载PDF
“学生中心,双融双驱”教学模式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以“化学反应动力学”课程为例
6
作者 王旭珍 王新葵 +1 位作者 田东旭 刘炜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160-165,共6页
在研究生基础课“化学反应动力学”教学中,秉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和学科前沿紧密融合,并交替采用问题驱动学习(PBL)和基于研究学习(RBL)的教学模式,带动研究生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促进夯... 在研究生基础课“化学反应动力学”教学中,秉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和学科前沿紧密融合,并交替采用问题驱动学习(PBL)和基于研究学习(RBL)的教学模式,带动研究生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促进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理性思维及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研究生后续取得科研创新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基础课 化学反应动力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高阶素质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创新工艺矿物学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7
作者 杨勇 唐云 程伟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7期127-129,共3页
工艺矿物学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文章基于OBE理念,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强化、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 工艺矿物学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文章基于OBE理念,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强化、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艺矿物学教学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可为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OBE 教学模式 学习动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SPOC+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力蓄电池》课程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成春 李云琴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4年第11期90-92,共3页
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平衡状态,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选择。本文聚焦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的《动力蓄电池》课程,设计并实施了“SPOC(小规模有限在线课程)+BOPPPS(介绍、目标、前测... 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平衡状态,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选择。本文聚焦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的《动力蓄电池》课程,设计并实施了“SPOC(小规模有限在线课程)+BOPPPS(介绍、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的混合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蓄电池》课程 SPOC BOPPPS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高校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9
作者 丁艳 金蕊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1期32-35,共4页
在“双碳”背景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基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教学模式,论证了“双碳”背景下高校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 在“双碳”背景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基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教学模式,论证了“双碳”背景下高校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研究表明,多维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帮助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创新能力 多维实践教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意愿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0
作者 杜亚灵 唐坤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新发展格局下,商业模式创新对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分析设计访谈提纲,通过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识别出PPP项目商业模式... 新发展格局下,商业模式创新对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分析设计访谈提纲,通过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识别出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意愿的22个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探究了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意愿的影响关系及路径,构建了SD模型并仿真模拟,确定了4个关键影响因素:创新政策、政府部门创新自由度、社会资本自身实力、项目公司运营维护能力;据此提出了3条管理启示:完善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环境、公私双方在PPP项目采购阶段做好相互选择、提升项目公司运营维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 商业模式创新意愿 影响因素 系统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11
作者 丛晓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031-0034,共4页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助于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和延伸传统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到《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等职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实操技能,培养学生专业解决...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助于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和延伸传统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到《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等职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实操技能,培养学生专业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途径。这一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汽车行业新能源发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深入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挖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助力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结构与检修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的异质性研究——基于创新主体、创新动力与创新模式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由雷 尹志欣 朱姝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具有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创新模式的角度,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异质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视角下的关键核心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具有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创新模式的角度,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异质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视角下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不同类型,各创新环节下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不同特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三大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具有异质性,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四位一体”的动力体系,各创新主体引领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五大创新模式。并总结当前关键性核心技术的研究存在遴选分类不明确、各创新主体角色定位不清晰、动力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主体 创新动力 创新模式
下载PDF
5E教学模式在“河流动力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戈 陈思宇 王笑峰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3期86-88,共3页
“河流动力学”作为黑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内容复杂、理论性和经验性强、对学生逻辑性要求较高等原因,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文章以此为基础,阐述5E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特... “河流动力学”作为黑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内容复杂、理论性和经验性强、对学生逻辑性要求较高等原因,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文章以此为基础,阐述5E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特点,探究其在在河流动力学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分析5E教学模式大规模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 5E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应用分析
下载PDF
1960-2020年东北黑土区水蚀动力因子时空格局及其对主要大气海洋环流模式的响应
14
作者 高晓玉 郑粉莉 +5 位作者 胡文韬 郑润禾 付金霞 张加琼 刘刚 李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5,共14页
[目的]研究东北黑土区水蚀动力因子的时空格局及其对大气海洋环流模式的响应,对区域极端降水事件诱发的土壤侵蚀防治有重要意义。[方法]选用降雨侵蚀力(R)、暴雨雨量(R 50p)、极端强降水量(R 95p)、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R 5d)表征水蚀动... [目的]研究东北黑土区水蚀动力因子的时空格局及其对大气海洋环流模式的响应,对区域极端降水事件诱发的土壤侵蚀防治有重要意义。[方法]选用降雨侵蚀力(R)、暴雨雨量(R 50p)、极端强降水量(R 95p)、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R 5d)表征水蚀动力因子,基于1960-2020年逐日降雨数据,采用滑动平均、小波分析、Sen斜率估计法、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1960-2020年东北黑土区水蚀动力因子的时空格局,解析水蚀动力因子对大气海洋环流模式的响应。[结果](1)东北黑土区的年降雨侵蚀力(R)为1145.36~3575.94(MJ·mm)/(hm^(2)·h·a),暴雨雨量(R 50p)为73.17~197.86 mm,极端强降水量(R 95p)为265.81~566.35 mm;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R 5d)为69.67~124.95 mm。(2)东北黑土区4个水蚀动力因子在1960-2000年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且均未发生整体突变,但2015年后上升趋势明显,表明研究区发生降雨侵蚀的潜在可能性增加。4个水蚀动力因子均存在以约44年为主周期,29年为小周期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经历高低交替2次振荡过程。(3)各水蚀动力因子的空间分布均呈现南高北低,东西两侧低中部高的特征,各指标的最大值出现在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最小值出现在呼伦贝尔丘陵平原区。(4)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是对东北黑土区水蚀动力因子影响最显著的单一环流模式,北极涛动(AO)和多元ENSO-南方涛动指数(MEI)可以通过影响东亚夏季风间接影响水蚀动力因子。东亚夏季风指数-南海夏季风指数叠加(EASMI-SCSSMI)对各水蚀动力因子的影响均为最显著(ΔPSAC>5%);而东亚夏季风指数、南海夏季风指数和多元ENSO-南方涛动的大气海洋环流模式仅对降雨侵蚀力(R)影响显著(ΔPSAC>5%)。[结论]东北黑土区水蚀动力时空格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等,需关注2014年后水蚀动力增强带来的潜在水蚀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水蚀动力因子 大气海洋环流模式 极端降水
下载PDF
基于离合器滑摩扭矩估计的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船舶模式切换控制
15
作者 彭程 陈俐 傅圣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9-1497,共9页
在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船舶由纯电到混动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需要通过离合器的滑摩作用来完成动力的耦合,然而离合器滑摩扭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名义值偏离实际值,使得基于名义值的模式切换控制失效,造成传动轴系冲击。针对上述问题... 在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船舶由纯电到混动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需要通过离合器的滑摩作用来完成动力的耦合,然而离合器滑摩扭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名义值偏离实际值,使得基于名义值的模式切换控制失效,造成传动轴系冲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合器滑摩扭矩估计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采用扰动观测器与未知输入观测器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离合器滑摩扭矩的估计,并基于估计值设计了驱动电机以及天然气发动机扭矩控制律。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的离合器滑摩扭矩估计方法有较好的估计效果,基于估计值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轴系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电混合动力船舶 模式切换 扭矩估计 离合器
下载PDF
早期损伤控制复苏联合多学科协作急救模式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疗效的影响
16
作者 刘丽颖 杨伟欣 +2 位作者 王爱平 华霖娇 赵国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急救模式联合早期损伤控制复苏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实施多学科协作急救模式联合早期损伤控制复苏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观察组模式实施前行传统积极...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急救模式联合早期损伤控制复苏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实施多学科协作急救模式联合早期损伤控制复苏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观察组模式实施前行传统积极液体复苏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2组病人24 h内胶体液、晶体液、血浆和浓缩红细胞的输注量,体温恢复、凝血功能恢复及乳酸清除时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无胶体液补充。观察组病人晶体液和浓缩红细胞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浆输注量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凝血功能恢复及乳酸清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研究组DIC发生率为3.33%,死亡率为6.67%与对照组的10.00%和16.67%,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急救模式联合早期损伤控制复苏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血流动力 多学科协作急救模式 早期损害控制复苏
下载PDF
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及其性能客观评价
17
作者 李豪迪 赵治国 +1 位作者 唐鹏 侯永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9-681,共13页
针对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过程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尚不明确且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模式切换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及其性能客观评价方法。首先,结合动力传动系统高动态性能测试台架,建立了考虑转矩过零、齿轮副啮... 针对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过程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尚不明确且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模式切换连续瞬态冲击机理及其性能客观评价方法。首先,结合动力传动系统高动态性能测试台架,建立了考虑转矩过零、齿轮副啮合时变刚度、齿隙及驱动电机转矩脉动的功率分流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DHT)瞬态扭振模型;其次,研究了DHT模式切换过程转矩过零变化机理,提出了考虑转矩过零次数和模式切换时间的连续瞬态冲击性能时域评价指标,并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建立了基于冲击度时频特性的频域评价指标;最后,以纯电动向功率分流混动模式切换过程为例,采用变异系数法对不同加速踏板开度和齿隙影响下的连续瞬态冲击性能进行了客观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功率分流DHT动力输出端转矩频繁过零和齿隙间的耦合作用是引发模式切换过程连续瞬态冲击的主要原因,减小齿隙可降低最大振幅频率100~200 Hz范围内的连续瞬态冲击;同时,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对比,得到了模式切换过程连续瞬态冲击性能优化参数,本研究可为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平顺性协调控制策略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分流 混合动力系统 模式切换 连续瞬态冲击 客观评价
下载PDF
城镇化发展中后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年龄模式研究——基于迁移次序和队列差异视角
18
作者 王亚楠 谢晶鑫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9,共13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农村劳动力迁移呈现增速放缓以及回流趋势,在当前农村人口总量依然庞大、农业与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仍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上述变化趋势显然有悖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的劳动力迁移规律。基于迁移...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农村劳动力迁移呈现增速放缓以及回流趋势,在当前农村人口总量依然庞大、农业与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仍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上述变化趋势显然有悖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的劳动力迁移规律。基于迁移次序和队列差异视角,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二元选择模型和多层次APC—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我国农村劳动力初次迁移与回流再迁移、不同出生队列劳动力初次迁移的年龄模式差异,以期深入理解劳动力迁移规律并准确研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回流劳动力的再迁移意愿显著大于从未迁移劳动力的初次迁移意愿,在20—45岁的中青年劳动力群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第二,我国农村劳动力初次迁移行为具有典型的年龄特征且存在明显的队列差异,越晚出生队列初次迁移率与年龄倒“U”型关系越显著,尖峰态势越明显。为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大市场形成,建议应重点围绕提升农村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加强中青年劳动力迁移稳定性以及挖掘农村中老年劳动力迁移潜力制定适应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迁移 年龄模式 迁移次序 队列差异
下载PDF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实验方法与教学模式设计
19
作者 李佳璐 卜永红 胡伟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5期52-55,共4页
建筑结构实验课程中结构动力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课程组基于知识点的理念,在实验课程教学中自主设计了不同刚度悬臂钢梁模型的动力特性教学实验,利用两种测试方法,在课堂演示和实践演练中,学生可以熟悉并掌握结构动力特性的实验与数... 建筑结构实验课程中结构动力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课程组基于知识点的理念,在实验课程教学中自主设计了不同刚度悬臂钢梁模型的动力特性教学实验,利用两种测试方法,在课堂演示和实践演练中,学生可以熟悉并掌握结构动力特性的实验与数据分析方法,另外,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特点,提出了新的“轮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被动灌输转化为自主演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科研能力,并为后期教学模式优化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实验 动力特性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5E”教学模式在“电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导电介质中的平面单色电磁波知识点为例
20
作者 宋莉莉 葛行军 舒挺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7期1-5,共5页
“电动力学”主要讲述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同时在军事应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阐述“5E”教学模式在“电动力学”课程中导电介质中的平面... “电动力学”主要讲述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同时在军事应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阐述“5E”教学模式在“电动力学”课程中导电介质中的平面单色电磁波这一特定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并结合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特色对具体教学进行了详细讲解,将前沿领域和实际应用引入抽象的理论课教学中,课程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实现从专业基础的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提升,让“电动力学”课程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上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5E”教学模式 平面单色电磁波 穿透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